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氏二海怪的發跡 由海神媽祖娘娘點化成神

2020-11-25 騰訊大閩網

原標題:嘉氏二海怪的發跡

嘉佑和嘉應是中國古代海洋神話中的兩個海怪,並稱「嘉氏二怪」。他們本是兄弟二人,長相相似,形影不離,他倆時常出沒在海上,主要活動範圍在東海海域。這二怪頗有神通,每出現則天昏海暗,他們或興風作浪,或施術惑人,過往商船受害頗多,後來,二怪被海神媽祖降服,成為其座前護法神,民間亦俗稱之為千裡眼、順風耳。也有觀點認為,嘉應、嘉佑與千裡眼、順風耳皆為媽祖的護法神,護法神實為四人,無有定論,民間一般認為嘉氏二怪即千裡眼、順風耳。

嘉氏二怪與千裡眼、順風耳實為同源異出的傳說,後來走向分化,由兩人分身為四人,實因媽祖信仰日盛,降妖伏魔的事跡愈多,陪神也就越來越多,比如湄洲媽祖廟的兩殿中共有十八位配神,謂之水闕仙班十八員,其中包括四海龍王、寧波茅竹五水仙、莆田木蘭坡三水神、泉州林巡檢、伏波二將軍、嘉應嘉佑和晏公總管,陣容龐大。誠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云:「神話大抵以一神格為中樞,又推演為敘說,而於所敘之神之事,而從信仰敬畏之,於是歌頌其威靈,致美於廟壇,久而愈進,文物遂繁」。

在說嘉氏二怪之前,不得不先說他們的主人——海神媽祖。媽祖是中國的海神,約生於北宋初年,她本是湄洲島上的漁家之女,名叫林默。據南宋廖鵬飛所撰《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相傳海上行船之人遇到風暴,只要高呼她的名字,她就會駕雲趕來相救,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無不信奉,在船舶起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中還專立媽祖神位供奉。在歷代的國家祭祀中,媽祖的地位不斷提升,及至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時,史無前例的龐大船隊把媽祖信仰傳播到了國外,使媽祖的信仰遍布全世界,甚至遠播歐美和非洲,算得上是中國古代海洋文化中的一個奇蹟。

媽祖的神話被道德家們推到無以復加的極致,其神通也無所不能、無所不至、無所不在。據《天妃顯聖錄》載:「時有二魔為祟,一曰嘉應、一曰嘉佑,或於荒丘中攝魄迷魂,或於巨浪中沉舟破艇。妃至,遂逃於雲天杳渺之外。」這二怪猝然出現在海上,不知其來歷,也不知於何時得神通成魔,嘉應和嘉佑的早年經歷被跳過,終被媽祖的法力所制服,收為護法神將。嘉氏二怪的晉身之路並不平坦,改邪歸正後,又經歷了長期的徵討工作,昔年一同為怪者,多經二怪之手剪除。《天后本傳》中就有「海祟皈依」一幀,即二怪與媽祖徵服海上精怪,畫面中媽祖乘船,二怪侍立,波浪中有三個魚頭海怪束手就擒,朝媽祖跪拜。

從傳世的嘉氏二怪的繪像來看,嘉佑赤面金裝,以手指著耳朵,嘉應則為綠面的千裡眼,手搭涼棚向遠處瞭望。嘉應喜,嘉佑憂,二者分別代表著海神的喜與憂,是海神媽祖的精神外化。媽祖身邊有巨大齒獠牙的二怪護法,更增添了海洋信仰的濃烈巫風。

鬼頭鬼腦的形象與神聖莊嚴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張牙舞爪的姿態也不符合廟堂儀軌,媽祖「廟堂化」的程度越深,這種矛盾就愈發不可調和,亟待推出新的圖像系統,以應對廟堂化的嚴峻課題,野逸的嘴臉,須經歷脫胎換骨般的痛苦改造。

我們可以從清代朱仙鎮年畫《天后娘娘》中看到嘉氏二怪經歷「廟堂化」改造之後的形象。該年畫為清代後期老版,為了便於形象識別,此處收錄的圖像為年畫線稿,媽祖居中,身邊左右環列四人,這四人為護法神,或為嘉佑二怪和千裡眼、順風耳的四神將組合,四人相貌雷同,難以分辨嘉氏二怪是哪兩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昔年的妖魔已經變成峨冠博帶、方面大耳的形象,他們收起巨齒獠牙,陡然間獲得了斜插入鬢的劍眉,遮蔽尖角的冠冕,原本赤著的雙腳也蹬上了錦靴,原先的鐵斧和鋼叉也都棄之不用,如今他們手裡拿的是書卷,懷中抱著象徵君子美德的寶劍。

審視嘉氏二怪的履歷,則不難發現,嘉氏二怪在中國海怪中算得上異類,他們倆由怪變神,成了正果,就像成佛後的孫悟空。誰又能記得,冠冕袍服層層鑲裹之下的是昔年的妖魔。(盛文強)

相關焦點

  • 嘉氏二海怪的發跡
    這二怪頗有神通,每出現則天昏海暗,他們或興風作浪,或施術惑人,過往商船受害頗多,後來,二怪被海神媽祖降服,成為其座前護法神,民間亦俗稱之為千裡眼、順風耳。也有觀點認為,嘉應、嘉佑與千裡眼、順風耳皆為媽祖的護法神,護法神實為四人,無有定論,民間一般認為嘉氏二怪即千裡眼、順風耳。
  • 中國民間俗神畫片集(二)
    哼哈二將 民間對佛寺山門前二金剛的俗稱。《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護法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天后娘娘 即海神媽祖,中國的海神,北宋時生於福建湄洲,姓林名默,死後被尊為海神。晏公 原為江西的地方水神,後在海上興風作浪,被媽祖降服,成為媽祖座前大總管。
  • 海神媽祖信仰的意義
    打開微博,看到媽祖這個詞語上了熱搜,我頓了頓,反應過來,一如既往,點開評論看看,不出所料,圍繞迷信與否,雙方直接打起來口水戰,我想起來,劉濤復出不久,曾經飾演海神媽祖,漁民的女兒,生性善良,因為救助海上遇險的人員,不幸遇難,被玉皇大帝冊封為海神,享受萬家香火。
  •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媽祖收晏公的精彩故事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媽祖收晏公的精彩故事媽祖收晏公晏公原本是江西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水神。此後,晏公常在江湖河海顯靈,明代玉封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帥」,後因保佑海運,被封為顯應平浪侯。媽祖娘娘是我國著名的海神,原名林默, 因為她在出生時不哭不笑、不說不鬧,險些被父親丟了,後來幸得一名老道的點化,才得以活下來。晏公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一隻怪物,面如黑漆,濃眉橫髯,常年於海上興風作浪。
  • 媽祖娘娘:出身平凡,28歲去世,千百年來庇佑海內外華人的海神
    媽祖是在中國民間影響力相當大的一位女神,是中國第一女海神。媽祖除了是船旅漁業傳統的保護神,還有許多其它象徵和功能,是沿海廣大地區民眾和海外華人重要的精神紐帶。而且,媽祖隨著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安家落戶,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民間神明。今天,堃哥就聊聊這位出身平凡,28歲去世,卻千百年來庇佑海內外華人的海神——媽祖。
  • 《海王》火了,來看看中國的海神吧~
    南海海神禺強,珥青蛇,踐赤蛇;西海海神弇茲,耳朵上掛的和腳上踩的蛇顏色與南海相同;北海海神也是人面鳥身的半人獸,只不過他耳朵上和腳下的蛇顏色稍有不同。而還有一個關於海神的故事,裡頭提到的也許是中國最古老的的海神,來源於莊子的《應帝王》。
  • 道教人物:海神媽祖
    在諸多的神靈、仙真中,最為東南沿海尤其是臺灣、香港、福建、澳門人頂禮膜拜的要數天妃娘娘媽祖了。據說澳門的地名(英文Macao、葡文Macau)就是當時的葡萄牙入侵者因島上有媽祖廟而命名的。在臺灣媽祖廟達五六百座,香火鼎盛,足令其他神仙自嘆不如。
  • 蓬萊閣內供奉的東海龍王和海神娘娘及八仙
    敖廣神像端坐正中,分列兩旁的是八位小神:巡海夜叉、趕魚郎、千裡眼、順風耳、雷公、電母、風婆婆、雨神。明朝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對東海龍王敖廣和雷公、電母、風婆婆、雨神等小神有過精彩的描述。孫悟空到東海龍王敖廣那裡去討要兵器,敖廣給他「一塊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那「神珍鐵」便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還經常呼風喚雨,調遣雷公、電母、風婆婆、雨神等小神。
  • 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天妃媽祖海神
    果然有位紅衣神女站在船檣上, 靠了神女的佑護,路允迪平安地到達高麗,完成了出使任務,徽宗聽說此事,親賜林默祠匾額二塊, 上書「順濟」二字。以後,神女的「靈應」越來越多。她幫助船民懲罰海寇,幫助宋軍抗擊金兵,甚至還能驅除各種天災瘁疫:因此神女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航運業的發展,神女影響擴展到沿海廣大地區。
  • 北有碧霞元君,南有海神媽祖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遠萬裡到泰山祭拜這位泰山娘娘。關於碧霞元君有助孕產的說法,主要源於她的一對化身,子孫娘娘和眼光娘娘。這兩位一位主賜民間多子多福,子孫綿延。一個主治療各種子孫各種疾病,能令眾生消除眼疾,明是非,辨善惡,有開智明慧的功能。因為這兩位女仙的緣故,碧霞元君也有主婚姻生育的功能。
  • 東方海神媽祖vs西方海神波塞冬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海商,有中國海商的地方就有海神媽祖。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著諸多供奉媽祖的廟宇,在中國海岸上的城市中有一個城市就是以媽祖命名的,這個城市就是澳門(Macao),據說當年葡萄牙人來到澳門時,發現有很多的漁民在這個地方居住、過境的港口,在澳門的港口有著一座巨大的媽祖廟。剛剛進入澳門的葡萄牙人指著那個媽祖廟問這是什麼?
  • 西方有位海神叫波塞冬,那麼我們中國的海神有哪幾位?
    但在古代由於知識的匱乏和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從而誕生了許多的神明,而海洋之神就是其中之一。在希臘神話中,海洋之神被稱為海皇波塞冬,手持三叉戟,是海洋中的無冕之王,同時他還是希臘神話中的十二主神之一。相信看過《聖鬥士星矢》的小夥伴對其都會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是曾與女神雅典娜爭奪過陸地統治權的強大神明之一啊。那麼在我們中國哪位神被稱為海神呢?
  • 神話劇《媽祖》央八將播 林心如客串觀音娘娘
    大型神話劇《媽祖》即將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作為開年大戲於元旦前後首播。吸引了劉濤、嚴寬、劉佳等眾星加盟,林心如則客串出演觀音。楚天都市報12月21日報導 大型神話劇《媽祖》即將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作為開年大戲於元旦前後首播。
  • 收服嘉應和嘉祐二怪,體現了媽祖懲惡揚善,愛憎分明的精神
    媽祖信仰產生於宋代,是因為宋代是中國航海事業大發展的時代。媽祖的出現比《山海經》中的東海禺虢、北海禺京、南海不廷胡餘、西海弇(yan)茲等海神要晚得多。這些所謂海神和後來的四海龍王一樣,主要是方位神,龍王的功能也主要是播雨和防澇,其實是為農業服務的。宋代以後隨著海事活動的增加,人們需要真正的海神了,媽祖恰逢其時成為真正的海神。
  • 南安霞美鎮長福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勝跡名片  景點推薦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廟內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媽祖主殿、拜亭、媽祖香閣、香爐、媽祖石雕像、媽祖宮戲臺、媽祖山門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在長福村老人協會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王仁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
  • 3D動作玄幻巨製《海神媽祖》成功啟動
    著名導演江小魚和電視劇協會秘書長、著名導演車逕行參與了發布會《海神媽祖》3D實拍技術論壇嘉賓。專程從好萊塢飛來參加發布會的3D技術大咖麥克,和中國3D技術專家王東升系統講解了《海神媽祖》的實拍3D和120幀技術。  發布會中,媽祖故裡莆田的莆田商會、媽祖仁愛基金會等均有重要代表出席和籤署《海神媽祖》合作戰略協議。
  • 山東沿海的媽祖信仰
    在我國民間,神的信仰多種多樣: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而每種神又常有多個。比如海神,歷史上就有禺虢、禺疆、不廷胡餘、弇茲、龍王、媽祖、佛爺、陽主等。山東省沿海漁民信仰的海神主要是龍王和媽祖。相比較而言,人們對媽祖的信仰更為具體,更為廣泛,媽祖的影響也更大一些。
  • 霞浦媽祖傳說之七:化身回松山
    今天我們來講霞浦媽祖傳說的最後一回,化身回松山。前面一回我們說到龍女(媽祖)帶著掏浪和摧風兩個海怪降伏姓金和姓柳的兩個水鬼。然後回到湄洲見母親——霞浦媽祖傳說之七:化身回松山龍女回到母親身邊,對母親和兄弟說了幾個月來的事,她母親怕她又走,就急忙叫馬家來迎親。
  • 都主張救苦救難,西方佛門觀音菩薩和東土道門媽祖有什麼不同
    那麼,觀音濟世救人和媽祖濟世救人有什麼不同嗎?佛門並非普度眾生,也有見死不救的事情西方教常標榜自己說普度眾生,為何在《西遊記》裡常常有佛門弟子為非作歹、見死不救的情況?媽祖娘娘雖然不在佛門,但以普度眾生、救苦救難為己任。海神媽祖是真正的道門信徒,道教封號是:輔鬥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