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反哺家鄉,盛發農業集團助力小崗村實現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41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十八位普通農民,貼著身家性命,以託孤的形式,按下了大包幹的紅手印,打響了中國農村改革的一聲驚雷,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大幕。

41年後,小崗村全體幹群惟農是務,努力打造創新小崗、美麗小崗、實力小崗和幸福小崗。奮力推進小崗村走在全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

  (小崗村十八位帶頭人)

  2019年12月,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和小崗村在崗企業盛發農業集團董事長殷傳祥先生一行,應邀到訪合肥進行相關考察。考察期間,通過企業走訪洽談,更加確定小崗村的「鄉村振興」之路:要以科技賦能農業,夯實一產基礎;以品牌化模式運營,讓小崗村品牌變金牌,助推二產、三產發展。真正做到一、二、三產產業融合。

  (當下小崗村村貌)

  鄉村振興走在實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更離不開地方企業的全力以赴。在中國農村的每一處鄉村振興,都應該有當地的企業家站出來說,「我願意」、「我來做」。而盛發農業集團的董事長殷傳祥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小崗村在崗企業家。

  (小崗村在崗企業盛發農業集團董事長殷傳祥先生)

  一.小崗的年輕人,都想去外面闖一闖

敢闖,敢幹的小崗精神,流淌在每一個小崗村人血液。如果沒有這樣「敢為天下先」的基因存在,就不會有41年前中國農村改革的歷史開端。

「當年小崗村的年輕人,都想去外面闖一闖」,殷傳祥先生這樣說。即使自己祖輩都生活在小崗村的土地上,他也並不甘心就這樣成為一個農民。20歲的時候,殷傳祥選擇走出小崗村,來到了鳳陽縣,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當時,做門窗生意並不容易。殷傳祥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出身,只能一個人帶著兩個工人,白天在縣城和鄉鎮,尋訪客戶,測量尺寸,安裝門窗。晚上兩個工人睡在門面房裡,自己只能睡在辦公桌上。就這樣靠著自己雙手雙腳,親力親為,逐步積累了口碑,獲得了客戶的認可。

上天從不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人。一次機遇讓殷傳祥了解到自己產品的款式在當時的鳳陽縣銷售非常緊俏。在那個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殷傳祥當即決定,讓銷售人員將「24小時服務」的理念傳遞給所有客戶,只要一通電話,無論在鳳陽縣哪裡,送貨安裝即刻到位。

那一年,殷傳祥先生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0年,殷傳祥掙到了50萬元。在一個萬元戶都是稀有的年代,殷傳祥可謂是鳳陽縣的風雲人物。

  (大包幹紀念館)

  二.我也失敗過,年輕人不要怕失敗

在創業路上,殷傳祥先生也並非一帆風順。隨著生意項目越做越大,後期也遇到了一些挫折。殷傳祥的第一次創業最終以失敗告終。具體的失敗原因,殷傳祥不願意過多的透露,但在他的眼睛裡,還是能夠看出些許的不甘。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殷傳祥的骨子裡有股中國農民特有的韌勁。面對事業的失敗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他並沒有一蹶不振。

「如果縣城不能給我翻身機會,那我就去更大的地方」。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殷傳祥選擇離開家鄉,去闖蕩外面更大的世界。在外面,殷傳祥當過小工,做過廠長,在祖國南疆做過小生意,在西南地區做過礦山。兜兜轉轉,幾年間做了很多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人生的不如意。殷傳祥先生表示很感謝這一段經歷,也正是這一段在外闖蕩的經歷,讓他更能夠感覺到,千好萬好,不如家好。

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特別是小崗村農民的孩子。殷傳祥說起小崗村來,總是那麼自豪得意。

他說,小崗村是全中國任何一個鄉村不能比擬的。即便是華西村,也不能跟小崗村比。因為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小崗村比華西村更能夠代表中國農村。也正是出去過,漲了見識,才知道,把小崗村建設好,比任何一個項目都要有價值。

「如果能夠讓我再做一次選擇,我一定不會離開小崗」。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入口)

  三.即便你一無所有,家鄉也會給你機會

「我心裡時常惦記著家鄉,想為小崗村做一些實事」,在殷傳祥的心中,衡量成功的標準,並不是財富積累得多少,而是對於家鄉,對於這個社會,自己能夠做多少事情。2007年,殷傳祥回到了家鄉小崗村。經歷了多年的社會磨鍊,他也更加成熟穩重。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家鄉接納了他,給了他再次施展拳腳的機會和舞臺。

修渠鋪路、參與工程,只要是小崗村需要做的項目,殷傳祥不計成本也要爭取過來,不分晝夜親自把控每一個施工環節,保質保量的做好。從最初幾人發展到幾百人的團隊,殷傳祥秉承做企業需要膽大心細、腳踏實地、做人要誠信、做事要嚴謹,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憑藉著這樣做事、為人、做企業的準則,殷傳祥在建築行業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和經濟基礎。

2013年,在建築行業已經小有成績的殷傳祥先生和團隊,建設完成了石馬新村社區,也就是現在小崗村村民居住的社區。歷經從荒地變成了廣場,從草叢變成了花園,面對著幹淨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屋、說起這種愜意的鄉村生活,殷傳祥仿佛在說一個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標杆項目。

「如果我繼續做建築的話,一定比現在要好。」殷傳祥先生半開玩笑地說著,同時對自己的建築生涯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尾。現在的他,並沒有繼續深耕自己可能會取得更大成功的建築領域,而是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第三次創業,選擇新型農業領域,潛心打磨小崗品牌,做一個真正的現代農人。

  (小崗村石馬新村現狀)

  四.成功之後,就應該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殷傳祥說,觸動他回到小崗村三次創業的原因,是在一次農博會上。在小崗村的展館裡,竟然沒有屬於小崗村的特色農產品。當時,那顆永遠向著小崗的紅心又觸動了一下。這讓他更加堅定信念回到家鄉,為小崗村奉獻自己的能量。

「自己家的孩子,能不為自己家做事情嗎?」殷傳祥這樣情真意切地形容自己這一次「跨界」。要做一個新時代「農民」,充分利用小崗村自身傳播力度的優勢,激發並凝聚蘊藏在小崗村品牌內部的創造力,以科技賦能,以智慧農業、循環農業提高農業產量產值。以品牌運營方式去做小崗村的二三產。腳踏實地,做好事,做實事,做大事。

只有真正的做好小崗村的內容,才能為小崗村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這樣才是給「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讓小崗村民獲得更多存在感、榮譽感、幸福感。「我也是在探索企業如何配套做到鄉村振興戰略裡來,如果我的模式可行了,那麼也將影響中國其他的農村」,殷傳祥在介紹「盛發生態農業產業園區」時說到。這一刻,殷傳祥望向園區的眼神仿佛又回到了那個20歲時,初次創業的堅定不移和意氣風發。

  (小崗盛發生態農業產業園區效果圖)

  41年前,小崗村在農村改革發展實踐中,傳世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大包幹精神和「敢於創造、敢於擔當、敢於奮鬥」的小崗精神。也祝願殷傳祥董事長和他的盛發集團持續秉承並發揚「小崗精神」,持續探索鄉村振興的實戰經驗,加速小崗村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步伐。艱苦奮鬥,一步一個腳印,書寫現代農村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 鄉賢反哺】鍾利達:情系桑梓 心念家鄉
    【鄉村振興 鄉賢反哺】鍾利達:情系桑梓 心念家鄉 2020-12-03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益槐:情系桑梓 心繫家鄉
    高益槐:情系桑梓 心繫家鄉 2020-11-13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凌志集團陳鴻志的鄉村振興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闡述了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怎樣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這是黨中央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凌志集團掌舵人陳鴻志是如何幫助家鄉進行鄉村振興之路的呢?
  • 用微視頻證明你的家鄉最美!「多彩鄉村 情系故裡」主題教育實踐...
    把你家鄉最美的故事拍下來!4月28日,「多彩鄉村 情系故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暨南大學啟動。弘揚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啟動儀式上,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劉衛表示,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並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
  • 小崗村與梁家河開展結對共建 攜手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安徽鳳陽小崗村,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陝西延川梁家河,閃耀著梁家河精神的紅色基地,在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新起點上,兩個「明星村」攜手「再出發4月25日,鳳陽縣小崗村和延川縣梁家河村合作共建籤約儀式在小崗幹部學院舉行,拉開了兩地攜手奔小康、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的序幕。  在籤約儀式上,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與鳳陽縣結為友好縣,梁家河村與小崗村籤訂合作協議開展結對共建。
  •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今日揭牌
    據悉,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由山東財經大學和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聯合創辦,旨在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和「三農」思想,秉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校企合作的創新型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鄉村振興樣板學院,助力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落戶沂源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2月7日電(記者吳書光)6日,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淄博市沂源縣揭牌成立。這所由山東財經大學和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聯合創辦的學院,將努力成為校企合作的創新型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鄉村振興樣板學院。
  • 發展數字農業 推進產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電商路徑
    電商助力 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據悉,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三農」思想,秉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辦學理念,助力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學校新文科建設而設立的全國首家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生態、工商資本多方支持共建的鄉村振興學院,由山東財經大學和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聯合創辦,努力打造校企合作的創新型學院、現代產業學院
  •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三農」思想,秉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辦學理念,助力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學校新文科建設,12月6日,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暨山東財經大學與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共建鄉村振興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龍子峪村沂河源田園綜合體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12月6日,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暨山東財經大學與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共建鄉村振興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龍子峪村沂河源田園綜合體·匯泉桃花島舉行。
  • 深圳潮汕籍企業家反哺家鄉 擔任「輔導員」促振興
    ,該商會與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籤訂戰略框架協議,將分批聘任在深圳發展且事業有成的潮汕籍企業家回到家鄉,通過「開課」等形式,傳遞鄉村振興的新觀念。會上,20名深圳成功企業家獲聘擔任「創新輔導員」,他們將陸續返粵東鄉村「開課」,帶著他們的創新觀念、創業故事、奮鬥精神,以「思想反哺」為振興家鄉奉獻力量。
  • 曹妃甸區農業農村局:引金融「活水」 助力鄉村振興
    區農業農村局 引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曹妃甸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在區政府黨組副書記李健俠的高度重視和親自組織協調下,12月15日,區農業農村局攜手曹妃甸建行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暨金智惠民專題培訓
  • 沈冰|守望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守望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來自於林芝書屋鄉村沙龍的一次獨特文化體驗。螞蟻,一種微小動物,也是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築師,微弱、強大,勤奮、高效,團結、專注,他也象螞蟻一樣,有專注的工匠精神,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發展,思索著鄉村振興中空缺、薄弱環節,看到鄉村產業凋蔽,設施簡單,房屋空缺,人口老齡化等現象,希望將自己的專業用諸於家鄉建設,回報桑梓。
  • 小山村引來大學校,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落戶沂源龍子峪村!
    當日,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暨山東財經大學與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共建鄉村振興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龍子峪村沂河源田園綜合體·匯泉桃花島舉行。淄博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馬曉磊與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共同為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
  • 客居異鄉 心念桑梓 臨海千餘鄉賢返鄉記
    其中,事業有成、眼界開闊、心念桑梓的鄉賢群體無疑是鄉村人才的重要構成部分。如何充分發揮鄉賢的作用?2017年以來,臨海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吸引了1000餘名鄉賢結對幫扶村莊。他們發揮自身資源、人脈優勢,把先進理念和優秀項目帶回家鄉,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受到了村民歡迎,也助力鄉村振興。五月的風,捎來東海的味道。
  • 「中醫農業」+「耕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鄉風文明」內涵,就是要求認真對待鄉村發展歷程和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中醫農業」與「耕育文化」有助於維護好國家、民族發展的基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中醫文化和農耕傳統文化,實現農業的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
  • 【我是黨員】心懷桑梓反哺家鄉 踐行初心彰顯本色
    【我是黨員】心懷桑梓反哺家鄉 踐行初心彰顯本色 2020-06-25 0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立多維梯度幫扶機制 打造鄉村振興閉環模式
    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領導和家鄉人民的大力支持,公司始終不忘回歸本源,心系桑梓,深耕本土,回報家鄉,始終不忘帶動光澤縣村民脫貧致富、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公司多年如一日地立農村、幹農業、帶農民,致力於解決閩北欠發達地區 的「三農」問題。如今,「三農為本」已經成為企業的特色標籤。
  • 農村改革開放40年成就輝煌——改革鋪展鄉村振興之路
    原標題:改革鋪展鄉村振興之路農,天下之大業也。農村改革是黨領導下的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強大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積極推進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和「三權分置」改革,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