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一幅書法作品具有節奏感?這些環節缺一不可

2020-10-26 映雪書法

書法的節奏感存在於書法的章法中,書法的節奏就像音樂的節奏,沒有節奏的音樂,就失去了靈魂,章法中不僅有節奏,還有韻律,節奏和韻律是分不開的整體,因為節奏和韻律對書法的藝術性和技巧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才能讓一幅書法作品具有節奏感呢?

書法的作品往往給人的感覺就是章法結構的統一和諧,書法的結構在章法裡面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人們通過對章法的理解,深入其中可以感受到節奏韻律,但是這個節奏感並不是初學階段就能達到的,而是在累積了無數的臨帖和創作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這不僅需要自身對書法的理解,還需要去揣摩古人創作書法時的狀態。

我們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很多書法節奏都特別強烈,是因為古人通過節奏感讓書法更加具有藝術性,節奏和韻律是音樂的形式,因為在某些方面書法和音樂是相互聯繫的。

那麼書法和音樂的相似之處首先就是大小的變化,一篇字帖字體大小的變化有著字帖是非常明顯的,就比如草書,草書並非是潦草的意思,這樣的節奏在草書中是非常明顯的,同樣在其他字體中也存在節奏韻律,只是沒有草書這樣明顯,看似突兀,其實非常的和諧。想要書法奔放的類型就需要字體大小對比強烈,想要字體溫文爾雅就需要字體大小變化不是很明顯。

書法中輕重的變化也是與音樂分不開的,就像音樂的重拍和輕拍的變化,在書法中書法的輕重主要是墨量的對比,下筆重需要的墨量就多,字體大我們需要用輕拍來著,字體小我們就需要寫實,書法輕重的層次是多樣的,那麼我們在書寫輕重之筆就需要我們也隨著字體輕重需要的改變而隨著變化,當我們特別需要重量來書寫某一個字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我們所有的技巧來完成這個字重量的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書法字體存在粗細的變化,粗細就是字體的寬窄變化,也就是肥瘦的變化,我們在寫這種字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掌握其中的要點,粗的意思就是字粗重,而不是看起來笨重的意思,而是字體粗重才看起來比較有力量。細的意思就是瘦,而瘦是看起來讓字美觀的意思,而不是瘦弱的意思,是瘦卻漂亮。

書法的字體也需要長短的變化,長短就想音樂中的長音和簡訊,長音內存在轉音的變化,而同樣我們的字體在書寫長的筆畫時候我們可以有轉折,按照這個字體最需要的方式來寫,展現這個字體最漂亮的一種形式,在我們書寫長線和短線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長線速度快,而短線速度慢,這樣就體現出了節奏韻律。

當然,書法的節奏感是在創作時自然而然所產生的,如果可以的去追求書法的節奏感,反而會讓一幅作品顯得做作和呆板,這也就和書法藝術存在的本身相矛盾了。

相關焦點

  • 如何讓一幅書法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如何讓一幅書法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在現代社會,書法已經失去了實用性,人們不在用毛筆去書寫,取而代之的是電腦列印、手機以及社交軟體和郵件,現在的書法作品主要起到裝飾的作用,書法作品也主要懸掛在房間、辦公室、客廳、大廳以及一些公共場所。
  •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標準是什麼?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標準是什麼?「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給出這樣的標準。也就是說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要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裡強調的「形」,指的是,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而「神」主要指書法的神採意味。「形」和「神」,明確了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書法欣賞的方法。書法的審美標準,一般地說,就是看書法的點、畫、線條的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
  • 明清書法大儒王鐸,一幅行書軸卷,教你如何把握書法節奏感
    優秀的書法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讓人賞心悅目地方,除了實實在在的內容真跡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書法的節奏感。這個東西乍聽起來,有點讓人摸不著方向。節奏,必然是一種韻律起伏跌宕的東西,它很縹緲,摸不著也道不明,但只要一出現就立馬清晰可見。
  • 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是如何誕生的?懂得書法生成原理才能事半功倍
    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是如何誕生的?懂得書法的生成原理才能事半功倍!什麼是優秀書法作品?這個標準可高可低,我這裡取最低的標準,如果做不到這點,不可能是好作品。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最低要求是要做到所書寫的漢字風格統一,整體協調。既通篇要有整體美,看起來是一個整體。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書法是什麼?許多人可能會想到現在書法界業內人士的胡說八道,說什麼書法跟寫字是兩回事之類的結論,我在這裡明確的告訴大家,書法就是寫字,不要被那些王八犢子忽悠了。
  • 如何讓你的書法具有節奏感?
    在書法作品的章法中,除了黑白的字的平面排序構成外,還包含著非常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章法的節奏韻律。節奏和韻律是書法賞評中必然要談到的問題,因為,它既是書法的技巧問題,也是藝術問題。章法的構成是書法作品具體的存在,節奏與韻律寓含在章法的構成中。人們是通過章法的構成來判斷感受筆墨節奏和韻律的。在我們瀏覽古代經典法帖時,覺得王羲之的《得示帖》是一部含有節奏韻律極高的法帖。節奏與韻律本不是書法的術語,它是音樂的專用術語。人們往往借用音樂的這術語來解釋書法,是因為,書法與音樂有著非常相似相通的東西。
  • 不懂書法的人,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這不僅關係到一個人能否領會書法藝術的美妙,同時也是其藝術修養的體現。如果不是書法從業人員或書法愛好者,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籠統地覺得這字很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裡。今天的這篇文章旨在為大家提供賞析一幅書法作品的具體方法。 未入門:感覺不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
  • 元稹《行宮》等三幅行草書作品欣賞,如何克服書法線條存在的短板
    學書法的師友們都知道線條不但是書法的基礎,更是書法的靈魂。一幅書法作品如果缺少線條之美 ,就會成為無木之林,無水之河,所以我們在行草書創作時一定要提倡書法線條美、造型美的表現形式。>如何克服書法線條上存在的短板,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要克服「心電圖」式的線條所謂「心電圖」式的線條,就是上下波動不大,沒有起伏的節奏感。
  • 書法線條之「五感」學習:質感、力感、立體感、動感、節奏感
    書法是抽象線條的王國。書法線條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現力,是因為線條具有極為複雜的屬性,諸如質感、力感、動感、立體感、節奏感等等。線條是書法藝術的語言,是書法藝術主要構成材料,今天【書法思考】為大家分析,如何在平時學習中,切實加強我們對於線條質感、力感、立體感、動性、節奏感的練習。
  • 書法線條的質感、力感、動感、立體感、節奏感
    書法是抽象線條的王國。書法線條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現力,是因為線條具有極為複雜的屬性,諸如質感、力感、動感、立體感、節奏感等等。在書法課中,由於時間短,學生數多,教師往往偏重於紀律、氣氛、數量(即一堂課寫幾個或幾張)而忽視了書法線條的訓練。
  • 不知道書法怎樣寫出節奏感?來看看這篇文章,一定讓你受益匪淺
    經常有書友苦惱寫字的時候寫不出節奏感,臨摹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出古人那種心情與字融於一體的感覺。在書法作品的章法中,很多大師的作品都是具有節奏韻律的,導致了在現在的書法賞評中節奏和韻律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其實他不僅是書法技巧的問題,也是藝術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寫出節奏感,更多技巧和字帖書友可以關注我一下。我會定期分享一些有用的知識。
  • 書法的節奏感
    聽黃簡老師說,如果字能寫出節奏感,就對了。但啥是節奏感?音樂的節奏主要指輕重和疏密,表現在書法上應該指提按和大小。有提按就有粗細的變化,有大小就有空間的多少。音樂屬聽覺藝術,耳朵能聽出高低、疏密、長短。書法屬視覺藝術,不僅能看到高低、長短、粗細,還能看到虛實、大小、色彩等。故,墨色變化,大小參差也是書法產生節奏感的重要因素。
  •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
    一個人字的優劣,能夠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一個人的個性,假如寫得漂亮就會令人第一眼就記牢,如同一個人長得好看就一定會被大部分人了解而且記牢的大道理一樣,一幅唯美意境的書法著作當然也是有很多的異性朋友。書法也是一樣的大道理。
  • 如何讓書法作品具有韻律感?章法的處理要謹慎!
    書法的章法是書法的主要表現,是書法內蘊含的很多形式的總體表現與概括,那麼如何看出書法是否有節奏感,如何創造節奏感,那麼我們來看看王羲之的書法,他的書法章法結構強,節奏韻律特別明顯,讓人看了之後產生跌宕起伏的感覺,有一種乘坐過山車的感覺,而章法和節奏是緊密相連的,節奏就在章法中表現出來,所以音樂和書法是存在密切聯繫的,所以琴棋書畫才會歸為一類
  • 如何讓書法作品具有韻律感?章法的處理要謹慎
    書法的章法是書法的主要表現,是書法內蘊含的很多形式的總體表現與概括,那麼如何看出書法是否有節奏感,如何創造節奏感,那麼我們來看看王羲之的書法,他的書法章法結構強,節奏韻律特別明顯,讓人看了之後產生跌宕起伏的感覺
  • 如何創作出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記住這些套路就會成功
    ,是書寫能力的培養和鍛鍊,如果把書法分為兩個層面來理解,一個是書寫的技能,另一個就是書法的文化涵養。現在,我們通過創作一幅作品,來看看技能中需要哪些基本要素?其實,這些技能都只是一種套路,記住它,以後就會成為一種創作習慣了。
  • 書法傳承,怎樣去欣賞和創作一幅具有神採的草書作品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我們應該怎樣去欣賞和創作一幅具有神採的草書作品。南齊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道之妙,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句話說明了書法作品的要求總是以神採為主要的。
  •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剝絲抽繭,為您科普書法美學中的核心元素
    前言有朋友問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實在不是幾句話甚至寫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需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大的方面,這屬於美學範疇,涉及藝術品鑑賞領域的專業知識。既涉及到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的性質特點,又必須了解二者之間的關係。
  • 真情在行雲流水際,唯美現揮毫筆墨間:如何評價一幅書法作品?
    一幅書法作品,有人看了拍手叫好,說美不勝收。但也有人看了卻連連搖頭,或說過於嬌媚,或說不夠流暢等等諸如此類。相信這種現象我們並不陌生,不論是在書法網站論壇上,還是在書法藝術類文章下面的評論中,都有人在為一幅書法作品的優劣,為一位書家水平的高低而爭論不休,甚至惡語相向,雙方都認為自已的評價是正確的,都完全不能理解對方的欣賞口味。
  • 書法是無聲的音樂,怎樣體現書法的韻律美和節奏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學校電教室老師的工作室裡看到龐中華的電視講座片斷,他一邊彈手風琴,一邊演示講書法,好像大意就是書法同音樂的關係,其中就說到了書法的韻律和節奏問題。那個時候對書法的理解還不深刻,加之是半路看了那麼一小段節目,就不太上心,只感覺他的演奏和講解有些不協調,甚至感到牽強附會。但那個片斷卻一直記在了心裡,直至30年後的今天還記憶猶新。
  • 倪萍一幅書法作品,6個字價格200元,收藏如何?
    倪萍一幅書法作品,6個字價格200元,收藏如何?我們重點看一下倪萍在創作這幅書法作品時候的筆墨形態和藝術品位。首先從形體上來看,這幅書法作品應該是一個行草作品。天字很明顯是狂草的樣式,其他各個字應該寫有行書的格式,所以這幅作品的整體風格是一幅行草作品,這幅行草作品質量如何呢?在我的觀察當中,感覺應該質量一般般,不屬於什麼書法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