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傳承,怎樣去欣賞和創作一幅具有神採的草書作品

2020-12-18 維知書法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我們應該怎樣去欣賞和創作一幅具有神採的草書作品。

南齊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道之妙,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句話說明了書法作品的要求總是以神採為主要的。這裡所說的神採,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作品的形式透露出作者的精神面貌、審美觀念和學識修養。所謂王羲之的字「衝和飄逸」,是魏晉名士的代表,就是王羲之作品中的神採給人帶來的感覺。

書法學習

草書作品的神採,也同樣是指草書中通篇的精神面貌,除了王羲之飄逸,還有像張旭的狂放雄渾,以及所謂典雅、秀媚、文人氣息、金石氣息等等。這些精神面貌,都是作者的審美趣味和修養的體現,所謂「書如其人」或「書為心畫」,實則所指也就是如此。然而神採絕非游離於作品之外的一種東西,一定要通過形質表現出來的。欣賞者也只能通過形質去體會,去品味。究竟神採是怎樣通過形質表現出來的,這一點很難用語言文字說清,有時只是對具體作品的感覺。從大的方面講,草書線條的組合和章法的安排,以及節奏韻律的運用,是受作者的感情和長期養成的審美觀念制約的。而氣質、生活作風、時代審美趨向又對個人的審美觀念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平時缺乏個性、隨波逐流之人,只會寫出符合一般人賞識的平庸之作,不會有什麼個性強烈的作品。因為他們的用筆、構圖、結字、韻律不是為自己而作,而是為市俗所書。

書法學習

而像張旭狂草的狂放不羈、超凡脫俗的雄風,是和他「脫帽露頂王公前」的氣度以及「大叫三兩聲」的狂放性格分不開的。因此在他的草書中,那種明快的節奏,強烈的對比,一氣而下的氣勢,正是他人格的寫照。而那些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不成功的草書作者,卻十分注意每個筆畫是否中鋒,字體牽連的長短是否和名家一樣,這樣寫出的草書必然拘謹。從以上種種事實來看,要想深刻地去品味草書作品的神採,最好是多了解一下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精神面貌,它會使人更深刻地去品味草書作品的神採。比如徐渭作品的狂放,並不同於張旭,張旭的狂放有一種自信感,給人是一種豪邁的感覺,而徐渭的狂放,給人是一種壓抑的爆發性的狂放,一種一吐心中悶氣的狂放。反過來說,對兩個狂客神採的不同感受,也可以通過了解他們生活的社會及他們的經歷和性格特徵上去得到印證。

書法學習

再來說說草書的欣賞,欣賞對創作還有制約的作用。創作先于欣賞,這是一般的常識。對於書法來講,又由於從產生起就伴隨著使用文字並與之同步發展著,所以欣賞是在一種不自覺的過程中慢慢發展起來的。漢末魏晉以來,隨著書法藝術的自覺,欣賞品評書法成為時風,也正是由於這種時風,才促使中國書法得到了長足發展。可以說沒有欣賞群就很難有自覺創作的作為審美存在的書法作品,這是因為欣賞和創作是相互作用的。

對於草書來說,因為它不擔負過多的實用文字所需要的社會功用,常是以欣賞的面目出現,所以在學習草書過程中,總是以欣賞為先導的。當書寫者在欣賞過程中對此種書體出現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學習和創作才會起步。同時,創作過程中又常常通過欣賞前人以及同時代人的草書創作來啟迪自己的審美觀,校正自己的創作方向。所謂某某人的草書,出自前朝某某人,也正是欣賞、學習所造成的。

當然正像創作一樣,欣賞群也是複雜的,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也就會出現對作品的不同理解。有些好的作品往往不一定被同時代的大多數人所接受,但也絕不能認為這些作品沒有欣賞者。有時則是因為作品所表現的格調較高,不為一般人所理解罷了。由此可見,欣賞和創作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作用而一起發展的。創作引導欣賞,欣賞又反過來校正創作,這兩者交錯著把中國的草書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

好了,咱們明天繼續聊草書的內容。如果對書法學習和欣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維知書法」,維知每天給您帶來書法知識和名家書法欣賞。

欣賞和創作一幅具有神採的草書作品也是需要上乘功底的,你覺得對嗎?一起來說說吧!

相關焦點

  • 一起學書法,怎樣來欣賞一幅草書作品之美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講了草書題款、鈐印的創作,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怎樣來欣賞一幅草書作品之美。一幅成功的作品,無論作者創作時如何的心曠神怡,如狂似痴,當他停筆以後,它的生命即已形成,而作品的藝術效應卻交給了世人。
  • 欣賞徐朝江小楷書法,解析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具有「神採」
    使自己的心與手相應,融進筆端,這樣寫出的書法作品,氣息與景物相連,達到作品與感情的統一,這就是人們常常苦心追求的神韻吧。中國是「寫意」的國度,這表現在很多方面,古時對美的評判標準,大多是「丹鳳眼」、「柳葉眉」「櫻桃嘴」,而在文化領域,「寫意」的產物就是中國「書畫」了,書法的修為,並不是附庸風雅就能揮筆而就的,要具有「神採」才能稱得上是佳作。
  • 不懂書法的人,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這不僅關係到一個人能否領會書法藝術的美妙,同時也是其藝術修養的體現。如果不是書法從業人員或書法愛好者,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籠統地覺得這字很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裡。今天的這篇文章旨在為大家提供賞析一幅書法作品的具體方法。 未入門:感覺不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
  • 一幅好的草書作品,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去欣賞品味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面對一幅好的草書作品,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去欣賞品味。書法是「囊括萬殊,載為一相」的藝術。而草書又是集書法眾美於一身的書體,它從線條到構圖都是高度抽象的結晶體。
  • 書法創作:既要重視神採,亦要重視形質
    書法創作:既要重視神採,亦要重視形質。南朝齊代有一位著名書論家叫王僧虔, 他有一個著名的觀點:「書之妙道, 神採為上, 形質次之, 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細細品味這一觀點, 覺得它是創作一幅好作品的總要求, 是欣賞一幅好作品的總標準, 不僅如此, 它還是傳承古人法書的一個總方針。
  •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標準是什麼?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標準是什麼?「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給出這樣的標準。也就是說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要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裡強調的「形」,指的是,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而「神」主要指書法的神採意味。「形」和「神」,明確了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書法欣賞的方法。書法的審美標準,一般地說,就是看書法的點、畫、線條的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
  • 如何欣賞草書作品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狂草的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 草書是按照一定規律將字的點劃相連,結構簡省,偏旁假借而自成一格的書體,並非隨心所欲的亂寫。
  • 想讓書法作品具有「神採」:筆法、結構和章法這三者缺一不可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具有「神採」?」很多人總是把書法的神採歸結為書法的字外功,例如書法家的涵養和文化水平等等,其實我認為這未免有些捨近求遠,在我看來,要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具有「神採」,就必須從書法本身出發,從書法的技法出發,也就是說書法的神採首先是從筆法、結構和章法三者中體現出來的。
  • 我們應該怎樣欣賞草書
    欣賞草書(行書)藝術作品的標準,可以說並無定式。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作為草書(行書)藝術的欣賞標準:1.線條美。「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尤其是草書的線條,更具有明顯的特點。中國書法的點、劃、線充滿著活力,韻律和節奏,顯現動人的表情美。所謂表情美,是書家和欣賞者雙方在書法藝術上共同配合的視覺審美經驗。一幅成功的草書作品,是作者凝神結思,蓄情而發,一瀉而出的情感流露。「以情感人,用情作書」,是書法成功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 書法中內在的神採之美,你會如何欣賞?
    眾所周知,一幅書法作品成功與否,固然與其外貌密不可分。線條的粗細、長短、曲直、剛柔和形體上的大小欹正,章法安排的縱橫開合,以及用墨的濃淡乾濕等等,都屬於書法藝術的外貌,也都是成功的書法作品必須顧及的要素。
  • 黃建南油畫欣賞——油畫作品如何表現神採意境?
    畫家讓自己的油畫作品具有神採意境不僅需要有相當的藝術造詣和嫻熟的繪畫技法,還要有獨到的審美眼光和自己的風格特色,諸如達文西的精細嚴謹,米開朗基羅的雄渾健拔,拉斐爾的柔美和諧,魯本斯的豪邁奔放等等,都是油畫作品表現出神採意境的典範。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就是一幅富於神採意境的油畫。這幅作品的神採意境突出體現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上。
  • 吳東民的一幅草書作品,估價4到5萬元,潛力如何?
    吳東民的一幅草書作品,估價4到5萬元,潛力如何?在當代書法藝術之林,大家對吳東民先生的名字可能不太非常熟悉,因為他是一位非常低調的老書法藝術家,他曾經做過中書協的幅主席,可謂是書法地位段位是非常高的。雖然身居高位,卻一直致力於書法本質的探索與研究,在各種各樣的應酬場面當中,比較少見他的身影出現,這是老先生不得聞名的重要原因吧,所以說他的書畫作品有一種文人書法的低調謙遜的姿態,這種非常具有文人氣息書卷氣息的書法作品,在書畫藝術拍賣市場上的關注度倒是非常高的,真金不怕火煉,有功夫自然有價格,所以今天我們主要探討一下吳東民老先生書法作品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品位。
  • 如何才能讓一幅書法作品具有節奏感?這些環節缺一不可
    如何才能讓一幅書法作品具有節奏感呢?,書法的結構在章法裡面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人們通過對章法的理解,深入其中可以感受到節奏韻律,但是這個節奏感並不是初學階段就能達到的,而是在累積了無數的臨帖和創作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這不僅需要自身對書法的理解,還需要去揣摩古人創作書法時的狀態。
  • 現代草書創作的巔峰巨作,精選16幅傅平草書作品欣賞,真書法也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對於草書的創作當下應該是比較主流的創作路線,至於它為什麼會成為創作的主流,這裡面的原因不言而喻。對此我們多做贅述。
  • 一幅好的草書作品,怎樣在筆走龍蛇中體現其平衡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在草書創作中筆走龍蛇,怎樣才能把握平衡的關係。 草書線條的多變統一性,是依靠節奏氣韻把它們連接起來的,這種連接雖說是時間序列性的連接,但是作為展示給讀者的卻往往是整體的線與線的關係以及字與字的關係,也即是所謂結構和章法。在「違」與「和」的協調關係中,草書的構圖具有著強烈的美的信息。 很多人津津樂道於山川壯麗的美景,古松的依勢盤曲。
  • 從一幅起拍價格428元的草書作品,體驗沈鵬書法的書卷氣息
    從一幅起拍價格428元的草書作品,體驗沈鵬書法的書卷氣息。當代書法對於草書的創作,基本上是進入了一種江湖風氣的渲染與表現,很難有一種雅雅儒風表現君子氣象的草書風格,重新表現在我們的面前,所以說草書創作最應該回歸傳統的表現形式,向書卷氣息不斷靠攏,而不是在江湖陋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當下草書創作的精品書法,筆走龍蛇行雲流水,實用價值極好的書法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王羲之行草書融會章今二體,具有多種風貌,即孫過庭《書譜》所謂[兼善]。後經梁武帝、唐太宗等帝王推崇,使他的書法歷久不衰,形成歷史上最重要的流派。草書在諸書體中藝術魅力最強也最難學,歷代學者眾而成者少,故有「草聖最為難」(草訣歌)之說。
  • 內行人是如何欣賞書法的?——欣賞書法的三步曲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作」的過程!這並不奇怪,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上寫字課,一個同學就分不清寫字教材上的印刷體(當時是印在田字格中的楷體)和老師字帖上的字體的區別,他認為是一樣的。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的關於書法的薰陶太少。嚴格說起來,這並不能算是欣賞書法的一種境界,因為根本就沒有欣賞。【入 門】能夠感覺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但說不出好在哪裡。
  • 給範迪安草書找錯字,是不是閒的?這不是草書欣賞的打開方式
    當然,一位油畫藝術家也可能把他的藝術創作觸角伸展到其他的藝術門類,以展現藝術家的不俗才華,範迪安先生的書法也是非常有功夫的一種表現形式。我觀賞過他的一些草書作品,或者說是行草作品,都是筆法流動跳動,用筆非常有勁道,可以說是筋骨雄強,下筆有千鈞之力,轉折有萬般渾然,應該是一位頗有修養,非常有功夫的書法家。
  • 沈鵬的草書,帶偏了書法的創作方向,江湖書法並非主流
    沈鵬的草書,帶偏了書法的創作方向,江湖書法並非主流。書法文化古今永傳,深學碑帖便是正宗的方向,也是正確的書法創作方式。創作什麼樣的書法,事關書法文化的代代相傳。如果當代書法不能夠寫是唐代楷書的正大氣象,也不能寫宋代書法的文人風範,那麼在文化傳承上基本上就會走進死胡同,江湖書法如果大行其道,書法就會失去審美的內涵,成為徒有形式的空殼,這對於書法文化及書法欣賞都是一種傷害。誰來引領當代書法的正確的碑帖方向,中書協的諸位書法家應當有這個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