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審美思想,影響了明式家具的發展

2020-12-01 樸道木器美學空間

長期以來,人們研究傳統藝術領域中的傳統家具,因傳世的實物例證極少,故都離不開古代繪畫的探究。古代書畫作品中,尤其是在宋畫中描繪了大量的家具,這二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成為了家具研究者矚目的一個方向。

明式家具研究的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1914~2009年),在明式家具研究上取得了輝煌成就,寫出皇皇巨著《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這都離不開他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精深研究與實踐。王老先生在他30歲時在燕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的論文即是《中國畫論研究》。

南宋佚名《孝經圖》

通過對宋代家具圖像的研究,宋代的家具可分為皇室家具、貴族家具、文人家具、民間家具和佛教家具等。而其中文人家具對後世的影響最大。

張先 十詠圖

北宋 趙佶 文會圖

宋佚名《槐蔭消夏圖》

從這些宋代文人繪畫圖像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家具在種類上已經是相對完備成熟的,他們已經形成了統一的風格,格調素雅、色彩渾穆、線條瘦勁的特點。這些文人家具成為了宋代家具的代表,在整體上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趨於方正簡潔,走向了以實用為主,崇尚簡練的道路。

南宋佚名《韓熙載夜宴圖》

因此,宋代家具多講求橫平豎直,簡約明了,盛行方正簡潔之風,這些特徵基本上為後來明式家具的經典風格,奠定了基礎和發展方向,那這種宋代文人家具的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經過分析,這和當時社會的家具用材、加工工具以及區域和氣候都有關係,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和宋代文人的審美思想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

宋代相比它之前的隋唐、五代時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大量的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任用人才,這使得大量來自民間的文人進入士大夫階層的一個文官政府形成。

宋 佚名《十八學士圖.觀畫》

民間簡樸淳厚的生活觀念和藝術趣味,儒釋道思想的合流,使一種清新雅潔、寧靜恬適的審美思想在他們中間逐漸成熟,又因其「高雅清正「而倍受推重,並對一向崇尚豐腴繁麗的上層宮廷、貴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們由理學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精微內斂,由宋詞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簡約幽雋,由散文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務實深微,由宋瓷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清逸素雅,由書法可見宋代文人思想之意韻澄澈。

在繪畫上,蘇軾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蕭散簡遠",歐陽修的"蕭條淡泊"、"筆簡而意足"所共同營造的"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藝術追求更是極大地影響了北宋中期以後的文人審美思想。有著這種審美情趣的士大夫們在生活器用上潛移默化地貫徹這種審美風格是自然而然的。

綜上所述來看,清利明快、簡潔素雅的家具在南宋逐漸成熟是順應審美思想發展趨向的,而明代中期以後,這種審美主體和思想基礎在宋代基礎上不斷發展,加上多種因素的促進,簡潔素雅的明式家具順理成章一舉躍上頂峰。

參考文獻:

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故宮經典《故宮明式家具圖典》 整理編輯:河州悟道

END

樸道木器 器美生活

小貼士

相關焦點

  • 宋代家具——明式家具之源
    宋代家具正是一種在特定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的觀照下,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產生的不斷升華的藝術載體。1.在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中,天工清新的「 出水芙蓉」之美無疑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蘇軾的那種「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對平淡美的大力倡導更成為文人的審美潮流。這種思想對後世明代文人影響很大,與其追求簡素空靈的審美取向十分的契合。
  • 宋代確立了明式家具的基調,抓住了家具線條的精髓……
    此時,世俗審美開始主動向文人靠攏,文人追求的雅文化,成為整個社會的潮流風尚。 可以說,文人家具的基調,是在宋代就已經確立了的,明式家具在此基礎上,對造型和工藝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 明式家具,文人風骨
    明式家具,生來自帶一股含蓄內斂、行雲流水的氣韻,合著城市山林裏白牆花影、小橋流水的韻致。01文人風骨明式家具,脫胎於文人的胸臆,隨著江南私家園林的興盛而發展起來。明代中後期,唐寅、李漁等文人騷客紛紛加入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時式的推廣,特別將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融化到具體的器具之中。使得那時文人的思想、藝術和獨特的審美觀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時,也使明式家具製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明式家具,簡約而不簡單,賦予家具文化思想,彰顯古人審美品味
    明式家具被譽為世界家具的巔峰,其風格典雅、造型優美、結構科學是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但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文人將文化與家具進行結合,使明式家具散發出無盡的魅力。因為有了文人參與,孕育的明式家具才有豐富深刻的文化底蘊,文人把他們的審美和智慧帶到家具設計中,也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 「明式」不只包括黃花梨家具,淺談明式家具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如果對它的產生,歷史發展,直至今天的收藏熱有所了解的話,才能明確「明式」概念,並摒棄以「材料」衡量明式家具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觀點。冷峻的宋代家具是明式誕生的基本中國家具誕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漢以後,經過南北朝直至隋唐的演變,到了宋代,家具發生了從矮到高的顛覆性轉變,種類也從單一品類發展成床榻、椅凳、桌案、櫃架、屏風等。人們的起居方式徹底改變,由席地而坐進入到了便捷的垂足高坐時代。家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過,宋代木質家具未有實物遺留,只有少許來自墓室的陪葬品。
  • 文人與明式家具
    ,都因審美而被人所喜愛。,清居雅韻,歷來是文人雅士安放性情之處。坐臥起居之物,都是文人風韻的體現。 這種說法用於形容明式家具,尤為恰當。優雅的明式家具,其比例尺度皆流露出一種自然的和諧,而它的體量與線條變化,也蘊含著獨特的節奏和動感。 精巧的結構,與家具之外的留白,形成正負空間的美妙轉換,這些變化,仿佛帶有一種抒情的意味,足耐觀玩。
  • 明式家具,文人雅客的閒情
    明式家具,是中國家具史的巔峰之作,中國家具藝術的瑰寶,以其獨特的型、材、藝、韻,尤其是其蘊含的濃厚文人氣息,成為數百年來海內外收藏的珍品。它展現的儒雅風韻仿佛訴說著一位文人的風華身世、雅致性情,觀之靈動氣韻,遺世獨立,飄逸中內含風骨;撫之瑩潤質地,硬朗中略帶溫潤。
  • 明式家具 現代家具設計的重要流派
    明式家具由於有了文人的積極參與,就註定會賦予家具詩情畫意的意境和表現力。文人會將自已的古雅之氣通過家具這個載體予以表達和體現。史稱工藝品「出俗工之手,則賤技賤業也;出文人手則騰貴」,這正是明式家具與歷代家具不同的關鍵所在。
  • 明式家具之簡素空靈
    一句簡素空靈,把明式家具的最高審美指向表達的淋漓盡致。體現簡素空靈之美的家具被推為上乘之品,是有其藝術淵源和文化背景的,它直接受明清以來文人畫的影響,兩者在審美旨趣上一脈相通。從魏晉玄學開始,一直有著一個哲學命題:有和無。王弼在他的《論語釋疑》中提出:「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
  • 明式家具造型藝術特點探討
    1.3社會文化的影響自古以來,儒、道、禪三家哲學思想主導和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到了明代中後期以後,三家思想出現了互融互促的局面.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見樸抱素」.儒家重在「禮樂」,主張藝術要「美善相樂」.禪宗認為美在意境,注重自然和心靈的相融.明代文人參與家具的設計
  • 明式家具的八大精神
    明式家具之所以能登上大雅殿堂,能成為大家共認得古典家具的審美典範,這裡就必須談到明清兩代的文人,即中國古典文人審美情趣。 明代家具製作的重鎮蘇州,是當時全國手工業最密集的地區。至明後期,蘇州等地出現"富貴爭盛、貧民尤效"的風氣。這不僅僅體現在服飾上,當時的婚嫁習俗、家庭擺設對家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到了"既期貴重,又求精工"的地步。
  • 天圓地方——明式家具經典形器的文化內核
    圈椅起源於五代十國,在唐代定型,是月牙凳和憑几的結合體;在宋代成熟,整體造型樸素自然、雋秀雅致;而到了明代,天生自帶文藝氣息屬性的圈椅,因其造型簡約、結構科學,受文人士子追捧,得到高度發展。圓和方的巧妙結合讓圈椅從視覺上看起來非常穩健和諧,富有書生儒雅氣質;從審美角度看,圈椅線條優美流暢,如同書法或寫意畫般行雲流水,凸顯文人家具的特性;而在思想層面上,暗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和「外圓內方」的傳統品德,它將古人的世界觀和家具完美融合,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之作。
  • 返璞歸真·明式家具
    意思是說一件優美的器物,在製造過程中必然受到「天時,地氣 ,材美 ,工巧」這四種因素的影響。「時」「地氣」強調的是自然環境方面的因素。「材美」「工巧」則強調的是製造主體方面的因素。明式家具的發展根植於本土文化,自然深受中國傳統自然造物觀的影響。
  • 文人書房: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家具
    上海博物館王世襄先生舊藏明式家具展廳局部 1984 年,受知名學者王世襄(1914~2009 年)先生之邀,我前往北京,將其著作《明式家具珍賞
  • 大漆家具 對明式家具的再認知
    漆木家具的發展時間、風格流派、地域特色等,加上皇家、宗教、文人、工匠等多方加諸的人文影響,都使得漆木家具成為華夏家具之宗。大漆家具、紫黃家具均屬漆木家具裡的一個分支,且都是精良之作。  筆者認為,當前古典家具領域存在一些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如何正確理解明式家具的定義,二是怎樣對漆木家具進行定位。筆者1984年接觸到第一件古代家具後的10年間,所見到的家具也多以紫黃(紫檀、黃花梨)為主,所以當時筆者的擇物標準及審美取向也完全定格在紫黃家具上,認為黃花梨家具的制式最美,紫檀家具的雕工最好。
  • 明式家具中的佛教文化
    我國歷來以蓮花為瑞物,並以蓮花為君子的象徵,裝飾明式家具時常用荷 花,形成形象逼真的立體畫面,同時也真切反映了文人雅士最求如蓮花般品行高潔的心志。 思想與自然 中國的佛教文化有「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法界圓融」的觀念,強調人和物不是對立的狀態,而是「自然生存環境與生命主體依正不二,相依相融」。而明式家具中,時時處處體現著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強調,更是文人以身心體悟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心態之最好呈現。
  • 世界家具的巔峰——明式
    文人雅士將家具與文化進行結合,使明式家具散發出無盡的魅力,文人的思想融匯到了家具裡,江南文人則為明式家具帶來了獨特的灑脫與清雅。 中國傳統家具的雛形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經過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沉澱、積聚了無數中華民族的智慧,中國傳統家具終於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頂峰。其代表作就是誕生於明朝中期煙雨江南的明式家具,為中國家具史書寫下了傳統家具最高的巔峰。
  • 海巖談家具收藏:明式家具地位何以不可撼動?
    所以「明式家具」事實上也就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明式家具」的用材當然還可包括楠木、榆木、柞榛木等各種軟木,甚至包括「明式」文人款型的漆飾家具。狹義的「明式家具」是從明中晚期開始,由文人參與製作,追求硬木天然的色澤紋理,追求科學的結構法度,追求精巧的榫卯構造,追求簡潔自然的造型設計,追求線腳雋秀的美學意趣的江南文人家具的統稱。
  • ...海南黃花梨|王世襄|黃花梨|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珍賞|海南省博物館
    花梨文化滋養家具內涵海南島天養地護,雨露恩澤,培育了華貴典雅的黃花梨:它香氣暗含,歷久彌醇,與人的氣息相交流,相融相通;它不溫不燥,不卑不亢,不寡不喧,在顯現自然本色的同時,給人充分的想像空間;它的紋理如行雲流水,華美而絢爛,空靈飄逸,景自天成,特別適合打造簡潔凝練的明式家具;產生包漿的黃花梨光澤成熟收斂,其氣質更可滿足文人雅士韜光養晦的境界追求
  • 從胡床到圈椅 明式家具的文化力量
    明式椅子即是其中的代表作,明式椅子充分發揮了硬木的色澤和紋理之美,不事雕琢,為了講求線條的優美,在不影響整體的前提下,只做適度的雕飾,與古樸的木質融為一體。在中國傳統禮儀中,怎麼坐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沒有椅子,魏晉之前的坐,均為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便有不同坐法:坐、跽坐和箕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