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文化的興起,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2020-12-10 回望歷史的青年

世間榮華皆短暫,唯有文化傳千秋。

漢服的歷史可謂久遠。據《史記》記載:

「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

根據考古發現,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相傳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從那時起,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演進,漢服已經發展成一種宏大繁複、美輪美奐的文化體系,並對當時東亞朝貢體系中的朝鮮和日本產生了覆蓋性的影響。

直至清朝之前,漢服一直蓬勃有力的發展著,遺憾的,清軍入關之後,多爾袞以血腥屠殺為手段,強制推行剃髮易服,漢族從此失去自己的民族服裝達數百年。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洲的統治,實行「剃髮易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 。漢服曾一度衰落,但是漢服並未消失,而是在歷史的夾縫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剃髮易服給漢族造成的傷痕和隱痛是長期的。

網際網路的興起,讓一群真心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士在網絡上,聯合成一個小圈子,在一起交流、研究斷了幾百年、似乎已被淡忘的東西――漢服。他們從頭開始,研究典籍、壁畫,研究形制,研究漢服的未來。而後,事情慢慢有了起色,加入的人成倍增長。海內外的漢服愛好者首先聯合起來,特別是國內外各個大學,在學生自發或者老師的帶領下,紛紛成立了各類漢服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舉辦漢服婚禮,後來又有了漢服文化節,人們穿著漢服趕赴盛會,褒揚美德之風,讚頌仁愛之舉。

隨著漢服運動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峨冠博帶,行走於鋼筋水泥構築的現代城市之間,帶著衝動和夢想,希冀在「漢服復興」的口號下,以漢服為載體重新審讀華夏文化。

漢服只是一個載體。想要復興的從來就不是這件衣服,而是這件衣服承載著的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

漢服能流傳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人類把持住富含道德內涵的漢服文化。所以,今天的漢服運動,也帶有縫合歷史傷口,治療歷史傷痛的意義。如今時機已然成熟,歷史的陰霾已經散去,沐浴著時代的陽光、雨露,漢服已重現生機。漢服的歸來,標誌著華夏文明即將迎來春回大地。

漢服,始於衣冠,達於博遠。漢服運動是以漢服為引子,引導更多的人去關注去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漢服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學習和弘揚漢文明最核心的精神內涵、價值取向和文化風貌。學習然後繼承,繼承然後發展,發展使之日新。

我們應當記住曾經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曾經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曾經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漢服?漢服代表著怎樣的文化意義?
    漢服,多麼唯美的一個詞啊,正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穿漢服,其展現了中國的古典美及文化禮儀。大多數穿漢服的人,一開始,都是覺得漢服好看才去接觸的,隨著深入,他們會發現漢服中蘊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內涵是非常深遠的。
  • 漢服潮的興起,背後蘊藏著對文化的態度
    漢服潮的興起,背後蘊藏著對文化的態度。漢服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服飾,而且在古代的時候漢服曾經是一種潮流的代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服成了一種小眾的文化,漸漸的脫離了很多人的視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服成為了一種潮流,又流傳在人們的生活中,其實漢服的流傳背後蘊藏著對文化的一種態度。
  • 漢服文化的興起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漸關注漢服文化,我也被吸引其中。漢服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傳承。它對於民族的傳承精神起到了格外重要的作用,這樣的一種能夠凝結我們民族精神的東西不應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可見漢服的文化漸漸的流行起來了。
  • 漢服,消費文化視角,現代漢服符號意義
    漢服,消費文化視角,現代漢服符號意義銘記歷史,講述歷史。漱漱今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位穿著漢服的女生,感覺她特別漂亮,於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漢服。眾所周知,漢服代表著中國濃厚的傳統服裝文化,也有很多人介紹過漢服古往今來的文化。
  • 在中國的漢服中,蘊藏著什麼樣的中華文化,漢服對文化有何意義
    在中國的漢服中,蘊藏著什麼樣的中華文化,漢服對文化有何意義?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漢服妹子一起研究中國的漢服,那麼今天我們就說在古代的漢服中蘊藏著怎樣的中國文化?漢服對於文化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那麼漢服對於文化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漢服對於中國文化來說是一個時期的記載,是對中國文化經久不息的見證,同樣的也是對中國文化不斷創新包容的一種表現。
  • 漢服的興起只是一個表象
    直到近幾年才又開始興起,幾乎每天都會見到很多漢服美女,或一人,或二人,或三五成群:一人若遺世而獨立,二人若蝴蝶翩翩起舞,三五人若群芳爭豔、美輪美奐!使人觀之,恍如隔世,疑在夢中!那麼為什麼漢服沒有大範圍傳承下來呢?為什麼近幾年又開始興起呢?讓我們一起來慢慢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 世間榮華皆短暫,唯有文化傳千秋!看當代漢服文化的悄然興起
    服制的文化總和,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當代漢服運動是以漢服為引子,引導更多的人去關注去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漢服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學習和弘揚漢文明最核心的精神內涵、價值取向和文化風貌。學習然後繼承,繼承然後發展,發展使之日新。
  • 復興漢服有意義嗎?穿著漢服上街,算不算復興漢服?
    也有很多人跟他們有共鳴,這樣有著共同愛好的人就廣泛的聚集起來,這些人聚在一起就產生了極大的能量,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有了後盾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展示漢服,隨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大眾也不會對這些人產生什麼負面的想法了,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
  • 漢服回歸的意義
    漢服回歸的意義近些年來,隨著「國學熱」的不斷升溫,作為傳統文化主體的漢文化復興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漢服作為漢文化的載體,是否應該回歸也成了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為漢服回歸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傳播,也有人認為漢服回歸僅僅是在作秀而已。那麼,究竟什麼是漢服,漢服的回歸對我們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
  • 復興漢服到底有沒有意義
    近年興起了一陣漢服熱,媒體上經常能夠看到有穿類似古裝的男男女女。然而所謂的漢服熱到底是一種炒作還是一種文化呢?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各朝各代都有不同樣式的流行服裝。那麼到底哪一種服裝才算是漢服呢?現實中的蒙古袍
  • 河南開封600名學生著漢服入校:要推廣的不只漢服,還有傳統文化
    後來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了完備的服飾體系,也形成了有關章服制度,這說明了漢服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中國古代政治的一部分。與此一致的是強行更換漢人的衣服樣式,用滿洲服裝代替漢服,以此削弱民族認同感。經過清政府的多次施壓,漢服在幾千年的傳承中逐漸消亡。二、在大力提倡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漢服迎來了它的春天。1、漢服的興起離不開傳統文化的興起。
  • 河南開封600名學生著漢服入校:要推廣的不只漢服,還有傳統文化
    與此一致的是強行更換漢人的衣服樣式,用滿洲服裝代替漢服,以此削弱民族認同感。經過清政府的多次施壓,漢服在幾千年的傳承中逐漸消亡。二、在大力提倡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漢服迎來了它的春天。1、漢服的興起離不開傳統文化的興起。
  • 漢服「山正之爭」經久不衰,版權問題真的能耽誤漢服「興起」嗎?
    有兩個服裝圈子討論得特別「激烈」,一個是「JK圈」,一個是「漢服圈」。在「漢服圈」當中,除了爭論某件衣服的板式是否符合傳統外,每件漢服的「山正之分」同樣是經久不衰的話題。「山正之分」的話題到底有多熱烈?
  • 漢服運動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熱愛漢服的你知道嗎,趕緊進來看看吧
    若是沒有袍子們的漢服運動,漢服也取得不了像如今這麼好的成就。 那麼,大家知道漢服運動是什麼嗎?漢服運動興起於哪一年呢?熱愛漢服的大家,對於漢服運動這個話題,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吧!沒關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快讓漢服火起來!我們需要一個成功,證明人參文化傳承的意義
    最近在社交視頻網站上,有很多的小哥哥小姐姐穿漢服的作品,讓人看的心潮澎湃。隆胖子心裡一直在吶喊:「趕緊讓漢服火起來!我就可以把珍藏多年的龍袍拿出來穿啦。」看著漢服文化的興起,中國各種國粹文化的復甦也不遠啦。
  • 中國的漢服上這五種顏色比較常見,對漢服文化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第一個原因是五種顏色在古代的時候都有各自的象徵,因為人們在古代的時候很可能受到封建因素的影響, 穿衣服也想有著祥瑞的,所以他們會給衣服有一定的含義的,在漢服中的紅色和太陽是有一定的聯繫的,因為紅色和太陽的顏色正好是一樣的, 而且紅色還代表著祥瑞的到來,所以一般在女子結婚或者冊封的典禮上是少不了紅色的。
  • 漢服文化近年來興起:由書畫典籍知根源,接地氣才有前景
    近些年,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無論是坐地鐵、乘公交,還是遊覽名勝古蹟,甚至是漫步在繁華的商業街區,總會遇見一些身穿漢服者,或獨步安詳,或結伴成雙,或三五成群,仿佛將時光拉回到漢唐盛世……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文化逐漸回歸到了大眾視野,而漢服文化的興起猶如星火燎原之勢,正在中華大地蔓延。
  • 漢服傳承的意義以及古詩詞文化中的漢服和配飾的魅力
    漢服是我們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 當代漢服運動興起於哪一年?漢服復興第一人是誰?
    當代漢服運動興起於哪一年?漢服復興第一人是誰?漢服運動正式興起於夏曆七九零零年西曆1991年辛未春分,今年是天始建制漢服復興三十年庚子。漢服復興第一人是漢服王子陳朕冰。西曆1991年小雪11月23日,漢服王子在永康歷山著漢服祭祀漢民族歷代先祖。西曆1992年小雪11月22日,中國漢社在上海崇明島創立,代表了當代中國第一個漢服漢文化漢民族社團組織的創立。西曆1997年小雪11月22日,作為中華復興與漢族大學的早期機構,英皇文化藝術中心聯盟成立。
  • 「漢服復興」進行時,一些漢服小知識,漢服文化了解一下!
    而漢服文化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沉澱後,變得更加韻味深遠。而如今,隨著漢服的興起,發揚漢服文化更是成了我們這一代人非常重要的職責,漢服的經久不衰,也側面印證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及不可以替代性。今天子曰先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漢服的小文化,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