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對於小學上到一半的家長來說,課外閱讀真是個誰也繞不過的深坑,裡面的門道太多了。
大家常說的家庭閱讀,其實通常是指中文部分的現代文閱讀,繪本、童話、神話、小說等等。
受原版英文學習思路影響的家長們,還早早同步進行了英文原版閱讀的啟蒙。
人稱雙語閱讀。
可我們很容易漏掉一個重要的閱讀版塊:文言文閱讀(也可以叫小古文閱讀,或古代漢語閱讀)。
這個版塊內容重要、分值高、難度大,光靠一年兩篇的課堂進度(小學階段),是完全撐不起流利閱讀和熟練做題的,所以也得瓜分咱們寶貴的課外閱讀時間,來進行提升。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一家之言,是打算怎樣來進行文言文的課後閱讀。
第一,先把小學課本的文言文掃一遍。
不是說文言文的課後閱讀嗎?咋又變成課文內容提前學了呢?
原因有三:
1、小學段的文言文,數量並不多,一學期一兩篇,總數不過十六篇。有時間的小學生(特別三年級前的孩子),一至兩個學期就能粗過一遍。
2、小學段的文言文,字數不長,篇幅接近,難度跨度不大。從三年級的幾十個字到六年級的百餘字,都在孩子可接受的範圍內。
3、先攻課內文言文,是要摸清課內的難度底和數量底,把反正要讀要背的部分提前搞定,減輕課內壓力。
再根據課內的水平,去選擇課外讀物的難度和數量,形成一個閱讀緩坡。
第二,準備幾本短小精悍的文言文精選,排個計劃,初步過一遍。
把課內文言文初步掃完後,就可以借用英文閱讀中「螺旋式上升」的思路,做課外閱讀。
選一兩本文言文精選,篇幅短小,內容經典,字詞常見,語法不難,帶注音、帶釋義的大字版(市面上這類書很多,不少家庭都有添置)。
根據自家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時間安排,列個大致進度,一篇篇的讀起來。
我家的進度,就只在周末安排額外讀一篇,一年估計就在四十來篇的樣子(估計做不到周周都學)。
而據我所知,一些進度快的孩子,一年就背完上百篇小文言文。
第三,選一本適合青少年版本的《世說新語》,挑著讀。
當孩子讀完百把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後,古代漢語的語感有了,基礎字詞懂了,基本語法會了,就可以挑著篇幅長點,內容豐富點的古文讀物接著看了。
為什麼先選《世說新語》呢?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中國古代小說的萌芽,魯迅先生贊它是「名士底(的)教科書」。
1、內容有趣,講的是西漢到南朝劉宋時期,尤以魏晉為主,文人名士的逸聞軼事與玄言清談。
知乎上稱它為古代段子集錦,話雖有點過,但從側面說明了它的豐富趣味性。
2、歷史真實人物眾多,它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群「別人家的孩子」。
孔融讓梨、七步成詩、管寧割席、道邊苦李、書聖王羲之、畫祖顧愷之等等,大量的真實人物,與歷史高度重合,親子共讀,教育意義很強。
3、《世說新語》有點象現代的微型小說,篇幅都很短小,很適合剛剛讀完小古文的孩子銜接上來。
4、它是小學、初中文言文考試的常用題庫,這個家長們都懂的,不展開說了。
市面上各個版本很多,我們選個適合孩子看的,帶注釋、帶譯文的就好了(如果孩子偏好插畫版、漫畫版,也可以先看看,了解好內容,再去讀古文)。
第四,選一本適合青少年版本的《古文觀止》,精讀+泛讀。
我個人認為,《古文觀止》才是孩子小學高年級、中學段古文課外閱讀的重頭戲。
1、《古文觀止》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它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在康熙年間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此書是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是為學生編的教材。
也就是說時間往前翻300年,孩子天天讀的語文教材,正是此書。
有學者說,《古文觀止》是中國最偉大的語文教材,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文教科書(是不是過譽我不好說,但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2、時間跨度大,200餘篇,入選皆是名家名篇。
它的選文起自東周,下至明末,約222篇。選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名家名篇,比如《左傳》、《史記》、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等。
書名「觀止」一詞則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3、《古文觀止》以收散文為主,兼取駢文。它是歷代中國散文總集,代表了中國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為什麼要強調散文這一體裁?
因為它在四大文學體裁中,實用性和思辨性最高。
我們去看一下現代文閱讀,學得最多的是散文,考得最多的也是散文(特別是高考作文題,基本上考察思辨性極強的議論文,如果寫成詩歌、小說、戲劇,結果我就不說了哈)。
就連英文閱讀與寫作,重點也是現代文,非虛構類內容為主(文學賞析,寫英文詩歌,那基本上都是國際學校裡的作業)。
所以,做為最經世致用的文體,我們都要特別重視散文(特別是思辨型實用文體)的閱讀,無論是現代文、文言文、英語。
4、語文高分學霸們的共同路徑。
在語文日益趨難的情況下,那些輕鬆考清北,語文近滿分的娃們,他們文言文課外書單都有哪些共同書目?
如果你有興趣去了解一下,會驚奇的發現,很多人提前把《古文觀止》全書(注意是全書,不是精選集),基本刷了兩遍以上。
由於《古文觀止》的精品內容多,要做為課外重點閱讀,就要分階段進行,小學高年級讀一部分,初中讀一部分,高中再讀一部分(好在相關教輔也多,分階段,導讀、注釋、譯文等等),用豐富的課外去深化課內的知識。
有些家長會說,這個家庭閱讀也太多了吧,中文、英文、文言文都要搞麼?
(而且,我還想插一句,英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還並不是小學畢業考察的重點,現在花精力是為了後面的中學六年作準備。)
我只想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現在有時間不讀書,或是不擠時間來讀書,過不久,我們終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來奇妙重逢。
(單是《古文觀止》一書,中學課本就抽取了近30篇佳作,列為必背古文。)
#課外書#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本文於2020.11.04首發於《金融辣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