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兒子中,曹植其實是文武雙全,而諸子武力最高的者,當之無愧

2020-12-11 奕天讀歷史

曹操雖然個子矮小,其貌不揚,卻阻擋不了他徵服美女的雄心。據歷史文獻記載,可以考證出的曹操妃嬪就至少有16位之多,其中還不乏原本已為人妻,後來被曹操納入後宮者。

曹操有這麼多夫人,活動能力也的確非同凡響,史料有載的親生兒子就有25位之多。另外,還有養子曹真,以及因為母親被曹操收為夫人,也成了曹操養子的秦宜祿之子秦朗、何進的孫子何宴。

曹操的25個親生兒子之中,包括稱象的曹衝在內的9個兒子早薨。剩下的16個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長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彰,以及曹植。而曹操其他的14名子嗣,除了曹彪在高平陵事件司馬懿篡權後,曾經和太尉王凌謀劃推翻司馬氏,自己稱帝意外,另外13名兒子鮮有領兵打仗的記錄。

曹彪的文治武功都比較差,反叛司馬懿的消息一洩漏,就被司馬懿輕鬆平定,自殺身亡了。曹彪的武力可能都不如詩詞歌賦很厲害的曹植。

曹植在我們通常印象中,僅僅是一名文人大才子,而實際上,他是文武雙全。

曹植在15歲時就隨曹操開始徵戰,此後,一直跟隨曹操左右。17歲時,還隨曹操與孫劉聯軍大戰於赤壁。只不過,曹植的詩詞歌賦才華出類拔萃,才子氣十足,沾染了嗜酒的惡習。特別是在競爭世子失敗之後,更是有點放縱。

關羽北伐之時,曹仁被困樊城。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徵虜將軍,命其帶兵前往解救曹仁。結果,曹植因酒誤事,沒能接受曹操的命令。自此之後,曹操再也不用曹植,而曹植也失去了展示自己武力的機會。所以,他在四兄弟中只能是最弱的了。

曹昂可以說是曹操和丁夫人培養的重點對象,曹操原本有意將世子之位傳給曹昂的。曹昂二十歲舉孝廉,同樣是文武雙全。可惜,曹操徵張繡時,沒能控制住自己,一時興起跟張繡的嬸嬸睡了。這讓本已投降的張繡倍感屈辱,發兵偷襲曹操。

突圍的過程中,曹操的坐騎絕影馬腿受傷,無法騎乘,曹昂就將自己的馬讓給了曹操。曹昂歩戰護送曹操突圍,被圍後戰死。曹昂作戰的事跡實在是太少,其具體武力無法判斷。但是,應該是高於曹植的。

曹昂戰死時,年僅10歲的曹丕也在軍中,騎馬逃脫了。曹丕後來跟隨曹操參加了官渡之戰、白狼山之戰、赤壁之戰,後來獲封五官中郎將,又參加了濡須口之戰。荀彧曾稱讚曹丕「善左右射」,可見曹丕的武力應該也不弱,也許可以跟曹昂一較高下。

曹昂、曹丕、曹植,雖然都是文武雙全,相對而言,卻越來越偏向文人,大才子方面。武力上相對而言,也是越來越弱。但是,另外一位就完全不是如此了,那就次曹操的「黃須兒」曹彰。

看看《三國志》的描述:「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基本上有「膂力過人」這四個字,那武力都不會差了。就憑這一點,他的其他兄弟們估計就已經打不過他了。更不說還「善射御」,這可是騎馬射箭,還要講究精準度,難度不小於呂布的轅門射戟。

曹操曾經讓曹彰多讀讀《詩經》等儒家經典,結果,曹彰直接回答:「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簡直是霸氣側漏,大將之風呀。

烏桓造反,曹彰被任命為北中郎將、驍騎將軍,率軍平叛。途中,突然遇到叛軍數千騎,而曹彰僅有步卒千人。曹彰絕對是帥才,他聽取了田豫的計策,守住險要,逼退了叛軍。

等到叛軍撤退時,曹彰「追之,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射箭手呀,射翻了一堆敵兵。不僅如此,打了半天,曹彰鎧甲上也中了數箭,不但沒有嚇退曹彰,反而是「意氣益厲,乘勝逐北」。曹彰的勇氣和武力盡顯。

曹彰的確如同霍去病一樣,日夜奔襲,遇敵再破之,斬首俘虜數千人。鮮卑首領軻比能都被曹彰震懾了,「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投降了。

曹彰平定烏桓凱旋之後,還非常謙虛,說功勞是大家一起建立的,高興的曹操託起曹彰的鬍鬚,大讚:「黃須兒竟大奇也!」

曹操對曹彰武力的倚重,在《魏略》中也有記載。漢中大戰時,劉備佔據一座山頭,讓義子劉封下去挑戰。曹操當時很生氣,大罵劉備,你個賣草鞋的,讓一個假兒子來跟我打,「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

曹操也是有趣,跟平時打架似的,劉備你給我等著,我馬上叫我兒子曹彰來打你。結果,曹操還真急召曹彰。只是,等曹彰趕到長安時,曹操已經退兵了。

曹丕篡位之後,也非常忌憚能徵善戰,武力超強的曹彰。據傳,曹彰是被曹丕下毒害死的。

曹操的養子之中,曹真也是一個將帥之才的將領,而且同樣是力大勇猛。曹操曾讓曹真率領他的精銳騎兵虎豹騎。曹真徵伐蜀吳,立功無數,不過,都沒有曹彰那種個人的武勇表現,要稍遜於曹彰。

總結下來,曹操的親生兒子,包括養子在內,毫無爭議的曹彰應該是武力最高的。只可惜,武力高,還是鬥不過心機多的,最後登頂成為王者的還是曹丕。

相關焦點

  • 奸雄曹操為何還被稱為「教育家」?不然曹植兄弟的成就從何而來?
    曹丕、曹植和他們的父親曹操在文學史上並稱為「三曹」,曹操的子嗣能這麼優秀,肯定與其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那麼曹操是怎麼實施他的教育理想的呢?我們來看看。曹丕和曹植日後在文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肯定與少兒時期在曹操的嚴格要求和影響下,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典籍有關。曹丕文武雙全,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很高。在《三國志 魏書 文帝記》裡面也這樣記載著曹丕,「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
  • 選繼承人的問題上,曹植還是曹丕?曹操的確很糾結
    在歷史上,有過很多奪嫡之爭的宮廷風雲,有的骨肉相殘,有的甚至弒父奪位,曹操的兒子中有文武雙全的曹丕,也有才高八鬥的曹植,到底是選擇曹丕做繼承人還是讓曹植接班,曹操糾結過,那麼,曹操為什麼糾結呢?按常理來說,父親喜歡哪一個兒子讓哪一個兒子做繼承人,這合情合理,但是對於曹操來說,立長還是立賢,這是個問題,按照傳統的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就是正妻的兒子為第一繼承人,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漢朝幾百年來就是這樣一個繼承制度,但是曹操不一樣,曹操雖說是漢臣,但是在很多理念上,他與傳統的漢臣又不一樣,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梟雄」,他想改變這一制度,甚至想創新,但是如果顛覆了傳統
  • 曹操的兒子曹植沒寫《七步詩》,《七步詩》作者是劉義慶
    曹彰,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這個時候,曹植的處境就不妙了,曹丕開始想辦法對付曹植了。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曹丕很快就給曹植找到了罪名,而且這個罪名非常的理直氣壯。原來曹植在曹操死後,沒有參加父王的葬禮,在古代以孝治國的大環境下,這是至不孝的大罪。曹丕派了使者帶著部隊,去臨淄侯府宣曹植去參加考大人的葬禮。曹植趁著酒意,舞劍挾持了曹丕的使者。
  • 曹操為什麼喜歡曹衝和曹植,而不喜歡曹丕呢?
    我們都知道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猶豫考慮了很久,最後才決定是曹丕。而曹丕之所以能被立為世子,還主要是因為他是當時的長子,而不是曹操有多喜歡他。實際的情況卻正好相反,曹操非常喜歡曹植,並不喜歡曹丕,這又是為什麼呢?
  • 曹植:他是曹操的兒子,但是他的一生都充滿了文學色彩
    曹植:他是曹操的兒子,但是他的一生都充滿了文學色彩一說到曹植,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就是他是曹操的一個兒子,城府不知道大家對他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對他的經歷又知道多少。下面就跟著城府一起去認識一下這個命運多舛的曹植。
  • 因才華被曹操寵愛,闖白馬門人設崩塌,網友:曹植是扶不起的阿鬥
    或許說到這裡,會有一些不明就裡的朋友們提出疑問,曹植此人文韜武略,詩詞歌賦可以說是樣樣精通,怎們就被人稱為「阿鬥」呢?其實這件事情還要從曹植和曹丕的「奪嫡之戰」說起。 據《夜航船》中記載,魏晉南北朝大才子謝靈運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其餘天下人共分之!」
  • 曹操偏愛曹植,為何將大位傳給曹丕?曹植才華蓋世卻貪杯誤事
    曹丕和曹操的關係,還真的比不上曹植和曹操的關係。為什麼?因為曹植有才,有才到什麼程度呢?東漢末年寫詩歌都是照著曹植的版本來寫的。也就是說曹植寫個模板出來,其他文人照著填詞就行了。就連曹操都感嘆,自己怎麼生了這麼一個有才華的兒子。
  • 曹操的2個兒子,曹植詩詞方面有天賦,那曹丕的才華如何?
    曹操的2個兒子,曹植詩詞方面有天賦,那曹丕的才華如何?文|恰逢桃花叢要說三國中的群雄啊,個個都是一頂一能者,有很多優秀的主公也有很多優秀的將領,打出來了一場場精彩的戰役。可是大家知道嗎,其實三國裡的才子也不少的,其中就有我們都熟悉的梟雄曹操。他留下的幾首詞賦都很磅礴大氣,而他的兒子曹植更是如此,一首《洛神賦》天下誰人不識?而那首七步成詩的《七步詩》,更是顯出了曹植的驚世文學才能。作為曹操之子、曹植兄弟的曹丕,似乎沒有留下什麼著名的文學作品,那麼他的才華幾何呢?
  • 三國時代文學成就最高者,不是建安七子和曹操與曹植,應當是此人
    三國時代戰火不斷,各方勢力相互爭奪地盤,最終只剩下魏蜀吳三方鼎足而立,在這樣動亂的年代,按理說沒太多人專心研究文學,不過三國這70多年的歷史中,也有不少人取得不錯的文學成就,比如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是三國時代文學成就者的代表,但這七人並非最高成就者。
  • 曹操一共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最著名的有:曹植、曹丕、曹衝、曹昂
    根據史料的記載,曹操一生,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由十三個後、夫人、姬妾所生,當然,曹操的後,夫人和姬妾,可不止十三個,而且曹操除了有二十五個兒子之外,也有女兒,至於所生女兒的數目,史料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曹操的女兒中,有三個是嫁給漢獻帝為貴人的,她們分別是:曹節
  • 曹操那個領人學驢叫的兒子,其實有才也有趣
    曹丕讓後世反感的第一件大事:篡弒漢帝 據《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了,兒子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
  • 他是曹操的兒子中名氣最大的,為何曹操不讓他繼承皇位?
    他讓一些人老子是英雄,兒子也能成好漢。於是歷史上就產生了很多有名氣的父子。比如王羲之父子在書法上的名氣,蘇軾他們爺兒仨在詩文上的名,還有很多人口口相傳的楊家將裡面的七龍八虎等等。當然,這些人也有不足,因為他們的名氣只是集中在某一個方,還不能稱之為全方位人才。所以如果和另外一家的父子幾人比的話就有點太弱了。
  • 曹操諸子立儲奪嫡之爭,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為何得立?
    曹操妻妾成群,子女極多。原配丁夫人無子,養子曹昂為長子,也是嫡子,本來無可非議,可是曹昂在建安二年(197年)宛城之戰中戰死,丁夫人傷心過度,哭泣無節制,因而被曹操休歸。繼室卞夫人雖然出身倡家(歌舞藝伎之家),卻被曹操寵愛,於是被扶為正室。卞夫人生子依次為曹丕、曹植、曹彰、曹熊(早逝),因而傳統上奪嫡只能在曹丕、曹植和曹彰之間展開。
  • 各個時代中最出色詩人系列——魏晉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曹操《短歌行》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採之遺誰,所思在庭。雙魚比目,鴛鴦交頸。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 曹操的兒子曹植,他都有哪些豐功偉績?我們又知道多少
    劇照要說的這位就是:曹操的兒子,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兒子有很多,那麼我們知道的有多少呢?劇照曹植這個人,早年很順利很得曹操喜愛,早年也很有自信,寫作也是瀟灑自如,他這個人你讓他擺弄文筆,那他還行。從流傳下來的一些事情來看,曹操也知道曹植不是做將王的料。所以還是沒把位置傳給喜歡的曹植,反而傳給了不怎麼喜愛的曹丕。但是曹植是個不喜爭搶的人,他也不喜歡爾虞我詐、鈎心鬥角。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做政客的料。
  • 曹操的兒子中誰最適合做皇帝,因一性格缺陷讓曹植難成帝王
    要說曹操的兒子之中,誰的才情最高,相信大家都會選曹植,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曾對他又評價「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才高八鬥就是由此二來的。然而才高八鬥的曹植為什麼在世子之位中輸給了曹丕,最終未能成為曹魏政權的執掌者,還被自己的兄弟逼得七步成詩才免了殺身之禍,最終被封陳思王,鬱郁不得終,只能寫下《洛神賦》這樣抒發自己心緒文章的閒散王爺呢,這就得從曹植的性格與才學說起了。要知道在選擇繼承人的這個問題上,曹操是猶豫了很長時間的。
  • 後浪的曹丕和曹植問:爸爸去哪兒?曹操說:志在千裡,歌以詠志
    昨天的文章簡單介紹了老曹(曹操)的一些所謂冷知識,今天加上他的兒子一起介紹,二位小曹:曹丕和曹植,因為這三個人在文學上的成就,加上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對漢魏時期的文壇大有影響,在文學史上亦有其應有的位置,是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所以後人把他們父子兄弟合稱為「三曹」。
  • 後浪的曹丕和曹植問:爸爸去哪兒?曹操說:志在千裡,歌以詠志
    昨天文章簡單介紹了老曹(曹操)的一些所謂冷知識,今天加上他的兒子一起介紹,二位小曹:曹丕和曹植,因為這三個人在文學上的成就,加上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對漢魏時期的文壇大有影響,在文學史上亦有其應有的位置,是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所以後人把他們父子兄弟合稱為「三曹」。
  • 《新三國》曹操跟曹丕對話,背後意義太深!
    在人物刻畫方面,新版的曹操無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型。曹操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就具有非常大的爭議性,一方面統一了北方,天下九州,六州都被他收服。但是他又挾天子令諸侯,逼迫皇后,但是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皇帝。可以說曹操這個人物心中對大業的看中是遠遠終於親情的。在劇中,曹操死前一段時間,逼問曹丕,問曹丕是否知道是誰殺死了曹衝。其實曹操是知道曹丕殺死了曹衝的。
  • 曹操為什麼極其偏愛曹植曹衝,卻不太喜歡曹丕?
    曹操和康熙一樣,幾個兒子都是人中龍鳳,所以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情上,曹操的確是糾結了許久。雖然曹操最終還是傳位給了長子曹丕,可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太情願。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曹操不太喜歡這位可以稱得上優秀的長子,卻近乎固執的偏愛曹植和曹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