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愛幻想,聽《追夢人》縈繞耳畔(作曲 /詞: 羅大佑 ,演唱:),這是我們那個時代耳熟能詳的歌曲,至今還能唱,聽到這首歌,心情也明朗起來,它引領著我們勇敢向前,勇於追夢。
曾經年少愛追夢,90年代後的我們,衣服常常是灰色的,雖然吃穿不愁,但物質並不富有,看到歌星明星的打扮羨慕極了,可我們那時候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什麼也不會,沒有輔導班,農閒時候,節假日裡,我們在野地裡到處奔跑,像野馬一樣,看到的景色永遠只有莊稼、小路、村莊、遠山。聽到最多的就是今年麥子長得好,今年棉花或者玉米蟲子多了,這些農田的消息知道的比較多,記得有一次,下雨的時候,我赤著腳,拎著鞋子,小跑著回家,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幸好我反應靈敏,躲過一劫,於是說了一句:「要是永遠不下雨該多好。」被大人們聽見後訓了一頓,「不下雨,你吃什麼?」原來下雨還是好事情,可是我對雨真的沒有好感,不僅是走路問題,更是上學問題,上廁所的問題,簡直是無法忍受,寸步難行。也許正是那些艱苦的生活,讓我在學習上更用心,讓我在讀書的路上幾經想放棄,最後又堅持下來的直接原因吧。
人,也許只有放進殘酷的現實裡才能磨礪頑強的品質和個性,苦難的現實勝過千言萬語的教育。那時的我們如果不讀書,只有一條路,就是修地球(刨土地,當農民)。那時,農民的職業估計沒有人羨慕的,這仿佛就是一生的無望和付出,和今天的花農菜農不一樣。那時候雖然條件艱苦,但我不羨慕那些歌星,卻羨慕那些考學後擺脫繁重土地的人,我甚至不討厭重男輕女,不討厭整個暑假幹農活,但是我討厭不給女孩子上學。而今天的很多學生,好像承受不了學習的苦,聽課難受,做作業痛苦,考試緊張,玩起手機來控制不住,要挾父母這樣那樣。說不得,教不得,有的孩子上一節課不知道要出多少狀況。這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學習者或者是工作者呢?
那時候我喜歡讀書,我們家的書有點雜,有一套現代文的文選書籍大概30本,有毛主席詩詞,如:「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我那時候很喜歡這首詞,也喜歡恰同學少年,指點江山,覺得我會走出這裡,走上更廣闊的社會,在一次聯歡會上,我朗誦了這首詩,還朗誦了一首,「年輕的少年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安靜的讀書,明天將是建設的闖將,有為的青年志在四方,我們的前程無比燦爛輝煌。」這不知哪裡讀來的,一下子就記住了,結尾還擺個造型。同學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也很激動,沒想到,大家都很喜歡。
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的青春不叛逆,誰的青春不受傷,誰的青春不遺憾,但誰的青春都得前行。不能否認,青春有煩惱,有苦澀,有迷茫,時而黯淡,時而年少輕狂,但誰的青春不夢想。
有夢想的青春才是光彩奪目的,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呢?我那時候也寫文章,發表在報刊,雜誌上,得了幾百元稿費,但是工作以後,我便把夢想丟到一邊去了,直到我來到360個人圖書館,看到館友們的文章美不勝收,各種類型都有,把複雜的人生道理說得很透徹也很明白,把我覺得難啃的古文全部搬出來,而且還讓我讀得津津有味,慢慢的,我也發表文章,起初都是網絡上被我搬上來,搬著搬著,發現我也能寫,很多文章這邊搬過來,那邊被我發表觀點,這一發不可收拾,寫好覺得比原來的文章還快意,這才是真正的快意人生啊!把原來生活中不敢說的,不能說的,也一股腦兒的說了,說過心情暢快,但是文章被私有了,有多次私有的經歷,時過境遷,才發現,這些牢騷話說了也確實沒有益處,不如讀書,不如寫作練筆,每天寫點什麼,讓自己隨時處在讀書的氛圍裡,處在積極的文字裡,在思想的折磨裡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到現在,終於感悟到書館編輯們的辛勤勞動,我的很多文章被斬頭去尾,當時我很不理解,現在理解了,就像花園裡的園丁,將無端生長的雜蕪枝條給修剪整齊,才能整體上呈現一種大氣的美,否則我一抒心中塊壘,但是卻並不利於讀者的閱讀。寫得多了,就發現文字也如流水一般容易枯竭,一個人只有融入更大的潮流中,才能永不消失,永立潮頭的人,背後一定有強大的力量,最後我發現,這股強大的力量就是館友們的堅持和付出,我有什麼理由不去吸收更好更多的知識的營養呢?轉眼間已經又一個春天,但願轉眼間,瘟疫已經被消滅了,我們都還安好,那些到處亂跳的,還是那麼煩躁,而我依然在這裡回味和閱讀,不讀十篇文章不動筆,不讀一本書,寫不出一篇好文章。這就是我的青春夢想,在書館能夠綻放,也是書館給我綻放的舞臺,即使沒有人欣賞我這朵小花,我也不灰心,因為有夢的人是幸福的,是快樂的。
到昨天晚上,我終於用電子鋼琴把《三生三世》完整而又連貫的彈出來,希望能夠和大家共享三生三世,永遠在一起,如果有人不喜歡我,那麼就把我當作個0好了。我用了一個星期,每天一個小時,我發現,唱歌並不容易,離開鋼琴,我的歌聲根本不著調,所以我們雖然也愛好唱歌,但是和專業人士相差著多少個調子的距離,真的佩服郎朗的那股毅力和對音樂的愛好,青春不知道什麼是困難,總覺得什麼都能做,總覺得皇帝都能當,但是缺少的就是那麼一股紮實的鑽勁,缺少那麼一股鍥而不捨的堅持。所以郎朗說:「他父親逼著他彈琴,他很不理解,現在總算理解自己的父親了。」正是這麼一股頑強的力量,支撐他今天的成功,所以,我們不要看到別人的成功就歸結為運氣,他背後的委屈和淚水,誰會感同身受呢?
不管是青春的我們,還是現在的我們,時光交錯,依然會有各種煩惱和問題,但是伴隨著我們的是有這麼多好友,有這麼先進的文化,有這麼多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生還是充滿驚喜和變數的,很慶幸我遇上了這麼多書館朋友們,比如武當書苑朋友的書法和文學,歡喜朋友的風景和圖畫,蓮友的音樂,還有很多作家作品,如我愛創造,江南好書館,天涯書境,求知607, ,布衣粗食,國學在線等,他們的文章搖曳生姿,各有特色,畫家為首的 窯洞畫派創始人,玩石頭的李軍頑石,還有很多愛好編輯的朋友,如青青草,三清書屋,小橋流水閬中客,鳳月72,悟客紅塵,還有很多,我不一 一列舉,以及默默無聞的程序管理員和小編輯們,你們陪我負重前行,我陪你們一路不停,追夢,是我們共同的願景,不管未來多苦多難,有我陪你完成。
閱讀和收藏是我最愛幹的事情,你來,我很歡迎,你走,我也不一定相送。緣聚緣散,我們終成我們。中央電視臺的董卿曾經深情的說過:「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平凡,人生的最高境界還是平凡。」我試著解讀一下,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平凡如螻蟻一般的平凡,甚至有禽獸不如的人平凡都稱不上,比如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來的種種作死方式。人生的最高境界依然是平凡,比如鍾南山,李蘭娟等醫務人員,他們逆流而上,被稱為逆行者,感動中國,感動世人,《平凡的世界》裡的路遙,他們都是平凡人,卻在平凡的生活中完成生命的蛻變,雖然看起來平凡,但是這種平凡卻又是幾人能及的高度呢,這是一種境界,大愛無聲,大美無言,讓我們向著平凡的人生繼續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