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其大意:雖然人身上穿著粗織劣布生活,但是胸中有詩書、有學問的人氣質自然非凡,與眾不同。
-
軲轆體*七律·腹有詩書氣自華
夢雪詩詞作者|夢雪圖片|網絡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二祥雲蒙罩似仙家,腹有詩書氣自華。幾許鳳姿存畏羨,三分鶴態聚雄誇。縱任邁俗知微道,但憑修身是大遐。胸藏梅竹容傳福,腹有詩書氣自華。今日個能才筆給,當年堪可玉箋拿。不聞紛擾看天地,敢教襟懷獨向嘉。
-
腹有詩書氣自華(轆轤體)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何須著意競豪奢。清寧淡泊今朝事豔麗枯萎昨日花。心無掛礙行方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坐看庭前花絮舞,起聽海上浪濤譁。悲歡得失隨風去,再握時鞭逐駿驊。情牽故裡思漸近,腹有詩書氣自華。承繼古風存孝道,圍堂共暖話桑麻。(五)八鬥縈懷出有車,謫仙賣醉帝王家。
-
淺談「腹有詩書氣自華」
近日偶再賞讀蘇軾的《和董傳留別》,頗有感觸,整首詩既通俗又不失詩的意境,更有詩的內涵和作者的期待。「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嚴辦老孺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看跨市蘇,詔黃新溼字如鴉」。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和董傳留別》之中,其詩全文如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腹有詩書才能氣自華
眉州大地舉世聞名的大文豪蘇東坡曰「腹有詩書氣自華」,而達到「有詩書」和「氣自華」,需要何等漫長的艱辛過程,集腋成裘、積沙成塔非一日之功。 路漫漫其修遠兮,每個人所謂的成功,要走的路還遠,要趟的河還寬。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而學習,是唯一的必要的手段。
-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董卿的代名詞,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化妝品
提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誰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董卿。董卿,一位喜愛又認真讀書的女子,既高貴典雅,又淡雅如畫。她猶如一幅畫,蘊含無數的內容,給人無盡的遐想;恰似一杯香茗,嫋嫋香氣,讓人回味無窮。董卿,詩一般的女子,美成畫,腹有詩書氣自華,理應如此。
-
腹有詩書氣自華,另半句少有人知
文案|藝述史 主播|月涵 藝述史官方原創 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很有文化,出口成章地,都會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他,說他,「腹有詩書氣自華」。
-
學「習」用典故丨腹有詩書氣自華
「腹有詩書」指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氣」可以理解為「氣質」或「精神風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強調了華美的氣質是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闡明了讀書與高雅氣質的必然聯繫,凝練概括,深得讀者喜愛。今天人們引用它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讚美別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一句鍾情】「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和「腹有詩書」的強烈對比,是對讀書人的最高讚許,相比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少了世俗與功利,多了清高與自持。 在寒微的境遇中,不憚清貧,不慕浮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用詩書來豐富和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此處的「氣自華」,不僅指人的氣質面貌,更指人的思想境界和處事格局:不汲汲於功名,不營營於利祿,在浮華中堅守,在堅守中修為。
-
敦煌: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敦煌: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2020-05-21 0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用文字雕刻自己的生活,腹有詩書氣自華。多年後,涉世漸深,那些引以為傲的文字支撐不了自己面對生活的風雨時,才驚覺有些「書生意氣」並沒有真正讀到自己的內心裡。每每這時,陪伴身邊的先生總會勸說讀書要養氣,要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
世人皆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經典
如「有緣千裡來相會」、「不愛江山愛美人」、「多情自古空餘恨」,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你還能答出它的上下句嗎?當然,諸如此類的詩詞名句有很多。今天我們便選擇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具體看看。即「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對於這句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之手。
-
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 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唯有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百家號:微妙唯有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可笑浮生多蹉跎, 一夜閱盡五百年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就是地上神仙百般詩書對海談,傾心向海一杯盡讀盡詩書不覺狂,古往今來我為王頭頂碧霄舞日月
-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得以升華
唯有經常讀書才能氣自華。一個人讀書一天可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如果他堅持讀書那麼我相信他一定會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哪裡有什麼一蹴而就,只不過是一步一個腳印積累起來的,哪裡有什麼一下子就成功,那只是你沒有看見別人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而已,成功是有原因的,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成功需要能夠頂得住世間俗人的冷嘲熱諷,並且能在冷嘲熱諷中繼續前進。這樣的人才剛剛具備了成功的資本。最後祝大家天天開心,健健康康。
-
飽讀詩書的好處――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飽讀詩書的好處——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1、虛若谷: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2、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代蘇軾的《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走近肖戰的書單|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這首詩可能不為人所熟知,但「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卻廣為流傳,它精闢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修養、氣質之間的關係,強調了氣質是讀書的必然結果。清代學者梁章鉅曾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於士大夫之林。」讀書與否和讀書的多寡,所表現出來的人的內在氣質和素質是絕不相同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很多人都回答錯了!
我們經常聽到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但這句詩的完整版是怎樣的呢?有人說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人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有人說是「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總之,有很多版本,
-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是誰寫的?出自哪首詩?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一個有才華有氣質的人的一句古詩,它寄寓著我們對讀書人最美好的想像。那麼,這句詩是誰寫的呢?是出自哪一首詩呢?答案是,這句詩又是我們最可愛的蘇軾寫的,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