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進十強——海信2000年變頻空調營銷策劃案例

2021-01-15 中國營銷傳播網





突襲進十強——海信2000年變頻空調營銷策劃案例

中國經營報, 2001-07-19, 作者: 侯雪蓮、張輝, 訪問人數: 14047

  2001年7月,冷凍年度(空調行業將每年9月至次年9月稱為一個「冷凍年度」)又將從銷售高峰向谷底滑落。回顧今年的空調市場,由於壓縮機供不應求,價格戰並沒有像年初人們所預想的那樣全線展開。一線品牌對於價格戰似乎興趣不大,倒是一些二、三線品牌頻使低價策略,似乎希望能像去年的海信變頻空調一樣,通過「價格」這個最有力的營銷利器迅速獲利並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今年這些二、三線品牌使用低價策略的效果已經無法和去年的海信相比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信2000年變頻空調營銷策劃方案是一次經過周密策劃的「突襲」行動,這個行動由於對整體市場分析得準確到位,對具體的方案設計得詳盡細緻,最終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如今,海信這次「著名」的「突襲」行動已經被業界認為是這幾年來空調行業中影響最大的營銷策劃方案,雖然許多同行認為海信的這次行動給行業帶來的是「副作用」,但單從營銷角度看,海信的「突襲」行動確實應該算是成功的:從1999年的一個年銷量只有一二十萬套,名不見經傳的三線品牌企業,搖身一變成了十強新貴;銷量年同比增長86.52%;打破了家電業「最後一個利潤區」的價格堡壘,加快了空調業的新陳代謝;證明了將「技術」、「概念」和「價格」進行有機結合是最有效的營銷方式等等。海信的這次「突襲」行動導致的最終結果雖然頗有爭議,但「商場如戰場」,多多借鑑學習是沒有壞處的,在殘酷的營銷實戰中,「突襲」其實是很重要的一課。請看本期「海信2000年變頻空調營銷策劃案例」。 

  一、背景 行業內競爭激烈,海信雖有製造變頻空調的經驗,但由於是三線品牌,銷量始終無法提升 

  ★2000年,空調行業正處在高速增長階段,市場前景很好,而且利潤較彩電等其他家電要高,被稱為是「家電行業的最後一個利潤區」這就導致很多企業蜂擁而至,從而加劇了此行業的競爭。 

  ★從1996年起一直以變頻類產品打天下的海信,越來越清晰地預感到「變頻產品」將是未來空調市場主導產品的前景。但當時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還不知道「變頻」是何概念。變頻空調相對於定速空調,有如下優點:1.省電效果明顯;2.舒適性提高;3.能延長壓縮機壽命;4.平緩運轉,更為寧靜;5.對大小房間的適應範圍更廣;6.低溫致熱效果好。 

  ★目前,消費者已經逐步接受變頻概念:1999年變頻空調在國內空調銷售中僅佔5%,到2000年就上升到10%。業內專家預計我國空調市場總容量將達到1000萬套,變頻空調將佔30%左右,未來幾年變頻空調將達到50%的市場份額。 

  ★1999年~2000年的海信,製造變頻空調的經驗已有所積累,不僅建成全國最大的變頻空調生產基地,而且在研發力量貯備上也已成熟。但是居高不下的價格,成為阻礙銷售的瓶頸問題。當時,諸多一線品牌穩坐釣魚臺,由於利潤可觀,無需用打價格戰的方式來爭奪市場,海信屬於無法同強勢品牌競爭的三線品牌,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費者對於變頻空調認識不足,銷售幾年來沒有很大突破,急需尋找一條「突圍」之路。 

  ... ...(本文尚未結束)... ...




因各種原因,本站無法在此提供此文全文,請見諒。

閱讀文章全文請到 中國經營報2001年7月10日第1342期
(如原網站已無法找到此文,可搜索 Google這裡 或 新浪這裡 試試)





歡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閱讀並接受本站投稿協議(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網刊登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網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相 關 文 章(共14篇) 價格戰,中國變頻空調的春天 (2009-03-18,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李作亞、張曉鋒)
空調營銷又現新困境 (2004-05-12,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樂軒)
海信:悉心演繹品牌價值——海信的戰略性品牌管理透視 (2003-09-10,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黃雲生、劉威)
××××空調宜昌市場營銷推廣案 (2002-07-15,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崔少雲)
小天鵝波爾卡空調營銷策劃案 (2002-05-20,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張京利、侯珺)
海爾「玫瑰鑽」,就這樣「穿」上了唐裝 (2002-03-26,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羅清啟)
海信,新品牌營銷的成功典範 (2002-01-08, 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韓志鋒)
旗手--A企業"售後服務"策劃案例 (2001-08-24, 中國經營報,作者:韓英偉、張輝)
理想要飛天 經營要落地--廣東華帝集團經營案例 (2001-07-19, 中國經營報,作者:張輝)
從海信看家電品牌的兩個問題 (2001-06-12, 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喬遠生)
海信概念店 (2001-02-20, 《銷售與市場》2001年第二期,作者:羅清啟)
海信:「二梯隊」革了「一梯隊」的命 (2001-02-08, 南風窗,作者:張哲誠)
海信將來會有三個產業集團,三個銷售渠道 (2000-09-28, 羊城晚報)
注釋Hisense海信企業精神 (2000-09-25, 《銷售與市場》2000年第九期,作者:海洋)


主頁 │ 關於麥肯特 │ 關於網站 │ 招聘信息 │ 廣告服務 │ 聯繫方法

版權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麥肯特企業顧問有限公司
麥肯特®、EMKT®、情境領導® 均為深圳市麥肯特企業顧問有限公司的註冊商標

未經書面明確許可,本網站所有內容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和轉載
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與我們聯繫


本頁更新時間: 2021-01-15 05:04:04

相關焦點

  • 海信變頻空調過流報警故障處理方法與故障代碼表
    變頻空調的電流檢測一般是檢測室外機電流或壓縮機電流,所以,報警過流故障,實則是報警室外機或壓縮機工作電流超出了額定值,故障涉及的元件有:(1)壓縮機 (2)變頻模塊 (3)主電源電路電流 (4)電流電路檢測異常 (5)製冷劑系統堵塞或製冷劑過多,導致壓縮機負載過重 (6)室內外熱交換器通風散熱差,影響製冷劑氣液態轉換,加重壓縮機負載。
  • 這件事海信變頻空調X620能做到
    智能人機互動,海信「只動口不動手」在海信看來,當前空調行業正在跳出一種功能性產品的範疇,向操作簡單、使用舒適和交互的產品方向發展。基於這樣的判斷,海信KFR-35GW/A8X620N-A1(1P59)空調提出了智能化解決方案—智能人機互動。它在格力冷靜悅系列的KFR-35GW/(35575)FNAa-A3型號依然是遙控操控的基礎之上,完全從用戶角度出發,不需要藉助手機或PAD上的APP進行遠程操控,直接向空調發號施令就能完成所有手動操作,真正把人的雙手解放了出來,遙控器從此就可以永久休息了。
  • 評論:變頻空調 2009冷年畫皮畫骨難畫心
    2008年9月1日,變頻空調能效國標正式實施。  2008年9月1日,美的推出五大系列180°正弦波直流變頻空調。  2008年9月2日,海爾推出10大系列、120餘款省電空調。  2008年9月7日,奧克斯推出了第五代變頻空調。
  • 解剖家電業最大的併購案:海信併購科龍的醉翁之意
    財務可能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近5年來海信的策略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2000年3月,一場「工薪變頻」營銷戰讓海信空調異軍突起,就此奠定中低端變頻空調霸主地位,後來通過一系列產品-市場延伸行動,在2004年海信空調在變頻空調市場上擁有60%的市場佔有率,海信也由此成為中國最大的變頻空調製造商和銷售商。
  • 家裡的智慧氣候管家,海信健康家X800新風增氧空調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具有上述功能的產品,就是兼具空調、新風、空氣淨化器、加溼器於一體的海信健康家X8新風增氧空調,本次體驗版本為售價5999的1.5匹。不同於一般的空調,海信健康家X800更像一款家庭的氣候管家。
  • pansamio中松報導:舒適變頻空調將成行業趨勢
    為了祖國的未來,快來關注我們吧3月19日,中國家電研究院聯合海信發布了《空調行業舒適變頻發展白皮書》 (以下簡稱《白皮書》),不僅總結了空調行業產品發展趨勢,還對符合「舒適變頻標準「的空調產品應當滿足的條件加以界定。
  • 新一級能效佔比超50% 新風暴增637% 看海信空調如何逆襲
    新能效標準 「優等生」的機會2019年12月31日,備受矚目的GB 21455-2019《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以下簡稱新能效標準)正式對外公布,並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執行。至此,將此前變頻空調和定速空調能效標準合二為一的空調新能效標準,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 海信空調副總經理鹿紅偉:智能空調行業佔比仍待提升
    對於空調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9)上,海信、TCL、奧克斯等企業均在智能空調方面發聲。3月14日,在海信舒適變頻空調升級發布暨舒適家空調2019年春季新品發布會後,海信空調副總經理鹿紅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全球銷售空調的數量約1.8億臺/年,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9000萬臺,佔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此外,在全球銷售的1.8億臺空調中,由中國製造商製造的佔據了85%。不論是在質量還是數量,中國空調市場都在邁向高端化。
  • 冬令空調特惠盛宴開席
    從2008年到2012年,國內空調市場規模從低於3500萬臺,擴張到5500多萬臺,預計2013財年內銷將實現5%以上的增長。從出口數據看,2010年到2012年空調出口量持續穩定在4000萬套以上,出口量在中國空調行業銷售量的佔比也一直保持在45%左右,對應2013年整個空調行業和全球經濟回暖的趨勢,今年預計出口量將達到5000萬套。
  • 十大空調質量排行榜 讓空調選擇一目了然
    1、格力空調——做空調較早的品牌  格力空調自1991年成立以來,便逐漸走上了一條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空調服務之路。作為專業做空調出身的格力,塑造了不錯的品牌形象,不斷地積累市場與品牌認知,銷量是排在全國前幾名的。因為是做空調出身,所以格力的技術各個方面都還不錯,但是因為是國企,所以在快速發展的今天,反應受一定程度限制。
  • 營銷策劃經典案例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這十幾年是中國營銷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也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營銷傳播概念,它們或一舉成就了一個企業、一個品牌,或一舉轉變了市場運行規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營銷策劃經典案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智於心 慧於行」 海信布局智能生態圈
    2016新年伊始,海信便掀起了「變頻空調圍剿電老虎」的運動,在業內發動了一輪價值競爭和產業升級的戰役;緊接著,「開門大吉,全國看海信」市場風暴拉開帷幕,以變頻空調為風口,帶動商家快速啟動市場,提前引爆2016年銷售旺季;春節剛過,海信大量智能變頻新品在上海密集發布,全面布局智能生態圈,至此,海信空調的一套重磅」組合拳「將全面普及變頻與智能的市場戰略推向了高潮
  • 2020年品牌營銷策劃公司排行榜
    品牌營銷活動是現代商業活動的一種,將策劃科學應用在品牌營銷活動當中,就是所謂的品牌營銷策劃。策劃是伴隨著諸如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全能論、全息論等一系列現代科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策劃在現代商業活動中的運用相當普及,各種商業策劃的開展,為商業活動的進行帶來了效率的革命。
  • 美的雙貫流變頻空調掀櫃機革命
    為全面提升傳統櫃機的靜音、送風效果,美的歷經4年的悉心開發,於今年研製成功並推出已申請國家專利的雙貫流變頻櫃機。所謂雙貫流風道技術,是將掛機空調的貫流風輪運用於櫃機兩側,從而保持貫流風輪靜音、節能的優勢,而且櫃機兩側各有一個貫流風輪及其配套電機,左右護航進而為空調產品實現「雙倍動力」。
  • 美的變頻空調 制熱不滿意無條件退換
    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7月,美的變頻空調市場佔有率達到27%,穩居行業第一。在今年9月權威調研機構中怡康對變頻空調十大暢銷型號的統計中,美的變頻空調繼續領跑排行榜,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空調品牌。
  • 海信新風空調啟示錄:技術價值創造市場紅利
    [釘科技述評]即將過去的2020年,空調行業的動蕩清晰可見,伴隨持續的結構調整與下行周期,庫存壓力仍廣泛存在,價格戰愈演愈烈,夾雜著營銷層面的明爭暗鬥與專利、口碑上的頻繁攻防,多數品牌在生死線上掙扎,只有少數可以保持既定發展步調,能夠逆勢成長的更屈指可數。
  • 空調批採呈百花齊放新格局
    近日,據《中國政府採購報》記者統計,2017年第二、三季度中央單位空調類產品批量集中採購共計採購空調13945臺,採購金額達到2739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空調採購數量減少了12116臺,採購金額減少460多萬元。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京外單位按照自願原則參與批採,採購規模的減小與此有一定關係。  從國採中心公開的數據中不難看出空調機屬於採購季節性需求強的一類產品,一方面是因為隨著氣溫升高,空調採購熱度逐漸升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即將進入暑期,高校空調採購高峰到來。
  • 廣告人都想進的中國十大營銷策劃公司
    本文將對這十個營銷策劃公司進行簡要盤點,以期對廣告人和企業提供一些參考。1.近年來為眾多中國500強企業提供過整合營銷傳播服務,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十大營銷策劃公司榜首,代表中國品牌營銷諮詢的頂尖水平,既能為初期企業提供「定義級的品牌洞察 與原理級的解決方案」。中期為企業提供系統實操實效的營銷執行方案,後期通過「整合營銷傳播」的全局策略以及「數字營銷」的技術導向,助力企業激發品牌效能。
  • 變頻空調和定頻空調的區別是什麼 開啟空調大時代
    空調已經開始走進家家戶戶了,也已逐漸成為了必需品,現在常見的空調有變頻和定頻兩種,人們常在這兩類空調裡糾結,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其實要想知道選擇哪一種,就必須了解變頻空調和定頻空調的區別和各自的優點,根據他們的這些特性來選擇。
  • 家用中央空調十大品牌排名出爐
    家用中央空調十大品牌排行榜新鮮出爐啦,看看你家的空調品牌有沒有上榜呢?如果你家裡的空調家電是這十個品牌,恭喜你,眼光很獨到!  美的  自美的1999年進入空調行業以來,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中央空調廠家中品類最齊全的企業,在國內外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在技術和產品創新領域,取得很多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