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佛教專家五臺山感受山西佛教藝術文化(組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多國佛教專家五臺山感受山西佛教藝術文化(組圖)

2016-07-22 13: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五臺山7月22日電 (範麗芳)「第一次見手工做紙,第一次見手工紡布,還見到了弘一法師的書法,太感動了。」22日,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舉辦的山西省佛教藝術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上,來自義大利佩魯賈大學的教授黃曉星難掩心中激動,連聲讚嘆,「從來沒有見過,太珍貴了。」

外國學者正在觀看展會的書法作品。 飛雪 攝

  當日,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國際知名歷史學家、漢學家、佛學研究者和國際夏令營學員,參觀了山西佛教藝術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此次展覽共展出山西平定砂器、平陽麻箋、平遙漆器、壁畫、河北原村土布等五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弘一法師、圓瑛法師、妙江法師等高僧書法及與佛教相關的藝術作品,展現了山西悠久深邃的佛教歷史,以及佛教與本地文化的交融,亦供前來五臺山朝佛僧侶觀賞。

圖為弘一法師書法作品。 飛雪 攝

  「我看到弘一法師的作品,一幅是出家前,一幅是出家後,前者看到的是一個藝術家,後者則體現了一個修行者。」黃曉星稱,沒想到可以在這裡見到弘一法師的書法。

圖為當日展出的書法及攝影作品。 範麗芳 攝

  五臺山所在的山西省地處黃河中遊,黃土高原東部,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現在的山西,文物單位超過17000處,其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佛教傳入中國後,山西各地湧現出許多名寺高僧,特別是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平定砂器可作為寺院茶具等。 範麗芳 攝

  「佛教並非以一種孤立的形式存在和發展,而是與當地的藝術密切相關。」此次展覽的策劃者張國瑩介紹,原村土布環保、舒適,可作為僧服原料,平定砂器可作為茶具,而平陽麻箋則與高僧大德通過練習書法表達一種志向的習慣相關,「希望藉此展現出佛學是如何影響本地產品的美學和倫理學,以及這些產品又是如何再用於寺院。」

河北原村土布舒適、環保,可用作僧服原料。 範麗芳 攝

  張國瑩坦言,敦煌莫高窟也許是最著名的佛家聖地,但其實在中國還有很多類似卻有待認可的地方,特別是在山西,「這次挑選的都是我們認為十分重要卻未被認可的佛教聖地和佛教藝術。例如,本次展會中我們展出了高平開化寺的部分壁畫複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編》雖可追溯到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但其宗教價值和藝術成就卻未能得到完全認可。我們希望能引起國際專家學者的注意,並且鼓勵相關研究的開展。」

  19日到25日,五臺山佛教國際研究院成立儀式暨第二屆《五臺山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五臺山竹林寺舉行。(完)

相關焦點

  • 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
    山西五臺山,佛教聖地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並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五臺山還與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擁有佛教聖地五臺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西沂州市
    忻州是旅遊熱區,擁有佛教聖地五臺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著名景點;擁有「摔跤之鄉」、「中國八音之鄉」、「中國雜糧之都」、「雙擁模範城」「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示範城市」、「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新石器時代忻州就有人類活動。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追兵。
  • 五臺山佛教國際研究院成立暨第二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在大聖...
    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山西訊  2016年7月19日,五臺山佛學與東亞文化國際研究院(五臺山國際研究院)暨第二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究研討會在五臺山大聖竹林寺隆重召開。另外,參加大會還有中國宗教學會副秘書長、佛教在線總幹事安虎生先生,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巴雷特教授,哈佛大學羅柏松教授,牛津大學田海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等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法師,以及多家新聞媒體。
  • 四大佛教名山書法精品聯展走進山西五臺山
    2日,四大佛教名山書法精品聯展走進山西五臺山,山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石躍峰在開幕式現場如是說。當日共展出各地高僧及書法家佳作近180幅,書寫內容或錄禪語,或寫詩偈,或詠山水。 屈麗霞 攝  當日共展出各地高僧及書法家佳作近180幅,書寫內容或錄禪語,或寫詩偈,或詠山水。
  • 「翰墨飄香 福佑五臺」——五臺山望海寺藝術中心揭牌 弘揚佛教文化
    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山西訊  2016年5月18日,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五臺山望海寺藝術創研中心揭牌儀式在東臺望海寺內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五臺山東臺望海寺、中國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國五臺山畫院主辦,中國五臺山望海寺住持、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覺一法師、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執行主席王子忠、書法大家韓秀峰、鄭林芝以及中國書畫家聯誼會30多名書畫大家、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60多名書畫大家出席。五臺山文聯主席安建華主持了此次揭牌儀式。
  • 五臺山的佛教文化,歷經千年歲月的沉澱,成為了佛教的一大象徵
    而說到佛教文化,我們都知道,佛教並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而西方國家則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中國佛教是由印度佛教傳入發展的,而印度佛教的東傳一般被認為是在漢明帝時期。
  • 山西地區的佛教文化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都不是起源於山西地區的宗教,但是,在中國封建時代,山西地區的佛教和道教文化異常繁榮興盛,是中國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這種現象,在一定意義上也和山西地區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
  • 中斯佛教專家齊聚五臺山紀念法顯大師 再續千年佛緣
    法顯,東晉時期山西人,於公元399年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前後歷時14年,遊歷20多個國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期間曾在獅子國(今斯裡蘭卡)留學2年,他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返回國後他寫出了第一部反映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著作《佛國記》。  「《佛國記》是中國首本記錄當時中亞、印度和南海諸國山川地貌和風土人情的遊記。」
  • 草原文化,與佛教文化代表烏布五臺,有從山西五臺山請來的文殊菩薩
    西烏濟木齊旗的烏蘭五臺就是這樣的地方,是西藏佛教文化的名勝,是草原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代表性目的地。2000年,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悠久的人文底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人們可能不記得烏蘭五臺最初的輝煌,但它和山西五臺山有著相同的歷史。
  • 山西最美的山是五臺山,這裡是佛教聖地,這裡也是避暑勝地
    五臺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來到這裡你會感受到這裡的文化。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大最悠久的寺廟,塔內的舍利大白塔是五臺山最顯赫的標誌性建築,來到這裡,我們會感受到她的神奇之處。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臺之稱,在日本、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古建藝術、歷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1982年,五臺山以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歷年來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遺產」等榮譽。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顯通寺(靈鷲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臺山五大禪處」。臺懷鎮是寺廟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臺山佛事活動和經濟生活的中心。相傳五臺山是文殊師利菩薩講經弘法的場所。歷史上,印度、尼泊爾、朝鮮、日本、蒙古、斯裡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來此朝聖求法的甚多。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
  • 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並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五臺山還與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五臺山歷代佛教建築簡述
    五臺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歷代木結構和磚石結構佛教建築,以及附屬於建築之內的雕塑繪畫,是五臺縣佛教文物的主要內容。五臺山山門宋元時期,佛教建築和佛教藝術在境內的遺物較多。佛教建築明清佛教遺物,境內多處可見。明中葉以後出現的完全拱券構造的磚質建築,顯通寺七處九會殿堪稱典型。
  • 山西五臺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前往...
    山西五臺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前往朝拜 山西五臺山自古就是佛教名山,幾千年來香火旺盛,是很多善男信女一直去朝拜的地方,五臺山與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
  • 吸引多位皇帝親臨拜謁 佛教聖地五臺山魅力何在?
    其子康熙皇帝先後五次「攜蒙古諸王」朝拜五臺山,根本目的在於利用五臺山佛教「柔服蒙古」,並不是找什麼父親或遊山玩水。  但五臺山這個佛教聖地,在歷代統治者,尤其是崇尚佛教的清朝統治者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處的佛教道場——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境內,屬太行山系的北端,別稱「清涼山」、「紫府山」、「靈鷲峰」。五臺山並非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山峰組成的五臺山。五臺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五大佛教重地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相約於五臺山,感受佛教之神韻,品當地小吃感受民俗
    在山西上大學的我,在放假期間也去了不少的旅遊勝地,也參觀了不少的當地的美景,品嘗了很多當地的美食。在山東土生土長的我,初到山西,還真的是很不習慣,在哪裡感覺很乾燥,而且天氣很不是很好,但即使這樣,山西還是有很多美景的。
  • 山西五臺山景區返璞歸真 中國佛教聖地更加清靜
    中新社五臺山一月二十一日電 ( 張恩 高峰毅 焦瑾琦) 子醜交替、舊曆年的歲末進入倒計時之際,正在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山西五臺山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今天的五臺山變得更清靜了」,這是有機會有到五臺山旅遊的遊客的一致感受。五臺山管理局局長梁有升告訴記者,去年是五臺山風景區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關鍵之年。
  • 淺談五臺山佛教文化的內涵及其人文精神——賀瑞玲
    五臺山的佛教文化突出表現在它盛大的佛事活動,集歷史文化和藝術之大成的佛教建築,獨特的佛教音樂和美麗的神話傳說。  一、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動  五臺山作為中國佛教聖地之一,歷史悠久,宗教習俗一直延傳至今,形成了許多較為固定的模式,如暮鼓晨鐘,早晚功課,講經說法,傳戒受戒。而法會是五臺山佛教寺院的主要宗教活動,也是進行較多的宗教活動,一年內大致有十五次節日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