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很多人都回答錯了!

2020-12-10 隨手談詩

我們經常聽到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但這句詩的完整版是怎樣的呢?

有人說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人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有人說是「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

總之,有很多版本,但不幸的是,這些版本都是錯的,正確的版本是:

粗曾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句詩出自蘇軾《和董傳留別》,咱們先看下原文:

《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這是蘇軾比較早期的詩,那時候東坡剛出道沒多久,任鳳翔籤判。

鳳翔有個人,名字叫董傳,跟東坡關係不錯。

這個董傳啊,窮得好衣服都穿不起,每天裹著意見粗布衣服,卻飽讀詩書,滿肚子都是學問。

蘇軾很佩服董傳的這種精神,於是寫下了這句詩,是為了讚美董傳平凡衣著下掩飾不住、由內而外的精神氣質。

在接下來的詩句中,東坡對董傳的精神氣質作了補充說明: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就好比說你是個農村的窮苦孩子,不安於現狀,不想一輩子在大山裡種地,於是發奮要讀書,通過高考改變人生。

所以你看,現代人大多浮躁,喜歡關注外表,這就非常不好。

即使你沒有也可這樣的帥氣的面孔,又怎樣呢,像董傳一樣多讀書,也是自帶氣場的。

咳咳。

延伸閱讀

東坡留下的這種名句還蠻多的,但很多都是只知道其中一句,我補充說幾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

這句出自東坡詩《春宵》,全詩如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天涯何處無芳草」

出自東坡詞《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相關焦點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說了啥,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提起?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一詩,這首詩是蘇軾送別好朋友董傳而寫,詩中句句充滿了友誼的味道,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 什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不是「胸藏文墨虛若谷」
    你來我往到第四輪時,武亦姝失誤背出了已經背過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正當評委和觀眾為她捏一把汗時,小姑娘話鋒一轉,輕鬆背出《詩經·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連四個「月」字,語罷莞爾一笑,讓多少人自愧弗如!坐在電視機前同步答題的我也不禁為之一振。
  • 蘇軾經典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
    且不說「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連「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這樣的詩句也出自蘇軾的筆下。而那句我們在校園中常見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出自他的筆下。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有點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蘇軾的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詞作——「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之手,但說到詩句意思以及上半句是什麼的時候,很多人卻知之甚少。「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被遺忘的上半句「粗繒大布裹生涯」,這句話寫出了生活中董傳粗絲綁發、身穿粗布的常態,從中可以看出董傳當時的生活一寒如此,為首聯的下半句帶入了深深地畫面感。
  • 很多人都不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什麼!
    蘇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畫家,詩詞和散文等,在這裡也就不一一介紹了,記得在小學的時候,還學過他的古詩,如今已過了很長時間,今天又提到了蘇軾。記得蘇軾的詩詞題材都是很廣泛的,也是別有風格,完全體現詩詞當中豪放一面,和黃庭堅一起稱作蘇黃,和辛棄疾是蘇辛。
  • 世人皆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經典
    如「有緣千裡來相會」、「不愛江山愛美人」、「多情自古空餘恨」,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你還能答出它的上下句嗎?當然,諸如此類的詩詞名句有很多。今天我們便選擇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具體看看。即「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對於這句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之手。
  •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何上句不常被提起?很多人都不願接受
    有的人說讀書改變命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諸如此類的回答,無一不是帶有功利色彩的。而「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最不功利的解釋了。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讀過的每一本書都能夠為一個人的靈魂增添色彩,對外往往表現為一個人的氣質得以提升,即使未來風雨兼程,也能優雅地走下去。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並不是「胸藏文墨懷若谷」
    今天的人,都希望做一個文化人,就像古代的文人都渴望成為一個士大夫一樣。如果能被評價為「腹有詩書氣自華」,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句古詩句,一直以來人們也都在尋找它的出處。如果能有一句古詩和這句完全對仗,可謂是非常精彩的了。
  • 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其大意:雖然人身上穿著粗織劣布生活,但是胸中有詩書、有學問的人氣質自然非凡,與眾不同。
  • 腹有詩書氣自華(轆轤體)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何須著意競豪奢。清寧淡泊今朝事豔麗枯萎昨日花。心無掛礙行方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坐看庭前花絮舞,起聽海上浪濤譁。悲歡得失隨風去,再握時鞭逐駿驊。情牽故裡思漸近,腹有詩書氣自華。承繼古風存孝道,圍堂共暖話桑麻。(五)八鬥縈懷出有車,謫仙賣醉帝王家。
  •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上一句更經典,為何人們不願提起?
    所以我們品讀詩詞,總會發現其中某一句耳熟能詳,但是要問其出處,或者上一句、下一句是什麼,卻總是想不出答案。比如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出自於蘇軾所作的《和董傳留別》中。
  •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董卿的代名詞,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化妝品
    提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誰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董卿。董卿,一位喜愛又認真讀書的女子,既高貴典雅,又淡雅如畫。她猶如一幅畫,蘊含無數的內容,給人無盡的遐想;恰似一杯香茗,嫋嫋香氣,讓人回味無窮。董卿,詩一般的女子,美成畫,腹有詩書氣自華,理應如此。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和董傳留別》之中,其詩全文如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詩,第一句有點俗氣
    對於蘇軾的作品,有很多絕句在民間流傳,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出處,也不了解完整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其實就出自蘇軾的作品,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很多人都對這句話是很熟悉的,平時也偶爾會用到,但是要問大家完整的一首詩是什麼,卻沒有多少人能說出來。這是蘇軾的一首七言律詩,是他從鳳翔府到長安的時候創作的一首詩。蘇軾在鳳翔府的時候,就和董傳認識了,而董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世人只知 「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更心酸的上一句,都是淚
    相信說起古詩詞,很多人聽聞都會不由皺眉,畢竟當年讀書的時候,只要課本上出現古詩詞,老師課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背誦全文。但隨著年歲的漸長,我們慢慢能夠讀懂那些古詩詞。就像「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經常聽人說起,但是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之手,這句詩的前一句又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就沒多少了。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賞析這首詩的全文。《和董傳留別》-(宋-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作品,與上句成絕對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聽到過,然而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好像沒有那麼清晰,大家都聽過什麼版本,把你們知道的一起發出來交流一下吧。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學「習」用典故丨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 (宋) 蘇軾蘇軾的這首《和董傳留別》可能不為普通讀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卻廣為傳誦,原因就在於它經典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修養的關係。在臨別時送給朋友這一句,既是讚美,也是安慰。「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闡明了讀書與高雅氣質的必然聯繫,凝練概括,深得讀者喜愛。今天人們引用它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讚美別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 淺談「腹有詩書氣自華」
    近日偶再賞讀蘇軾的《和董傳留別》,頗有感觸,整首詩既通俗又不失詩的意境,更有詩的內涵和作者的期待。「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嚴辦老孺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看跨市蘇,詔黃新溼字如鴉」。
  • 腹有詩書氣自華,另半句少有人知
    文案|藝述史 主播|月涵 藝述史官方原創 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很有文化,出口成章地,都會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他,說他,「腹有詩書氣自華」。
  • 千古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眾人皆知,但它的上一句更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校園時的詩句考試例如,「有緣千裡來相會」,這一句也很著名,大多數都記住了,但是它的上下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去關注,在他們的意識中只記住這一句就夠了,類似的,還有「多情自古空餘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