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創燒於康熙,成熟於晚期,雍正粉彩相當精美,存世量少,較為稀有,但乾隆時期,品種繁多,繪畫風格由簡到繁。
粉彩是二次燒成低溫軟彩,彩料一般到清中期都會有哈利光,尤其綠彩光澤特別好,但是哈利光現在可以做假,不用多長時間就會做出自然的哈利光,但老的哈利光也可以去除,老瓷在特珠環境下也有沒有哈利光的,這些都跟環境有關,所以,哈利光不能作為鑑定瓷器新老的指標之一。
在實踐中我們還是贊同看老光,只有老光無法仿製,其他都可以仿製。
今天上一件仿乾隆粉彩瓷,我用晚清民國的彩瓷和它比較,大家看看。
粉彩瓷只要彩料老的瓷器就老,我們看彩料的老光,看極小點的反射光,光澤細膩滋潤,晚期的彩料光澤柔和,瑩潤有水頭,到清三代彩料起玻璃光,尤其綠彩清澈(礦物原料)。
這是一件仿乾隆粉彩開光雙耳瓶
下面是一組左新右老的對比圖
左:新光乾澀,整體光澤一致,沒有變化,右:老光細膩滋潤,有厚度
左:新光乾澀,光澤不夠滋潤,
右:看極小點老光細膩滋潤,有厚度
左新右老
左新右老
左新右老,看極小點光澤堅挺,微放大看瑩潤
左新右老,老光瑩潤
左新右老,老光細膩滋潤,每一種彩料都是油滋滋的
左老右下老,右邊上新
左邊新,光澤散,薄,乾澀,右邊老,光澤堅挺,有凹凸不平感,看極小點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