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最驚豔的一首詩,開頭只有7個字,卻包含了3種意象!

2020-12-04 慶餘說詩詞

王昌齡,字少伯,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其詩以七言絕句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與高適、王之渙合稱「唐代三大邊塞詩人」。另外,王昌齡還有著「詩家夫子王江寧」、「七絕聖手」之美譽,以及在七絕方面與李白齊名。詩歌風格以委婉含蓄為主,多比興、寄託手法,表現出曲折深遠的意境。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他的一首經典詩作《聽流人水調子》。

《聽流人水調子》是王昌齡晚年遭貶龍標途中偶然聽到江湖樂人鳴箏,而引起思緒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通過對客中聽箏的描寫,情景交融,抒發了王昌齡作為遷謫者在異鄉的愁苦之情。全詩意境悽清,意蘊深遠,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王昌齡的這首《聽流人水調子》: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首句「孤舟微月對楓林」,王昌齡便在短短7個字中包含了孤舟、微月、楓林三種意象,令人驚豔。古典詩歌中有以江月表達客愁的傳統。主要是因為人在江中孤舟上見到月亮,加上月光與水光的交相輝映,極易牽動客子的愁情。王昌齡這句詩表達的便是這種意境。雖然沒用直接言愁,但字裡行間卻流露出來了愁情。

如果只有這兩種意象,恐怕還比較平淡。但王昌齡卻隨後跟上了「楓林」這個意象,就使其高人一等了。「楓林」是秋天獨有的意象,更是和客愁緊密相關的意象。從「楓林」自然會讓人想到蕭瑟的秋天,加上前面點出的夜晚,則更有一種「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般的肅殺之聲。至此,三種意象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極為悽清的意境。

而在這種意境下,江湖流浪樂人的箏曲,便極其貼合此情此景。「分付鳴箏與客心」,即箏曲所傳達出來的漂泊之心和王昌齡此時身為遷謫者的心境相印。從這句詩可以看出,王昌齡因為環境產生了濃濃客愁,在聽到極其哀切的「水調子」後,便與彈奏的流浪樂人,有了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悲壯情懷。景色、箏曲、人的心境便在這裡融為一體了。

接下來的這句「嶺色千重萬重雨」,既是對首句寫景的回應,也是對箏曲的烘託。即此刻層層山嶺被迷濛的霧雨所籠罩,也有形容箏曲之聲如雨聲之意。仿佛王昌齡聽到了箏曲聲後,便陷入到了一種千重萬重的幻境中。但不管怎麼說,這句詩都是暗示了王昌齡和樂人此時的複雜心緒。視覺、聽覺上的表達,極易感染人。

最後一句「斷弦收與淚痕深」,則是箏曲之聲到了高潮,也是人的情緒到了頂峰之時。即彈奏的箏弦突然斷了,流下的淚多到就如同是那「千重萬重雨」。新穎獨特的表達,正是對王昌齡情緒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

綜觀王昌齡的這首詩,無論是開頭7個字中的3種意象,還是後面對人的情緒,那種渾融含蓄的藝術表達,都讓人讀起來為之感到驚豔。對於王昌齡的這首詩,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我國古典詩詞的意象極其豐富,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以月傳達思鄉、念親之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是以芳草喻離恨或相思;「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是以鷓鴣鳥寄託處境之艱難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今天,小赫赫就再為大家帶來一首王昌齡的作品。在看過那麼多的離別、讀過那麼多的送別詩後,小赫赫依然會被這首詩中的兩句話所驚豔、所感傷。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今天,小赫赫就再為大家帶來一首王昌齡的作品。在看過那麼多的離別、讀過那麼多的送別詩後,小赫赫依然會被這首詩中的兩句話所驚豔、所感傷。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七個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王昌齡,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岑參合稱「三大邊塞詩人」。其詩語言精煉,意蘊豐富。風格委婉含蓄,意境深遠。尤以七言絕句見長,有著「七絕聖手」的美譽。王昌齡的經典詩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出塞二首·其一》。
  • 劉禹錫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詩,只是開頭7個字,就足以驚豔萬古!
    在眾多描寫黃河的古典詩歌中,劉禹錫的這首《浪淘沙》無疑是唐代文壇中最精彩也最貼切的作品。整首詩大氣磅礴,極具感染力,只是開頭7個字,就足以驚豔萬古。全詩如下: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 劉禹錫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詩,只是開頭7個字,就足以驚豔萬古!
    在眾多描寫黃河的古典詩歌中,劉禹錫的這首《浪淘沙》無疑是唐代文壇中最精彩也最貼切的作品。整首詩大氣磅礴,極具感染力,只是開頭7個字,就足以驚豔萬古。作為描寫黃河的一首千古名作,劉禹錫這首《浪淘沙》與李白的《將進酒》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比,氣勢上一點都不遜色。而且,就黃河的實際狀況相比,這首詩要更加貼切更加形象,無疑是一首最精彩的描寫黃河的唐詩。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
    王昌齡是唐代邊塞詩人,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的作品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驚豔了世人千年;再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令人熱血沸騰。王昌齡才華不遜於李白,卻歷經坎坷,幾遭貶謫。不過詩人總是披肝瀝膽,被後人不斷稱讚。
  • 王昌齡最曲折的一首詩,末句7字,讀後令人唏噓不已
    但是,寫七言律詩時,在短短的四句詩歌中也能營造出一種戲劇性轉折的,首推王昌齡的這首《閨怨》。王昌齡毫無疑問是唐代詩人中寫閨怨詩的名家,他的閨怨詩可以與詩仙李白同樣題材類型的詩歌相媲美。《閨怨》是王昌齡最經典也是最知名的一首閨怨詩,末句「悔教夫婿覓封侯」可以說是道出了千百年來女子的共同心聲,也總結出了千百年來閨怨的根本緣由。
  • 王昌齡最霸氣的一首詩,一開篇便驚豔了世人,令人熱血沸騰!
    王昌齡,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唐詩裡的經典作品,而且他本人也被稱為"七絕聖手「,尤其是他的那些邊塞詩,可以說是寫得大氣磅礴,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唐朝可以說是盛產詩的時代,那個時代的詩人,猶如漆黑夜空裡的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也照亮了我們這些後人。
  • 王昌齡賞月時寫下一首詩,最後5個字意味深長,堪稱一絕!
    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出現最早、使用頻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是歷代詩人表達某些特定情感的載體。最為常見的是將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寄託著詩人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於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等佳句,便在淺吟低唱中流傳至今。
  • 王之渙最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5個字,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鸛雀樓》,便是一首以千鈞巨椽,描繪出北國河山壯麗景色的千古絕唱。它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他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對於王之渙這首詩,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被譽為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特別是後兩句蘊含深刻的哲理,常常被引用,作為激勵人們昂揚向上的座右銘。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王昌齡 ,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邊塞詩氣勢渾宏,格調高昂,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著名詩人相交甚厚。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王昌齡在送別自己的好友辛漸時所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最悲壯的一首五言唐詩,開篇10個字就寫出悲涼邊塞
    詩詞博物館,今天我們來看唐代詩人王昌齡。唐代詩人王昌齡,是能夠和岑參、高適等相提並論的大詩人,其與孟浩然、李白等都有不少交集,是盛唐邊塞詩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我們最熟悉的王昌齡的詩句,莫過於「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七絕唐詩使得王昌齡得到了「詩家夫子」、「七絕聖手」的稱號,而且詩歌本身所洋溢出的自信與豪情,在盛唐詩歌中也是獨樹一幟。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全詩只有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
    導語:李白一首詩描寫四川美景的詩,全詩僅28個字,卻包含了四川5處地名,寫出了一幅千裡蜀江旅行圖。 對於李白的出生地,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爭議,但李白是在哪裡長大的卻是毫無爭議的,那便是四川,而且李白自己也說四川是自己的故鄉。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全詩只有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
    導語:李白一首詩描寫四川美景的詩,全詩僅28個字,卻包含了四川5處地名,寫出了一幅千裡蜀江旅行圖。而李白寫過的月亮題材的詩也很多,比如,連三歲孩童都會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還有著名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李白在出蜀時寫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也是眾多李白寫月題材的詩之一,這首詩通過描繪峨眉山的明月及羌江中的月影,來表達他依依不捨的離別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僅開頭10個字,便驚豔了世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並稱「李杜」,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兩顆明珠。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七個字,便驚豔了世人!
    其詩以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李白的詩,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富有浪漫主義精神。即使是表達離別,抒寫愁緒,也是富於豪邁瀟灑的情懷。如李白的經典詩作《金陵酒肆留別》。《金陵酒肆留別》是李白出蜀後漫遊金陵期間所作的一首話別詩。
  • 這首詩只有20個字,卻包含了10個數字,且早已成為兒童啟蒙古詩
    畢竟一首詩的字數本身很少,所以往往一個字詞都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但是數字指代的意義往往要單薄很多,如果出現在詩歌當中,勢必要有特殊的意義。一般來說,數字在詩歌中的作用不外乎讓詩歌更有活力,比如「一葉知秋」很有意境,更好的表達詩歌本身的意象美;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呈現在讀者面前更完整的意象。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十四個字,驚豔了世人!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與杜甫並稱「李杜」。「李杜」在文壇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代表了浪漫與現實兩大主義。若論才華,李白當之無愧為「大唐第一詩人」,著名的現代詩人余光中曾在《尋李白》寫道: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但是如果說起意境之美,李商隱的詩自然名列前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著名的詩人。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韻律悠長,風格奇幻,尤其描寫愛情方面,更是表述的纏綿婉轉,撩人心弦。李商隱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不但在寫詩方面頗具藝術造詣,在書法上也是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