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什麼!

2020-12-06 淺說說娛樂

蘇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畫家,詩詞和散文等,在這裡也就不一一介紹了,記得在小學的時候,還學過他的古詩,如今已過了很長時間,今天又提到了蘇軾。記得蘇軾的詩詞題材都是很廣泛的,也是別有風格,完全體現詩詞當中豪放一面,和黃庭堅一起稱作蘇黃,和辛棄疾是蘇辛。你們還記得蘇軾的哪幾首詩詞呢?幾乎都是流傳下來千秋名句,例如詩歌《題西林壁》,詞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些你們還有印象不?

然而蘇軾所流傳下來的佳作都是千秋名句。可是有些,大多數人只了解比較有名的這句罷了,完全不知道整個詩詩啥?比如,現在要分享的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就是來自《和董傳留別》的,估計很多人也聽過,那還有一部分人沒聽過,就算聽過這句的,全詩估計是啥他也是不知道的,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首七言律詩是蘇軾他回長安作題的。當時是在鳳翔府工作,從而認識一個叫董傳的,他是一位很有文採,學富五車,博學多才的一個人,但是穿衣簡樸,生活比較艱難。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描繪的董傳的,這句詩裡就有這麼一句成了古老佳作。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其他的幾句,相對陌生一些,可為什麼偏偏「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比較熟悉呢?那是因為這一句,蘇軾生動形象的描繪出讀書和個人素質涵養在一塊。大家都明白,我們看書不僅僅是看書,和積累下來的知識。主要是提高我們自身一種精神和境界,有了很明確的途徑,那麼經過一日復一日慢慢塑造一種氣質。

在這首詩裡,蘇軾是要送離好朋友,裡面的「氣」講的不是單單帶給人的大雅志氣,主要是在那個時代比較推崇這樣,告訴我們在面對麻煩和清貧要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比如孔子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能「不改其樂」;王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意思是一樣的,雖然董先生生活艱難,可有良好的心態,樂於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最終,蘇軾的這詩詞,完全詮釋了讀書人的一個通病,因此才會被流傳到現在。

文/百家號【小平帶你看世界】原創,轉載請註明:小平帶你看世界,歡迎訂閱

相關焦點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有點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蘇軾的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詞作——「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之手,但說到詩句意思以及上半句是什麼的時候,很多人卻知之甚少。「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被遺忘的上半句「粗繒大布裹生涯」,這句話寫出了生活中董傳粗絲綁發、身穿粗布的常態,從中可以看出董傳當時的生活一寒如此,為首聯的下半句帶入了深深地畫面感。
  • 世人皆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經典
    唐詩與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耀眼的兩顆明珠。在唐宋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誕生了很多名垂青史的詩人。很多時候,儘管我們很想知道每一位詩人的每一首詩詞,但這根本不現實。畢竟人的記憶力十分有限,詩詞的數量又太過龐大。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很多人都回答錯了!
    我們經常聽到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但這句詩的完整版是怎樣的呢?有人說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人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有人說是「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總之,有很多版本,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說了啥,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提起?
    所以我們品讀詩詞,總會發現其中某一句耳熟能詳,但是要問其出處,或者上一句、下一句是什麼,卻總是想不出答案。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
  •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誰手,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文/一縷秋天的風「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誰手?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說到宋代的吃詞人,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誰呢?而蘇軾這個人,應該算得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在散文,詞曲,書畫方面都有涉及,而且,所取得的成就這都不低,說到詩詞,他向來以豪放著稱,與同時期的大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 什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不是「胸藏文墨虛若谷」
    你來我往到第四輪時,武亦姝失誤背出了已經背過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正當評委和觀眾為她捏一把汗時,小姑娘話鋒一轉,輕鬆背出《詩經·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連四個「月」字,語罷莞爾一笑,讓多少人自愧弗如!坐在電視機前同步答題的我也不禁為之一振。
  • 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時,為何不提它上一句?很容易讓人不高興
    損人是如此,誇人又何嘗不是。誇別人有錢,長得漂亮,都顯得淺薄,中國最愛的是誇人家有文化,每當這個時候有一句話就常常被我們用到,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7個字不但常被人掛在嘴邊,還常被人掛在書房裡,似乎有了這7個字就給自己戴上了一頂「有文化」的帽子。
  •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何上句不常被提起?很多人都不願接受
    有的人說讀書改變命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諸如此類的回答,無一不是帶有功利色彩的。而「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最不功利的解釋了。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讀過的每一本書都能夠為一個人的靈魂增添色彩,對外往往表現為一個人的氣質得以提升,即使未來風雨兼程,也能優雅地走下去。
  •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上一句更經典,為何人們不願提起?
    所以我們品讀詩詞,總會發現其中某一句耳熟能詳,但是要問其出處,或者上一句、下一句是什麼,卻總是想不出答案。比如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出自於蘇軾所作的《和董傳留別》中。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詩,第一句有點俗氣
    對於蘇軾的作品,有很多絕句在民間流傳,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出處,也不了解完整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其實就出自蘇軾的作品,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很多人都對這句話是很熟悉的,平時也偶爾會用到,但是要問大家完整的一首詩是什麼,卻沒有多少人能說出來。這是蘇軾的一首七言律詩,是他從鳳翔府到長安的時候創作的一首詩。蘇軾在鳳翔府的時候,就和董傳認識了,而董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其大意:雖然人身上穿著粗織劣布生活,但是胸中有詩書、有學問的人氣質自然非凡,與眾不同。
  • 蘇軾經典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
    且不說「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連「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這樣的詩句也出自蘇軾的筆下。而那句我們在校園中常見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出自他的筆下。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作品,與上句成絕對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聽到過,然而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好像沒有那麼清晰,大家都聽過什麼版本,把你們知道的一起發出來交流一下吧。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詩,對文言文沒有多少研究的人也能輕鬆的讀懂這句詩,而它之所以能夠出名,能夠流傳到今天,是因為它精闢的總結出了讀書的用處。到了近代,「讀書無用論」喧囂不休,但是只有讀過書的人才明白,讀書這件事情對你這個人到底有著多大的改變。董卿老師曾經在節目中說過:「你花在閱讀上的每一分鐘,都會在未來以某種方式回報與你。」
  • 千古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眾人皆知,但它的上一句更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校園時的詩句考試例如,「有緣千裡來相會」,這一句也很著名,大多數都記住了,但是它的上下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去關注,在他們的意識中只記住這一句就夠了,類似的,還有「多情自古空餘恨」等。
  •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董卿的代名詞,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化妝品
    提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誰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董卿。董卿,一位喜愛又認真讀書的女子,既高貴典雅,又淡雅如畫。她猶如一幅畫,蘊含無數的內容,給人無盡的遐想;恰似一杯香茗,嫋嫋香氣,讓人回味無窮。董卿,詩一般的女子,美成畫,腹有詩書氣自華,理應如此。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古詩作品《和董傳留別》之中,其詩全文如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這句詩的出處都不知道,你還好意思跟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五千年文化的積澱,流傳下來的不僅有仁義禮智信,還詩書曲藝詞。有很多詩詞我們能整首侃侃而談,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比如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 學「習」用典故丨腹有詩書氣自華
    選自《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北宋文豪蘇軾的名句,它強調了學習對於人的氣質的重要作用。在臨別時送給朋友這一句,既是讚美,也是安慰。「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闡明了讀書與高雅氣質的必然聯繫,凝練概括,深得讀者喜愛。今天人們引用它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讚美別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 世人只知 「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更心酸的上一句,都是淚
    相信說起古詩詞,很多人聽聞都會不由皺眉,畢竟當年讀書的時候,只要課本上出現古詩詞,老師課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背誦全文。但隨著年歲的漸長,我們慢慢能夠讀懂那些古詩詞。就像「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經常聽人說起,但是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之手,這句詩的前一句又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就沒多少了。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賞析這首詩的全文。《和董傳留別》-(宋-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成為文藝青年的座右銘,其實這是蘇軾的詩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話很形象地概括了一個人獨特的氣質,同時也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如果一個人想要讓自己更加的優秀,能夠擁有更多的知識,那麼你就要去讀書,去吸收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獨特,也更加的有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