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施朱粉堆金碧」——吳湖帆山水畫設色風格生成管窺

2020-12-05 江蘇頻道

吳湖帆是近年來頗為引人注目的書畫家,這與他晚年的境遇形成鮮明的反差。從當年上海畫壇的盟主到上海畫院的普通畫師,直至身後在沉寂20多年後再次成為書畫市場的熱點,這不僅是他個人際遇的起伏跌宕,也標示著傳統型的中國畫家在近代中國畫壇艱辛而莫測的發展歷程。有意思的是吳湖帆流派的歸屬,上海的學者多把他看作正統派,而非海上學者也有把他歸為海上名家。若論地域,把吳歸在海派也無不可,若論學識,一般正統派畫家和吳相比恐難並論。與其人為地劃定流派歸屬,不如回到畫家本身的生平際遇和作品風格中作更為精細地考察,所以本文只把他籠統界定為近代典型的傳統大家恐怕比較穩妥,而不深究吳湖帆的流派歸屬問題。

畫家的個人風格不會是孤立的形態,而是多因素的集成,它的生成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例如,吳湖帆的出身家世,決定他有條件接受最純粹的傳統學養, 這是他的「天時」。生於文脈昌盛的江南而享譽海上畫壇,此是他的「地利」。天資稟賦、家世收藏、名流交遊等等「人和」條件盡在, 所以吳湖帆借古開今,自出新意,創造出清逸明麗、雅腴靈秀、似古實新的面貌」(謝稚柳語)就不足為奇了,而他「被認為是最標準的繼承中國畫傳統之蘇州畫家。」倒是很客觀的描述。因此,以「設色」為切入的關鍵點,深究其生成因素及其細節的關聯更能準確把握吳湖帆整體的畫風特點。

不言而喻,吳湖帆山水畫的設色確實具有獨到之處和典型特徵,它實現了青綠和水墨形式上的更和諧更完美的統一,形成一種「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熔鑄於一體的山水畫」。隨著深入研究其藝術生平,我們會發現吳湖帆山水設色的風格形成也是一個不斷變換、不斷豐富、不斷融匯的動態過程,所以剖析設色的生成因素對確立風格的定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概括起來,吳湖帆的山水設色生成過程與形態特徵大致受三個因素的影響:正統的文人畫設色觀,海派設色的影響,以北潤南的設色觀。

一、正統的文人畫設色觀

吳湖帆生於蘇州名門世家,這裡曾是是明代中、晚期「吳門畫派」的發源地。吳地深厚的文化積澱,優裕的家庭環境給吳湖帆自幼提供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和得天獨厚的教育背景。祖父吳大澄收藏富甲天下,精於鑑藏,「所畫山水,雅近廉州、麓臺,筆墨蒼潤。」吳湖帆的啟蒙老師陸恢善畫花卉、山水,「山水蒼秀娟雅, 為婁東嫡傳」,他的花卉學惲南田,「設色精工」,「濃豔輕清,工逸兼長」。(吳湖帆語)其幼年學畫雖不嚴格,但家學的耳濡目染使吳湖帆「自少耽喜書畫」,家學環境促使他選擇四王一路的正統畫派作為學畫起點是不足為奇的。

我們看到吳湖帆早期的設色山水以及後來相當多的擬古山水中都展現出這種正統文人畫的設色面貌,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個人的風格不甚突出但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傳統功力。例如:1924年的《臨趙大年水村蘆雁圖》,筆墨尚顯稚拙,學畫趙大年平遠渺茫的景色,設色優雅清麗,石頭、坡岸較少皴擦,多空勾填色,但沒有宋畫設色的厚重,近似王鑑的青綠山水。從對古人的借鑑中可知他傾心於文人畫的書卷氣與院體青綠山水相交融的一路風格。 1925年的《溪山秋季》設色彩古雅醇和,清麗沉穆。沿襲舊法,「尚不脫清人規制」。但款識表明他仿趙承旨鵲華秋色圖的淡青綠筆意,從趙氏處追擬張僧繇畫法。其中可以解讀出兩點:其一,沿襲清代四王追擬古人的創作方式,表示自己畫風脈絡學有淵源;其二,對文人畫沒骨設色的關注與探索。在他一生中有大量作品沿襲了這種四王的「擬仿」創作模式,其中對王鑑、王石谷的設色精研最多,畫論中常有切身的體悟。如:「王煙客不喜設色,王玄照反是。就餘所見者,煙客畫水墨者十居八九,玄照設色者亦十居六七也。」

應當承認,在傳統筆墨上吳湖帆並未超越時人所期許的高度,陸儼少先生更是以「筆不如墨, 墨不如色。」一語中的。但是他憑藉深厚的國學素養領悟南宗山水的精義,特別在設色上達到一種僅靠色彩本身所不能表現的韻味,所以陸儼少先生也說:「研求設色,雖然他的法子可以學到,然其一種婉約的詞意,風韻嫣然的嫻靜美,終不能及。」這一點連吳湖帆自己也是很得意的:「古人作畫尚筆尚墨者論甚廣,餘偏以尚色圖之。」

四王以及南宗山水對設色排斥色彩的視覺愉悅而強調觀念的表達,「不重取色,專重取氣」(王原祁語),因此技巧上摒棄了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而屈從於筆墨的需要,體現出文人士大夫「清淡」、「雅正」的審美趣味。吳湖帆承襲了這種傳統觀念併力圖在實踐中得以展現。例如,他評價沈周的花鳥時講:「沈石田花卉設色師錢舜舉, 以色澤為第一,古、豔、沉、靜四字全備……」「古、豔、沉、靜」的價值取向都屬於「雅」的審美文化觀範疇,是典型的文人畫對色彩的規範和要求。這種雅俗標準的實質就是古代文人所確立的文化批評概念和道德修養準則,而隨著歷史的遷移對色彩的雅俗觀逐步形成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特殊感悟力」。

因此,吳湖帆的設色,一生深受這種南方傳統文人畫色彩觀念的規範和限制,始終不脫離「正脈」、「法派」的藩籬,這種思想表現在他大量的畫跋、筆記中。例如:「西廬老人筆墨豐腴而能不甜俗, 鏤金錯採, 落落大方,承明啟清之關鍵也。自題《仿梅村九友冊》」又如:「文氏青綠法千裡,唐氏青綠法松雪,後惟園照集大成。」自題《秋林觀瀑圖》。

相關焦點

  • 吳湖帆繪畫藝術探微
    吳湖帆幼承庭訓,自小即習書畫詞文,而其書畫學習的啟蒙大多來自於臨習家藏明清書畫作品,所習皆為其「耳目所見」。在其早年的臨摹學習過程中,不分花鳥畫、人物畫和山水畫,吳湖帆均一一加以學習。吳湖帆、潘靜淑 紅梅綠萼 紙本設色 1935 年其花鳥畫多取法惲南田、金農、沈周、陳洪綬、王紱、夏昶、趙孟乃至宋徽宗,所作花鳥畫工寫兼備,多作意筆花卉,或在畫中綴補工筆禽鳥,設色淡雅,水氣淋漓。
  • 畫設色山水畫的名家---王寧
    山水畫設色可以豐富畫面,使作品更具魅力,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中國畫的設色不同於西畫,它有其獨特的技法、形式和色彩顏料。山水畫從色彩上講可分為青綠山水(大青綠、小青綠)、淺絳山水、重彩和金碧山水等,這裡重點講述當代畫家王寧筆下的設色山水畫的設色方法。
  • 趙叔孺鞍馬畫、吳湖帆山水畫、馮超然人物畫、吳待秋花卉畫
    趙叔孺鞍馬畫趙叔孺擅長畫馬,主要是傳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趙孟的畫法,又借鑑清初宮廷畫師郎世寧的西洋畫法,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吳湖帆山水畫吳湖帆山水畫吳湖帆山水畫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
  • 山水畫設色,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山水畫從顏色上分,有水墨和設色兩大類。設色在唐宋之前更以大青綠和金碧為主。而自王維創水墨山水後,及至有元一代,顏色在中國山水畫中逐漸隱退,而以水墨為主,明代以後,設色有所恢復,但始終不是山水畫的主流。近現代,有李可染,陳少梅等前輩又創出設色山水的新面貌。
  • 頭條 | 海上畫壇宗主——吳湖帆,以及他的四大高徒
    其所作山水,設色深具煙雲飄渺朱梅邨乃吳湖帆外甥,13歲起便隨舅父吳湖帆習畫。所以飽覽了梅景書屋所藏曆代名畫,朝夕觀摩,悉心臨摹。與陸儼少、應野平並稱上海山水畫壇三傑 。擅水墨、沒骨山水。尤擅長金碧、青綠山水。
  • 論千裡江山——中國青綠山水畫的流變與傳承!
    這一時期的畫壇出現了不少專門從事山水畫創作的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李思訓、吳道子、王維、張璪諸家,各成其法,不斷創新,開創了日後山水畫的諸多格法。這一時期,既出現了金碧山水與水墨山水的不同分類,又有工筆慎密與逸筆草草的不同表現手法,同時水墨山水中又出現了破墨、潑墨等不同技法[1]。
  • 傳統山水畫設色技法講解
    幾千年的山水畫發展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完整的著色方法,諸如青綠著色法、淺絳著色法等等。這種被歷代畫家因襲下來的山水畫的著色程序、步驟等,今人視為傳統山水畫的設色。由於技法完備,深受歷代畫家效仿,並逐漸完善。
  • 清逸雅正,吳湖帆意臨高克恭《春雲曉靄》欣賞
    元代的山水畫分別代表著文人畫風格的巔峰,這位畫家當然也要臨高克恭的作品了。這位近現代擅長摹古臨古的大畫家叫吳湖帆。吳湖帆出身於書香門第,自他祖父那一輩起就開始收藏金石書畫,到了吳湖帆這一代更是奇珍無數,比如現在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很多宋元時期名家真跡都曾經是吳湖帆的藏品。高克恭有一幅山水畫代表作《春雲曉靄》也曾是吳湖帆的藏品,吳湖帆很喜歡這幅畫,曾經多次臨摹,有對臨也有意臨。
  • 拍場迷思:中國畫裡的設色,設的都是什麼色?
    設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泛指所有使用顏料的中國畫,只是一個對畫面簡單加以區分的說法。但其中更細緻的概念,諸如淺絳、青綠、金碧等就各有來源了。▲展子虔《遊春圖》/中國最早的青綠山水畫。金碧,指的是在顏料中加入黃金,使畫面形成青碧輝煌的效果,常用於山水樓閣,與青綠山水相結合則為金碧山水。元代湯垕說:「李思訓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自為一家法。」
  • 金碧山水,美不勝收,山水畫有了顏色竟如此華麗!
    金碧山水,是山水畫的一種。以石青、石綠、泥金﹑三種顏料作為主色,比青綠山水畫多了泥金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坡腳、沙嘴、彩霞、山廓﹑石紋,以及宮廷樓閣等建築。與石綠、石青二色交相輝映,形成金碧輝煌、富麗華貴的繪畫效果。
  • 周廣中的山水畫既有南方山水的溫潤靈秀又有北方山水的雄強氣派
    山水畫筆墨是表現的手段,是基礎,是前提,沒有紮實的筆墨工夫,絕難有上佳的作品。有了好的基礎還要重視筆墨和結構的關係,構造畫面的主要形式結構大致有三方面:一是章法(構圖),二是筆墨結構,三是造型特徵。無疑,它是構成一個畫家藝術風格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想畫好山水畫,理解和把握山水畫的三大結構尤為重要。
  • 國畫鑑賞:古代山水畫篇
    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範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
  • 吳湖帆《蒼松峰秀》
    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並工寫竹、蘭、荷花。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著有《聯珠集》《梅景畫笈》《梅景書屋全集》《吳氏書畫集》《吳湖帆山水集錦》及多種《吳湖帆畫集》行世。
  • 精品推薦「吳湖帆設色絹本立軸」
    吳湖帆設色絹本立軸(山水風光)畫心尺寸77*39 臺灣回流,原裝裱。本店絕無印刷品存在,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年農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前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荷,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1]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
  • 書畫教程:寫意山水的設色方法
    中國山水畫有水墨畫和設色畫兩類。「墨」在傳統上往往也被看作為「色」,唐 張彥遠說「運墨而五色具」,後來又有「五墨、六彩」,說法不一。一說黑、濃、溼、幹、淡五種墨加上白,謂之六彩,一說五墨是濃、宿,焦、退、埃。總之是說墨有濃淡乾濕的變化。
  • 簡單的說一下青綠山水畫 濤濤文化
    中國畫中的山水畫是先有設色山水畫,後有水墨山水畫。而在設色山水畫中又是先有重彩山水畫後才逐漸過渡到淡彩的。所以山水畫如果溯源就要從重彩山水開始,而青綠山水畫應為早。清代張庚也有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
  • 吳湖帆《廬山瀑布圖》:飛瀑青黛光 沓障凌蒼蒼
    吳湖帆,海上畫派的一代宗師。吳湖帆出生於蘇州書香世家,1924年,炮火燃燒到蘇州,吳湖帆帶著家人遷居上海,從此,在上海度過了他的整個藝術生涯。他和馮超然、吳待秋、吳子深並稱為海上「三吳一馮」。吳湖帆一生擅長山水畫,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靈秀享譽畫壇。
  • 吳湖帆《廬山瀑布圖》:飛瀑青黛光 沓障凌蒼蒼
    吳湖帆,海上畫派的一代宗師。吳湖帆出生於蘇州書香世家,1924年,炮火燃燒到蘇州,吳湖帆帶著家人遷居上海,從此,在上海度過了他的整個藝術生涯。他和馮超然、吳待秋、吳子深並稱為海上「三吳一馮」。吳湖帆一生擅長山水畫,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靈秀享譽畫壇。廬山作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別稱匡廬,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於廬山的追求,無外乎尋道求仙。
  • 適合掛在家裡的山水畫有哪些,這是四種經典的家居裝飾風格
    山水畫則是一種包羅萬象的裝飾畫種類,山水畫構圖要素數不勝數,只要是自然中有的山水畫都可以將其繪製在作品中,加以傳神的創作總是能夠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採。在裝飾之外,山水畫一般包含了風水寓意,在裝飾美觀的同時,潛移默化的調節著家庭的運勢。那麼,適合掛在家裡的山水畫都有哪些呢?不太了解的不妨看看山水畫的這幾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