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理學院「來華留學生文化體驗基地」落戶百年會稽山

2020-12-19 浙樣紅TV

11月18日,紹興文理學院「來華留學生文化體驗基地」揭牌儀式在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由會稽山公司副董事長王強主持。

紹興文理學院副校長壽永明、外事處處長高麗娟、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馮燕、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胡琦蓉及來華留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席揭牌儀式的領導有董事長虞偉強,副董事長王強,品牌總監林志明。

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和文化自信、文化復興的浪潮下,特別是伴隨疫情後期理性消費的回歸,具有低酒度、富營養、口感好的黃酒符合未來消費升級需求,黃酒逐步走向世界,來華留學生已漸成傳播中國黃酒文化的最佳「使者」!

儀式上,會稽山公司董事長虞偉強首先致辭,對紹興文理學院「來華留學生文化體驗基地」落戶會稽山表示歡迎。虞董表示,作為中國黃酒領軍企業,百年會稽山有責任把「來華留學生文化體驗基地」活動做深做透,讓來華留學生感知黃酒,品味紹興,同時,借力來華留學生「貫通中外」的獨特優勢,開啟中國黃酒文化體驗之旅,讓全世界更多消費者了解黃酒、品味黃酒、喜歡黃酒!

紹興文理學院副校長壽永明就會稽山公司對紹興文理學院留學生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壽永明認為,紹興黃酒是中國的國粹,百年會稽山是中國紹興黃酒文化傳承創新的旗手,希望今後雙方以此為載體,讓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了解和體驗中國文化,推動紹興黃酒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隨後,紹興文理學院副校長壽永明、會稽山公司董事長虞偉強為紹興文理學院「來華留學生文化體驗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結束後,會稽山公司品牌總監林志為留學生代表贈送了會稽山世博情緣收藏紀念酒,留學生對印製各自國籍、姓名及照片的這份精製禮品愛不釋手,紛紛拿出筆來籤名,並拍照留念。

儀式上,留學生代表王詩云(馬達加斯加) 和龍一諾(利比利亞)分別發言,他們簡單分享了各自國家的酒水以及他們對紹興黃酒的感受與體驗。

順著酒香,留學生們觀看了會稽山智能化釀酒宣傳片,參觀了會稽山黃酒博物館,並實地踏看了會稽山黃酒包裝物流自動化生產線。

每到一地,留學生們都會被豐富多彩的黃酒文化深深地吸引,表示將來一定會好好學習紹興黃酒文化,將低度、健康、養生的紹興黃酒推廣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讓更多的外國消費者喝上紹興黃酒。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6:10 來源:長盛川湖北青磚茶   12月4日,「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長盛川產業園順利進行。
  • 會稽山紹興酒成為中古建交60周年指定黃酒
    ,用人類最古老的酒種,最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紹興黃酒,來見證中古建交60周年。始創於1743年的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從1915年為紹興黃酒獲得第一枚國際金獎,到成為人民大會堂國宴指定用酒;從牽手2015米蘭世博,圓夢百年世博夢想,到成為G20杭州峰會指定用酒,百年老字號一次次品質擔綱,頻頻見證國事盛舉,成功演繹了企業近三個世紀「持續生產、持續經營、持續發展」之神話,
  • 會稽山高爾夫球場介紹 秉承「江南文化看紹興」
    周邊配套設施:  會稽山高爾夫處於紹興五星級酒店輻射網絡中心位置,距離最近的開元名都大酒店僅5分鐘車程,另有浙江省首批綠色飯店之一的鹹亨大酒店、五星級旅遊涉外飯店——紹興飯店、紹興國際大酒店等酒店可供選擇。
  • 浙東考古基地落戶紹興
    本網訊 浙東考古基地落戶紹興。日前,經浙江省文物局同意,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同在紹興組建浙東考古基地。這是目前浙江省設立的第二家區域性考古基地,將為提升紹興乃至浙東片區的地下文物發掘、保護、研究及展示利用,提供新的平臺。
  • 會稽山:做酒更要做責任
    黃酒是紹興這座城市最引以自豪的東西,從越王句踐壺酒興邦到今天紹興成為中國最大的黃酒生產基地,紹興黃酒已深深地融入了紹興人的血液裡,骨子裡。紹興黃酒越陳越香,美名遠揚,2400多年來,紹興黃酒企業在堅守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
  • 北外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傳統文化體驗基地落戶泉州
    北外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傳統文化體驗基地落戶泉州
  • 百年會稽山閃耀亮相2020黃酒博覽會,演繹國貨經典
    作為中國黃酒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典型代表,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攜旗下「西塘、唐宋、烏氈帽」品牌,閃耀亮相本屆展會,以酒為媒不斷推動中國黃酒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用實際行動助力「黃酒突圍,紹酒振興」新發展格局。
  • 助力文旅融合 浙東考古基地落戶紹興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發布《關於同意設立浙東考古基地的批覆》,同意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組建浙東考古基地。自此,「浙東考古基地」正式落戶紹興。紹興的底蘊與自信「浙東考古基地的建立,代表紹興開始著手搭建一個涵蓋周邊區域的輻射型考古平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暉達說,這彰顯了紹興的歷史底蘊與文化自信。紹興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各類文化遺產十分豐富。
  •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想把這片中國的「神奇樹葉」帶到全世界
    來源:神州學人 作者:通訊員 唐洪偉   神州學人網訊 12月4日下午,三峽大學組織來華留學生走進湖北長盛川生物科技園,體驗和學習中國茶文化,了解中國茶葉行業發展現狀,開啟了一次獨特的中國茶文化體驗之旅
  • 跨文化適應 來華留學生咋應對
    跨文化適應問題在來華留學生中存在目前,來華留學生數量快速增長,中國已經攀升為世界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教育部官方統計顯示,2016年來華留學生人數超過44萬,比2015年增長11.35%。來華留學生適應障礙的具體表現剛到中國的留學生常常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再加上語言障礙,往往不太適應。之後,他們漸漸熟悉了周圍的環境,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了解,覺得中國人很熱情,語言水平也大有提高,但他們還是覺得自己在中國是「老外」,無法真正融入當地環境。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障礙的具體表現如下:語言文化適應性障礙。
  • 會稽山舉行第278代酒種傳承儀式
    8月3日,會稽山第278代酒種傳承啟動儀式在鑑湖之畔拉開序幕,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偉強和總經理傅祖康率管理團隊一起來到生產現場,打響了2020年冬釀生產的「第一槍」。眾所周知,三伏製藥,八月踏曲,立冬浸米,冬至開耙,立春封壇,這一套千年沿襲的紹興酒釀製技藝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寶。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黃酒》《紹興酒》國家標準起草單位,會稽山公司成功演繹了企業近三個世紀「持續生產、持續經營、持續發展」之神話,成為中國黃酒行業中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字號」。
  • 去紹興會稽山,看一看世界上的室內坐佛,場景很壯觀
    走進紹興,江南水鄉迷人的風景,四面環水,內河縱橫,素有「水上古城」之稱,紹興歷史悠久,故事很多,這裡古民居保存完好,體驗紹興古越風情的好去處有倉橋直街歷史街區、八字橋直街歷史街區、西小河沿歷史街區、魯迅故裡歷史街區、石門檻歷史街區,書聖故裡歷史街區等。
  • 原創江南越韻歌劇《秋瑾》將紹興文理學院首演
    歌劇《秋瑾》   時間:   10月24日、25日18:00(帶觀眾全劇彩排)   10月26日19:00第一輪實驗演出   地點:   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月明樓音樂廳   執行導演——張海   張海,紹興文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5 年至今就職於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現為紹興文理學院公共藝術教研中心主任 。
  • 會稽山:黃酒升級工程蓄勢待發
    復工以來,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開足馬力趕訂單。作為黃酒生產的龍頭企業,有著百年歷史的「會稽山」,堅持「釀好一壇酒」。近年來,企業通過傳承創新,規模持續擴大,消費者好評度和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除「會稽山」外,公司旗下還擁有「烏氈帽」「嘉善黃酒」「唐宋」等知名品牌,年產能達15萬千升以上,成為了柯橋區傳統經典產業的一張「金名片」。
  • 新時期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策略研究
    被問及選擇在中國就業的原因,排序依次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就業前景較好,較高的薪酬待遇與福利,中華文化與美食、良好的生活體驗,面向外國人日益開放的就業籤證政策等,選擇其他原因的被訪者主要表達了在中國工作能夠更快提升能力、可以從事與生源國相關的合作項目、可以獲得更豐富的跨文化視野和人脈等(見表1)。
  • 來華留學生:拿起竹板兒學快板
    跟張楠學習快板的來華留學生有近20名,分別來自蘇丹、義大利、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日本等10餘個國家。據張楠介紹,他不僅教「打板兒」,還教傳統曲目選段。目前,這些來華留學生已經完成了「開場板兒」的學習,正在練習傳統曲目選段,《說大話》就是其中之一。   「我之前沒有接觸過快板,第一節課就被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吸引了。」
  • 新時期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策略研究_神州學人
    被問及選擇在中國就業的原因,排序依次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就業前景較好,較高的薪酬待遇與福利,中華文化與美食、良好的生活體驗,面向外國人日益開放的就業籤證政策等,選擇其他原因的被訪者主要表達了在中國工作能夠更快提升能力、可以從事與生源國相關的合作項目、可以獲得更豐富的跨文化視野和人脈等(見表1)。
  • 會稽山「庫藏寶貝」在競賣會上受熱捧
    鑑湖水如鏡,黃酒醉紹興。11月9日,在紹興市首屆酒文化藏品暨原酒競賣會上,會稽山等黃酒企業紛紛亮出庫藏「寶貝」,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前來參與競拍。在會稽山紹興酒展臺,副董事長王強向馬書記一行匯報了此次參展及拍賣情況,馬書記勉勵企業要用好會展平臺,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繼續引領紹興黃酒走向世界,為紹興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做花燈湯圓鬧元宵
    圖為留學生們在展示自己包的湯圓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2月11日電題: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 做花燈湯圓鬧元宵作者林馨「第一次做花燈特別有思意,以前只見過沒有想過也能有機會親手製作一個。」為了讓來華留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老師們組織來自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上百名留學生在學校學習製作花燈、包湯圓等中國傳統習俗,體驗中國「年味。」課堂上,黃福新選了一個魚模樣的花燈和同學們饒有興趣的製作起來。他細心聽老師講解後,和留學生們用材料按步驟製作好花燈的外觀,再接上電源讓花燈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