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具——明式家具之源

2020-10-21 樸道治木

「古人好讀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之所造就,什九可斷言也。」

——清嚴復


明黃花梨圈椅


幾千年來,中國人民以智慧創造出了眾多別具風格的家具。其中,無論是低坐家具還是高坐家具,均形成了鮮明的中國傳統家具特徵,而融合了多種中國古代藝術精粹於一身的明式家具,簡雅端莊,材美工巧,為世界所矚目!論其藝術特色的形成原因,都離不開宋代家具所帶來的影響。


明黃花梨圓角櫃

當代已故的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其編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說道:

「家具的造型,尤其是常見品種的基本形式,往往延續數百年無顯著變化。例如夾頭榫條案,燈掛椅或扶手椅,宋代已基本定型,而直到今天,有些工匠還在如法製造。「

那麼宋代家具對後來明式家具的影響到底在哪些方面呢?


理念和風格

雖然宋代政治軟弱,工藝美術缺乏恢宏的氣魄,但是其藝術格調卻沉靜典雅、平淡含蓄。



陳寅恪先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 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代文化中,宋代文人的心境和意緒對於宋代美學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宋代家具正是一種在特定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的觀照下,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產生的不斷升華的藝術載體。

1.在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中,天工清新的「 出水芙蓉」之美無疑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蘇軾的那種「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對平淡美的大力倡導更成為文人的審美潮流。這種思想對後世明代文人影響很大,與其追求簡素空靈的審美取向十分的契合。


2.當時興起的集儒、道、佛思想而形成的一種程朱理學,是具有謹嚴、平易、雅正、質樸、含蓄的哲學理念的,同而成為許多文人們「以玉比德」的自覺追求。當他們去觀照像家具這樣的實際器物並用心指導它們的設計與製作實踐時,宋代家具自然達到了較為精純的層次,藝術境界也得以提升,正是這些形而上的內容,最終在審美觀念上鑄就了宋代家具輝煌的可能。


宋 佚名《十八學士圖.觀畫》


3.宋代崇尚單純的水墨畫,摒棄五彩,而這種色彩思想在家具上得以使用,並成為明式家具的審美品格,因為典型的明式家具也「不貴五彩」,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紋理和性能去發揮,更很好的呈現木紋的美,這種美就誠如水墨畫,清新自然、原汗原味、超凡脫俗。


黃花梨天然木紋


4.明代文人學習宋人雅致生活的態度,非常關心家具生活的藝術。這對明式家具簡雅風格的形成至關重要。明人文震亨的《長物志》,對家具的設計與製作就提出了不少理念。例如:「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至於蕭疏雅潔,又本性生,非強作解事者所得輕議矣。」「古人制几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坐臥依憑,無不便適……今人製作,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深。」「古人制具尚用……今人見聞不廣,又習見時世所尚,遂致雅俗莫辯。更有專事絢麗,目不識古,軒窗几案,毫無韻物,而侈言陳設,未之敢輕許也。」

他提倡古樸疏雅、儉潔適用,反對雕繪文飾與專事絢麗,可謂是明代精英文人對生活藝術的普遍追求,並由此深人到具體器物的論述中。


明 仇英 《梧竹書堂圖》


晚明李漁《閒情偶寄》也提出了類似思想,如:「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當崇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為尚。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他對「儉樸」、「精」、「新奇大雅"的推崇,對「奢靡「、「麗」、「纖巧爛漫「的排斥也可看成是對宋代文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造型和結構

我們在宋代繪畫中經常可以看到宋代家具,以簡練精粹為主,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宋代家具的造型風格深受大木樑架的建築結構方式,取代了唐以前的箱形結構,並且這種結構形式使得家具的高度增加,材料減少,空間增大,牢固性增強。

南宋佚名《蠶織圖》 中的‍桌


宋 王詵《繡櫳曉鏡圖》中的供桌


明式家具的主要品種在宋時已基本齊全,所謂「宋制完備」的局面。以椅類為例,當時就已經有高靠背椅、低靠背椅、燈掛椅、四出頭扶手椅、文椅、玫瑰椅、交椅、圈椅和寶座等形式,已差不多完成了後來明式椅造型的主要變化形式。就部件來講,搭腦已經有直搭腦和彎搭腦,背板有縱向和橫向的,腿也有直腿、三彎腿和交足的區別;並且宋代家具在整體造型上已經形成了「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體系,這在明式家具上也同樣體現出來了。


北京房山區天開塔地宮出土遼代扶手椅


江蘇武進村前6 號南宋墓出土木桌


中國傳統家具是線的藝術,宋代家具的造型也同樣充滿線的變化,其每個部位剛柔相濟的線腳的有機組合到裝飾紋樣中各種直線、曲線的使用使中國傳統繪畫中線的藝術魅力通過家具表現出來。家具中對簡綽線條美的追求在此時已較成熟,後以明式家具為高峰。

宋佚名《維摩圖》中三圍子榻

宋李公麟《維摩演教圖》中的榻


裝飾

宋代家具本身十分樸素,無任何裝飾,但是它們的有機組合卻往往能產生獨特的節奏美與韻律美,這些美自然也是家具裝飾美的種類之一,而且這種裝飾美也影響了後來的明式家具。在承具、坐具的裝飾上,宋代家具與明式家具在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上所達到的層次是那麼的「親密無間」,因此,自然樸素的觀念不僅左右著宋人,也同樣影響著明人,正是這兩個時代的文人對這種獨特的裝飾美的態度造就了宋代家具與明式家具的成功。 ‍

南宋佚名《韓熙載夜宴圖》中的靠背椅

1.宋代家具裝飾的典型特徵是與牙頭、牙條、券口、矮老、卡子花、棖子和託泥等結構件密切相連,而使家具既堅固耐久,又裝飾恰當。腿足是宋代家具最重要的裝飾處,我們熟悉的明清家具中常出現的三彎腿、花腿、雲板腿、蜻蜓腿、波紋腿、琴腿和馬蹄足等均有宋代的實物或圖像流傳下來。


宋佚名《槐蔭消夏圖》


宋 佚名 女孝經圖卷


2.在牙頭與牙條的裝飾中,雲紋、水波紋、如意紋、幾何紋和壺門裝飾各顯特色, 而這些則是後來明式家具中的主要裝飾紋樣。此外,明式家具中常出現的卡子花在這一時期則以浮雕或透雕手法做出瓶形、四瓣花紋等變化形式出現。


北京房山區天開塔地宮出土遼代木桌中的卡子花


3.早在北宋早期,家具上已出現裝飾線腳, 比如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木桌的邊抹與角牙都起有凹線,說明在那時運用線角已成為家具裝飾的重要形式。 另有劍脊稜 、冰盤沿 、三稜線等線腳的發展更為後來家具中線腳的豐富性做了探索。因此, 在以後發展起來的明式家具中的線腳上,令人更可品味到自然舒暢的流動樂章,給家具增添了爽利的線性感。


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墓出土大木桌


4.另外,有的宋代桌椅四足的斷面除了方形、圓形外, 還出現了馬蹄形足面。

山西平陽金墓磚雕中的花幾


四川瀘縣南宋墓石刻靠背椅

宋代是中國高坐家具發展的重要階段, 缺少這一時期的積累, 後來明式家具的繁榮也就無從談起。故綜上所述,明式家具源自於宋代家具,而且二者聯繫頗為緊密。明式家具對世界當代設計藝術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歸功於宋代家具。

參考文獻:

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故宮經典《故宮明式家具圖典》

整理編輯:河州悟道



END


樸道木器 器美生活


小貼士

●溫馨提示:《樸道木器美學空間》力圖交流學習,但凡使用的圖片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處理或撤消;

●轉載請註明:(來源:樸道木器美學空間 微信:pudaomuqi).

相關焦點

  • 宋代文人審美思想,影響了明式家具的發展
    明式家具研究的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1914~2009年),在明式家具研究上取得了輝煌成就,寫出皇皇巨著《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這都離不開他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精深研究與實踐。王老先生在他30歲時在燕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的論文即是《中國畫論研究》。
  • 宋代確立了明式家具的基調,抓住了家具線條的精髓……
    可以說,文人家具的基調,是在宋代就已經確立了的,明式家具在此基礎上,對造型和工藝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宋代以前,中國家具以矮型為主,而至宋代,終於迎來由低向高的快速蛻變。 我們從傳世的宋代古畫上可以看到,人們使用的家具既有高型家具,又有矮型家具,它們被和諧地融於同一空間,卻絲毫不覺違和。 今天回頭看,宋代之於家具歷史,正是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上。
  • 明式家具≠明代家具,是中式家具的巔峰之作
    但是說到明式家具,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些概念:一、所謂明式家具,是指明代江南以「蘇式」為代表的中式家具,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內。明式家具與明代家具是兩個概念。我們所說的明式家具,是中式家具的巔峰之作,實際上是專指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審美,對於農民階層,帝王階層,顯然又有他們所認為的美的標準。實際上,明式家具,最早起源於宋代,我們從宋人的繪畫中,可以看出其種種端倪,不過是在明代中後期發展到頂峰,並發展到清代前期。
  • 「明式」不只包括黃花梨家具,淺談明式家具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如果對它的產生,歷史發展,直至今天的收藏熱有所了解的話,才能明確「明式」概念,並摒棄以「材料」衡量明式家具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觀點。冷峻的宋代家具是明式誕生的基本中國家具誕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工具的先進和種類的增多以及技藝的提高,為明式家具高峰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隆萬以來,富貴之家都崇尚使用細器,木作細器更是得到長足發展,成套家具概念形成,擺放講求對稱、均衡的布局。以線條藝術展現柔媚的明式家具實則簡潔有力,變化無窮,並形成向上走的勢。它通過各種線形相互交合,產生立體效果,置於建築中,能豐富建築空間層次感。
  • ...海南黃花梨|王世襄|黃花梨|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珍賞|海南省博物館
    王先生對中國古典家具,特別是對明式家具研究做了高屋建瓴的總結,他將海南黃花梨材質提升至世人矚目,讓實用主義的古代家具更是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屹立於世界家具文化之巔。,先生對古代家具的研究開始了,隨著《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萃珍》的付梓出版,不僅讓中國人、更是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家具文化,西方學者紛至沓來到中國尋訪家具的源頭,推崇中國明式家具,更奉海南花梨材質為明式家具的登峰造極之作。
  • 大漆家具 對明式家具的再認知
    漆木家具的發展時間、風格流派、地域特色等,加上皇家、宗教、文人、工匠等多方加諸的人文影響,都使得漆木家具成為華夏家具之宗。大漆家具、紫黃家具均屬漆木家具裡的一個分支,且都是精良之作。  同為明代時期製作的大量漆木家具,除少部分造型制式與黃花梨家具雷同外,大部分的家具造型異彩紛呈,美不勝收。有的雖然是在宋元制式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但融入了大量的明人審美標準,可說有宋元之風,亦可稱為明式。所以黃花梨制式的家具實際上只為明式家具的一部分,明式家具的定義應更為寬泛。
  • 返璞歸真·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發展根植於本土文化,自然深受中國傳統自然造物觀的影響。自然造物觀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歷了變革和整合,變得更加清晰明了,留給後人的是文化與藝術的精《老子·七十六章》中寫道「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精煉、柔美的曲線造型是明式家具的特徵之一,這與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道家崇尚陰柔之美有一定的關聯。
  • 明式家具 現代家具設計的重要流派
    明式家具由於有了文人的積極參與,就註定會賦予家具詩情畫意的意境和表現力。文人會將自已的古雅之氣通過家具這個載體予以表達和體現。史稱工藝品「出俗工之手,則賤技賤業也;出文人手則騰貴」,這正是明式家具與歷代家具不同的關鍵所在。
  • 明式家具的品格
    甘迺迪坐在漢斯·韋格納設計的「圓椅」上(右)漢斯·韋格納設計「中國椅」(1944)漢斯·韋格納年輕時,曾仔細研究過丹麥工業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把明式黃花梨圈椅與四出頭椅子。在這些古老器物中,韋格納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工匠無比的智慧:不依靠膠水螺釘就能固定結構;椅子各處對人身體關鍵部位的有效支撐;造型中的曲度完美至極,多一份則蠢、少一分則狹……中國古典中,凝練著多少造物的精髓。
  • 宋仁宗的書桌、曹皇后的臥榻……從《清平樂》看宋代家具美學!
    素雅清新的服裝,美輪美奐的道具,精緻考究的布景,再加上實力演員的加持,這部畫質感人的良心作品,實力還原了宋朝風華之美!在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素雅大氣的布景,還有簡約精緻的家具。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明式家具乃中國古典家具的巔峰,卻鮮少關註明清家具的起源——宋代家具。
  • 永恆的明式家具
    於1990年在香港結識了香港古董商」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女士後,從此開始致力於收藏中國的明式家具。當德·巴蓋先生的收藏品日漸増加,遂萌生増建居所來放置中國明式家具,與之共同生活的想法」展覽,在故宮永壽宮展出了巴蓋先生收藏的71件明代的黃花梨家具,以紀念中國和比利時王國建交35周年,「永恆的明式家具「震撼北京收藏界。
  • 經典家具欣賞:王世襄明式家具十六品之凝重!
    說起明式家具,外面不能不提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代表——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不僅是「京城第一玩家」,還對文物研究和鑑定有著非常精深的造詣,其中最權威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專家。其經典名作《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開創性地對明式家具進行了系統詳盡的介紹,精選的100多件明式家具珍品,圖文並茂地對明式家具的源流、用材、造型、品種、榫卯、裝飾等進行了詳實的講解,奠定了他在明清家具學術界裡程碑式人物的地位。
  • 從胡床到圈椅 明式家具的文化力量
    明式椅子即是其中的代表作,明式椅子充分發揮了硬木的色澤和紋理之美,不事雕琢,為了講求線條的優美,在不影響整體的前提下,只做適度的雕飾,與古樸的木質融為一體。在中國傳統禮儀中,怎麼坐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沒有椅子,魏晉之前的坐,均為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便有不同坐法:坐、跽坐和箕股。
  • 陳增弼 | 明式黃花梨家具之美
    研習君按:今天我們刊載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傳統家具學者陳增弼先生的文章《明式黃花梨家具之美》,原文載《裝飾》雜誌1996年第1期。甲申春明式家具學會會長陳增弼。為什麼明式黃花梨家具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如此興趣呢?並不是中國傳統家具都受到重視,而人們獨鍾於明式家具。並不是什麼材質的明式家具都受到青睞,而人們惟獨特別喜歡明式的黃花梨家具。
  • 文人與明式家具
    每當看到那些簡約質樸的明式家具,都忍不住驚嘆其流暢的線條、簡練的造型,它所表現出來的儒雅風韻和人文氣質是如此的迷人,我們都能感受到昔人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情感傾註:觀居室以定家具之規模、依性情以創家具之風格、相木料以定家具之制度、察氣息以窮家具之工法……在一幾一案中,我們都足以回望一個時代的風貌、領悟一代士人的品格、感嘆一眾匠作的精神。
  • 明式家具之簡素空靈
    一句簡素空靈,把明式家具的最高審美指向表達的淋漓盡致。體現簡素空靈之美的家具被推為上乘之品,是有其藝術淵源和文化背景的,它直接受明清以來文人畫的影響,兩者在審美旨趣上一脈相通。從魏晉玄學開始,一直有著一個哲學命題:有和無。王弼在他的《論語釋疑》中提出:「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
  • 明式家具之梳妝檯的特點
    中國古典家具優質的木材,榫卯結構的加工技術,講究的線條,簡潔空靈的造型風格無一不是世界家具藝術中的典範。與中式古典家具的造型、結構同為一體的紋樣雕飾,在表現形式上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在裝飾家居的同時也承載著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寄託。
  • 「原創」器物之美|圈椅,明式家具的巔峰!
    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經典之作,一直被模仿,從沒被超越!
  • 世界家具的巔峰——明式
    來源:京華木作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明式家具,中國傳統家具裡的經典之作,更是世界家具的巔峰,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 第一部櫸木家具鑑賞專著 |《明式櫸木家具》
    明式家具是中國傳統工藝的傑出代表,櫸木家具則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受到收藏家、研究學者的關注。從王世襄1991年發表《明式家具研究》到今天一直沒有專著出版系統介紹櫸木家具。本書《明式櫸木家具》分上下冊,上冊講述了明式櫸木家具的時代背景,風格特徵和斷代思考;下冊談到了明式櫸木家具的審美情趣和美學高度,當然還有「螢窗素影」特展圖錄,希望讀者可以借用大量圖像感受到明式櫸木家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