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書店走一趟,會發現一個令人挺無奈的事:詩歌類的書籍真的是越來越少了。雖然席慕蓉、舒婷、北島等人的詩集仍有,但多數都是一些很早之前的作品,已經成名的大詩人們似乎很少寫詩了。
正牌詩人們寫得少了,文化界有些其它領域的名人卻很有興致,比如本期要說的馬未都。以王朔的話來說,馬未都就是一個倒騰古董的,他與詩本是沾不上關係的。但2017年9月份,在非洲參加活動的馬未都在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段話:
筆者把這段內容提煉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3點:1. 自幼很不屑現代詩歌,因為它沒有唐詩宋詞的規矩 2. 如今的現代詩水平很差 3. 像這種水準的詩,自己可以寫得很快,兩分半鐘能寫一首。
不知道當代文壇的大詩人們,若是讀到這段話,心裡該是怎麼樣的五味雜陳?就連小美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心裡都很不是滋味。當代詩壇的很多新作,確實寫得沒什麼水平,不過有沒有差到馬未都說的那個程度,筆者覺得是要打個問號的。至於他寫詩神速這個事,筆者確實很是佩服。
大家都知道馬未都雖然是搞古董的,但他曾在電視節目中承認,自己只有4年級文憑。現在他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學者,能玩轉古玩圈,都是他後來自己勤學苦學的結果。
自從2017年9月份在微博上說了這樣一段話後,馬未都就開始不斷曬詩,在過去的一年中他365天曬詩不斷。有時候一天曬一首,有時候一天多首,其產量之高令人瞪目。要知道,現在很多大牌詩人,可能一個月都寫不出一首詩。
這樣大量的曬詩,若是每一首都夠有水平,那就是真有才,甚至可以說他是當代詩壇天才。若是沒什麼水平,還每天都要這樣曬,又說現代新詩沒水平,難免會被人看成是不知天高地厚了。那麼馬未都到底是真有才,還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們來看看他曬的兩首詩:
《大象》慢悠悠地過自己悠閒的日子長兩顆大牙礙你什麼事了我掰你的牙你答應麼
《河馬》眼睛雖小可看世界不小身體雖大卻不讓世界看見
說實話,這首詩讓筆者找到了看兒童詩的感覺。這兩首詩都是寫非洲的動物的,若是非要說它是詩也是可以的。馬未都抓住了大象和河馬的最大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句細細寫來。第一首,以大象的口吻來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寫出了大象的委屈;第二首,則用上了大與小的對比,寫出了河馬的特點,也一樣挺靈巧。看了這兩首詩,大家也就明白為何馬未都說兩分半鐘能寫一首,確實這種小詩一首寫一種動物,按差不多的套路來說,可以寫得很快。但這種詩雖然很有意思,但確實少了些詩的意境之美。
沒有對比,就看不出水平。馬未都說當代詩歌水平差,那咱們就選一首風格類似的詠物詩,來和他的詩比較一下:
《桔子》我是春天裡出生的綠皮野獸在秋夜裡悄悄吞下十瓣月亮
這是2019年大學生短詩大賽中的一首作品,個人覺得不管是論語言還是論意境,都比馬未都的詩好不少。同樣是詠物,首先它有豐富的想像和精準的比喻,這是現代詩中很重要的部分;其次,秋夜、月亮等意象的引入,讓這首詩充滿了詩意,這也是現代詩必須要有的。
比較完馬未都的詩和大學生的作品,小美心中也是千般滋味在心頭:
首先,馬未都詩的水準,確實不如這位大學生的《桔子》,可見當代詩壇並不像馬先生說的那樣,真的那麼沒落了,後輩的力量還是不可小覷的。
其次,馬未都本只有小學4年級文憑,可是他卻能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那麼多文化知識,還能365天曬詩不斷。不管他的詩作水平如何,畢竟這見仁見智,他這種好學、愛詩的心態,真的是值得我們讚揚的。或許他這種詩作,在很多人眼裡確實有點兒不知天高地厚,但這種行為小美是非常欣賞的。那麼多高等院校,那麼多專業學文科的孩子,若是有馬未都這種狂氣,我們的當代詩壇又何愁沒有希望,大家說是不是?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