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房要300年 房奴之歌唱出房奴心聲(組圖)

2020-12-21 搜狐網

  中廣網北京綜合報導離幸福不遠的地方,我想就是這兒了,他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幸福裡,四萬多一平米。我每天賺錢很努力,花錢也很小心,可是要住進這幸福裡,需要三個多世紀,我買不起。我有一個多年的老鄰居,不知怎麼就搬進這幸福裡了,他們到底是哪兒來的那麼多錢啊,我很生氣,真的很生氣。

  據悉,這個視頻是演唱者川子在參加湖南衛視《節節高聲》節目時錄製的,後來被網友放到網上,不料引起網友瘋狂傳播,很多網友表示,這首歌唱出了「裸婚族」「三十難立族」「蝸居族」等一代房奴的心聲。有網友跟帖說:「我買下了幸福,但卻要用30年的時間來還債,真的不知道我的幸福在哪裡」,還有網友稱《幸福裡》才是更適合此前熱播的電視劇《蝸居》的主題歌。

  川子是北京土生土長的民謠歌手,曾在深圳酒吧演出的時候,被當地一個高級樓盤經理相中,希望他為當地樓盤寫首歌,當時那座樓盤就名叫「幸福裡」,而樓盤價格高達四萬一平米。川子無奈地笑著說,「我就尋思著著這"幸福裡"到底有什麼地方好,想來想去,覺得四萬一平米的價格實在太高,自己忙活一輩子也買不起,一時感觸頗多,寫出了這樣一首歌。」很多網民都說這首歌才應該作為電視劇《蝸居》的主題曲,川子卻坦言自己雖然沒有看過這部火紅的電視劇,卻也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房奴。「8年前,我就把自己在北京朝陽門的房子賣了,為什麼?太貴了,住不起啦!」率性的他如今乾脆丟掉了沉重的「蝸居」,帶著一把吉他,一隻叫「嘟嘟」的可卡狗,自己開了個酒吧,吃住都在那裡,日子樂得自在和輕鬆。

  無獨有偶的是,憑藉《丁香花》走紅的歌手唐磊也寫了一首關於房奴的新歌《我們的愛沒有屋》。「這是一首反映房奴現狀的歌曲,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共鳴。我相信感動我自己的歌曲,也一定能夠感動所有的人!」

  更多新聞聆聽中央臺中國廣播網獨家現場 (來源:音悅臺責編:馬學豪)

相關焦點

  • 時過境遷,如果時間回到二十年前,你願意當房奴嗎?
    沒房就不結婚到底是誰提出來的?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欲知後事如何我們下期再見……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既然提到房子這個話題那麼房價這個問題當然也跑不了,現在的房價我們都知道,像在小編家這種三四線城市裡,一套房子都要上百萬才拿的下來,更別說一二線城市了,幾百上千萬的房價真是我們這種普通小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 不當房奴 買房應符職業規劃
    「工作奴」,一個由「房奴」派生而出的新名詞。  買房貸款佔到收入四成以上的「房奴」們,在職場上也開始漸漸喪失了冒險精神。為了確保有穩定的收入可以還貸,他們害怕降薪、跳槽、失業,職業發展陷入困頓。
  • 幾十年後,沒有房的人和房奴有什麼區別?專家:差距一目了然
    本文來源:今日生活說,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房子是安家的地方,自古以來都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年輕人,每天早出晚歸,只想擁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如今房價越來越高,許多人為了買房,投資了幾十年的購買力。所以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房奴和無房族有什麼差別呢?
  • 房奴的生活怎麼樣?豈能用一句話說得清楚的!首發
    團團轉那樣,沒房的時候為了房子拼命三郎地幹活苦苦賺錢!如今,購買了房子!卻為了,還房貸而弄得頭腦發熱!這種就是,典型的社會底層房奴風暴吧!自從,成為了房奴之後!房奴風暴之怒火燃燒的時代,沒有辦法啊!人人都是一樣,在沒有房子的時候!就想著法子,進入購房大軍裡面!一旦實現了房子目標的時候,就被房子這個美麗的女魔頭!被控制了,自己的自由!
  • 最牛的房奴之歌
    前不久,一首被稱為「最牛的房奴之歌——《幸福裡》」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瘋狂傳播,創造了一天內點擊超過30萬次的紀錄。各大網站論壇上的「蟻族」、「P民」、「蝸居族」、「三十難立族」紛紛跟帖,爆炒和熱議這首歌曲。
  • 買了房子不要盲目狂妄,恩格斯早就指出「房奴」是很悲慘的!
    三年前一個朋友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有一個很開明的丈母娘,我和她女兒談戀愛的時候,他並沒有要求我們有車有房,而是開導我們說:「近2萬平米的房價你們是買不起的,要是我們老逼著你們去買車買房,就如同是逼著你們去自殺,特別是在你們沒有穩定的工作也沒有灰色的收入的情況下
  • 《蝸居》十句經典臺詞 揭示購房欲望與房奴帳本
    最近一部叫作《蝸居》的電視劇賺足了噱頭,這部房奴劇展現了「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速度」的社會現實,把房價壓力下都市白領焦灼困頓的生活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因此電視劇剛一問世就戳痛了房奴們的敏感神經,在網上鋪天蓋地展開了一場關於房奴、二奶、貪官的網絡大討論。
  • 「房奴」和「無房族」有何差別?內行人:再過幾年,一目了然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0年1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總體平穩,稍微有些回落。雖然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價恢復平穩,但依舊有很多人買不起房子。許多人買房不僅是因為他們沒有地方住,而主要是因為房子牽扯結婚、教育和養老的問題。可以說,房子不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房子還附屬了很多社會屬性。
  • 論當房奴,古人可比今人慘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就是「如何給孩子換個好的學區房」的故事。此外,「天價房」與「房奴」也古已有之。然而這個小房子,並沒有結束白居易的租房生活,因為離單位太遠,每天上下班要三個小時。他曾寫了一首《早出晚歸》,抱怨這種生活——「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因此,他在長安城中繼續租著房子,只有假期和公休日才回家。 後來的白居易進入漫長的流放期,自此直到他的人生暮年,長安和他似乎都沒什麼關係。
  • 「幸福的房奴」和「悲哀的無房者」,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面對現如今的高房價,國家也只能選擇出面進行調控,近兩年多城的房價都有所回落,人們對於買房這件事的態度也有所改變了,現在有的人覺得買不起房那就不買好了,租房也是一樣能夠用來居住。尤其是現在的90後,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覺得沒必要為了買房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那這樣的心態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幸福的房奴」和「悲哀的無房者」,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 「房奴」和「無房族」無差別?專家直言:再過幾年,差距一目了然
    無論是在一線或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或小縣,房價都在上漲。因此,在湊夠了首付錢後草草買了房,淪為房奴,每個月省吃儉用還著房貸。 有房族之所以願意為了買房淪為「房奴」,一方面是為了自住,滿足精神上的歸屬感,同時方便孩子上學等等。另一方面,因為房子是可以維持或增加基金資產價值的優質房子。
  • 清代房奴也辦「按揭」 購買官房用每月俸祿償還
    其實這大批的房奴並不是當今社會的產物,在古時便已有之。早在兩千多年前,先賢們就提出了「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的住房理念。在陶淵明設計的世外桃源裡對住房要求更是相當的高,所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禁讓人油然而生嚮往之心。可現實是殘忍的,受經濟、建築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人們面臨的往往是「長安居,大不易」的居住窘境。於是,便有了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
  • 「買房神曲」走紅網絡 你甘願做個房奴嗎?道出了年輕人心聲
    原標題:「買房神曲」走紅網絡 你甘願做個房奴嗎?道出了年輕人心聲   「誰會沒事去買房」   團長、臺灣人詹子賢是第一個認為買房沒有必要的團隊成員2015年,他的父母給他在上海普陀區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當時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其實我也無所謂,買了就買了,我也沒怎麼看過,也沒跟中介打過交道,都是我爸媽弄的。」   「啊潔白的海螺吹起,彩虹親吻了天際;啊哎奧嗚,啊誰在喜怒哀樂,幸福就突然來了。」阿卡主義人聲樂團的下一個打算是清唱挑戰歌手薩頂頂的《來者摩羯》,董文昊要一邊指揮、一邊唱歌,「順便」改編。
  • 「房奴」和「無房者」其實沒區別?20年以後,區別會特別大
    地產行業輝煌了20年,開發商的建房速度持續加快,房價也在快速上漲,已經漲到了大家買不起的價格。對工薪階層來說,目前的收入也就5000-8000元左右,但很多城市的房價卻超過一萬每平,就連小縣城的房價都在6000元以上,這也讓買房壓力加大。
  • 廈門街頭"房奴"雕塑躥紅網絡 創作者解釋含義(圖)
    作者稱,雕塑名為《傳承-狀態》,體現的是理想、傳統與現實分離及壓迫感  手撐地面,腳掌繃直伸向天空,身上壓滿有裂紋的紅磚——立在思北路口附近多年,這座名為《傳承-狀態》的城市雕塑,因為網友提出「房奴雕塑
  • 新版《新華字典》新增「房奴」「和諧」等熱詞
    漫畫:房奴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應妮)經過近8年修訂,中國人最熟悉的字典——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第11版5日在此間推出,新增了諸如「民生」、「和諧」、「房奴」、「曬工資」等熱詞。比如「曬」增加了新的釋義「展示」,多指在網絡上公開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曬工資」、「曬隱私」;「奴」字新增了「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門」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之意。「曬工資」、「房奴」、「學歷門」等這幾年的網絡「熱詞」也出現其中。
  • 未來5-10年,買房與沒買房的區別,你還在擔心成為房奴嗎?
    往期問答收錄在「老王說深房」百家號,關注看更多問答。有買房問題可私信提問問:請問老王,租房住,沒壓力,但沒有歸屬感,買房吧,背負大量債務,感覺壓力山大,好怕自己成為房奴。無奈啊!答:你好,租房住和買房住誰才是房奴?有的人為了買房,花光了多年的積蓄,甚至掏空了8個錢包,還背負了30年的房貸,所以被笑話為房奴?租房的人,不用湊首付,也不需要還房貸,平時用於吃喝玩樂的開支比較富裕,生活質量明顯比背著房貸買房的人高很多。
  • 戲作《念奴嬌》談一談房奴.車奴.孩奴等中國人的「面子文化」
    若欲氣和,則需心平,若欲心平,則需公道,因此而牽連出的關於世道人心的若干深層次問題倒是頗可玩味的。,如果房子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要件,就像吃飯穿衣一般不可或缺,那麼房奴也是必須要做的,你總不能為了不做「飯奴」、「衣奴」而去幕天席地喝西北風吧?
  • 中秋雜談—唐伯虎一個最悲催的房奴
    我們今天到處談房奴,房奴,那麼看來唐伯虎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房奴之一了。儘管在桃花別墅裡,唐伯虎生活的很清貧,但是依舊創作了許多不朽的美術作品,也創作了一些優美的詩歌,比如那首桃花詩,大家還記得嗎?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爛尾樓裡的30位房奴:每天爬18樓、集體生火做飯、一個月洗一次澡
    「人家孩子有花園, 我們孩子從小在這揮鋤頭」 許多住戶早在2012年就交了定金, 而從2014年開始,開放商停工到現在,整整停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