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吉林省通榆縣境內的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東北平原和內蒙古東部草原交界處,面積達10萬多公頃,是丹頂鶴、白鸛等珍稀鳥類的重要棲息地,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吉林素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海」之說,而向海更曾被荷蘭親王貝恩哈德讚譽為「人間仙境」,被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基博稱讚為「世界的寶地」。這裡草原、湖泊交錯相間,地廣人稀,氣候適宜,是鳥類的天堂。每年9月底開始,成群結隊的候鳥便開始出現在向海的上空,演繹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觀鳥外,向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蒙古黃榆林,面積約50平方公裡。蒙古黃榆樹是亞洲稀有樹種,是乾旱地區沙丘崗地上特有的樹種。
吉林省白城市向海溼地保護區養殖的丹頂鶴在飛行。本文圖均為 IC 資料圖秦皇島北戴河溼地觀賞萬鳥起飛、候鳥遷徙一直是秦皇島北戴河溼地的一大特色。據說早在1936年,我國的著名鳥類學家秦振黃等就在北戴河調查過鳥類。1985年,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博士馬丁·威廉士首次來到北戴河,也被這裡的鳥類資源所震撼。從此北戴河被譽為「世界四大觀鳥地」之一。
北戴河溼地鳥類資源豐富,據說我國鳥類共計1186種,北戴河就有20個目61個科的500餘種,涉及遊禽、涉禽、鳴禽、攀禽等不同生態類群。春、秋兩季是觀鳥的最好時節,千萬隻候鳥在南北遷徙中經過這裡補充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紅嘴鷗。
如今,觀鳥遊也成為這裡生態旅遊的重要內容,常常能看見觀鳥愛好者拿著攝像機守候的身影。
秦皇島北戴河溼地
天津北大港溼地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是亞洲東部鳥類遷徙通道中重要的「補給站」,幾乎每天都有大批候鳥來到溼地。
隨著10月中下旬南遷候鳥「大部隊」的抵達,北大港溼地上還會上演「天鵝湖」的景觀。可觀看到的鳥類包括大小天鵝、大雁、白琵鷺、赤膀鴨、東方白鸛等80多種。高峰時期近20萬隻候鳥飛在北大港溼地停留。
天津北大港溼地 江西鄱陽湖江西鄱陽湖被稱為世界上重要的候鳥越冬棲息地之一。於是提起觀鳥,就不得不提到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長江中下遊南岸,江西省北部,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西北角。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陽湖進入枯水期,灘涂盡顯,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吸引了大批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和我國東北的珍稀越冬候鳥。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萬-70萬隻, 其中越冬白鶴的最多時可達4000餘只,數以萬計的候鳥棲息在廣闊水面上,無比壯觀。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是白鶴的全球主要越冬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種群越冬地。除此之外,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黑鸛、白尾海雕、白肩雕、金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白額雁、白琵鷺在此地越冬。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今年,在亞塞拜然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是中國第一個濱海溼地類型的自然遺產。
黃(渤)海區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涂,優美的自然環境也為各類動植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空間,是東亞-澳大拉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中轉站。一年四季有近500種鳥類在這篇棲息地上覓食、換羽、遷徙。
秋季最佳的觀鳥時間大約是9月下旬至10月,可以看到東方白鸛、黑鸛、金雕、白枕鶴、綠頭鴨等鳥類。再等到秋末冬初,從北方的繁殖地向南方遷徙的丹頂鶴,飛到鹽城沿海灘涂在此停歇,也成為了灘涂上不可錯過的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黃(渤)海灘涂上還有世界面積最大、麋鹿種群數量最多、基因庫最豐富的大豐麋鹿保護區,麋鹿總數已達5000多頭,野生麋鹿達1350頭。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上海南匯東灘對於上海的觀鳥愛好者來說,南匯東灘是最好的選擇。它位於上海市東南角,向東臨近海岸線,南到杭州灣,西到兩港大道、南蘆公路,北到浦東與南匯交界處,是一條狹長的濱海溼地。
這裡水草豐富,有大片的蘆葦地,鬱鬱蔥蔥的樹林和星羅棋布的水塘,是過境候鳥南遷北往重要的中轉站。2008年,南匯東灘溼地被「國際鳥盟」認定為國際重要鳥區,並設置有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觀測區。2015年,南匯東灘監測到的鳥類數量將近40萬隻,2016年為41.8萬隻。
據了解,觀察到並有鳥種記錄的就有400多種,佔上海發現的鳥種的85%以上。秋季是候鳥的南遷高峰期,主要以鴴形目鳥類和雀形目鳥類為主。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東方白鸛、小天鵝、黑臉琵鷺、白琵鷺等珍稀鳥類在此棲息越冬。
上海南匯東灘海南東寨港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線路上,每年到了8月底9月初,就會有越冬水鳥陸續飛來,在此越冬或者遷飛路過。到9月下旬開始,大批小白鷺現身東寨港。12月到第二年1月,東寨港的越冬水鳥最多。根據統計數據,最多的時候一次記錄到3萬多隻。
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近年來,隨著保護區生態保護和修復成效顯著,紅樹林的面積逐年擴大,紅樹林及溼地生態系統功能不斷增強,環境良好、生態平衡健康穩定的東寨港,不時出現萬鳥翩躚的壯觀場面。
在這裡可以看到嬌小可愛的蒙古沙鴴、嘴微上翹的青腳鷸、上體灰褐色的紅腳鷸等鴴鷸類水鳥。這些過境水鳥吃飽喝足後將再次啟程,一路南下,最遠飛至澳大利亞等地過冬。
東寨港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最後,提醒想要去觀鳥的朋友們,為了獲得更好的觀鳥體驗,在出發前可準備鳥類圖鑑手冊、遮陽帽、雨具、水壺等工具。遠距離觀鳥時,推薦用單筒望遠鏡;近距離觀鳥時,推薦使用雙筒望遠鏡。服裝建議選取貼近環境的顏色,如綠色、咖啡色,避免過於鮮豔,若在較為泥濘的地區,可穿上套鞋。如果去到沿海區域觀察水鳥,最好提前查詢漲潮信息,潮水上漲會將海灘上的水鳥往岸邊及海堤內趕,通常在最高潮附近時間觀察最宜。
不過大家在觀鳥的同時,也要保護鳥類的生存環境,做到文明觀鳥。鳥類視覺敏銳,容易受到驚嚇,因此觀鳥者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安靜,不能喧譁,不要使用閃光燈。不捕捉、追逐、引誘、驅趕鳥類,給它們自由、安靜的生活空間。不要進入在地面築巢的野鳥繁殖區域,遇到孵蛋或育雛中的鳥巢,應迅速離開,避免親鳥棄巢。
(城市荒野工作室蒲川老師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