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好讀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之所造就,什九可斷言也。」
——清嚴復
明黃花梨圈椅
幾千年來,中國人民以智慧創造出了眾多別具風格的家具。其中,無論是低坐家具還是高坐家具,均形成了鮮明的中國傳統家具特徵,而融合了多種中國古代藝術精粹於一身的明式家具,簡雅端莊,材美工巧,為世界所矚目!論其藝術特色的形成原因,都離不開宋代家具所帶來的影響。
明黃花梨圓角櫃
當代已故的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其編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說道:
「家具的造型,尤其是常見品種的基本形式,往往延續數百年無顯著變化。例如夾頭榫條案,燈掛椅或扶手椅,宋代已基本定型,而直到今天,有些工匠還在如法製造。「
那麼宋代家具對後來明式家具的影響到底在哪些方面呢?
理念和風格
雖然宋代政治軟弱,工藝美術缺乏恢宏的氣魄,但是其藝術格調卻沉靜典雅、平淡含蓄。
陳寅恪先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 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代文化中,宋代文人的心境和意緒對於宋代美學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宋代家具正是一種在特定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的觀照下,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產生的不斷升華的藝術載體。
1.在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中,天工清新的「 出水芙蓉」之美無疑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蘇軾的那種「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對平淡美的大力倡導更成為文人的審美潮流。這種思想對後世明代文人影響很大,與其追求簡素空靈的審美取向十分的契合。
2.當時興起的集儒、道、佛思想而形成的一種程朱理學,是具有謹嚴、平易、雅正、質樸、含蓄的哲學理念的,同而成為許多文人們「以玉比德」的自覺追求。當他們去觀照像家具這樣的實際器物並用心指導它們的設計與製作實踐時,宋代家具自然達到了較為精純的層次,藝術境界也得以提升,正是這些形而上的內容,最終在審美觀念上鑄就了宋代家具輝煌的可能。
宋 佚名《十八學士圖.觀畫》
3.宋代崇尚單純的水墨畫,摒棄五彩,而這種色彩思想在家具上得以使用,並成為明式家具的審美品格,因為典型的明式家具也「不貴五彩」,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紋理和性能去發揮,更很好的呈現木紋的美,這種美就誠如水墨畫,清新自然、原汗原味、超凡脫俗。
黃花梨天然木紋
4.明代文人學習宋人雅致生活的態度,非常關心家具生活的藝術。這對明式家具簡雅風格的形成至關重要。明人文震亨的《長物志》,對家具的設計與製作就提出了不少理念。例如:「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至於蕭疏雅潔,又本性生,非強作解事者所得輕議矣。」「古人制几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坐臥依憑,無不便適……今人製作,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古人制具尚用……今人見聞不廣,又習見時世所尚,遂致雅俗莫辯。更有專事絢麗,目不識古,軒窗几案,毫無韻物,而侈言陳設,未之敢輕許也。」
他提倡古樸疏雅、儉潔適用,反對雕繪文飾與專事絢麗,可謂是明代精英文人對生活藝術的普遍追求,並由此深人到具體器物的論述中。
明 仇英 《梧竹書堂圖》
晚明李漁《閒情偶寄》也提出了類似思想,如:「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當崇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為尚。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他對「儉樸」、「精」、「新奇大雅"的推崇,對「奢靡「、「麗」、「纖巧爛漫「的排斥也可看成是對宋代文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造型和結構
我們在宋代繪畫中經常可以看到宋代家具,以簡練精粹為主,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宋代家具的造型風格深受大木樑架的建築結構方式,取代了唐以前的箱形結構,並且這種結構形式使得家具的高度增加,材料減少,空間增大,牢固性增強。
南宋佚名《蠶織圖》 中的桌
宋 王詵《繡櫳曉鏡圖》中的供桌
明式家具的主要品種在宋時已基本齊全,所謂「宋制完備」的局面。以椅類為例,當時就已經有高靠背椅、低靠背椅、燈掛椅、四出頭扶手椅、文椅、玫瑰椅、交椅、圈椅和寶座等形式,已差不多完成了後來明式椅造型的主要變化形式。就部件來講,搭腦已經有直搭腦和彎搭腦,背板有縱向和橫向的,腿也有直腿、三彎腿和交足的區別;並且宋代家具在整體造型上已經形成了「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體系,這在明式家具上也同樣體現出來了。
北京房山區天開塔地宮出土遼代扶手椅
江蘇武進村前6 號南宋墓出土木桌
中國傳統家具是線的藝術,宋代家具的造型也同樣充滿線的變化,其每個部位剛柔相濟的線腳的有機組合到裝飾紋樣中各種直線、曲線的使用使中國傳統繪畫中線的藝術魅力通過家具表現出來。家具中對簡綽線條美的追求在此時已較成熟,後以明式家具為高峰。
宋佚名《維摩圖》中三圍子榻
宋李公麟《維摩演教圖》中的榻
裝飾
宋代家具本身十分樸素,無任何裝飾,但是它們的有機組合卻往往能產生獨特的節奏美與韻律美,這些美自然也是家具裝飾美的種類之一,而且這種裝飾美也影響了後來的明式家具。在承具、坐具的裝飾上,宋代家具與明式家具在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上所達到的層次是那麼的「親密無間」,因此,自然樸素的觀念不僅左右著宋人,也同樣影響著明人,正是這兩個時代的文人對這種獨特的裝飾美的態度造就了宋代家具與明式家具的成功。
南宋佚名《韓熙載夜宴圖》中的靠背椅
1.宋代家具裝飾的典型特徵是與牙頭、牙條、券口、矮老、卡子花、棖子和託泥等結構件密切相連,而使家具既堅固耐久,又裝飾恰當。腿足是宋代家具最重要的裝飾處,我們熟悉的明清家具中常出現的三彎腿、花腿、雲板腿、蜻蜓腿、波紋腿、琴腿和馬蹄足等均有宋代的實物或圖像流傳下來。
宋佚名《槐蔭消夏圖》
宋 佚名 女孝經圖卷
2.在牙頭與牙條的裝飾中,雲紋、水波紋、如意紋、幾何紋和壺門裝飾各顯特色, 而這些則是後來明式家具中的主要裝飾紋樣。此外,明式家具中常出現的卡子花在這一時期則以浮雕或透雕手法做出瓶形、四瓣花紋等變化形式出現。
北京房山區天開塔地宮出土遼代木桌中的卡子花
3.早在北宋早期,家具上已出現裝飾線腳, 比如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木桌的邊抹與角牙都起有凹線,說明在那時運用線角已成為家具裝飾的重要形式。 另有劍脊稜 、冰盤沿 、三稜線等線腳的發展更為後來家具中線腳的豐富性做了探索。因此, 在以後發展起來的明式家具中的線腳上,令人更可品味到自然舒暢的流動樂章,給家具增添了爽利的線性感。
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墓出土大木桌
4.另外,有的宋代桌椅四足的斷面除了方形、圓形外, 還出現了馬蹄形足面。
山西平陽金墓磚雕中的花幾
四川瀘縣南宋墓石刻靠背椅
宋代是中國高坐家具發展的重要階段, 缺少這一時期的積累, 後來明式家具的繁榮也就無從談起。故綜上所述,明式家具源自於宋代家具,而且二者聯繫頗為緊密。明式家具對世界當代設計藝術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歸功於宋代家具。
參考文獻:
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故宮經典《故宮明式家具圖典》
整理編輯:河州悟道
END
樸道木器 器美生活
小貼士
●溫馨提示:《樸道木器美學空間》力圖交流學習,但凡使用的圖片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處理或撤消;
●轉載請註明:(來源:樸道木器美學空間 微信:pudaomu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