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陸刃波和駱福霞撰寫。
2008年9月1日,變頻空調能效國標正式實施。
2008年9月1日,美的推出五大系列180°正弦波直流變頻空調。
2008年9月2日,海爾推出10大系列、120餘款省電空調。
2008年9月7日,奧克斯推出了第五代變頻空調。
……
隨著變頻國標的實施和定速能效標識的即將提升,內資空調製造企業對待變頻空調的態度一改平日的沉默或低調,借新品上市鳴鑼開道殺入變頻市場。變頻空調市場真的猶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了嗎?
千萬庫存,變頻豈能真正放量?
對於我國空調製造企業而言,9月1日變頻空調能效國標的正式實施以及明年的空調能效市場準入標準提高,無疑是一道難闖而又不得不闖的關卡。闖過去了,還能繼續參與市場競爭洗牌;闖不過去的,即使此前賣得再好,這次也會被強制淘汰出局。
在這次「闖關」的進程中,我國空調企業又不得不面對08冷年留下來亟待出手的龐大庫存。根據格力、美的等關鍵企業財報中工業庫存的數字推算,08冷年空調行業僅工業庫存就達到了1500萬,實際上商業庫存的數字也大的驚人,在此情況下,格力空調的經銷商開始相繼出逃。在定速空調能效標準實施之前怎樣儘快從這些庫存中脫身,多年沉寂的價格屠刀又重現江湖。據悉國慶期間,3級能效比以下的1P空調市場坐標價將定位在1400元以下,1.5P空調則會定位在2000元以下,而2P的櫃式空調,則會在3000元以下,平均降幅達到了30%~40%之間;
價格歷來在消費者的購買因素裡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三四級市場。而三四級市場也正是中國空調市場的潛力所在,因為一、二級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不難推斷,09冷年空調產品的放量正是三級以下的定速空調,這塊產品市場的消費群體根本就不是變頻空調的目標受眾。更何況,在終端賣場,還有一些攪局的空調製造企業依舊在傳播「變頻空調的節能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的觀點,混淆消費者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變頻空調的廣告滿天飛,也很難拉動變頻空調市場的真正放量。
變頻,其實是大棒下的選擇
目前很多內資空調製造企業都開始切入變頻空調市場進行布局,如本文開頭時所列。但是一些空調製造企業就在前段時間還在詆毀變頻技術,或對變頻技術保持沉默,與現在的高調亮相形成鮮明的對比。箇中原因不難想像,空調能效比的提升,使定速空調的成本優勢喪失,變頻空調在節能上的「先天」優勢凸顯,所以雖然海信推廣變頻10年未果,而今這麼短的時間內內資空調製造企業對待變頻卻有了180度的大轉彎,這不僅僅是市場的選擇。
假如我國不是能源緊缺,節能減排沒有成為一項國策,假如國家不在09年將定速空調能效標準提高到三級或三級以上,不在08年9月1日頒布變頻國標,那麼內資空調企業對待變頻態度的改變不知道要等到何年?前面說過09年空調市場變頻產品不會真正放量,所以即使美的空調全面切入變頻市場,但是也並沒有退出定速市場;格力09冷年推出的新品系列中,四級能效的空調產品依然佔了一定的比例;志高、格蘭仕等二三線的空調企業變頻的聲音甚是微弱,畢竟,定速空調新能效標準的實施時間還未確定,等到這根「大棒」真正打過來的時候,某些空調製造企業認為再選擇迎頭而上,似乎並不是太晚。
變頻,核心技術缺乏積累
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企業由於進入的時間晚,在變頻技術上缺乏積累,另一方面目前在變頻壓縮機的產能上也暫時形成不了一定的規模。雖然海信空調進入的變頻領域最早,並且也一直在大力推廣變頻,但是因為規模小一直是「叫得歡,賣得少」,至於奧克斯、志高、格蘭仕等二線品牌更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而外資空調品牌中具備一定規模並且大力推變頻的,目前來看,只有廣州松下具備很大的競爭和發展實力。借鑑中國彩電業從CRT到平板的產品變化,我們應該看到,中國企業每當在面臨產品轉變的時候,在技術上總是扮演追隨者的角色,希望空調行業不要重蹈彩電業的覆轍。
變頻空調產品已經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費者對空調產品環保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業內人士估計,09冷年變頻空調市場會有20%左右的增長,這個判斷也是建立在主流空調企業加入到推廣變頻的陣營中,在變頻平民價格化的基礎上。不過,我們更應該理智地認識到09冷年僅是變頻空調市場的一個過渡年,真正的放量要等到庫存消化成為空調大亨們的次要任務之後,要等到變頻節能觀念真正深入消費者認知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