江城子——張泌
浣花溪上見卿卿,臉波明,黛眉輕。綠雲高綰,金簇小蜻蜓。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有關張泌的情況我們知道的並不多,生卒年不詳,好像主要生平還當過些亂七八糟的官。
有跡象表明,他和後主李煜關係非同尋常,南唐亡國後,他義無反顧地跟著李煜投降了北宋。而傳說李煜死後,張泌每年寒食日都要去後主墳上祭奠,哭得極為傷心。
莫非又是有斷袖之癖?
張泌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那句「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還是流傳頗廣的,但按排名,自然在溫庭筠和韋莊之後。花間詞的主題多是描寫綺情閨怨,為宋代的「豔科」奠定了基礎。張泌保存下來的詞只有二十七首,大多數也都是豔情詞,但這首《江城子》怎麼看也不算豔情吧。
從風格來看,張泌的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痴情邂逅,含蓄幽豔,委婉清麗。另一類則是清新活潑,手法微妙,淺而不俗。這首《江城子》當屬後者,而且在其詞作中也算比較特別的。
前面部分對美媚容貌的描寫是其慣用的手法,用字工煉,章法巧妙,描繪細膩,用語流便。但後面突然來了一句「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瞬間使得整首詞變了一種感覺,你是什麼感覺?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傢伙的輕狂冶遊,但是很快我否定了這種感覺。「和笑道,莫多情。」這分明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澀澀的自嘲,與前面的描寫形成鮮明的反差,讓我們不禁想起陳昇的歌詞:「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你帶走。」
這簡直是徹底的悲傷。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張泌和李煜一樣,骨子裡是悲情主義者,李煜早期受其「花間」習氣的影響顯而易見,當然,後期《虞美人》所達到的登峰造極水平,張泌是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