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家喻戶曉,他的畫好在哪?網友:根本看不懂

2020-11-22 有畫說藝術

「藝術」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陌生的東西,但「藝術」往往又是普通人根本搞不懂的東西。

有時候普通人覺得很好的繪畫,在藝術家眼中只不過是俗到掉渣的玩意,而藝術家覺得特別牛的藝術作品,在普通人眼中又是感覺亂七八糟讓人根本看不懂的「瞎畫」。

如今,創造藝術的藝術家可以說遍地都是,但名氣大到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就很少了。

畢卡索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通常都認識兩個,一個是咱們傳統繪畫裡邊的大神齊白石,一個是老外的繪畫大神畢卡索,名氣能蓋過這兩人的幾乎沒有了。

當然,老外的藝術和華夏傳統藝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區別,比如對齊白石的那些山山水水魚蟲蝦米,咱們身上似乎天生就有種欣賞細胞。

但是對於同樣家喻戶曉的畢卡索,他的畫往往在咱們看來是奇奇怪怪的,一般人根本可能不大懂,也不知道他的畫到底好在哪。

畢卡索繪畫

既然畢卡索的畫在大部分中國人心目當中是不太能夠被欣賞的,那麼,為什麼畢卡索的名氣卻還是那麼大呢?

曾經有人在網上做了一場關於畢卡索藝術的調查問卷,得到的網友評價裡面最多的就是:根本看不懂。

的確,畢卡索的畫總是扭曲變形的各種幾何組合,或者是豔麗色彩塗抹成的各種曲線圖塊,無論是畫人還是畫物,總是很難找到能讓我們的欣賞細胞接受的圖案來。

畢卡索繪畫藝術

作為西方藝術界公認的大師,畢卡索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氣,大概是由三個因素造就的:第一,名家推崇;第二:藏家熱捧;第三:傳奇人生花邊故事被人津津樂道。

名家推崇

在畢卡索走紅西方藝術圈的時候,也正是西學東漸最為狂熱的時期,由於近現代華夏歷史的慘澹,導致當時國內藝術界對於傳統藝術有著一種不自信的心態。

不但諸多藝術青年紛紛遠赴西方學藝,歸國之後的藝術人才更是對西方藝術推崇備至,而畢卡索就是被神話的西方藝術家之一。

張大千訪畢卡索

藝術界更是大肆渲染張仃張大千等名家拜訪畢卡索是一種東方藝術界的「榮耀」,無形中又抬高了畢卡索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感覺張大千等人是前去是「朝聖」行為、並非一種平等的藝術交流行為。

藏家熱捧

近三十年以來,華人藏家成為世界藝術界最有實力的藏家群體,但一個世紀以來的藝術不自信心態仍然在悄然繼續,華人藏家將西方藝術體系下的名家名作視為「硬貨」,甚至造成了收藏市場上國畫不如油畫的錯誤認知。

畢卡索

在「不缺錢」的豪橫心理下,大藏家往往一出手就直奔頂級西方畫家而去,畢卡索則成為了收藏首選——不管好不好,只要是畢卡索就準沒錯,至於藝術價值如何鑑賞不是土豪藏家要考慮的問題,他們只管這個畫家我認識不認識,而畢卡索恰恰是那個大家都認識的畫家。

而畢卡索的畫作每一次被藏家熱捧創下新紀錄的時候,又會被收藏界大肆渲染,如此就造成了無論是藝術界還是收藏界,談及藝術就必定只認「畢卡索」這塊牌子。

畢卡索

傳奇人生

普通人對於畢卡索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是他的傳奇人生和花邊故事,他不一定可以說出畢卡索的藝術特點和代表作品,但一定可以說幾個關於畢卡索的逸聞趣事,人們往往對於名人大師的私人生活更加津津樂道。

而畢卡索又的確有著不少的風流韻事,這些故事往往能滿足普通人對於大師人生的窺探心理,傳來傳去的同時也讓「畢卡索」這個名字變得無人不識了。

畢卡索

由此看來,有時候名人大師的名聲,並不一定需要完全依靠自身的藝術魅力,只要有足夠的「炒料」和「談資」,也同樣可以變身為家喻戶曉的超級人物,就如同畢卡索,即便他的畫作奇奇怪怪,即便他的藝術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也不影響他成為一個最貴、最有名的大師。

相關焦點

  • 畢卡索家喻戶曉,他的畫好在哪?網友:根本看不懂
    「藝術」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陌生的東西,但「藝術」往往又是普通人根本搞不懂的東西。有時候普通人覺得很好的繪畫,在藝術家眼中只不過是俗到掉渣的玩意,而藝術家覺得特別牛的藝術作品,在普通人眼中又是感覺亂七八糟讓人根本看不懂的「瞎畫」。
  • 畢卡索名畫被撕,網友:雖看不懂抽象畫,感覺挺厲害的
    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名男子把一幅價值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畫作撕毀,而這幅畫則是大名鼎鼎的抽象派大家畢卡索的名作《女子半身像》。《女子半身像》創作於1944年,其原型為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嫌疑人在動手後即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畢卡索兩幅畫作展出 觀眾:完全看不懂
    記者 和冠欣攝 「請問畢卡索的作品在哪裡?」「不是說一共有四幅嗎,怎麼只擺出來兩幅?」負責在中國美術館五層展廳值守的工作人員李璐瑤,最近又增添了一項新任務,那就是每天回答觀眾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大家關心的焦點只有一個——西班牙現代派繪畫大師畢卡索。
  • 陳丹青:畢卡索有什麼好?這不是懂不懂的問題
    公眾困擾:「畢卡索有什麼好?他為什麼這樣畫?」 這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和西方的錯位,和西方的時差。 話說回來,西方大部分民眾也不懂畢卡索,在他出道的時代,更不懂。如果今天我們能把畢卡索同代的其他人的畫請幾幅進來,擱在一起對比著看,可能比單獨展示一個畢卡索,會有更多的啟示。也許還是不懂,但是我們要的不是懂,而是啟示。
  • 陳丹青:畢卡索有什麼好?這不是懂不懂的問題
    話說回來,西方大部分民眾也不懂畢卡索,在他出道的時代,更不懂。如果今天我們能把畢卡索同代的其他人的畫請幾幅進來,擱在一起對比著看,可能比單獨展示一個畢卡索,會有更多的啟示。也許還是不懂,但是我們要的不是懂,而是啟示。懂得藝術,沒有窮盡,我今天要說的是,認知一個藝術家,比如說,像畢卡索這麼一個豐富的矛盾的藝術家,需要很長時間,這不單是我們這裡的問題,西方人也有同樣的問題。
  • 我們為什麼不懂畢卡索?| 陳丹青
    在他的時代更看不懂。1907年左右畢卡索推出了他的《亞維儂少女》,它使美術史有一個大轉彎。但是當時剛畫完以後,只有畢卡索的幾個老朋友喜歡,公眾都不喜歡,這個畫到十幾年以後才被人所認知。所以像《亞維儂少女》這些作品如果今天能夠過來,把畢卡索同代正在發生的其他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可能要比單獨放這麼一個畢卡索的展覽,對我們有更多的啟示。
  • 陳丹青:我們為什麼不懂畢卡索?
    有一次我跟木心先生到紐約博物館去看一個專題大展,其中畢卡索晚年的歲月15年左右的作品,有的作品也出現在我們今天的這次展覽當中。那時候我們是一點點看下來,我走到第二樓的時候木心先生就非常快的往下走,我說你怎麼這麼快下來了,他說這沒有什麼好看的。他不喜歡這些作品,我就非常的驚訝,我說這麼好的東西,你說說看為什麼不好?他說他還是有才氣,但是花已經枯敗了,只是沒有從樹上掉下來。
  • 畢卡索的畫看不懂?你讀讀他的詩就不這麼說了
    不服的再來一首,能一口氣讀下來的可以去考播音員了:丁香色捲尾猴面對種種情況極端講究客套–跪在鷹嘴豆上擠壓月亮那騙人的乳房一道高塔的反光在它手上–傾聽包裝工人打在盒子上的每一下的氣味當然啦警察的名字給了它啟發而笑起來被裹在異國情調的帶珠子的圍巾中對在校兒童的叫喊給他造成的鬼臉付之一笑–捲起波浪的下擺並坐在遊動在雲彩那皺巴巴被單上敲響的鐘聲上並把他的眼睛貼在鮮花盛開的大樹那杏仁綠的表皮假如柵欄上的灰色聽從天竺葵那如此緊急的召喚融化了它的溫柔
  • 陳丹青:畢卡索來了,我們不懂。為什麼?
    畢卡索的名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傳到中國來了,那時候中國正在戰亂當中,沒有可能邀請歐洲的展覽來中國。但已經有中國的畫家知道畢卡索,像徐悲鴻在法國留學,他不但不懂畢卡索還討厭畢卡索,他也不喜歡印象派;劉海粟是另外一種畫家,他覺得畢卡索的畫跟中國畫文化相同。
  • 陳丹青:畢卡索來了,我們不懂.為什麼?
    畢卡索的名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傳到中國來了,那時候中國正在戰亂當中,沒有可能邀請歐洲的展覽來中國。但已經有中國的畫家知道畢卡索,像徐悲鴻在法國留學,他不但不懂畢卡索還討厭畢卡索,他也不喜歡印象派;劉海粟是另外一種畫家,他覺得畢卡索的畫跟中國畫文化相同。
  • 齊白石名畫《耕牛圖》,被指漏洞百出,網友:齊白石根本不懂畫牛
    都知白石翁擅畫蝦,殊不知這位農村出身的大師也極擅畫牛,留下過諸如《放牛圖》《耕牛圖》等大量畫牛名作,而他晚年所作的《耕牛圖》更被譽為是畫牛名作,他所畫的牛曾創下過一幅近千萬的好紀錄。
  • 齊白石名畫《耕牛圖》,被指漏洞百出,網友:齊白石根本不懂畫牛
    都知白石翁擅畫蝦,殊不知這位農村出身的大師也極擅畫牛,留下過諸如《放牛圖》《耕牛圖》等大量畫牛名作,而他晚年所作的《耕牛圖》更被譽為是畫牛名作,他所畫的牛曾創下過一幅近千萬的好紀錄。《耕牛圖》這一題材是齊白石晚年最愛畫的題材之一,以南方春季為背景,描繪老農雨中耕耙水田的場景,筆墨簡練而富有鄉意。
  • 別人看不懂他的畫,黃永玉舉了畢卡索的例子——你聽過鳥叫嗎
    誰知有一次父親竟跟他較起了真兒,非讓他陪著到學校看個究竟,結果可想而知。黃永玉本想著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苦,誰知回到家後父親竟拍著膝蓋大笑道:「你怎麼老撒同樣的謊呢!」說到此處,黃老大樂,所有的人也都樂不可支。
  • 畢卡索這幅畫:牛不像牛馬不像馬,專家解讀之後才知道它好在這裡
    畢卡索的畫難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也有專業的繪畫家聲稱畢卡索的畫最容易懂了,他筆下任何一張作品,大家以為讀不解的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都不懂得他創作背後的故事。
  • 它是畢卡索一生最看重的作品,一般人看不懂,看懂的無不為之哭泣
    繪畫界中有這樣一部作品,普通人看不懂,但是看懂的人無不為之痛哭流涕。它就是著名的《格爾尼卡》。雖然老師說著裡面有著痛苦災難光明的意思,但幾十年後記在腦海中的還是那方塊的畫面,奇特的是幾十年看了無數的繪畫作品,能記住的好像只有這一幅畫。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呀。
  • 此畫賣了4600萬,畫家本人卻說看不懂!網友:這根本不是畫!
    畫家:「我也看不懂!」這說不通啊!按道理,一幅繪畫要表達什麼,畫家本人是最清楚的,就好像父親了解自己的兒子一樣。然而,這幅天價油畫,不但外人看不懂,而且畫家本人也表示看不懂。該畫高135cm、寬295cm,合36平尺。經過現場層層舉牌,最終以4600萬的天價成交,成為本場拍賣會價格最高的一幅。據了解,該畫的作者叫黃建南,一位連續七年登上胡潤藝術榜的富豪藝術家。黃建南,廣東河源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慈善家、大學教授。在今年胡潤藝術榜排名中,他領先冷軍一位,排名第三。
  •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畢卡索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現代藝術之父。他的畫作聞名世界,尤其是抽象的油畫。他畢業於巴塞隆納美術學校。一生創作了三萬七千多幅作品,是一位產量頗高的藝術大師。畢卡索一生崇尚自由,他討厭一切條條框框和墨守成規的東西。他反對一切束縛,這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早期畢卡索。主要是憂鬱的冷色調,那是他的藍色時期。後來畢卡索的畫作多了溫暖浪漫的色彩,那是他的粉紅色時期。成年後畢卡索的畫作更偏向於幾何主義,他善於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形狀。他的畫作更讓人難理解,也贏得美術界的推崇。
  • 陳丹青:怎麼看懂畢卡索 不懂也是一種狀態
    但已經有中國的畫家知道畢卡索,像徐悲鴻在法國留學,他不但不懂畢卡索還討厭畢卡索,他也不喜歡印象派;劉海粟是另外一種畫家,他覺得畢卡索的畫跟中國畫文化相同。他們成了兩個陣營,一個是北方的現實主義陣營,一個是以劉海粟為主的現代主義陣營。1949年以後,北方的現實主義陣營取得了政治上的地位。基本上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就銷聲匿跡了。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中國恢復了正常的國家生活,包括文化生活。
  • 你為什麼看不懂抽象畫?
    「看不懂」、「不好看」、「我也行」。又有人說「炒作」、「洗錢」——這裡面不僅是吃瓜的,大部分「畫畫的」也get不到抽象畫的顏。但其實你早就能欣賞到抽象畫的美,不信?我們接著往下看。『 什麼是抽象畫』-抽象畫自古就有只是並沒有形成「抽象畫」這一概念下面這兩幅字,你能看出哪一幅更好嗎?
  • 他畫兩條直線賣2660萬,又畫一條直線賣3億,網友:這畫我也能畫
    他畫兩條直線賣2660萬,又畫一條直線賣3億,網友:這線我也能畫畢卡索作品藝術界經常會發生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世界著名大畫家、藝術家畢卡索的作品,他創作了很多我們完全看不懂的畫作,但這些作品動輒就賣出數百萬、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當然這也和畢卡索在世界藝術史上無可取代的地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