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關於低年級寫作的問題,不少家長挺焦慮,從一年級的看圖說話開始,家長的高標準、嚴要求就沒有降低過。都希望孩子能夠超過其他的同學,成為領跑者。家長注重閱讀和作文的練習指導,一年級的同學,有的看圖寫話,洋洋灑灑能寫100、200字,有的同學可能就只會寫一兩句話。這其中的差距,真的就是語文學習能力的差距嗎?這是家長們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差距。
家長在輔導上,以自律、專注、學習、思考為方向,去訓練孩子寫作,學生自然要跑得快。家長覺得難,也沒必要自責,因為對於低年級寫作,我們不用刻意去追求滿分作文的結果。每天寫作練習,最主要是想讓孩子養成一個文字記錄的習慣,並不是去練成滿分寫作的能力。低年級段的語文學習都是習慣的建立,意識的養成,這就是積累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是推動和督促者。
家長的難處,作為語文老師還是很理解的,孩子寫作文難,家長輔導更難,想寫出優秀的作文、滿分作文,讓老師表揚孩子,給孩子一個鼓勵是沒錯,但是寫作練習不是追求滿分,我們通過日常的積累,提高的是寫作的能力和對文字的使用,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每天的寫作練習。小島老師通過語文教學實踐,給大家分享3個日常寫作練習的小方法和注意事項。
1、低年級用一句話培養寫作的興趣
對於一二年級這個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寫作練習、語文學習都是興趣的一個引導。只要孩子願意去寫,家長就需要去培養寫作的習慣。這需要家長花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孩子克服寫作練習中的困難。一二年級還處於一個識字量初級積累階段,在表達上還不熟練,使用文字、短句來記錄日常生活,家長不用做高標準要求,看圖寫話也可以降低為看圖說話,只要把圖片表達的內容都說出來,就是一次完整的練習。而針對一二年級學習語文的特點,我們可以讓孩子把一句話寫清楚,一個句子,有完整的邏輯,能夠表達基本的意思,這就足夠了。
一句話寫作練習,還能提高孩子的語言概括能力。想要對某一件事完整地表達提煉,就需要抓好重點,去概括地說明。一句話練習對於一年級的同學,也是日常語文學習中訓練的基本要求,因為我們學習生字詞組的時候也要造句,降低了要求,同時肯定孩子在寫作練習中的進步,就是一次成功的情趣引導。堅持一句話練習,培養好寫作的意識和興趣,家長的輔導難在堅持,而不是輔導的技巧。這是非常考驗家長和學生的耐心,在語文基礎學習啟蒙階段,我們需要的就是堅持去練習最基本的能力,句子的表達,才能提高寫作練習的能力。
2、中年級用一段話培養寫作的能力
到了三四年級,真正接觸寫作後,我們的作文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有結構、邏輯、基本的修辭手法,家長輔導難,是總想去糾正和引導孩子,什麼才是滿分作文的標準。讓孩子朝著滿分作文的方向來練習。孩子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就會刻意地追求滿分範文、模板,需要寫作練習的時候,就會先去找範文和模板,而不會自己去思考,想一想我該怎麼寫好這篇作文。
中年級的寫作要求,用一段話來培養基本的寫作能力。相比一二年級,到了三四年級,家長一定是想讓孩子寫作文寫得更好。有了既定的積累,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什麼樣的文章就好文章,怎麼寫作文才能寫出優秀的滿分作文、讓學生的寫作練習過程是以培養寫作能力為主的。家長們就要關注老師日常上課的一些寫作文的方法,寫出符合三四年級寫作要求的作文,才是完整的一個練習。寫完後,同學們要自己念一念,只要是流利通順的,就是好作文。家長不用刻意追求滿分作文,一步步慢慢積累,學生就能達到寫出優秀作文的目標。
3、高年級用修改培養寫作的技巧
到了高年級,寫作文的練習要加入修改了。通過修改自己寫的作文,讓自己建立一個基本的常識和認真的寫作態度,就是好的開始。有了興趣和基礎寫作習慣的積累,高年級用修改培養寫作的技巧。技巧性的東西是為了更好地應對考試,讓學生們明白,好的作文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老師是如何評改一篇好作文的。這是通過反覆修改才能體會到,而且家長要配合老師培養對學生的修改引導。不是說修改就是寫作能力差,要認可孩子在寫作練習中的努力。
通過修改,我們達到讓作文越來越好的目的,這本身就是值得認可的學習行為。五六年級面臨升學考試,我們需要讓孩子在寫作能力的提高上適應考試的要求,在短時間內進行文字創作,還需要符合作文考試的標準,所以修改不是為難,而是更好地培養寫作技巧。關於小學生是否需要每天寫作練習,家長們已經清楚了嗎?在輔導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和疑惑,都可以給我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