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館上美術課,不一樣

2020-12-09 光明數字報

    「這既是一次課堂教學探索,又是一次作品創作探索,更是一次藝術教育的探索。」日前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展出的《「面對面」課堂走進藝術宮——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現場教學成果展》用43組共102件美術教學作品,向觀眾展示了在美術館上美術課會有如何的「不一樣」。

    在為期4天的「課堂走進藝術宮」首期職教課程中,來自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工藝美校、商貿旅遊學校、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和楊浦職業技術學校等5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70名學生和教師組成6個教學團隊,與大師原作面對面,各自製定創作方案,完成了富有創意的課程作業。這是中華藝術宮首次將中等職業美術教育課程引進藝術宮現場。

    記者了解到,現場課程化美術教育是中華藝術宮推進「文教結合」的重要環節,利用其豐富的藏品資源,轉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觀摩—模仿—再現」和「發現—創新—表現」的藝術創作過程體驗。把藝術專業課堂搬出教室和畫室,把教學現場放到藝術的海洋之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拓展了美術職業教育的空間。在藝術的浸潤感中,學生的創作靈感被激發,更從中提升了協作能力。據悉,結合建立「1+17」全市美術館資源聯動機制,帶動區縣各級美術場館加強輻射,上海將有更多的中小學探索進行場館教學,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美術館上美術課,發揮美術館在推進基層美育中的作用,讓藝術浸入孩子們的生活方式。(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相關焦點

  • 美術館上美術課,廣府雅趣潤童心!
    美術館教育是學校美術教育的延伸與補充,能充分發揮視覺藝術教育應有的魅力。在美術館中,以風雅襟懷,引意趣盎然,學生們可以與視覺藝術原作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從而體會視覺藝術活動的豐富性、趣味性與積極意義。近日,廣州實驗教育集團花都秀雅學校、石崗小學的孩子們就在花都區美術館上了一節美術課。
  • 用版畫復刻童真,「美術館裡上美術課」 潤物無聲
    「更加開放了,而且選擇了一個可能和我們更加相關、更感興趣的物品作為一個畫的主題,所以與以往不太一樣。」第一次來這裡上美術課的紫竹園中學的學生告訴記者。一塊手錶、一件沙漏、一個被把玩了很久的遊戲機、一副舊刀叉……每一樣孩子們凝神表達的物件背後,都珍藏著一段童年記憶和一些平時難得表露的情感。
  • 遵義市美術館開展少兒公益美術培訓
    遵義市美術館開展少兒公益美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1 11:20:38      來源:遵義日報   近日,遵義市美術館第六期「以美達美
  • 【館長說】廣美大學城美術館館長左正堯:新生第一堂課應該在美術館
    廣州美術學院將本科生安置在這個島上,同時興建了一座美術館,這裡便成了整個大學城的文藝聖地。左正堯自大學城美術館開館便擔任該館的館長,如今十餘年過去了,在他的領導下,大學城美術館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面貌?該館的學術定位是什麼?在展覽、研究、收藏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雅昌藝術網對話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館長左正堯,對以上問題一一道來。
  • 松風遺韻——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藏溥松窗山水畫課徒稿展
    松風遺韻——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藏溥松窗山水畫課徒稿展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9年08月28日16:47   「松風遺韻——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藏溥松窗山水畫課徒稿展」由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
  • 高校美術館與美術教育的多重維度
    ,高校美術館和民間美術館也在不斷地建設和增多;第三個階段就是要建設美術館意義上的美術館,即大力發展美術館的學術功能和公共教育功能。浙江省美術館副館長應金飛認為,美術館不像博物館或名人館一樣擁有大量的收藏資源,所以美術館的運行必須拓展資源,靈活發展;對於高校美術館,他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他認為,高校美術館與一般的綜合性美術館不同,它可以結合學院的教學和學術研究來舉辦學術論壇和國際交流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引領藝術和學術的話題,其策劃能力要多多倚靠美院本身的教師力量。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外景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連同美院美術館·設計館、美院美術館·民藝館,中外兼具、傳統現代並重,三館合體與網上美術館共同構建了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的整體格局。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成立於2003年10月,是在1928年創院時期展覽館的基礎上重建而成,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展線1300平方米,擁有7個展廳。美術館以藝術史的視覺呈現、核心價值觀的藝術表達為手段,探討當代藝術的時代使命、傳統藝術的創新表達,服務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 巴南「深夜美術館」上線,給你不一樣夜生活
    深夜美術館順勢而來,給你的趣玩夜生活加點料。這個9月全新企劃——深夜美術館,是我們給重慶藝術愛好者的特別獻禮,讓白天忙碌的你也不錯過潮流藝術體驗。雖已立秋,而夏暑未消,趁著夜晚涼意漸濃,不急不緩走進重慶時代美術館
  • 靳尚誼、詹建俊、邵大箴等美術大家參觀邯鄲韓玉臣美術館
    ——中國美術界大家靳尚誼、詹建俊、鍾涵、邵大箴、張祖英等參觀邯鄲韓玉臣美術館,對韓玉臣油畫藝術及館藏作品給予高度評價9月1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油畫學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鍾涵,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
  • 精彩「雲」課|美術博物館學概論 / 範迪安、馮雪·藝術管理與教育...
    第1課 導論第2課 美術博物館管理的基本內容第3課 博物館的起源與早期發展第4課 公共博物館與現代美術博物館第5課 20世紀以來的美術博物館與博物館學第二版塊:實務工作中的美術博物館研究以第一版塊為基礎,課程的第二版塊進入到應用博物館學的知識範疇
  • 國際美術教育大會之美術館論壇落幕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
    本次論壇由三個板塊組成,其中板塊一的討論於11月2日下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其餘兩個板塊則在河北廊坊進行研討。美術館論壇共邀請了26位來自國內外的學者和業內頂尖人士參會並發言,嘉賓們圍繞「美術館的未來」「美術館在當代藝術史中的作用」「高校美術館與公共美術館的藝術教育上的異同」等主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 聚焦兒童美術教育 小梵谷美術課-色彩.視覺.肌理.藝術.全國大畫展...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為促進兒童美術教育事業發展,搭建小藝術家作品展示平臺。
  • 廣東美術館隨時可以復開 廣美美術館探索線上公共教育
    還有一些本來準備引入的國際展覽,可能也不開線下展了。像正在大學城美術館舉行雲展覽的「萬物與虛無——麥可·查萊赫斯基個展」,由於目前國外的疫情比較嚴峻,估計就很難再實體展出了。「這樣的線上展好處在於,不會受借展限制,可以將國內各美術機構的作品都匯聚在一起,呈現得更全面更豐富。」胡斌表示,計劃中的有李鐵夫作品線上展和潮州木雕線上展,這兩者之前廣美美術館都做過線下展,這次做純虛擬展,將呈現國內外各大美術機構收藏的更多精彩作品。
  • 在美術館裡上美育課
    本報訊 7月28日上午,「綠色暑假·繽紛文化」2020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動暨青少年美術、書法、攝影普及月活動在中山美術館開課。普及月期間,來自攝影、美術、書法界的名師們,將在這裡為孩子們現場授課,創作指導。「綠色暑假·繽紛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動自2007年創辦以來,陪伴中山廣大青少年歡度暑假,每年均開展各色各樣、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
  • 「雲上雲下」愛上中國美術——專訪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疫情期間,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和國家文物局與社會文物司聯合全國眾多美術館、博物館,發起多場線上展覽,通過現代技術手段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NA,為公眾奉上一場雲端文化盛宴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就這樣「一眼千年」「雲上雲下」讓人們愛上中國美術。
  • 在線美術課選哪家?美術寶vs畫啦啦vs咕比美術AI課,三大課程體驗分享!
    下面我就說說這幾個課的體驗感受,給各位爸媽們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1、美術寶應試性強,不太適合美術零基礎的孩子  美術寶在網上的知名度挺高的,所以我先體驗的是它家的課。在旁聽孩子上課的過程中發現,美術寶老師會講一些比較專業的繪畫知識和技巧,但是在給孩子講課的過程中,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曉曉可能聽不太懂。  因為老師講課會用到一些專業詞彙,像勾線、構圖之類的,也沒有過多解釋,但是我家寶寶還處於一個0基礎的藝術啟蒙階段,年紀太小聽不懂,她跟著老師聽課總是走神或者自己在紙上塗鴉。
  • 在線少兒美術AI課:咕比AI課、小熊美術專業測評來了!
    視頻裡,老師引導孩子一步步操作,就像玩遊戲一樣,最後孩子們呈現的畫作各有千秋,創意滿滿。買小熊美術和咕比AI課的課程都會贈送畫具大禮包,黏土、油畫棒、彩筆、顏料以及其他各種畫具都很齊全。但咕比的畫具包有個小細節很貼心,每節課對應的課程信息表和畫具都會裝在透明文件袋裡,上哪節課,就拿哪袋畫具,一目了然,不用家長幫著找半天。
  • 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指出,此次會議聚焦新中國的美術視野和新中國的美術館學構建,積極推動當代美術理論研究,激發美術理論創新活力,很有啟發性。李群說,新時代需要新的美術理論,新時代產生新的美術理論,做好美術理論工作應著重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創新。
  • 川美開學第一課在美術館這樣上
    意外去世的翼裝飛行女生是個95後,曾稱「為自己而活不後悔」一個95後女孩走了,帶走她的,是被稱為「世界上最瘋狂極限運動」的翼裝飛行……時至今日,她的母親因為悲痛,並未對此事發聲。
  • 張晚庭新書《映畫》全國發布會北京站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晚庭的詩,不矯揉,不做作,都是源於對生命的感悟,都是於日常生活中信手拈來」這是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秘書長楊衛在讀了張晚庭詩歌后作出的評價。「晚庭的文字散發著平和質樸卻有七成的嚼味,聲音婉轉似黃鸝在林子中鳴啼。該放的放,該收的收,鳴啼開合中雋秀奇詭,但不缺諧和。」湖南美術出版社原副社長鄒建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