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權威軍旅文學大系首發,八一製片廠廠長:我國軍旅小說尚缺經典

2021-02-08 網易

2019-12-11 19:40:27 來源: 紅船雜誌

舉報

  【編輯/何婧 統籌/王梅梅】12月9日,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據介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

  曾獲茅盾文學獎的徐懷中少將表示,新時代的軍旅文學轉向了深耕細作,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有明顯刻板與平面化的痕跡,而是著力刻畫性格,強化人物的立體感。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柳建偉直言,當前我國的軍旅長篇小說中缺乏能夠比擬《三國演義》《戰爭與和平》這樣鴻篇巨著的經典。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1

  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

  12月9日,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中國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鐵凝,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及多位作家、評論家出席此次活動。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該大系從1927年中國解放軍建軍至今浩瀚的軍旅文學作品中遴選出最優秀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70卷作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據了解,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
大系作品體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理論批評、話劇及影視文學劇本等,收錄作品總量多達700餘部。
閻晶明表示:「這套《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集結了自建軍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軍文學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涵蓋了各個文學創作的門類,又由資深的專家組成編纂團隊,進行認真地篩選,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大型叢書,對於深入的研究系統閱讀,全面了解我國軍旅文學發展的歷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閱讀價值和收藏價值。」
2

  新中國的軍旅文學歷程分為四次浪潮

  軍旅文學評論家、解放軍藝術學院原副院長朱向前曾在文章中介紹,新中國的軍旅文學歷程大致分為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955年前後,一些描寫戰爭生活的文學作品出現了,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和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959年前後達到了第二次浪潮,向建國十周年獻禮,湧現出了吳強的《紅日》和李英儒的《野火春風鬥古城》等。
在朱向前看來,軍旅作家們是「最壯美戰鬥歷程的奮鬥者」、「最硬核中的中國故事的論述者」、「最佳紅色基因的傳承者」。《保衛延安》《林海雪原》等紅色經典的誕生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飽滿的革命激情,激勵了無數人,成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之無愧的「主旋律」。徐懷中用「佔據了文壇半壁江山」來形容彼時的軍旅文學。
第三次浪潮是1985年前後,劉白羽、魏巍、王願堅、白樺、徐懷中等和李存葆、周大新、朱秀海、朱蘇進、錢鋼、喬良等兩代作家在三條戰線同時作戰。在革命歷史題材這條戰線上,有老作家王願堅的《足跡》等,更典型的是沒有參加過戰爭的莫言寫戰爭。
而兩代作家三條戰線的這種格局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萎縮。老一代軍旅作家開始淡出,「南線」也迅速萎縮,只有和平軍營這條戰線繼續繁榮。
朱向前寫道,到1990年代,隨著鄧小平南方談話,政治語境淡化,商業語境強化,文學失重,軍旅文學更是失重。開始有「躲避崇高」的提法,一些軍旅作家找不著北。劉白羽生前曾擔任文化部副部長和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那時出現過一夜之間幾十上百個作家去前線採訪的現象。從那以後,軍隊也不辦這麼大規模的筆會了,也有個成本的問題。
經過五六年的沉默、磨合和摸索,1995年到2005年達到了軍旅文學的第四次浪潮,有一批穩定的軍旅作家和一批質量比較高的作品,作品大多改編成了電視劇。其中,有朱蘇進的《醉太平》和朱秀海的《穿越死亡》等,《穿越死亡》是最有分量的寫「南線」的總結之作。
紅船雜誌注意到,此次大系收錄的既有劉白羽、魏巍、胡可、李瑛、朱蘇進、朱秀海、喬良、徐貴祥、柳建偉等多位著名部隊作家的經典之作,也有孫犁、鄧友梅、莫言、嚴歌苓、劉恆、劉震雲、麥家等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作家的作品。此外,鄧一光、周梅森、尤鳳偉等非軍旅作家的優秀軍旅題材作品也有收錄。
3

  當前我國軍旅長篇小說缺乏經典

  在徐懷中看來:「新時代的軍旅文學轉向了深耕細作,重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與以往大有不同。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生長在地面上高大的戰爭樹冠,也可以看到地面以下細微而錯綜複雜的根須部,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有明顯刻板與平面化的痕跡,而是著力刻畫性格,強化人物的立體感。」

  徐懷中認為,未來戰爭的狀態會發生歷史性的重大轉變,但戰爭終究由人來打,也同樣要用男性或者是女性的個體生命來做最終結算,所以,軍旅文學不會因此而消失,也不會因此而褪色。

  在新時代,中國軍旅文學今後應當如何發展?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柳建偉,以一名軍旅作家的身份表達了自己的思考。他直言,當前我國的軍旅長篇小說中缺乏能夠比擬《三國演義》《戰爭與和平》這樣鴻篇巨著的經典。「軍旅文學有邁向下一個高峰的使命。」柳建偉說。【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新華網、文匯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首發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9日,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中國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鐵凝、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及多位作家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講述最硬核中國故事
    本報訊《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12月9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首發。中國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及多位作家、評論家出席了會議。《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項目,該大系從1927年中國解放軍建軍至今浩瀚的軍旅文學作品中遴選出最優秀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70卷作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史競男)《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9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首發。該叢書共計70卷本,收錄作品總量多達700餘部,集中展示了我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和創作成就。  該叢書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由徐懷中擔任名譽主編、朱向前擔任執行主編,收錄了劉白羽、魏巍、胡可、李瑛、朱蘇進、朱秀海、喬良、徐貴祥、柳建偉等多位著名部隊作家的經典之作;孫犁、鄧友梅、莫言、嚴歌苓、劉恆、麥家等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作家,以及鄧一光、周梅森等非軍旅作家的優秀軍旅題材作品也有收錄。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人民網 韋衍行 攝《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閻晶明在首發式上對《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的出版表示祝賀。
  • 軍旅文學,最「硬核」的中國故事
    改革開放使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強勢推進,新世紀以來,我國的軍旅文學碩果纍纍。徐懷中、彭荊風等老一輩軍旅作家仍在不斷攀登,曾劍、陸穎墨、王甜等新生代軍旅作家也日漸嶄露頭角。他們的創作,為當代文壇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迷彩色。
  • 激揚軍旅文藝新風採
    出版有非虛構作品《胡同往事》、小說集《科恰裡特山下》等, 曾獲人民文學「紫金之星」獎、華語青年作家短篇小說提名獎、「長徵文藝獎」等。鄭陽:作為一名85後的軍旅作曲家,成長於音樂世家以及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長達8年的專業學習經歷,使我擁有了較為開闊而先進的國際化視野和專業化技術。
  • 傳承軍旅文學情懷 重振軍旅短篇小說
    她們對軍營生活有著特殊的敏感,非常善於體察男性軍人的剛柔情腸,為軍旅小說增添了一份柔情萬般又俠骨錚錚的新氣象。  新世紀軍旅短篇小說藝術特徵  回歸「文學性」。當歷史題材和變革題材淡出軍事文學的主流形態,標誌著文學正在背離「意念」,接近文學本體,即「文學性」。正如軍旅作家黃獻國對小說本體的論述:「文學的本質是對於人的書寫。
  • 軍旅名家訪談錄•朱向前(上):二十年做《軍旅文學史》
    徐藝嘉:二〇一九年您主編的《中國軍旅文學史(1949-2019)》(江西教育出版社)和《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長江新世紀,陸續出版中)兩部大書的先後完成,這是您對新中國軍旅文學的史論研究和作品甄選的集大成之作,也就是所謂「經典化」的階段性重要成果嗎?您能否介紹一下這兩部書的具體情況呢?
  • 柳建偉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 接受專訪獨家回應八一廠被裁撤傳聞
    近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獨家獲悉:柳建偉已經升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簡稱八一廠)廠長。正在舉行的上海電影節,柳建偉帶著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新片《中國藍盔》和《信仰者》亮相。6月18日,一向低調的柳建偉接受了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面對面獨家專訪,除了暢談八一廠出品的新片幕後,他還首度回應八一電影製片廠被裁撤等網絡傳聞,他直言,「』八一電影製片廠』廠標會繼續在電影中出現。」
  • 軍旅言情小說推薦,十部必看經典軍旅小說言情
    軍旅小說應該是很多男生的最愛,我們或許曾經有過一個軍夢,想像著自己在戰場上殺敵的颯爽英姿。軍營的號角、戰場上的炮火、戰友之間的相互扶持……軍旅小說言情中正好都包含這些能夠激起我們熱血的種種元素。以下是小編很喜歡的十本軍旅小說推薦。
  • 著名軍旅作家王願堅遺作首發 深情回憶從軍之初
    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這位一生致力於軍事文學創作,並取得豐碩成果的著名軍旅作家的遺作《人民的乳汁》,對於軍旅作家深入生活、貼近官兵,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具有積極引導作用。最近,編者去看望王願堅先生的夫人翁亞妮時,得知他尚有一些遺作未曾公開發表,徵得同意,交由《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獨家首發。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我們刊發這位一生致力於軍事文學創作,並取得豐碩成果的著名軍旅作家的遺作《人民的乳汁》,對於軍旅作家深入生活、貼近官兵,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具有積極引導作用。
  • 軍旅作家宮潔民去世,《小兵張嘎》《英雄兒女》都跟他的報導有關
    據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著名軍旅作家宮潔民11月25日下午四時二十分在解放軍301醫院去世,享年99歲。他的追悼會將於12月1日上午在301醫院舉行。宮潔民1921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舊城石莊村。
  • 軍旅文學80年佳作不斷名家輩出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抗戰時期的軍隊文藝形式有牆頭小說、講演文學、小說朗誦、街頭詩、槍桿詩、田莊劇、街頭劇、茶館劇、遊行劇、燈劇等。紅軍草創時期,軍旅小說幾乎是空白。抗戰時期,軍旅小說開始興起,以短篇為主。
  • 金雨詩詞之《情系軍旅》
    七律【情系軍旅詩一組13首】原創作者/金雨1【慶祝八一建軍節】神州大地起蒼黃,八一洪都舉炮槍。救災搶險忘生死,最是凡間可愛人。過眼煙雲淡淡望,魂系軍旅情牽腸。摸爬滾打當年事,夢境時聞軍號昂。尚若神州有來犯,再握鋼槍保國防。
  • 《「新生代軍旅作家」面面觀》推出 深度梳理軍旅文學
    《「新生代軍旅作家」面面觀》研討會在京舉行 未明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由青年批評家傅逸塵編著的《「新生代軍旅作家」面面觀》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部全面梳理軍旅文學的作品10日在京舉行研討會。
  • 《九條命》之後,李幼斌另一部軍旅大作來襲,八一電影廠出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一部電影之外,李幼斌還有一部軍旅片電影待播,該劇的名字叫做《戰神訣》,由八一電影廠製作,劇情內容也是非常精彩的。該片主要講述了:黃子健原本是一名海外維和部隊的人員,在一次行動中,獲得了一份恐怖分子的機密信息,而後回國。
  • 重構軍旅小說的現實主義方法
    進一步說,他們是通過「五步法」的故事結構加浪漫主義的抒情敘事來完成向小說文體的靠攏和轉化的。 二 本來,浪漫主義藝術風格通常攜帶較強的情感力量,有利於軍旅文學的英雄主義美學表達。然而,模式化的浪漫主義文風容易讓讀者麻木,淺露的抒情破壞了原本肅穆的美學品格。這不但不能達到青年作者們要突出當代革命軍人英雄形象的創作初衷,甚至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 趙軍鋒新著《摩步團》:「兵味」十足的軍旅小說
    顯然,趙軍鋒完成了從鄉土寫作到軍旅作家的華麗轉身,他為廣大讀者呈現了一部「兵味」十足的軍旅文學作品。△趙軍鋒小說集《鄉黨》摩步團,摩託化步兵團的縮寫。這部長篇小說,圍繞一起震驚中外的特大案件層層展卷,抽絲剝繭,前因振聾發聵,後果令人扼腕,是一部真實得令人心悸的現實主義小說。
  • 中國最好的幾部戰爭軍旅電視劇,都有誰上榜?
    每年各個電臺都會播放,從不間斷足見其影響之大,人們都會覺得亮劍就是裡程碑。 該劇改編自蘭曉龍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1942年期間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故事。在我心理這部電視劇所能表達出的精神讓觀眾為之一振,讓人感慨。這部電視劇讓人沉迷無法自拔,可見之優秀。
  • 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書畫家委員會紀念八一建軍節網上詩書畫展
    主辦單位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配合黨和政府,今年上半年共舉辦了8期《抗擊疫情網上詩書畫展》。在慶祝八一建軍節93周年的時侯,我們應許多老將軍和軍旅書畫家的熱切願望與要求,舉辦了這次「紀念八一建軍節九十三周年網上詩書畫展」,這也是參展同志們向建軍93周年,向新中國成立71周年,和迎接明年建黨100周年的鄭重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