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三年賺了4000萬,卻沒有新作品?

2020-12-18 武空空的小基地

讀過《明朝那些事兒》的人都知道,全書趣味盎然,讓原本枯燥的歷史內容變得生動起來,有血有肉的人物來回穿梭。該書自出版以來深受歡迎,長期佔據暢銷榜首,出版費高達4000萬元。但為什麼當年明月寫出了如此優秀的作品卻沒有新作呢?醉心於仕途?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怎麼寫出這麼棒的一擊?

2006年是《大明王朝》的熱播期,在此期間,有關明朝的話題一棒接一棒。《大明王朝的第七張面孔》、《皇帝、太監、文臣:明朝政局中的三角戀情》,再趕上央視百家講壇《明朝十七帝疑案》以及主講老師後來出版的《明朝文官狀元》、《毛佩琦在說永樂皇帝朱棣》等書,可以說,2006年屬於"明"年。

在如此濃鬱的明代文化氛圍中,時月也開始寫作,最早在天涯論壇發帖,後轉至新浪博客,並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更新。2006年9月,第一本《明朝那些事兒》出版,獲得當年噹噹圖書排行榜冠軍。明朝熱到了最高潮!

對於明朝,我們或多或少有很多誤解,宦官當權是最受詬病的,東廠西廠還是一個有趣的梗。其中,有很多明代的優秀東西很少為大眾所知。

在《明朝那些事兒》出版之前,普通大眾大多只能通過閱讀權威著作來了解明朝,但權威著作對讀者的門檻較高,讀者閱讀此類書籍的興趣並不高。也許讀者突發奇想要了解明史,但看不到兩頁這些權威書籍就會缺乏興趣。其次,在快節奏的時代,沒有精力去閱讀這本權威書目。

《明朝那些事兒》則不一樣,他打破了《明史》斷代史的書寫規則,打破了權威歷史的波瀾不驚,當年明月選擇走進歷史,成為歷史。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他自己。在文本的影響下,讀者是觀眾,不知不覺成為書中故事的體驗者。

他用最通俗的語言,最通俗的方式,寫出了最接近真實的歷史。他筆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文字枯燥無味,讓人喜歡的是有畫面感的歷史。

然而當年明月做到了,讀《明朝那些事兒》給讀者最直觀的感受是,這不是在讀書,而是在看電影。你讀到的每一句話,都能在讀者的腦海中自然地演變成一個個場景,扣人心弦的情節處理,更讓人忍不住去探究情節的發展。

當讀者讀完全書,不禁感嘆"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

2009年3月21日,《明朝那些事兒》連載完成,該書銷量突破1000萬冊,被中國官方正式認定為歷史類圖書推薦書目,並獲得當當網"最佳五星生活類圖書""卓越亞馬遜暢銷書獎"等多項榮譽,當年明月為此書獲得4199萬元版稅。但書結束後並沒有跟新。

從記者的採訪中了解到,原來月亮在生活中,寫作只是一種愛好,而其本職工作卻是一名公務員。在我們的思考中,如果能寫出這樣一本暢銷書,那麼作者本人也完全可以脫離自己的原著,轉身加入專職寫作團隊。

以《明朝那些事兒》為敲門磚,在唐代、宋代等新作出版的背後,也能收穫良多。然而,當年成名的明月並沒有選擇這條路,他很清楚自己沒有被紅的名聲所迷惑。

但也有人說,月兒迷戀權力,從一開始的普通公務員到2013年擔任環保部宣教中心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副廳長級),到後來擔任河北省隆化縣副縣長,再到2018年擔任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主任,《明朝那些事兒》像是他仕途的敲門磚。

真的是這樣嗎?有了寫作的目的,功利的寫作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在網文泛濫的時代,只為吃飯而寫的文章,其成就能達到當年明月的高度嗎?

作品是好是壞,讀者最清楚。劉震雲是最好的例子,編者不對他做過多評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了解。

只有發自作者內心的文章才能打動讀者的心,畢竟如果不打動,又如何影響讀者?當年明月開始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最初的目的更像是一個夢,一個自己童年的夢。

明月5歲時迷上了書店的《上下五千年》,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到孩子是真心喜歡這本書,父親買下了這本花了他五分之一月薪的書。當時,在作者的普通家庭裡,出書的錢並不少。

《上下五千年》一直伴隨著他的整個小學,讀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他在小學讀了十二遍。後來明月開始讀《二十四史》和《以史為鏡》,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明朝,於是轉而研究《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國集》和《綱目三部》。

研讀這些權威書目,加深了他對明朝的了解和對明朝的熱愛。當然,當年明月之所以有時間研讀這些書目,是因為自身的工作強度不大,有充裕的時間去學習。

同時,明月發現大家對明朝有太多的誤解,而隨著2006年明朝文化的日漸流行,他心中的火再也按捺不住了。恰逢其時,年輕的衝勁讓他大膽寫出了心中的《大明王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首次試水的成功,帶來了堅定文風的動力。與其說當天的兩千字令人難以置信,不如說對他來說太少了。來自靈魂最深處的話語,總有說不完的話。心是那麼的激動,筆是那麼地顫抖。但寫作的時間其實很少,一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嚴肅的工作不能丟。

當被問到是否會辭去現在的工作全職寫作時,他用"一旦興趣變成了工作,興趣就消失了"一句話打消了這個念頭。字裡行間,他對自己成名的認識非常清晰。

"我覺得工作就是工作。我爸爸告訴我,不管你有多大的名氣,受到多大的關注,你都要有一份認真的工作,"他在央視《面對面》中說,這更好地說明了他寫這本書的初衷。他是2009年受邀參加這個節目的,前面提到他是2013年被提拔為幹部的,所以,說明月家念事業的說法是沒有站穩腳跟。

至於他為什麼不是在寫新的作品,其實從前文就可以推斷出來。《明朝那些事兒》的成功是因為他的興趣,興趣使他成功,《明朝那些事兒》是他積累的效應,這也是他作為業餘作家能寫出好作品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時間充裕,當時寫作只是一個小公務員,任務不重,而現在當了局長,任務繁重,處理的事情多,沒有寫作的欲望,怎麼有心情寫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月亮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他可以選擇繼續自己的工作,這是難能可貴的,很難認識到自己的成名人物。當月亮才能做到,擺脫名聲,踏實做事,在浮躁的社會中,才不會迷失。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3年賺4000萬,為何銷聲匿跡,處長工作忙?
    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尋常時候就喜歡看一些歷史類的小說、典籍、影視作品。其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本,一本是網絡大劇《人民的名義》中屢次出現的《萬曆十五年》。還有一本就是下面要說的《明朝那些事兒》。火熱一時的「明朝熱」提起《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在當年的歷史文學界那可是引起過一場「轟動的」。作者當年明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精湛的文字功力,幽默的講解方式將原本枯燥的歷史,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讓人們在歡聲笑語中走進了那276年的王朝中。
  • 《明朝那些事兒》爆紅,作者大賺4000萬,卻始終只願當小科員
    這種性格以至於在《明朝那些事兒》成功席捲網絡各大論壇時,他賺的滿堂彩後依舊低調行事,如果不深挖,根本無法知道這位看似普通的內向患者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哪位成功人士,我們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特性:從小對某種事物有著濃厚興趣,從而長大後在這領域有不一樣的成就,石悅也是如此。
  • 一部書,為作者賺了4000萬,《明朝那些事兒》為何成絕響?
    石悅寫作《明朝那些事兒》時,雖然只有二十多歲,對明史卻了如指掌。此之前,他花了六年時間,讀完了《明實錄》。讀完後感嘆: 這一段歷史,原本是可以更好看的。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石悅才開始在天涯論壇寫作《明朝那些事兒》。和文章一樣,這個標題,也不過是隨手寫出,卻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毫無疑問,《明朝那些事兒》是成功的。
  •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3年賺4千萬,為何再無新作?當了處長工作忙
    現在我成了一個歷史自媒體作者,其多半也都是受到當年明月的影響,也想成為他這樣一個優秀的作家!雖然現在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有心懷目標,就一切皆有可能!而當我看完他的《明朝那些事兒》之後,還認為他日後一定會再出新作,比如《宋朝那些事兒》或者是《清朝那些事兒》,寫一整套的中國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一炮而紅,作者當年明月卻選擇沉寂
    《明朝那些事兒》極好的延續了石悅幽默豪放的風格,在眾多歷史題材小說中 脫穎而出。在石悅的眼中,歷史真實固然重要,不過缺少了見解與看法的歷史事件只是乾巴巴的主菜,沒有配菜,抹去了不少的趣味和光彩。因此,《明朝那些事兒》把歷史事件和個人看法都融入起來,再用幽默風趣的敘述語言來縱觀整個偉大明朝的奇聞異事,這樣新穎的寫法吸引了許多讀者。《明朝那些事兒》的出現,打破了許多市面上單一的歷史文字書籍規定格式,自然受到了無數人的推崇。
  •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3年賺4100萬後無新作,採訪時他說出原因
    這個生於1979年的湖北小夥,在20多歲的時候,只寫了一部小說,就一戰成名,賺的盆滿缽溢不說,仕途也平步青雲。有人說,流行的東西或者搶手的物品,一般都是容易破滅,甚至轉瞬即逝的。然而當年明月寫的那本《明朝那些事兒》,自2006年面世至今卻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依然炙手可熱。
  • 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石悅現狀如何?
    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石悅現狀如何?文/無計讀史「人人都應有一種深厚的興趣或者嗜好,以豐富心靈,為生活添加滋味,同時可以借著它,對自己的國家有所貢獻。」《明朝那些事兒》曾經火遍了大江南北,這套書因敘事樸實幽默又不失深度,以獨特的視角向觀眾講述了明朝君臣的起起落落,引起了無數網友的追捧和熱愛。《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名叫石悅,網名「當年明月」。當初石悅憑藉這部作品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但近年來,石悅慢慢淡出了公眾的視線,這不免使人好奇,曾經成就了熱銷作品的作者,如今的近況究竟如何呢?
  • 繼《明朝那些事兒》之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是「江郎才盡」了嗎?
    沒錯,他就是著名歷史類小說《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其實在《明朝那些事兒》風靡全網之前,當年明月都只是一個默默無聞專心自己事業的「網友」,一朝成名以後,當年明月的一躍成為著名作家。不過,繼《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當年明月似乎再也沒有什麼作品進入大眾視野了,人們可惜這樣一位優秀作者銷聲匿跡的同時也不禁有些疑惑,為何當年明月在成名以後不乘勝追擊,借《明朝那些事兒》的熱度繼續創作之路呢?是因為江郎才盡了嗎?家庭環境開明,五歲結緣歷史當年明月原名叫石悅,1979年出生於湖北宜昌,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孩童時期的石悅家中並不算富裕。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書名:《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類別:歷史書主角:明朝十七帝、各類官員、小人物等主要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從《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
  • 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面市
    網絡點擊量過億,圖書累計銷售超500萬冊後,「草根」學者當年明月終於在清明假期間推出了《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一口氣「說」了兩年半,一場「草根文化」狂歡就此打住,有些悵然若失的讀者希望作者能寫下去。對此,當年明月雖欣然答應,但眼下,他說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 圖文精印版: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圖文精印版 當年明月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作者簡介:當年明月,以《明朝那些事兒》起於網絡江湖,受到讀者的熱捧。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過千萬冊,為三十年來最暢銷之史學讀本,多次獲得「新浪圖書風雲榜」最佳圖書、當當網「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卓越亞馬遜暢銷書大獎」等榮譽,位列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暢銷書第一名,該系列作品已被譯為日、韓、英等多國文字出版發行。
  • 《明朝那些事兒》後再無作品,當年明月真江郎才盡了?現況如何?
    甚至可以講,正是仰仗此後結集題為《明朝那些事兒》此書的風行草偃,一批作者也跟著效仿按需打造,往日予後世殘酷無道的印象的明朝,才在朝野上下多少得以鹹魚翻身的。作者的漢族主義是明顯的,比如于謙守京師那段歷史,落筆解衣磅礴,情緒殊深軫念,實質是華夷整舊,是足以讓讀者熱血沸騰的。
  • 《明朝那些事兒》:3000萬人因為這本書愛上了明朝,愛上了歷史
    《三十而已》中的鐘小芹因為熱愛寫作,最後高價賣出作品版權,命運大反轉。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的故事恐怕只存在電視劇中了。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當年明月就因為寫作獲得版稅4100萬。當年明月,本名石悅,對,他就是曾掀起一股明史熱,《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
  • 《明朝那些事兒》真的只有那些事兒嗎?明朝歷史科普文,真的上頭
    這套明朝歷史科普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在十餘年間狂銷3000萬冊,深得大眾喜愛。有據數據統計,三十年來,《明朝那些事兒》是最暢銷的史學讀本,並多次獲得了新浪圖書風雲榜、當當網、亞馬遜等多家網站的暢銷書大獎,並已被翻譯為日、英、韓等多國文字出版發行。
  • 《明朝那些事兒》後,當年明月為何再無新作?箇中原因引人深思
    前言 2006年3月開始,在天涯論壇「煮酒論史」版塊,一個筆名為當年明月的作者以洪武大帝朱元璋為首篇,發表了題目「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的系列文章。此文一出,作者有別於傳統史書、歷史類讀本的古板、呆滯,用語幽默風趣的寫法,也迅速的獲得了粉絲的一致好評。
  • 程鶴麟解讀《明朝那些事兒》背後那些事情兒
    話說在茫茫的網際網路上,大風吹過,長編連續博客《明朝那些事兒》,就湧進了人們的眼帘,我把這個長篇連續博客現在已經出版成書了,《明朝那些事兒》我認為他是互連網中文寫作的第一個高峰,作為第一個階段網際網路中文寫作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所以今天本周我來介紹《明朝那些事兒》。
  • 《明朝那些事兒》比不上《萬曆十五年》?誰更勝一籌?
    《明朝那些事兒》比不上《萬曆十五年》?誰更勝一籌?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毫無疑問是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中,銷量第一的存在,也是講解明史的書籍中,受眾最多、名氣最大的。1.兩本書的作者都選擇了從政,從體量上看,《明朝那些事兒》更寬廣更宏大,字數也更多,但是《萬曆十五年》卻又做到了以小見大。當年明月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不論是生活上的閱歷,還是關於明史海量資料上的閱歷,都是有所欠缺的,因此他寫的很多地方明顯深度不夠。這點當年明月自己也承認,他說,他和真正的歷史大家錢穆先生相差太遠。
  • 《明朝那些事兒》究竟好在哪兒?
    《明朝那些事兒》的橫空出世改變了這個局面,甚至可以說,《明朝那些事兒》改變並帶動了中國整個歷史類圖書市場的走向也不為過。《明朝那些事兒》,歷史類網文,2006年首次在天涯社區發表,之後很快就被書商籤約結集出版。在他之前,還很少有網文能夠享受這一待遇。作者當年明月恐怕當年自己都不會想到,這部書的巨大成功不僅讓他名利雙收,而且還引發了一場通俗講史的革命。
  • 《明朝那些事兒》妙趣橫生的歷史
    第1部——第7部《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是我12年大學實習期間看的,已經是8年前了。因為這本書實在很有意思,所以想推薦給大家。該書06年一經出版真的是風靡一時,是眾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邊書。在它之前,歷史書大多都非常官方且嚴肅,而該書在作者當年明月的筆下明朝長達幾百年的大小事都被描繪的生動鮮活,引人入勝。該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
  • 還記得《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嗎?他由一名公務員飛黃騰達成大官
    還記得多年以前,多少人因為一本網絡連載的讀物《明朝那些事兒》而愛上了歷史。這本書的作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與眾不同的角度讓我們對於在明朝發生的事情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可能在大家的眼裡,許多常規的歷史讀物都是枯燥又冗長的,可是這本書不僅內容真實而且風格多樣化,能夠讓人在輕鬆的環境下閱讀完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那麼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呢?他又因何而寫下這本書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