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新的發揮創造。
天台宗的佛學理論之所以博大精深,除了博採中外佛學界的傳統學說外,還有許多自己新的發揮創造。例如一念三千之說,智者認為人的當前一念識心,即含有三千種法的內容,以顯宇宙的全體。他依據《華嚴經》所說眾生的存在境界有十,由佛以至地獄;這十界又各含其他的十界,如此便成百界;這百界又如《法華經》所說,各各可從十面來看(十如是),百界合起來,則有一千種可能,即是千如;這千如與《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間(眾生、國土、五陰)配合起來,便成三千之數,即是三千種可能的境界,代表全體的宇宙。當前的一念,能含三千法,包容現象界的全體。所以他說:「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此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心在迷時,含三千法,對其執著不舍;心在悟時,亦含三千法,但對其並不起執著,而視為方便,視為性德。故心有染淨迷悟的分別,但三千法門卻不動絲毫。當然,這一念,是指無明妄心,由這一念妄心,通到一念真心,需要止觀功夫。一念三千是天台宗極其重要的義理。此外,如五時八教,也是天台宗的獨創。《天台四教儀》中說:「天台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言五時者,一、華嚴時,二、鹿苑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是為五時,亦名五味。言八教者,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是名八教。頓等四教是化儀,如世藥方;藏等四教名化法,如辨藥味。」五時是就佛在不同時期說法,而分佛法為五個階段。八教則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四教是就佛說法的方式的不同,而分為四種。化法四教則是依佛說法的內容的不同,而分為四種。智者「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是在綜合吸收當時南北判教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到了唐代,華嚴宗三祖法藏撰《五教章》,在判教方面也基本採用天台宗的說法。正如澄觀在《華嚴經疏》卷2中說:「(華嚴)教類有五,即賢首(法藏)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台,但加頓教。」此外,如「十如三轉」的讀法。天台宗認為,可用三種方式來讀《法華經·方便品》的諸法實相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句。(1)空轉:用「是相如、是性如……」的讀法,表示空的義理;(2)假轉:用「如是相、如是性……」的讀法,表示一一差別方面的假的義理;(3)中轉:用「相如是、性如是……」的讀法,則「如是」有中道義,相、性等都為這如是所統括,即人於中道。這樣,天台宗認為同一文字有三種讀法,正顯示空、假、中三諦圓融之理。顯然,這也是屬於天台宗學者的獨創。總之,這一類獨具特色的理論,是非常多的。
天台宗在國外影響很大。9世紀初日本高僧最澄人唐求法,在天台山從湛然的門下道邃、行滿學天台教義,回國後以比睿山為傳教中心,弘布天台宗,並結合日本特有的社會歷史環境,提出:天台宗、密教的合一;教戒一致,只承認大乘戒;鮮明的「護國」思想等三項原則。13世紀日本高僧日蓮根據《妙法蓮華經》創立日蓮宗。天台宗傳人新羅(今朝鮮半島)的時間比較早。法融、理應、純英人唐,曾師事天台宗九祖湛然(711—782),回國傳播天台宗,但承襲不明。高麗時期,中國吳越王錢做(948—978在位)崇佛,遣使至日本和高麗求請天台宗教籍。高麗派諦觀攜天台宗著述到吳越,師事天台宗第十五祖羲寂,留住10年而卒,著有《四教儀》。11世紀末,高麗僧義天人宋學天台教義,訪天台山,拜智者大師塔,述發願文。後回國,高麗宣宗為他在松山西南麓建寺,仿中國天台山國清寺,也稱「國清寺」。受學僧人很多。此後天臺宗開始在朝鮮傳播。義天卒後諡號為「大覺國師」。
日本學者對於天台宗的評價甚高。安藤俊雄教授說:「雖說自來的天台教學,要以闡述《法華經》的教相與觀心為中心,但在實質上,尤難能可貴的是,諸凡所有涵蓋《法華經》的佛教教義,抑或有關儒教與老莊思想的研究,皆在天台教學研究之列。……緬懷千百年前所有天台的先哲,竟然具有如此宏偉的構思,兼擅說理精闢,從而組織不朽的天台教學體系,著實令人嘆為觀止。」①梅原猛教授說:「天台學的思想不但對日本佛教影響很大,特別是它的《法華經》信仰,對日本文學、藝術的影響也很深。……天台學思想,乃屬日本佛教或日本文化的產生之母。」②
注釋:
①《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序論》[日1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臺灣慧炬出版社。
②《天台思想·序》[日]田村芳朗等著,釋慧嶽譯,臺灣華宇出版杜。
作者:朱封鰲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