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蒲泫奇
今年9月份,市民王先生在家中吃飯時,不小心被豌豆醬中的小石子硌壞了牙齒,起初食品生產廠家表示會積極配合王先生治療,但當王先生拿著治療費用相關憑證找到廠家時,對方卻答覆無法全額賠付。
「9月22日中午,我在家中食用山東國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辣食品)生產的豌豆醬時,不小心被食品中夾雜著的小石子硌傷了牙齒,當時就疼得不敢繼續吃飯了。」王先生告訴記者,小石子和豌豆大小、顏色都差不多,吃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
「9月23日我到一家口腔醫院進行檢查,醫生通過拍片檢查,說是傷到了牙神經,需要先脫敏觀察一段時間,然後才能補牙或者種牙。」王先生說道。
事情發生後,王先生的父親聯繫到了國辣食品的負責人史經理,向他說明事情原委,兩人原來認識,想先私下進行協商。10月10日,史經理與同事到家中看望王先生,雙方溝通後,史經理表示了歉意,並表達了積極配合王先生治療的意願。
「考慮到在張店治療價格比較高,我和父親商量後決定回周村補牙。」王先生說道,在王先生提供的一份牙科診所診療記錄和收據上寫著:「右上後牙吃飯咬到硬物劈裂,要求修復,總治療費用為5200元。」
10月12日,王先生的父親將診療記錄和費用憑證轉給國辣食品,可得到的答覆卻是費用太高,公司無法全額支付。對於這樣的結果,王先生表示無法接受。
針對此事,記者聯繫到了國辣食品負責人吳先生。吳先生表示,事情發生後,企業並沒有推脫責任,但是王先生不同意公司支付2600元的賠償方案。「王先生在治療前沒有與公司協商治療方案,而且補牙的費用過高。」吳先生告訴記者,王先生只提供了收據,並沒有正規發票,對於這件事雙方可以繼續協商,如果對於協商結果仍不滿意,王先生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