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用語中,常常用到「度」這個字。如」佛度有緣人「、「普度眾生」等都有用到「度」這個字。

那麼,對於這個「度」字,如何理解呢?佛真的有能力度人或者眾生嗎?
其實真正答案是:未必!
也就是說佛並不是真的有能力度人或者眾生,因此明白這一道理的人,都把「度」這1個字當成2個字來理解,那就是:自度!

為了更加方便和直觀的理解,特引用《金剛經》原文如下: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以上的這段話,佛很明確的告訴須菩提:你們不要以為如來有普度眾生的想法,因為事實上是沒有眾生需要如來度的,如來了沒有那個普度眾生的能力。因此,如果有眾生是如來度的,如來就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他就不再是如來了。

所以佛說:如來不度眾生。也不想度眾生。
如果如來有眾生可度,那就有了如來與眾生的分別了,那如來也就不是如來,如來就成了眾生。
所以,只有眾生才會以為如來要度眾生,也只有眾生才會度眾生。所以想要度眾生的,都是眾生;想要被如來度的,也還是眾生。因為如並不能度眾生,也不會想著要度眾生。

那麼如來為什麼不能度眾生?因為凡「度」、凡「想」都是著相。這也是如來之所以是如來,眾生是眾生的原因。
稱如來者,那是因為他已悟及無相。如果他還有眾生可度,那就著了眾生相、如來相、度相,就著了有相。著有相者, 不是如來而是眾生。 所以如來講法,最終的目的是讓眾生無相。

如來度眾生,如來的「度」其實是讓眾生自度。並非他真的有「度」的能力,因此套用《金剛經》常用的表現手法,也可以說:如來以無眾生相度眾生,是「度」非度,而是名為「度」。因為眾生皆從如來而度,所以如來不能有眾生相。如來若有眾生相,如來即為眾生,也就不能度眾生。
如來之所以稱為如來,最重要的就他能夠自度。如果如來不能自度(別的人或佛也不能度他,也不可能有能力度他,因此如來只有自度),如來就不再是如來,而是眾生。

眾生若能自度(眾生也是只有自度,沒有他度),眾生即為如來。換句話說,如來若有能力度眾生,如來即為眾生;眾生若由如來度,那也是假「度」而不是真「度」。
因此如來要度盡一切相,來普度眾生,但實際上並沒有眾生是如來所度的。
所以一切眾生只有滅度掉心中所有一切相才能自證、自悟如來,自度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