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是近年來頗為引人注目的書畫家,這與他晚年的境遇形成鮮明的反差。從當年上海畫壇的盟主到上海畫院的普通畫師,直至身後在沉寂20多年後再次成為書畫市場的熱點,這不僅是他個人際遇的起伏跌宕,也標示著傳統型的中國畫家在近代中國畫壇艱辛而莫測的發展歷程。有意思的是吳湖帆流派的歸屬,上海的學者多把他看作正統派,而非海上學者也有把他歸為海上名家。若論地域,把吳歸在海派也無不可,若論學識,一般正統派畫家和吳相比恐難並論。與其人為地劃定流派歸屬,不如回到畫家本身的生平際遇和作品風格中作更為精細地考察,所以本文只把他籠統界定為近代典型的傳統大家恐怕比較穩妥,而不深究吳湖帆的流派歸屬問題。
畫家的個人風格不會是孤立的形態,而是多因素的集成,它的生成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例如,吳湖帆的出身家世,決定他有條件接受最純粹的傳統學養, 這是他的「天時」。生於文脈昌盛的江南而享譽海上畫壇,此是他的「地利」。天資稟賦、家世收藏、名流交遊等等「人和」條件盡在, 所以吳湖帆借古開今,自出新意,創造出清逸明麗、雅腴靈秀、似古實新的面貌」(謝稚柳語)就不足為奇了,而他「被認為是最標準的繼承中國畫傳統之蘇州畫家。」倒是很客觀的描述。因此,以「設色」為切入的關鍵點,深究其生成因素及其細節的關聯更能準確把握吳湖帆整體的畫風特點。
不言而喻,吳湖帆山水畫的設色確實具有獨到之處和典型特徵,它實現了青綠和水墨形式上的更和諧更完美的統一,形成一種「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熔鑄於一體的山水畫」。隨著深入研究其藝術生平,我們會發現吳湖帆山水設色的風格形成也是一個不斷變換、不斷豐富、不斷融匯的動態過程,所以剖析設色的生成因素對確立風格的定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概括起來,吳湖帆的山水設色生成過程與形態特徵大致受三個因素的影響:正統的文人畫設色觀,海派設色的影響,以北潤南的設色觀。
一、正統的文人畫設色觀
吳湖帆生於蘇州名門世家,這裡曾是是明代中、晚期「吳門畫派」的發源地。吳地深厚的文化積澱,優裕的家庭環境給吳湖帆自幼提供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和得天獨厚的教育背景。祖父吳大澄收藏富甲天下,精於鑑藏,「所畫山水,雅近廉州、麓臺,筆墨蒼潤。」吳湖帆的啟蒙老師陸恢善畫花卉、山水,「山水蒼秀娟雅, 為婁東嫡傳」,他的花卉學惲南田,「設色精工」,「濃豔輕清,工逸兼長」。(吳湖帆語)其幼年學畫雖不嚴格,但家學的耳濡目染使吳湖帆「自少耽喜書畫」,家學環境促使他選擇四王一路的正統畫派作為學畫起點是不足為奇的。
我們看到吳湖帆早期的設色山水以及後來相當多的擬古山水中都展現出這種正統文人畫的設色面貌,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個人的風格不甚突出但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傳統功力。例如:1924年的《臨趙大年水村蘆雁圖》,筆墨尚顯稚拙,學畫趙大年平遠渺茫的景色,設色優雅清麗,石頭、坡岸較少皴擦,多空勾填色,但沒有宋畫設色的厚重,近似王鑑的青綠山水。從對古人的借鑑中可知他傾心於文人畫的書卷氣與院體青綠山水相交融的一路風格。 1925年的《溪山秋季》設色彩古雅醇和,清麗沉穆。沿襲舊法,「尚不脫清人規制」。但款識表明他仿趙承旨鵲華秋色圖的淡青綠筆意,從趙氏處追擬張僧繇畫法。其中可以解讀出兩點:其一,沿襲清代四王追擬古人的創作方式,表示自己畫風脈絡學有淵源;其二,對文人畫沒骨設色的關注與探索。在他一生中有大量作品沿襲了這種四王的「擬仿」創作模式,其中對王鑑、王石谷的設色精研最多,畫論中常有切身的體悟。如:「王煙客不喜設色,王玄照反是。就餘所見者,煙客畫水墨者十居八九,玄照設色者亦十居六七也。」
應當承認,在傳統筆墨上吳湖帆並未超越時人所期許的高度,陸儼少先生更是以「筆不如墨, 墨不如色。」一語中的。但是他憑藉深厚的國學素養領悟南宗山水的精義,特別在設色上達到一種僅靠色彩本身所不能表現的韻味,所以陸儼少先生也說:「研求設色,雖然他的法子可以學到,然其一種婉約的詞意,風韻嫣然的嫻靜美,終不能及。」這一點連吳湖帆自己也是很得意的:「古人作畫尚筆尚墨者論甚廣,餘偏以尚色圖之。」
四王以及南宗山水對設色排斥色彩的視覺愉悅而強調觀念的表達,「不重取色,專重取氣」(王原祁語),因此技巧上摒棄了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而屈從於筆墨的需要,體現出文人士大夫「清淡」、「雅正」的審美趣味。吳湖帆承襲了這種傳統觀念併力圖在實踐中得以展現。例如,他評價沈周的花鳥時講:「沈石田花卉設色師錢舜舉, 以色澤為第一,古、豔、沉、靜四字全備……」「古、豔、沉、靜」的價值取向都屬於「雅」的審美文化觀範疇,是典型的文人畫對色彩的規範和要求。這種雅俗標準的實質就是古代文人所確立的文化批評概念和道德修養準則,而隨著歷史的遷移對色彩的雅俗觀逐步形成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特殊感悟力」。
因此,吳湖帆的設色,一生深受這種南方傳統文人畫色彩觀念的規範和限制,始終不脫離「正脈」、「法派」的藩籬,這種思想表現在他大量的畫跋、筆記中。例如:「西廬老人筆墨豐腴而能不甜俗, 鏤金錯採, 落落大方,承明啟清之關鍵也。自題《仿梅村九友冊》」又如:「文氏青綠法千裡,唐氏青綠法松雪,後惟園照集大成。」自題《秋林觀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