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經典作品全集!值得收藏!

2021-01-14 聽哲學

2019年6月15日至9月1日,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引爆整個盛夏。


點擊圖片 · 帶你看懂畢卡索



畢卡索(1881-1973),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9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立體主義時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畢卡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紀正是屬於畢卡索的世紀。他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卡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卡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們》、《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卡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臺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卡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卡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仿佛他還活在人間。


畢卡索繪畫的主要趨勢是豐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間、色彩與線的運用。


30歲以後畢卡索進入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親或可憎,或誠摯或裝假,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卡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體到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



「當你即將死去時,有些事情即使沒有做完也不會有遺憾,只有這樣的事情才能推到明天去做。」


——畢卡索




畢卡索作品欣賞



Boy with a Pipe [1905]

Cat Devouring a Bird [1939]

Child Holding a Dove [1901]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

Figures by the Sea (The Kiss) [1931]

Goat's Skull, Bottle, and Candle [1952]

Guitar, Gas-Jet and Bottle [1913]

Harlequin [1918]

La Vie [1903]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


Nude [1910]

Nude against a Red Background [1906]

Nude in an Armchair (Seated Woman) [1909]

Nude Woman in a Red Armchair [1932]

Pedro Manach [1901]

Pitcher, Candle and Casserole [1945]

Portrait of Daniel-Henry Kahnweiler [1910]

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 [1905-6]

Portrait of Olga [1923]

Seated Bather [1930]

Seated Nude [1909-10]

Self Portrait- 'Yo Picasso'

Self-Portrait with Palette [1906]

Still Life on a Table [1920]

Still Life with Cards, Glasses and a Bottle of Rum- 'Vive la France' [1914-5]

The Artist and his Model [1963]

The Dryad [1908]

The Muse [1935]

The Old Guitarist [1903]

The Rape [1920]

The Sculptor [1931]

The Smoker [1953]

The Three Dancers [1925]

The Tragedy [1903]

Three Dutch Girls [1905]

Three Musicians [1921]

Three Women [1907-8]

Vase of Flowers [1901]

Violin and Grapes [1912]

Weeping Woman [1937]

Woman Asleep in an Armchair (The Dream) [1932]

Woman in a Chemise [1905]

Woman in a Fish Hat [1942]

Woman on the Banks of the Seine, After Courbet [1950]

Woman with a Mandolin [1925]

Women of Algiers, after Delacroix [1955]

《赤足姑娘》,畢卡索在14歲時作品



關於畢卡索(以下來自中國美術館官網)


畢卡索 《亞威農少女》  布面油畫 244x234cm 1907年 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藝術成就: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自身的形、色構成的世界。它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畢生致力於繪畫革新,利用西方現代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的成果,並吸收民族民間藝術的營養,創造出了很有表現感的藝術語言;極端變形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在表現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方面。


畢卡索崇尚立體主義,他的抽象畫主觀表現出的太陽光是螺旋狀照射的,不同於客觀世界的光沿直線傳播。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 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對象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對象物最為完整的 形象。作品《格爾尼卡》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 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 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畢卡索  《格爾尼卡》  布面油畫  305.5×782.3cm 1937年  藏於馬德裡索菲亞王妃藝術館

畢卡索作品匯集:http://www.lingganjia.com/view/116861.htm 

來源:康國平說


畢卡索專欄課程

三聯中讀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聯合出品


《發現畢卡索:開啟現代藝術的奇幻之旅》

點擊試聽

👇


查看課表


上新福利 · 限時5折

99元49元

👇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發現畢卡索》專欄

相關焦點

  • 畢卡索經典作品全集,值得收藏
    ——畢卡索 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
  • 畢卡索作品全集,果斷收藏!
    ,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的能力。同一年,14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肖像畫裡生動的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曾讚嘆道,「毫無疑問,這是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 擁有驚人的畢卡索作品收藏的「畢卡索博物館」!
    沒有見過其他的畢卡索博物館,所以我也沒法和世界其他畢卡索博物館做比較。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博物館,詳細的收集了畢卡索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藝術展覽組織的非常好。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還提供聲音翻譯。推薦預定。如果來遊玩巴薩羅那卻錯過了這個畢卡索博物館會非常遺憾的。
  • 畢卡索作品全集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
  • 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畢卡索,創作的繪畫作品就是不一樣,值得誇讚
    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畢卡索,創作的繪畫作品就是不一樣,值得誇讚文/華勇作為一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畢卡索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創作了數不盡的繪畫作品,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從鬥牛文化當中,畢卡索體驗到了刺激和野蠻,也讓他的作品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特別敢於挑戰自我。
  • 封藏於時間的藝術,重新演繹畢卡索經典畫作——AET REMOULD陶瓷迪...
    本網10月16日訊 畢卡索一生輝煌之極,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畢卡索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沒有人會質疑他的地位和藝術創作。他的作品融入了本人豐富的生活經歷,人生每段時期的畫作風格都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每幅畫都是經典。
  • 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畢卡索、達利、葛飾北齋作品都亮相了
    由中國美術館策劃並主辦的「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前天對外展出,來自61個國家的224件藝術品同時亮相,這在中國美術館史上尚屬首次。展覽期間,觀眾可一睹館藏畢卡索、達利、珂勒惠支、葛飾北齋等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
  • 陳丹青:畢卡索來了,我們不懂.為什麼?
    第一,從他小時候一直到他去世時的畫都包括了,雖然數量不是很多;第二,雖然他經典的畫沒有來,但是有1/4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他畫兒子的作品,這些是畢卡索重要時期的作品,還是來了。還有他晚期的塗鴉作品也來了不少。更珍貴的是他早年畫一個女孩子和流浪漢,在西方的博物館,這些畫都是非常珍貴的,能夠到中國來不容易。
  • 封藏於時間的藝術 重新演繹畢卡索經典畫作 AET REMOULD陶瓷迪通拿
    畢卡索一生輝煌之極,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畢卡索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沒有人會質疑他的地位和藝術創作。他的作品融入了本人豐富的生活經歷,人生每段時期的畫作風格都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每幅畫都是經典。
  • 那些中國富豪收藏的梵谷、畢卡索等世界名畫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富豪們都藏購了哪些經典名畫吧!此畫是以畢卡索的一雙兒女為模特所創作的立體派作品。這幅畫是畢卡索風格成熟期典型的代表作。《兩個小孩》從完成到畢卡索去世,一直懸掛在畢卡索工作室的顯要位置,是畢卡索本人非常心愛的作品。2013年10月4日,該名畫被萬達集團在紐約以1.72億元買下。
  • 走進畢卡索美術館,參觀畢卡索生平大部分作品
    畢卡索美術館位於瑪萊區,收藏了畢卡索藝術生涯(1894-1972)的不同時期作品。1973年畢卡索去世後,留下了眾多的作品,他的繼承人以贈送作品的方式向法國當局繳納遺產稅,而法國政府為這些作品建立了畢卡索博物館,其中有251幅畫作、160件雕塑、107件陶瓷器、1500張素描、版畫1600件等。在這座17世紀的建築裡,展示了他各個創作時期的作品:從粉紅與藍色時期,經過立體派,到抽象表現方式。
  • 中國億萬富豪收藏西方藝術熱 畢卡索作品破2000萬成交
    今年的蘇富比春拍上,夜場的冠軍是以2130萬美金成交的畢卡索的《閱讀的婦女》,這件拍品就是由中國藏家競得。最近爆出,2010年春拍那位以106萬美金買走了另一件畢卡索的作品《裸女,綠葉和半身像》的匿名電話買家同樣是中國人。這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據Artprice的報導顯示,未來三年中,每年中國億萬富翁的增長率將達到20%。
  • 經典油畫賞析,這四幅作品值得你收藏欣賞
    該幅作品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出發,側重變現光線氛圍中變化無窮的外觀,是莫奈畫作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最具聲譽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目前收藏於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3、《向日葵》梵谷一生向日葵作品不少,據說是11幅,其中這幅畫可謂是聞名遐邇,整幅畫以黃色為主,色彩對比十分強烈。畫家梵谷用燦爛鮮豔的黃色繪出向日葵,每朵向日葵都像燃燒中的火焰一般,表現出生命的熱情與生機,像火焰一樣綻開的花瓣欣欣向榮,表現出畫家對與生命熱情的追求。
  • 50餘件畢卡索作品將亮相寧波老外灘
    畢卡索-《AR517草地上的午餐》。主辦方供圖畢卡索-《AR517草地上的午餐》。將有超過五十件畢卡索藝術品首次亮相寧波老外灘,其中5件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借展。本次世界藝術大師畢卡索作品展將亮相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展覽展出畢卡索原作超過50件,其中5件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借展。
  • 畢卡索最重要的三幅作品
    一方面,該版塊的藏家群體地域分布均衡,另一方面,這一收藏門類的藝術珍品也被業內普遍認為具有穩定的資產配置價值。FT中文網《談藝錄》將於2018年期間推出「印象派及西方現代藝術市場」專題,與全球印象派及西方現代藝術市場資深專家大衛·諾曼(David Norman)討論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推動其發展的十件最重要的藝術作品。
  • 哪個版本的《魯迅全集》值得收藏?
    魯迅用其一生,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支持了許多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在內的文藝期刊;熱忱關懷青年作者,譯介外國進步文學作品……他的名字,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能使人們心情激蕩;他的文章,如《娜拉走後怎樣》、《論雷峰塔的倒掉》等,仍如一個個文學的幽靈徘徊在今日,等待著人們去解答。
  • 50餘件畢卡索作品將亮相寧波老外灘
    將有超過五十件畢卡索藝術品首次亮相寧波老外灘,其中5件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借展。   寧波老外灘濃縮寧波「港通天下」百年歷史,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外灘。將有超過五十件畢卡索藝術品首次亮相寧波老外灘,其中5件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借展。
  • 畢卡索作品最多的博物館--科隆大教堂
    得益於路德維希夫婦近 350 件現代藝術作品的慷慨捐贈,這座博物館於 1976 年正式成立。在這座美國以外的最大流行藝術收藏館中,您可以觀賞羅伊利希滕施泰因 (Roy Lichtenstein) 的「也許」(Maybe)、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的「布裡洛盒子」(Brillo Boxes) 等流行藝術標杆。
  • 誰是擁有畢卡索最多的中國人
    畢卡索的中國收藏,包括了官方機構與個人藏家兩條路線。   在藝術市場還未興起之前,畢卡索的作品主要由國內的機構收藏。背後有無數段佳話。 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畢卡索作品私人收藏家。共收藏了853件畢卡索的作品,而且他的收藏最完整地反映了畢卡索創作的全貌。從畢卡索19歲為父親作的畫像開始,到91歲去世前半年所作的作品。   從1976年到1995年,路德維希夫婦先後15次向德國、匈牙利、瑞士、俄羅斯等國家的博物館捐贈大量藝術品。
  • 國內最大規模畢卡索作品展開幕 百件作品「以短見長」解密畢卡索
    6月14日,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藝術中心開幕。103件來自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作品,涵蓋繪畫、雕塑、紙上作品等類型。「以短見長」是此次展覽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