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2020-11-28 中國青年網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韋衍行) 12月9日上午,「紅色經典 書寫輝煌——《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原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叢書榮譽主編徐懷中,中國作家協會軍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叢書執行主編朱向前,軍旅作家柳建偉,湖北省編輯學會會長、前湖北長江出版集團總編輯周百義,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北京長江新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波等出席了本次首發式。

首發式現場。人民網 韋衍行 攝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

閻晶明在首發式上對《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的出版表示祝賀。作為一套集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大型叢書,《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對於全面了解我國軍旅文學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閱讀價值和學術價值。他談到,在當今時代,軍旅文學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特別需要我們繼承和弘揚。《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的出版,能催生出更多優秀的軍旅文學作品,讓中國軍旅文學在未來得到長足的發展。

徐懷中表示,軍旅文學不僅僅有令人震撼的一面,也有唯美的、令人陶醉的一面。如今的軍旅文學與以往大有不同,讀者不僅僅能看到生長在地面上高大的樹冠,也能看到地面下細微且錯綜複雜的根須部;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再刻板平面,而是著力刻畫人物性格、強化人物的立體感,同時更注重浩蕩的生命氣象,展示了獨特的藝術光芒。

朱向前指出,《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是最「硬核」的中國故事。近百年來,中國軍旅文學就像一條壯闊的大河,託舉起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和英雄傳奇。軍旅作家柳建偉認為,《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是幾代軍旅作家代表作品最集中、最重要、最全面的展示。他表示,在幾代軍旅作家共同努力之下,軍旅文學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周百義希望通過《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的出版,能夠讓讀者看到中國軍旅文學的社會意義和重要的文學貢獻,看到軍旅作家為這個時代所做出的辛勤努力。黎波認為,叢書的出版具有重要思想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重大文化積累價值,對於推動中華文化發展繁榮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第一輯)書封。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收錄的作品體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理論批評、話劇及影視文學劇本等,其中長篇小說34卷,中篇小說13卷,短篇小說3卷,詩歌卷5卷,散文卷3卷,報告文學卷3卷,理論批評卷3卷,話劇卷3卷,影視文學卷3卷。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收錄的作品總量多達700餘部,除了劉白羽、魏巍、胡可、李瑛、朱蘇進、朱秀海、喬良、徐貴祥、柳建偉等多位部隊作家的經典之作外,孫犁、鄧友梅、莫言、嚴歌苓、劉恆、劉震雲、麥家等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作家以及鄧一光、周梅森、尤鳳偉等非軍旅作家的優秀軍旅題材作品亦收錄其中。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相關焦點

  • 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首發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首發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9日,首次最大規模集結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中國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鐵凝、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及多位作家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史競男)《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9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首發。該叢書共計70卷本,收錄作品總量多達700餘部,集中展示了我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和創作成就。  該叢書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由徐懷中擔任名譽主編、朱向前擔任執行主編,收錄了劉白羽、魏巍、胡可、李瑛、朱蘇進、朱秀海、喬良、徐貴祥、柳建偉等多位著名部隊作家的經典之作;孫犁、鄧友梅、莫言、嚴歌苓、劉恆、麥家等經歷過軍旅生涯的作家,以及鄧一光、周梅森等非軍旅作家的優秀軍旅題材作品也有收錄。
  • 最權威軍旅文學大系首發,八一製片廠廠長:我國軍旅小說尚缺經典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據介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  曾獲茅盾文學獎的徐懷中少將表示,新時代的軍旅文學轉向了深耕細作,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有明顯刻板與平面化的痕跡,而是著力刻畫性格,強化人物的立體感。
  • 《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講述最硬核中國故事
    本報訊《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12月9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首發。中國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及多位作家、評論家出席了會議。《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共計70卷本,由北京長江新世紀出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集結的最具規模的中國軍旅文學經典作品集,也是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全面、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軍旅文學大系。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項目,該大系從1927年中國解放軍建軍至今浩瀚的軍旅文學作品中遴選出最優秀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70卷作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家》等四部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哈語版首發式在阿拉木圖舉行
    (周翰博攝) 人民網阿拉木圖4月19日電(記者周翰博)18日,《家》《子夜》《駱駝祥子》《邊城》等4部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哈薩克語版首發式,在哈薩克斯坦國家圖書館舉行。 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張偉在首發式的致辭中指出,中哈關係的深入持久發展離不開兩國人民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了解,而文學作品互譯是中哈兩國人民了解對方國家歷史、文化和社會,促進互學互鑑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構建中哈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張偉強調,根據業已達成的共識,中哈兩國計劃每年互譯10部對方的文學作品。
  • 中國作家周永衛《匠心印記》中英文版首發式在美舉行
    周永衛《匠心印記》中英文版人民網紐約10月9日電(記者 殷淼)日前,紐約商務出版社和美國英思博集團在美國康乃狄克州中國作家之家聯合舉行中國作家周永衛《匠心印記》一書的中英文版美國首發式,紐約商務出版社常務副總編輯褚成炎主持了儀式。
  • 中國現代文學的資料中心——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資料中心,集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於一身。該館主要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是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陣地。該館擁有52個文庫,藏有巴金、冰心、丁玲、周揚等眾多現代作家的著作、信件和收藏書籍,有藏品30餘萬件,其中有書籍雜誌、報紙、手稿、書信、照片、錄音錄像帶和文物。此展覽以豐富的圖片與手稿、書信以及他收藏的古籍、文玩等展品,詳實、生動地展示了辛笛先生的生平創作、文學成就及與作家們的交往情況。
  • 走進中國現代文學館:追尋紅色經典手稿背後的故事
    1999年4月29日,姚雪垠以89歲高齡辭世,4個月後,姚海天遵照父親的遺願,代表母親和家人向新建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捐出了一萬餘冊藏書以及書房的全部用品,文學館在C座一層展廳復原了姚雪垠的書房。  2010年10月9日,姚雪垠誕辰100周年之際,「姚雪垠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文學館舉行。會上,姚海天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出了珍貴的《李自成》第四、五卷手稿。
  • 高莽與中國現代文學館
    1926年10月生於哈爾濱,畢業於哈爾濱市基督教青年會學院,長期在各級中蘇友好協會及其相關單位從事外國文學研究、翻譯、編輯工作和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始終堅持文學與美術創作。曾任《世界文學》雜誌主編,1989年離休,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翻譯家協會會員。
  • 中國第一座文學博物館:位於北京四環的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日報網11月22日電 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於1985年,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資料中心,集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於一身,館址位於北京亞運村,2000年5月開放。現代化的新館擁有百餘個文庫,藏有巴金、冰心、丁玲、周揚等眾多現代作家的著作、信件和收藏書籍,有藏品數十餘萬件,其中有書籍雜誌、報紙、手稿、書信、照片、錄音錄像帶和文物。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國家級重點文化單位,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學博物館。這裡主要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是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陣地。
  • 傳承時代的印記——巴金與中國現代文學館不得不說的故事
    新館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文學館路45號,於2000年5月開放。中國現代文學館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資料中心,集文學展覽館、文學圖書館、文學檔案館以及文學理論研究、文學交流功能於一身。幾經周折後,中國現代文學館的館址最後選定在萬壽寺西院。1982年10月1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籌建處」在北京萬壽寺西院正式成立。胡喬木前往祝賀,親自為它掛牌,並發表了講話。周揚、賀敬之、艾青、曹禺等知名人士也一同參加。經過了三年的籌建,1985年3月2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開館。巴金同文藝界元老歡聚在一起,共敘文壇此一盛事。
  • 誰幫巴金了了心願——中國現代文學館籌建秘辛
    1985年1月5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中國現代文學館宣告成立;3月2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開館典禮在北京市海澱區萬壽寺西院隆重舉行。2000年5月23日,中國現代文學館遷至北京市朝陽區慧忠庵永久新址,由江澤民主席題寫館名,同日,「中國現代文學館」對外開放。如果從1981年現代文學館開始籌備算起,近4年的籌備時期,巴金、葉聖陶、冰心、胡耀邦、胡喬木、周揚、白介夫、江澤民、鄒家華、丁關根等為之下了大力氣,值得記入歷史。
  • 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座談會及彭燕郊文學資料捐贈儀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座談會於10月31日上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B座多功能廳舉辦,「彭燕郊文學資料捐贈儀式」及《風前大樹: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集》(西苑出版社2020年)、《彭燕郊陳耀球往來書信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20年)新書發布會亦於本日舉辦。
  • 《中原作家群研究資料叢刊》出版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8月19日,《中原作家群研究資料叢刊》(第二輯)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座談會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信陽師範學院、河南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河南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張雲鵬主持。宋爭輝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光臨指導表示感謝。他說,《中原作家群研究資料叢刊》第二輯的出版,對於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當代河南文學發展來說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張寶明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南大學及河南大學出版社的情況。
  • 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資料
    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資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7日 00:03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雪梨七月二十六日電 由澳大利亞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澳洲星島日報和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的著名澳籍華人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文化收藏儀式今天在此間舉行
  • 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活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 (記者 龔旭東 肖欣) 10月31日,在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中國現代文學館,彭燕郊這位著名詩人的名字,成為這個秋天深長與溫暖的緬懷。2020年,是彭燕郊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紀念這位我國著名詩人、作家、文藝活動家與民間文藝家,中國現代文學館、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作家協會和《詩刊》社共同主辦了「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座談會」。 彭燕郊女兒張丹丹代表母親張蘭馨女士,將彭燕郊的46件文學資料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風前大樹: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集》《彭燕郊陳耀球往來書信集》兩本新書也在紀念會上首度發布。
  • [透視中國]中國現代文學館創造眾多之最
    文/林旭  由巴金先生最初倡議、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過問,歷時六年建成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新館,堪稱是中國文學界的一件盛事。該館不僅開創中國文學重視文學保護先河,還創造出了諸多「之最」。
  • 軍旅文學,最「硬核」的中國故事
    人民網-讀書頻道 原創稿智勇雙全的楊子榮、大義凜然的江姐、膽識過人的李雲龍……多年來,中國軍旅文學就像一條壯闊的大河,託舉起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和英雄傳奇。軍旅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了人民軍隊和人民共和國成長壯大的艱辛步履,反映了中國軍人70年的光榮與夢想。建軍節將至,青年君也邀您一道,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軍旅文學的發展歷程。
  •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數字版上線
    8月13日,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的數字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媒體數字閱讀平臺——篤學問道APP」在上海辭書出版社舉行產品首發式暨座談會。《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代表性圖書品牌,紙質版產品的編纂歷時三十餘年,開創了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出版之先河,並成為該領域的典範之作,陸續形成了18個品種,收錄了自先秦以迄當代、涵蓋詩、詞、文、曲、賦等各種文學體裁的經典名篇近2萬篇(首),撰寫鑑賞文章的有俞平伯、夏承燾、唐圭璋、臧克家、施蟄存、蕭滌非、錢仲聯、程千帆、周汝昌、馬茂元、葉嘉瑩、袁行霈等一大批著名學者
  • 8小時「初心與手跡—中國當代文學紅色經典融媒誦讀會」在京舉行
    「初心與手跡——中國當代文學紅色經典融媒誦讀會」直播頁面截圖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為慶祝《文藝報》《人民文學》創刊70周年,「初心與手跡—中國當代文學紅色經典融媒誦讀會」16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