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蒼松峰秀》

2020-11-16 藝珍雅藏

吳湖帆大師以其雅腴靈秀、清韻縝麗的畫風自開面目,稱譽畫壇。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 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


吳湖帆


吳湖帆建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鑑別、填詞。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並工寫竹、蘭、荷花。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著有《聯珠集》《梅景畫笈》《梅景書屋全集》《吳氏書畫集》《吳湖帆山水集錦》及多種《吳湖帆畫集》行世。



吳湖帆山水畫所創造的意境,主張以意為主,強調表現,意造境生,營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畫創造的意境不光是優美的景色、山川的風光,更多的是畫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脫於煩瑣與庸俗社會的心靈居所,山水畫的境界給人的是可觀、可行、可遊、可居的神遊場所,不論是北宗山水還是南宗山水,所表現的意境與功能無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縹緲神奇,或是悠閒農夫漁樵的隱居之所。山水畫多表現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樸自然的水墨風光;也是超脫於人間的世外桃源。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靈居所。這也是畫家與觀者的心靈溝通。



這件《蒼松峰秀》,取高遠布局,危峰佇立,聳入雲霄,狀如屏障,有北宋山巒奇雄之勢;下方河流呈S形走向,泛起水波,河邊左岸勁松佇立於山石之上,與右岸剛生長的小樹形成鮮明對比,將畫意延伸至無限。此作筆法之縝密靈動,清朗雋美,細究其淵源所自,實則化用諸家,成就自我面貌。山石輪廓以北宗線條勾出,又以南宗豐富的筆法進行修飾,調和北派巨嶂的剛硬與南方山水之柔媚,其兼宗南北之功。



中國山水畫重達意抒情。表現意境歷來是山水畫構思的核心,它關係到作品的深度、格調及感人力量的強弱,因此有人說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



藏品名稱:吳湖帆 《蒼松峰秀》

藏品規格:96×48cm

相關焦點

  • 煙雲供養,書畫雙絕——吳湖帆
    △書畫家吳湖帆(1894-1968)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多萬,又名倩、倩庵,字遹駿,東莊,別署醜簃,書畫署名湖帆。吳湖帆 1937年作 江山勝覽吳湖帆吳湖帆 雲橫秀嶺吳湖帆 溪山深秀圖吳湖帆 溪山遠眺圖
  • 關於吳湖帆的「傳統」
    今年是吳湖帆誕辰120周年,上海近期舉辦了一系列紀念吳湖帆的活動,朵雲藝術館從4月20開始舉行「朱昌言藏吳湖帆書畫精品展」,其中部分精品還將出現在朵雲軒春拍上。上海煌傑畫廊前不久則邀請書畫界人士以及吳湖帆後人就「梅景書屋」師生作品進行了研討,以下是紀念研討會部分紀錄。
  • 吳湖帆:飽看一宵《幽谷圖》,深幸眼福
    仿北宋郭熙幽谷圖 吳湖帆與在滬名家如馮超然、張大千、葉恭綽等相交甚篤,日常唱和往還,鑑賞佳作,切磋畫藝。據吳湖帆日記記載,1933年1月,張大千拿著郭熙的《幽谷圖》真跡去吳湖帆家中做客,當晚把此畫留在吳家,吳湖帆「飽看一宵,深幸眼福」,並臨摹一幅副留作稿本,即為上圖的《仿北宋郭熙幽谷圖》。吳湖帆臨摹古人畫作,多取前人意境,構圖略似,而以自家筆墨成之。《仿郭熙幽谷圖》著重近景樹枝蟹爪筆法,一望便知取法河陽,山石點苔皴擦,又是吳氏風致。
  • 「民國畫壇第一人」,吳湖帆經典山水畫高清賞析!
    吳湖帆 瀟湘雨過 吳湖帆 春江漁隱 吳湖帆 1937年作 江山勝覽 吳湖帆 1938年作 山村清霽
  • 吳湖帆《臨富春山圖卷》2070萬成交
    其中,吳湖帆的《臨富春山圖卷》以1200萬元起拍,1800萬元落槌,最終以2070萬元成交(拍前估價:RMB 12,000,000-20,000,000)。 41歲的吳湖帆即是受聘的審查委員之一,他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及董事身份受故宮邀請,前往北京鑑定文物,主要負責歷代書畫的甄選。甄選工作自1934年10月開始,至次年春季完成。得見《富春山居圖》,則可能時在乙亥,即1935年。吳湖帆在《元黃大痴〈富春山居圖卷〉燼餘本》(後稱《燼餘本》)一文中詳細記錄了此番際遇,他寫道:「民國二十四年乙亥,故宮博物院古物南遷,餘參與審查之役,真偽兩本,同獲寓目。」
  • 吳湖帆的朋友圈
    《幽谷圖》以前藏家是廬山蔡金臺,是由大千攜帶到上海,向吳湖帆推薦的,而吳湖帆用舊藏金任君謨《古柏行》,王蒙、饒介之書畫合卷「由大千經手易吳仲圭《漁父圖》卷,亦一快事!」1931年5月29 日,通過曹友卿經手,吳湖帆支付「數千金」得到傳為南宋鄭所南畫的《無根蘭》,吳贊之「可與《梅花喜神譜》同寶」。不過三年,1934年1月27日,此吳藏鄭氏《蘭花》經過徐竹蓀中介,便以5700元售與龐元濟。
  • 吳湖帆山水精品《萬壑松風圖》作品賞析,水墨烘染,雅腴靈秀
    ,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為其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吳湖帆可謂同時代的佼佼者,其山水畫獨具風致,被張大千評為「民國畫壇第一人」,能得大千如此評價,可見功力不凡,事實上吳湖帆先生集書畫、收藏、鑑賞於一身,實乃全才,而單論其畫,山水和花卉各具風採。
  • 藏家吳湖帆
    編者按:吳湖帆(1894—1968)。今年上半年上海博物館舉辦「吳湖帆書畫鑑藏大展」門庭若市,不過半年,最近上海油雕院舉辦的「吳湖帆文獻展」依舊人氣滿滿。吳湖帆是書畫界的一種標杆,更是鑑藏界的巨眼明星。近日《吳湖帆年譜》的面世,又為研究吳湖帆提供了依據。
  • 吳湖帆的收藏世界
    在這群收藏家中,吳湖帆是集創作、鑑藏和研究大成的專家,在當時的畫壇地位非常高,有人尊稱他為『畫壇盟主』,他的書齋『梅景書屋』作為當時主要的藝術活動中心,不僅是古書畫聚散鑑藏的重要場所,有著極為豐富的私家珍藏,也是當時這個領域專家經常去的地方。以前我們更多關注吳湖帆的創作,現在將他的收藏、鑑定、研究工作呈現出來,通過具體細緻的方式來更立體地呈現吳湖帆。
  • 師友之間——宋文治與吳湖帆、張石園、朱屺瞻、陸儼少
    在太倉和安亭的執教歲月中,他先後拜張石園、吳湖帆為師,同時向朱屺瞻、陸儼少請益,與四位先生結下深厚的師友情誼。吳湖帆曾為宋文治學黃鶴山樵的習作題了兩句辛稼軒的詞,以示對這位晚生後學的鼓勵。此後,宋文治便常赴上海嵩山路梅景書屋請益。吳湖帆家富收藏,有「富甲江南」之名,梅景書屋內所收歷代金石書畫極為豐富,且率多精品。吳湖帆常把家藏古代書畫拿給學生觀摩,並一一指出其中的精妙或瑕疵之處,令宋文治眼界大開,加深了他對古代藝術精髓的理解,是一段寶貴的學藝機緣。
  • 吳湖帆用印
    吳湖帆(一八九四—一九六八),初名翼燕,後更名萬,又名倩,字湖帆、東莊、倩庵,號遹駿、愙簃、醜簃等。擅山水、花鳥,偶作人物,兼及書法。工詩詞,精鑒賞,富收藏。與溥儒合稱為「南吳北溥」,與張大千合稱為「南吳北張」,與張大千、溥儒合稱為「山水三鼎甲」,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為「三吳一馮」。
  • 「漫施朱粉堆金碧」——吳湖帆山水畫設色風格生成管窺
    有意思的是吳湖帆流派的歸屬,上海的學者多把他看作正統派,而非海上學者也有把他歸為海上名家。若論地域,把吳歸在海派也無不可,若論學識,一般正統派畫家和吳相比恐難並論。與其人為地劃定流派歸屬,不如回到畫家本身的生平際遇和作品風格中作更為精細地考察,所以本文只把他籠統界定為近代典型的傳統大家恐怕比較穩妥,而不深究吳湖帆的流派歸屬問題。
  • 海派大師吳湖帆
    今天在書櫃裡翻到兩本畫冊,是吳湖帆大師的,這是我最敬佩的畫家。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年農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
  • 吳湖帆繪畫藝術探微
    由此可見,吳湖帆在民國畫壇佔據著半壁江山。吳湖帆 花卉蟲魚四條屏 54.5cm×16.8cm×4 紙本設色 1950 年吳湖帆出身於蘇州簪纓世家,祖父吳大澂官至兵部尚書,家藏甚富。吳湖帆幼承庭訓,自小即習書畫詞文,而其書畫學習的啟蒙大多來自於臨習家藏明清書畫作品,所習皆為其「耳目所見」。在其早年的臨摹學習過程中,不分花鳥畫、人物畫和山水畫,吳湖帆均一一加以學習。
  • 吳湖帆和他的收藏圈
    《幽谷圖》以前藏家是廬山蔡金臺,是由大千攜帶到上海,向吳湖帆推薦的,而吳湖帆用舊藏金任君謨《古柏行》,王蒙、饒介之書畫合卷「由大千經手易吳仲圭《漁父圖》卷,亦一快事!」1931年5月29 日,通過曹友卿經手,吳湖帆支付「數千金」得到傳為南宋鄭所南畫的《無根蘭》,吳贊之「可與《梅花喜神譜》同寶」。不過三年,1934年1月27日,此吳藏鄭氏《蘭花》經過徐竹蓀中介,便以5700元售與龐元濟。
  • 劉聰︱吳湖帆的中秋夜
    而他們的朋友吳湖帆,在這一年的中秋雨夜裡,又在做些什麼呢?或許,吳湖帆正拿著畫筆,伏在梅景書屋的畫案前,或寫或畫,以遣長夜(吳氏有深夜作畫的習慣,久為畫壇所知)。今天,拍賣會上出現的三幅作品,還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想像的空間。第一件是吳湖帆為方幼盦所畫《花卉四屏》中的一幅鳶尾,畫款云:「幼盦大兄屬寫清真《粉蝶兒慢》詞意,癸巳中秋,吳湖帆。」
  • 從吳湖帆對倪瓚惲南田的收藏看「逸格」
    吳湖帆先生出身江南詩書世家,收藏宏富,對江南藝文傳統尤有會心處,常言「吾吳」,除了先天的因素,吳湖帆先生在收藏與創作中,對於江南士人文化的核心元素「逸韻」或曰「逸格」一直心嚮往之。吳湖帆題籤「倪黃衣缽」的王時敏《仿古山水冊》(十開)其中有多幅王時敏擬雲林筆意的作品;王鑑《仿倪雲林老樹遠山圖》則是由其祖父吳大澂收藏,再由吳湖帆收藏,印有「湖帆秘笈」印。
  • 吳湖帆與冼玉清--書畫--人民網
    琅玕館修史圖(國畫) 吳湖帆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藏   朱萬章   兼具畫家和書畫鑑藏家雙重身份的吳湖帆(1894—1968)為著名學者冼玉清(1895—1965)畫了一幅《琅玕館修史圖》(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藏),時間是1950年。
  • 民國文人畫家吳湖帆
    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年農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建國後,吳湖帆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鑑別、填詞。
  • 吳湖帆:種竹風滿林,風清塵自遠
    吳湖帆寫竹吳湖帆(1894-1968)寫竹,師法文同、趙孟頫、吳鎮,於剛健婀娜之中,流露出爽朗高潔的情趣,追求詩情詞境,作品瀟灑生動、風流蘊藉。吳湖帆出身名門,以畢生心力探索著中國畫的新生。吳湖帆寫竹吳湖帆有近世畫竹第一人之譽,他畫竹從宋人雙鉤入手,又參以趙雍墨竹及惲壽平的沒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