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媽祖信仰的意義

2020-12-09 燕子塢居士

打開微博,看到媽祖這個詞語上了熱搜,我頓了頓,反應過來,一如既往,點開評論看看,不出所料,圍繞迷信與否,雙方直接打起來口水戰,我想起來,劉濤復出不久,曾經飾演海神媽祖,漁民的女兒,生性善良,因為救助海上遇險的人員,不幸遇難,被玉皇大帝冊封為海神,享受萬家香火。

我們的祖先把作出貢獻的人追封為神,永遠紀念這種道德高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看來,海神媽祖崇拜寄託了信眾美好的祈願,也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的精神內核,把這種民間信仰簡單的歸類於封建迷信,是無知,幼稚的想法,媽祖娘娘和保生大帝信仰,也是大陸與海外華人之間的文化紐帶,中華文明出海,根本離不開這些紮根在海外炎黃子孫心裡的文化紐帶,重新正視我們中華文明的民間信仰,不要再污衊它們,致使我們淪為文化難民,勿謂言之不預

相關焦點

  • 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主要從事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和閩臺區域文化研究。摘要: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根本動因是海上貿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則是海神信仰。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始終,它既反映了時人對海上巨大風險的畏懼心理,又體現了航海者藉助海神信仰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必勝信念,二者心態交織在一起,後者佔主導地位。
  • 東方海神媽祖vs西方海神波塞冬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海商,有中國海商的地方就有海神媽祖。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著諸多供奉媽祖的廟宇,在中國海岸上的城市中有一個城市就是以媽祖命名的,這個城市就是澳門(Macao),據說當年葡萄牙人來到澳門時,發現有很多的漁民在這個地方居住、過境的港口,在澳門的港口有著一座巨大的媽祖廟。剛剛進入澳門的葡萄牙人指著那個媽祖廟問這是什麼?
  • 莆仙戲《海神媽祖》首演獲好評
    來自全省的二十餘個劇種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一展英姿,而代表莆仙戲劇種參演的《海神媽祖》,經過前期三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日前,在莆仙大劇院隆重舉行首次演出,首演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據了解,莆仙戲新編傳奇劇《海神媽祖》,演繹的是北宋初年莆田湄洲漁家女子林默娘從凡人到海神媽祖的故事。劇中,默娘深感海難的無情而發願救助生民,上天感其善念,傳授預災示警、造福漁民的法力。
  • 地理丨媽祖信仰的歷史人文地理變遷:來自中國海神的精神安慰與政治...
    路允迪見狀大喜,心想死裡逃生必有後福,便速速向朝廷稟奏,懇請對救命恩人媽祖進行加封。宋徽宗準奏,賜 「順濟」 廟,嘉許媽祖降桅顯聖這一神跡。由此,媽祖開始從區域性地方神祇向全國海神轉變。1157年,南宋丞相陳俊卿獻地興建白湖順濟廟。活動範圍廣泛且經濟實力雄厚的鄉紳、官宦也開始陸續加入,媽祖信仰得以在更大範圍內擴散。
  • 一個馬背上的民族,為什麼會信仰「海神媽祖」呢?
    真正意義上的南北差異是在北宋時期。北宋時,國家的財富收入已經大部分仰仗南方。北宋的經濟中心也徹底南移,他定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其主要原因,就是江南漕運之便。而女真族滅北宋,則徹底拉開了南北方的經濟差距。當時的女貞族,是一個半遊牧名族。入據中原之後,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都給中國北方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 媽祖信仰和「海絲」文化
  • 媽祖為什麼成為了中國海神的象徵?
    湄洲島嶼,介於福州、泉州之間,為海道要衝,拯救海難、解人危厄的媽祖,正是適應了這種需要而產生的,其死後被尊為「海神」,也就不難理解了。,成為海上航行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於是祈求神靈保佑的安全心理,更成為人們的迫切希望,媽祖信仰因之應運而生,成為海上航行的保護神。
  • 南安霞美鎮長福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勝跡名片  景點推薦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廟內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媽祖主殿、拜亭、媽祖香閣、香爐、媽祖石雕像、媽祖宮戲臺、媽祖山門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在長福村老人協會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王仁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
  • 山東沿海的媽祖信仰
    在我國民間,神的信仰多種多樣: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而每種神又常有多個。比如海神,歷史上就有禺虢、禺疆、不廷胡餘、弇茲、龍王、媽祖、佛爺、陽主等。山東省沿海漁民信仰的海神主要是龍王和媽祖。相比較而言,人們對媽祖的信仰更為具體,更為廣泛,媽祖的影響也更大一些。
  • 莆仙戲《海神媽祖》首演獲好評 將赴福州參加會演
    來自全省的二十餘個劇種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一展英姿,而代表莆仙戲劇種參演的《海神媽祖》,經過前期三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日前,在莆仙大劇院隆重舉行首次演出,首演獲得了各界的好評。《海神媽祖》劇照,舞臺場景美輪美奐  據了解,莆仙戲新編傳奇劇《海神媽祖》,演繹的是北宋初年莆田湄洲漁家女子林默娘從凡人到海神媽祖的故事。
  • 助力「海絲」建設 傳播媽祖文化 莆仙戲《海神媽祖》昨晚首次唱響...
    12月12日晚,已在國內外演出60多場的莆仙戲新編傳奇劇《海神媽祖》首次唱響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廣西南寧。不僅為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暨第八屆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濃墨添彩,還進一步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展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魅力,推動媽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當晚8點,《海神媽祖》在廣西南寧人民會堂劇場濃情上演。
  • 北有碧霞元君,南有海神媽祖
    有關碧霞元君的故事如此之多可以看出古人對她的敬仰,其中北方地區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最虔誠。據傳,碧霞元君神通廣大,不但能夠保佑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且對農耕、經商、旅遊、醫療乃至婚姻、孕產都有保護的作用。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遠萬裡到泰山祭拜這位泰山娘娘。關於碧霞元君有助孕產的說法,主要源於她的一對化身,子孫娘娘和眼光娘娘。
  • 莆仙戲《海神媽祖》的創新與突破
    作者:黃鍵(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媽祖信仰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中國文化現象。據史籍記載,媽祖原名林默,又稱默娘,為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嶼都巡檢林願之女,通曉天文氣象,能預測天氣,常在海上救助遇險船隻,乃至為此奉獻生命,世人感念,尊之為「媽祖」,奉之為神。
  • 3D動作玄幻巨製《海神媽祖》成功啟動
    3D動作玄幻巨製《海神媽祖》成功啟動 2018-05-09 09:  著名導演江小魚和電視劇協會秘書長、著名導演車逕行參與了發布會《海神媽祖》3D實拍技術論壇嘉賓。專程從好萊塢飛來參加發布會的3D技術大咖麥克,和中國3D技術專家王東升系統講解了《海神媽祖》的實拍3D和120幀技術。  發布會中,媽祖故裡莆田的莆田商會、媽祖仁愛基金會等均有重要代表出席和籤署《海神媽祖》合作戰略協議。
  • 媽祖信仰 4399《海神》第三方社團公會系統首曝
    媽祖的信仰,英雄的聯盟,航海世界的超級艦隊,4399《海神》公會系統震撼登場。工會系統在4399《海神》中起到的作用很特別,可以通過工會的建築物來購買到一些遊戲商城以及其他系統項中買不到的東西。同時工會等級控制著工會人數和對玩家的自身利益。但是4399海神必須通過貢獻度來提升工會等級以及在工會建築中購買物品。
  • 湄洲媽祖一一媽祖信仰的發源地,成為國家祭祀,世界非遺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等地區信仰的海神,是歷代船工、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又稱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 道教人物:海神媽祖
    媽祖的四位兄弟在各島之間做一些小本生意。突然有一天,媽祖在家裡若有所失,閉著眼睛睡了很長時間,父母都以為她得了急病,就大聲呼喚她,媽祖被喚醒時怨恨地對父母說:「你們為什麼不讓我保護我兄弟的平安呢?」父母不知其中變故,也不好細問。
  • 媽祖信仰與「非遺」保護
    原標題:媽祖信仰與「非遺」保護 民俗學研究中,有一類民俗事象叫做「民間信仰」,媽祖信仰即屬於此。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中,「信仰」是不可迴避的問題。正確對待民間信仰,尊重民間信仰,尊重信仰傳承中的文化生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問題。
  • 千年古戲演繹海神故事 福建莆仙戲《海神媽祖》首次亮相文博會
    莆仙戲《海神媽祖》是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傾力打造的精品之作。劇目根據海內外廣為流傳的媽祖故事編創而成,劇情格調高雅,脈絡清晰,以敘事詩般的藝術手法,刻畫出媽祖娘娘扶危濟困、捨身為民的形象。《海神媽祖》由國家二級演員、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副院長黃豔豔和福建省莆仙戲劇院院長吳清華主演,分別飾演海神媽祖林默和阿龍;同時還有戲曲「梅花獎」得主王少媛、「文華獎」得主鄭仁森等傾情加盟,演員陣容豪華。
  • 嘉氏二海怪的發跡 由海神媽祖娘娘點化成神
    這二怪頗有神通,每出現則天昏海暗,他們或興風作浪,或施術惑人,過往商船受害頗多,後來,二怪被海神媽祖降服,成為其座前護法神,民間亦俗稱之為千裡眼、順風耳。也有觀點認為,嘉應、嘉佑與千裡眼、順風耳皆為媽祖的護法神,護法神實為四人,無有定論,民間一般認為嘉氏二怪即千裡眼、順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