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研究傳統藝術領域中的傳統家具,因傳世的實物例證極少,故都離不開古代繪畫的探究。古代書畫作品中,尤其是在宋畫中描繪了大量的家具,這二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成為了家具研究者矚目的一個方向。
明式家具研究的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1914~2009年),在明式家具研究上取得了輝煌成就,寫出皇皇巨著《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這都離不開他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精深研究與實踐。王老先生在他30歲時在燕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的論文即是《中國畫論研究》。
南宋佚名《孝經圖》
通過對宋代家具圖像的研究,宋代的家具可分為皇室家具、貴族家具、文人家具、民間家具和佛教家具等。而其中文人家具對後世的影響最大。
張先 十詠圖
北宋 趙佶 文會圖
宋佚名《槐蔭消夏圖》
從這些宋代文人繪畫圖像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家具在種類上已經是相對完備成熟的,他們已經形成了統一的風格,格調素雅、色彩渾穆、線條瘦勁的特點。這些文人家具成為了宋代家具的代表,在整體上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趨於方正簡潔,走向了以實用為主,崇尚簡練的道路。
南宋佚名《韓熙載夜宴圖》
因此,宋代家具多講求橫平豎直,簡約明了,盛行方正簡潔之風,這些特徵基本上為後來明式家具的經典風格,奠定了基礎和發展方向,那這種宋代文人家具的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經過分析,這和當時社會的家具用材、加工工具以及區域和氣候都有關係,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和宋代文人的審美思想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
宋代相比它之前的隋唐、五代時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大量的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任用人才,這使得大量來自民間的文人進入士大夫階層的一個文官政府形成。
宋 佚名《十八學士圖.觀畫》
民間簡樸淳厚的生活觀念和藝術趣味,儒釋道思想的合流,使一種清新雅潔、寧靜恬適的審美思想在他們中間逐漸成熟,又因其「高雅清正「而倍受推重,並對一向崇尚豐腴繁麗的上層宮廷、貴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們由理學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精微內斂,由宋詞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簡約幽雋,由散文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務實深微,由宋瓷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清逸素雅,由書法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意韻澄澈。
在繪畫上,蘇軾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蕭散簡遠",歐陽修的"蕭條淡泊"、"筆簡而意足"所共同營造的"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藝術追求更是極大地影響了北宋中期以後的文人審美思想。有著這種審美情趣的士大夫們在生活器用上潛移默化地貫徹這種審美風格是自然而然的。
綜上所述來看,清利明快、簡潔素雅的家具在南宋逐漸成熟是順應審美思想發展趨向的,而明代中期以後,這種審美主體和思想基礎在宋代基礎上不斷發展,加上多種因素的促進,簡潔素雅的明式家具順理成章一舉躍上頂峰。
參考文獻:
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故宮經典《故宮明式家具圖典》 整理編輯:河州悟道
END
樸道木器 器美生活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