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北縣嘟嚕河溼地生態功能提升 每年遷徙駐腳候鳥達25萬隻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東方白鸛在人工鳥巢中嬉戲。胡振輝 邵國良 攝

黑龍江日報4月26日訊 春歸候鳥回。近日,記者在蘿北縣嘟嚕河溼地看到,歸來的東方白鸛又開始佔巢孵卵。通過給幼鳥安裝的GPS全球跟蹤儀觀測軌跡得知,去年在嘟嚕河溼地孵化的幼鳥,也陸續飛回出生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以來,候鳥在嘟嚕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駐腳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蓑羽鶴、白頭鶴等珍稀鳥類逐漸增多,每年遷徙駐腳的候鳥達25萬隻。

近年來,嘟嚕河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力度實施溼地保護修復工程,逐步恢復溼地的生態功能。保護區為1200公頃無水區補充水源,水域面積增大,更多種類的候鳥選擇在這裡生活或中途駐腳。據介紹,2017年保護區觀測到世界瀕危物種東方白鸛200多隻。2018年,蘿北縣出資搭建20座東方白鸛人工鳥巢,當年繁育10隻幼鳥,並在中國科學院的幫助下,為7隻東方白鸛幼鳥戴上了GPS全球跟蹤儀。

目前,已有兩隻去年孵化幼鳥在嘟嚕河溼地駐腳,其餘幼鳥還在遷徙途中。保護區管委會主任左玉濤介紹說,東方白鸛對生態環境要求非常苛刻,以前都是在這裡停留,再繼續向北遷徙,能夠在這裡繁衍把這裡作為遷徙目的地,讓我們看到了生態保護的實效。

目前,東方白鸛已佔人工鳥巢7巢,預計幼鳥繁育數量將超過去年。據專家介紹,東方白鸛一旦佔巢,明年還會來到同一個鳥巢,嘟嚕河溼地就成了它們的故鄉。保護區正在引進遠程監控系統,有效監控範圍達10公裡,可實現24小時在保護區和手機端監控候鳥的主要棲息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讓更多鳥類在保護區安全棲息。

來源:黑龍江日報

相關焦點

  • 鶴崗嘟嚕河溼地成為東方白鸛的最北故鄉
    又是一年春草綠!當你看著枝頭的輕綠漸漸融化的江水當你品嘗著草莓的微甜慢飲碧綠欲滴的春茶此時,東方白鸛已經又從遠方歸來……東方白鸛回歸嘟嚕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視頻左玉濤、胡振輝拍攝於2019年3月31日時光漫舞,又是一年回歸季東方白鸛,經過長途奔襲追尋去年的蹤跡再次安家嘟嚕河……
  • 膠州灣溼地迎候鳥遷徙期 一天記錄下37種候鳥
    薛琳告訴記者,膠州灣溼地正處在鳥類遷徙通道,每年3月至6月吸引著數百萬隻水鳥在這裡落腳,這些水鳥又以鷺類、鷸類等為主,其中不乏國家級珍稀水鳥。其實很多候鳥的名字都是以特徵命名的,如黑翅長腳鷸特徵就是黑色的翅,腳特別長;紅嘴鷗和黑嘴鷗的最主要區別就在於嘴的顏色。」徐克陽說。    開篇的話>>>    青島是我國東部沿海候鳥類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每年都有幾百萬隻候鳥來「做客」。
  • 10月目的地清單 | 秋天,去溼地觀察遷徙中的候鳥
    秋季是候鳥南飛的季節。在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主要有東部、中部和西部 3 條路線。其中,東亞-澳大拉西亞遷徙路線是一條主要路線。每年,為了越冬的候鳥們沿中國東部沿海向南遷飛至華東和華南,遠至東南亞各國,或由俄羅斯東部途經中國向東南亞至澳大利亞遷徙。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內容提要: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原生態壯美的國境線,自駕最方便
    湯原縣毗鄰,東與綏濱縣接壤,蘿北縣人民政府駐入住蘿北縣賓館後,趕緊請教前臺美女,蘿北應該怎麼玩?原來蘿北太平溝風景區、嘟嚕河溼地和名山是三處必去的地方,距離不遠,但最好是自駕,公共運輸不方便。當然,當地或者鶴崗市都有跟團遊項目,也可以參與。蘿北首屈一指的旅遊景區是太平溝旅遊風景區,景區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龍江三峽、興龍峽谷和太平溝黃金古鎮。
  • 環境持續改善 每年10萬候鳥野鴨湖「打尖兒」(圖)
    環境持續改善 每年10萬候鳥野鴨湖「打尖兒」(圖) 2015-11-09 16:34:24而在每年10月中旬到來年3月候鳥遷徙季,到這裡停歇的候鳥可達10萬隻。  「一到冬天,大伙兒就特別忙。」鳥類觀測員方春說,因為冬季野鴨湖的氣溫比延慶縣城還要低幾攝氏度,園區男員工都要到戶外巡查、值守,24小時有人「站崗」,確保在延慶「打尖兒」的鳥類順利遷徙和安全越冬。他和同事每天光是巡視就要走上20多公裡。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候鳥南歸季,打卡廣東最美溼地!
    3、內伶仃島-福田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香港米埔保護區。福田紅樹林有鳥類194種,其中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每年有數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越冬或停歇。南沙溼地地理位置優越,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溼地,目前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溼地,也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多種候鳥。
  • 讓溼地「青春」常駐(加強生態保護 改善生態環境)
    補水,給足「血液」好循環   位於白城市鎮賚縣東部的莫莫格保護區,是吉林省西部最大的自然溼地、東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誰又曾想到,莫莫格自然溼地面積曾經縮小70%,繁殖水鳥由100多種減少至50多種,丹頂鶴、白枕鶴、東方白鸛在野外已沒有繁殖記錄。   「溼地又活了過來,這離不開補水工程。」莫莫格溼地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殷貴感嘆說。
  • 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原標題: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  站在深圳灣一帶,這裡正處在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這條線路上的5000萬隻水鳥,包括28個全球瀕危物種,由於賴以生存的全球溼地生態環境面臨退化,已經岌岌可危,深圳也面臨同樣問題。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  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甘肅鹽池灣溼地生態持續改善 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明顯恢復
    額爾登曲龍 攝中新網蘭州5月8日電 (張彬 額爾登曲龍)5月初,人跡罕至的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大道爾吉溼地水草豐茂,由南向北遷徙的黑頸鶴、大天鵝、斑頭雁等候鳥相繼選擇在此築巢、產卵、孵化後代。
  • 灤南溼地被曝遭開發侵蝕 候鳥遷徙咽喉被扼危害超萬米「網海」
    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全球共有八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有兩條要經過我國河北省。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溼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的重要節點,被視為候鳥遷徙的「咽喉之地」,如今這個咽喉之地正處於被扼的風險之中。
  • 疊加式管護體系讓溼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疊加式管護體系讓溼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2020-11-25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鴨湖每年吸引10萬候鳥「打尖兒」 10年間新增62種鳥類
    來這裡光顧停歇的候鳥越多,鳥類觀測員方春的腳步也越停不下來。方春告訴記者,全球共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有3條,其中,途經北京的只有「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在這條唯一途經北京的遷徙路線上,野鴨湖是候鳥南北遷飛的重要中轉站,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候鳥南下越冬;到了次年二三月份,又會從南方飛回。
  • 包頭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改善引大批候鳥棲息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薛志華報導  連日來,隨著氣溫回升,大批過境侯鳥棲息內蒙古包頭市黃河溼地——南海湖周邊,成為溼地一道靚麗的風景,這也是包頭市黃河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城市生態功能發揮作用的結果。
  • 四川若爾蓋花湖水域鳥類數量增多 最美溼地成候鳥「驛站」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全力推進沙化土地治理、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工作各項要求。」若爾蓋縣生態環境局局長付偉介紹,經過該縣上下共同努力,治理各類沙化草原達40萬畝,恢復草地、溼地35萬餘畝,河道清淤95公裡,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成型。  優越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生存、棲息、繁衍和覓食的便利條件。
  • 菜子湖迎來今冬首批2萬隻越冬候鳥
    11月10日,首批2萬隻越冬候鳥抵達菜子湖棲息。通訊員 張宏 攝  或悠閒踱步,或埋頭覓食,或引吭啁啾,或振翅高飛……11月10日下午,今冬首批越冬的候鳥抵達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數量已達2萬隻,主要以雁鴨類為主。它們集中在水面開闊、水草肥美的菜子湖畔,吸引愛鳥人士近距離觀察、拍攝。落日餘暉中的菜子湖,是一幅人鳥和諧共生的風景畫。
  • 候鳥南飛,萬河歸海,在這裡都能看到!北方「世界觀鳥之都」等你
    就像是候鳥南飛,萬河歸海,我希望,你是為我而來。南和海是鳥和河的最終歸宿,不遠千裡,我的目的始終都是你,沿途停歇也只是必經路上的一段。你始終是我的追求。就像風箏和線,不管我飄離你多遠,我始終被你牽引著。你是我的歸宿和命運。
  • 江西「十大優秀溼地暨候鳥保護志願者(組織)」評選啟動
    2012年,他自費建了一所全科室的候鳥醫院,並自掏腰包解決候鳥藥品等各類費用。經他救治放飛的候鳥達5萬餘只。   5.李洪寶 九江市柴桑區港口街鎮生機林村村民   1998年起,他任東湖護鳥員,從此日夜守護候鳥,一守就是二十多年。發現湖裡有異樣的候鳥,他常蹚著冰涼的湖水,抱起候鳥送醫,或親自打針,餵藥。這些年來,東湖越冬候鳥逐年增加,超過3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