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麼?明白了這些,你就不會這樣說了

2020-12-04 三餘書社

文/彧白 三餘書社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不知何時,在學書法的很多人眼中總有一種這樣的看法,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其實產生這種說法的原因有二,其一,入門便是以楷書入門,不同其他書體。其二,是對書法筆法的演變過程不了解。

其實書法的基礎是筆法,篆隸有篆隸之筆法,行草有行草之筆法,唐楷有唐楷之筆法,晉楷有晉楷之筆法,魏碑有魏碑之筆法,當你掌握了一門書體的筆法並且能熟練應用其結字規律的時候,才說明具備了這種書體的基礎。

將楷書練得好,並不意味著就具備了書寫其他書體的基礎,所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在很多人的眼中,楷書僅限於唐楷,其實楷書豈止有唐楷而已?

楷書基本可以分為三個方向:

晉楷、魏碑、唐楷

晉楷

這三種楷書筆法不同,流變也不同,風格也大相異趣。

首先楷書的產生,是源於隸書的快寫,將筆畫中的波碟變為了平直的筆畫,將轉折處的圓筆變為了方筆。

晉人的楷書傳說發源於王次仲,但王次仲並沒有留下作品傳世,但有史料可查,其通過鍾繇並經過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改良,而成為晉楷之典範。其筆法乃是主要是「一搨直下」的用筆。

這種用筆方式被王羲之的後人智永和尚傳了下去,直到初唐時期的虞世南也是以這種筆法為主,所以唐朝虞世南的楷書是具備了唐楷意蘊的晉人筆法所作之楷書。這種筆法在傳承以及審美意趣上,屬於鍾繇、二王一路的筆法,我們同樣也稱之為晉楷。晉楷主要以小楷、中小楷為主,比如鍾繇的《二表》,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黃庭經》、《東方朔畫贊》,虞永興公世南的《孔子廟堂碑》等等。

唐楷

而唐楷則是將二王一路晉楷書風融匯貫通,並且結合了北碑銘石的用筆與結構特點,形成了一種以「方折鋪毫」為主的唐楷範式。主要代表人物是歐陽詢,其《九成宮醴泉銘》嚴謹整飭,結構奇險,堪稱唐楷之冠。從而也奠定了唐楷一個高峰,為後世之人所難及也。

而同時的褚遂良以及後面的薛稷諸人,便是以此筆法為主,從而奠定了中唐楷書的基礎。這裡多說一句,顏真卿的楷書多以晉人筆法為主,並能很好地將大唐氣象所融合,從而高古端凝,從顏體入魏晉,也是深入晉唐的一種法門。

魏碑

魏碑雄奇凝重,彪悍粗獷,與妍美飄逸的「南帖」風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代表作是二爨碑,《爨寶子碑》與《爨龍顏碑》,質樸而純真,為後世之垂範。

魏碑的用筆兼具楷法與隸法,融合了篆籀用筆與方折用筆的特點,比如《張遷碑》,《鮮于璜碑》是將南北打通的兩個代表。

比如《爨龍顏碑》,我們可以稱之為「隸楷」,厚重高古,氣貫長虹,大限石刻之意趣。

另外還有被康南海最為推崇的《張猛龍碑》,已基本脫去隸意,以一種雄健的筆法鋪毫,古拙挺健,堪稱千古之極品,歐陽詢的楷書從中汲取頗多。

北碑中的精華之作,比如《鄭文公碑》,結構平穩,用筆波碟與方筆並行,也是隸書向楷書過度的一種極品。

總的來講,楷書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不斷在變化。從王次仲到鍾繇是一變,從鍾繇到王羲之、王羲之父子是一變,再到唐朝諸家又是一變。

從初唐四家取法王羲之以及李北海之《龍藏寺碑》,形成了初唐的楷書風貌。

到了中唐時期,唐玄宗好肥腴,從而徐浩、顏真卿諸家登上了歷史舞臺。

元和之後,以沈傳師、柳公權為代表的痩勁風貌取代了顏魯公的豐腴之貌,從而又是一變。

認清了楷書這樣的流變,明白了筆法的流變的過程,也許就不會有人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樣的話了。

文/安偉波,號彧白,三餘書社籤約書法家。

相關焦點

  •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麼?專家:說這話的,基本都是外行
    我們之前曾經解讀過許多關於古代名家草書的文章,在很多朋友的留言當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為啥要寫一些花裡胡哨的草書,好好寫楷書不行麼?很多人總會認為,那些寫草書的,楷書一定寫不好!試試真的是這樣的麼?當然不是,有人說在書法界有一個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首先,我們從書法的源流上解讀下,五種書體的由來。
  •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我不這樣認為
    」的字就是好書法,比如將楷書作為一切書法的基礎。在這些認知當中,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觀念就是認為楷書是一切書法的基礎。沒有楷書基礎,你的行書、草書是不會寫好的。其實,產生這種錯誤認知的原因就是對於筆法體系和書法真正的基礎的不明白。甚至這些人也不懂得楷書是什麼。
  • 你還信「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麼?他不懂楷書,草書卻比王羲之還好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一論調,普遍存在於一些書法未入門者筆下,形成這種認知的根源其實自唐以後便有,這也是為什麼宋、元、明、清諸家皆難以望晉唐之向背的原因。張芝《冠軍帖》其實產生這種認識的根源,還是對於書法史、書法的源流不甚了解,楷書形成與曹魏,彼時乃是鍾繇「變隸為楷
  • 書法界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位「書聖」就不懂楷書!
    我們之前曾經解讀過許多關於古代名家草書的文章,在很多朋友的留言當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為啥要寫一些花裡胡哨的草書,好好寫楷書不行麼?很多人總會認為,那些寫草書的,楷書一定寫不好!試試真的是這樣的麼?當然不是,有人說在書法界有一個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
  •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他不懂楷書,但草書連王羲之都甘拜下風!
    ,比如認為「好看」的字就是好書法,比如將楷書作為一切書法的基礎。 在這些認知當中,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觀念就是認為楷書是一切書法的基礎。
  • 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經常說你寫個楷書我看看是一種什麼心態?
    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經常說你寫個楷書我看看是一種什麼心態?有網友問我:經常看到書法愛好者說:「寫個楷書來看看」這句話,你如何看?因為我也經常看到有網友用這句「經典」的話來打擊持不同意見的「老百姓」。所以我想說明一下自己的觀點。
  •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不完全正確,隸書才是書法最好的基礎
    至於行書,則基本不會被老師所認同,筆者當年初中寫作文使用行書字體,直接被老師說寫的太醜,認不清,一直強調要寫好楷書。於是,課外書法培訓機構的巧妙利用這一點,大力鼓吹楷書的重要性,不管是對高考作文、還是學習態度等方面,都說楷書很重要,直接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學楷書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 草書的出現要早於楷書,在古代,楷書並不是書法的基礎!
    學習書法必須從楷書開始,這是書法圈子裡面常見的說法,被很多書法老師奉為圭臬,很多學員也深信不疑。先說楷書不是書法的基礎,從書體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後出的楷書不可能是更早出現的諸多書體的基礎。楷書形成於漢末、魏晉,全盛於隋唐。
  • 楷書寫得好並非書法藝術,寫不好是基礎真差!
    此方法學習書法效果如何?從現代人思想來看,即便學不到書法精髓,但是寫好字是沒問題的!很多學習者也不追求書法藝術,所以說端正一點點即可。符合大眾審美。這種從正楷書入手的學習方法,在書法藝術角度很難突破固有思維。
  • 楷書,練好了是基礎,練不好是枷鎖
    但是,學楷書你得會學,你學好了是在練基礎,但如果學的方法不對,楷書反而會成為我們學習書法的枷鎖。我有個學生,寫楷書寫的很好,我常表揚他進步很快。那效果,如果不看紙張,你以為就是剛出版的字帖,我有時都想請教他,某一個筆畫怎麼寫的這麼好。突然有一天,我站在他身後看他寫楷書,他沒有按我的方法寫,在有些筆畫上他在「描」字。
  • 楷書是書法基礎嗎?學書法一定先學楷書?未必
    這樣的書法理論還不少:宋代蘇軾在《論書》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從這裡講,楷書不是書法的基礎,是成熟最晚!作楷書切不可截鶴續鳧,令其整齊劃一,布若算子,失盡字本身的勢態,姜夔這些書論,可以說是學楷書的最高境界了。
  • 旭宇書法: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您的楷書會不會是假楷書呢
    旭宇書法: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您的楷書會不會是假楷書呢?其實,旭宇先生是一位作家。呵呵,既然是作家,應該有代表作品吧。有呀,《軍墾新曲》《春鼓》等等作品就是。不過朋友們可能比較洩氣,因為這些代表作品並不是知名作品,所以作為作家的旭宇算是一名普通作家。
  • 書法培訓說「書法速成」,真的都是幌子麼?有點東西!
    首先感謝大家點進來看文章,開門見山說下小編的觀點,本人身為一名書法教育工作者,是並不認同「速成」觀點的。怎麼宣傳呢,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宣傳口號「0基礎入門,30天速成書法高手」「不是寫不好,是你沒見我,一周就出師」……作為書法培訓者,我認為只要是稍微有點書法素養的人,都會敏感這個「速成」的詞,多少心裡不舒服,只怕是心裡想「俺學書十幾年也沒成大師咋地咋地,還速成?」
  • 楷書是學習書法基礎
    1、楷書遵循的是美的規律,是最接近大多數人標準審美觀的文字表現形式。如果以美女來形容,那麼楷書便是女人中端莊秀麗型,瓜子臉、柳眉杏眼、櫻桃小嘴,性子溫和善良,擁有標準美的特徵。一般來說女人擁有一兩樣,便有了動人的基礎。
  • 草書之後才有的楷書,為什麼楷書還是寫好草書的基礎呢?
    可是,在談到書法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楷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再去寫行書或者草書。就連宋代的歐陽修都說:「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歐陽修說的「古」,可是宋代以前,現在看來,先學楷書,這也算是老傳統了。凡事都有個前因後果,草書之後才有的楷書,為什麼楷書還是寫好草書的基礎呢?
  •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嗎?寫好楷書對學習行書、草書真的有用嗎?
    #應該說楷書是書法入門學習的較好選擇,但楷書不是書法的基礎。自古以來書論一致認為「筆法、筆勢和結字」是書法的基礎,亦即書法三要素。其一,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是共性的用筆規範,上千年來學書法的人都要遵守,所謂書法有「法」就是指這一點。古人學習書法一般都是先學習筆法,正如晚唐書論大家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所說的一樣:「昔歲學書,專求筆法。」
  • 教會學生餓死老師,這些書法知識老師不會告訴你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在文字的基礎上,人們讓它變得更加美觀,經過不斷的發展,最終成為了書法,書法的發展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在這麼久的時間裡,可以說是產生了極為龐雜的知識量,如果不經過系統有效的學習,在現代一個沒有書法方面基礎的人可以說是很難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的,這個時候,老師的作用久顯得很重要
  • 學習書法,為什麼要學楷書?應該重視楷書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我對於楷書作為書法中的基礎作用,是重視的,但也是不重視的。需要人一板一眼的去寫,你說它簡單,是因為真的只有你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了,你把前面的這些一切工作做好了,那麼才很容易達到很高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就寫得非常的好,甚至楷書都不需要你有太過的學識和涵養,也就能把它寫好,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有足夠的恆心和毅力,你能夠下苦功夫下死功夫,那麼你的楷書字體一般來說不會太差。
  • 學書法,篆隸可以代替楷書在書法中的基礎作用嗎?
    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這個問題在古代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天卻成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為今天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是媒體人,註冊一個帳號就能發布言論,經常有人提出楷書不是書法基礎這樣的無腦言論。
  • 看了書法博士生導師的楷書作品後,你會相信書法還可以這樣寫!
    提起楷書,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書法功夫的見證,有些人認為,書法寫得好不好,就看楷書水平如何。對於這一種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但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這麼說?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楷書前面還有篆書和隸書,怎麼能說它是基礎?但是楷書又是人們喜歡的一種書體,作為書法家來說,寫好楷書又是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