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分享|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2020-07-20 農民傑子

王陽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 王陽明教學授課時,有弟子問到這麼一個問題,「先生,為何我對人一片赤誠之心,卻沒有換來他人相同的真相相待?」
  • 王陽明回他,「你切記住,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情尚淺時切勿言深多話,直抒胸意,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禍患。」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作為中華五千年中兩個半聖人中唯二的聖人,與另一位聖人孔子相比,甚至是非常有爭議的半個聖人曾國藩相較,王陽明卻鮮有人知。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險些遺忘了對文史界非常重要的王陽明以及他的「心學」,好在近些年王陽明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大眾的視線中,被我們細細品味他的思想。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但你可知道「三分話」是哪三分?王陽明曾解釋過這三分分別是:「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 一分真心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我們都知道現在人心複雜不似以往單純,導致我們現在交友不敢輕易把一片真心全部投入,但是你要明白,為人處事,卻萬萬不能少了這一分真心。

用自己的善意與真心待人,也許會遭到諷刺與戲弄,但也一定也會有幾個人用真心待你,一定會有的。

沒有真心是無法換到真心對待,就算心有戒備,也不要失去所有的真心。

  • 一分理解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理解,是貫穿和融合所有的一切人際關係,事情也好,人情也罷,都離不開相互理解與尊重。

其實,一個人最高的素養,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同 一個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別人的不易 一個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別人的付出 理解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要學會理解他人,寬慰自己內心,你要知道人與人都是平等。

  • 一分距離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人生如尺,要有度。

與人最好的交往,不是無時無刻在一起,而是保持一分的距離。這個距離,不遠,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有些人是第一次見,有些人一年見一兩次,和這些不熟悉的人相處,就算第一印象再好,也不能沒有分寸。

不要試圖窺探別人的隱私,說話留有餘地,不能強人所難,說話不能不看時機。惟有親密有間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美好的存在。

「君子之交淡如水」講的就是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的適度距離。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人和人的相處,是一門學問,要做好一點,真的不容易。離得太遠了,關係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就來了。

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同學同事,好起來時可以兩人同穿一條褲子,鬧翻後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

希望所有朋友,都能牢牢記住,人與人之間,如水之交,方能長久。可以親密,不能無間。願你我擁有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為人處世應讀一讀王陽明

人生一世真的該讀一讀王陽明,不僅可以學到眾多人生智慧,還可以了卻眾多煩惱。王陽明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其存在意義的,而人之所以會有各種煩惱,其實是自我&34;太重,放不下,從而越來越痛苦。但是一旦放下了,執念消失了,自然也就參悟了,人生也就灑脫了,這就是人生的修行之道。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的一生真的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他的&34;智慧也是非常值得後人去參悟。如果有人想要深入了解王陽明,學習他的&34;智慧。那麼建議讀一讀《傳習錄》和《王陽明傳》這兩本書籍。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讀好書給人的好處,不只是讓你了解更多的知識。讀好書最大的作用,就是能直接影響到你的生活,讓你提升自己的格局、人生感悟。

如果您想購買這本書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王陽明教學授課時,有弟子問到這麼一個問題,「先生,為何我對人一片赤誠之心,卻沒有換來他人相同的真相相待?」王陽明回他,「你切記住,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情尚淺時切勿言深多話,直抒胸意,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禍患。」
  • 厚黑學:「逢人且說三分話」,是哪三分?(一文說透)
    厚黑學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俗語:「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是提醒你,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動不動就把自己的老底交給對方。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要留下七分活,不必和盤託出。「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是很重要的一條厚黑話術。
  • 王陽明:減一分人慾,復得一分灑脫。
    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傳習錄·薛侃錄》 譯文: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每天所追求的應該是減少而不是增加。減去一分欲望,才能恢復一分良知,這是多麼輕快灑脫的事。
  • 人民日報總編室社會版副主編: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事態複雜時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事態比較複雜,再加上我們報導的時效性的限制,我們不能等到水落石出之後再進行報導,如果那樣,可能等好幾年以後了,甚至幾十年過去,未必能破解難題,那麼就不報導了嗎?」
  • 佛說:少一分物慾,就多一分靜心;少一分佔有,就多一分慈悲
    佛說:少一分物慾,就多一分靜心;少一分佔有,就多一分慈悲。從佛家的角度來看,人不能欲望太盛,不能把身外物看得太重了。很多時候,只要身心健康,那就是最大的快樂。相反,人的欲望每少一分,滿足感就會多一分,就容易靜心,就容易多出一分慈悲。佛經中說:少一分物慾,就多一分靜心;少一分佔有,就多一分慈悲,這是一種大智慧,在禪宗之中尤其被提倡 ,有些禪師即使快沒有飯吃時,也會悠閒淡然地說:「沒關係,我還有清風明月相伴!」欲望越少的人,也不會因為追逐欲望而喪失本性真心,即使是粗茶淡飯,也能安貧樂道,享受其中的平凡與寧靜。
  • 拼湊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俗氣,一分痞氣以度此生
    在這苦短的幾十載,拼湊三分俗氣,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一分痞氣度此一生. 如此,甚好! 深以為然.看電視劇《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論道,高僧說丁元英有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一分痞氣.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人生,更加精準.而我們平常人,雖沒有丁元英的奇才,但也須拼湊三分俗氣,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一分痞氣如此,以度人生.
  • 【好詩】蘇軾: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推薦好書好詩好故事 天天送好書, 分享即快樂!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不一定對
    從小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成人的世界裡告訴我,每一分收穫,背後都有十分甚至二十分的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時候沒有市場競爭,沒有階層固化,富爸爸、富婆婆都還沒有產生,小付出,就有小回報;大付出,就有大回報。現在的時代裡,對於普通人更多的是,每一分收穫,都是用十分甚至二十分的耕耘換來的。
  • 淨空法師:煩惱少一分,智慧就長一分
    今天我們學佛,實在講我們在佛法剛才講了只看到表層的一分,我們的底子是非常深厚的煩惱習氣,這個一分佛法到這裡來,馬上也變成煩惱習氣,這就是你為什麼入不了佛門的真正原因,在這個地方。你要想嘗到法味,古大德講得很好,所謂是煩惱少一分,智慧長一分;煩惱少兩分,智慧長兩分。這個話很有道理,這個話非常重要。我們想想,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煩惱,少了幾分?拿學佛前跟學佛後到今天,自己認真去想想。如果我們的煩惱習氣沒少,那你的佛法可以說全是表面,甚至於表面的意思你都誤會、都曲解。經文,說老實話,字你認識,意思你不懂。你來聽講,言語你聽得懂,意思你還是聽不懂,不得受用!
  • 黃金有價玉無價 一分價錢一分貨
    因為中國人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這件東西貴要有貴的道理,它貴我喜歡,再多錢都捨得。>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市場裡很Low的商品,或者快消品並不是那麼暢銷的原因,大部分講究的中國人喜歡品質好,你看,中國的客戶其實要求很高,首先對玉的品質有很高的要求,其次,對玉的形態美觀很講究,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要正正好好符合千年的審美,並不是那麼簡單好打發的。
  • 一分利息1萬塊一個月多少錢?一分利息是不是高利貸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知識點:什麼是一分利息。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偶然的因素接到貸款的電話,表示利息是一分,而且無門檻是高額度的貸款。而大部分人在聽到一分利息,是一臉懵逼的。實際上,一分利息是民間借貸中常常出現的「行話」。通常情況下,一分的含義是借一塊錢要收一分錢的利息,就是1%。不過呢,利息一般出現在貸款模式中,而一分利息的說法並不準確,應該加上一定的期限,比如,是年息一分,還是月息一分,或者是日息一分。
  • 快手pk一分多少錢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快手pk一分多少錢
  • 詩詞鑑賞|勤能補拙是良策,一分耕耘一分才
    勤奮可以彌補很多的不足,這是前人留下的有益忠誡,不斷地奮鬥、不斷地拼搏,肯於付出一分的努力,就能學到一分的能力,也能取得一分的收穫,這樣才能達到一帆風順成功的彼岸。這就告誡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 鑄鋁門「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分價錢,一分貨」。
  • 《倚天屠龍記》:殷離的離開,帶著一分夢碎,一分糾結,十分釋然
    他心中三分傷感、三分留戀、又有三分寬慰,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他知道殷離這一生,永遠會記著蝴蝶谷中那個一身狠勁的少年,她是要去找尋他。她自然找不到,但也可以說,她早已尋到了,因為那個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
  • 耐人尋味的蘇維埃一分銅幣
    然後,將雕刻好的鋼模,用車床將周圍的邊車圓,再煅燒淬火,增強其硬度。由於鋼的質量差和淬火技術達不到要求,一個好的鋼模能用兩天,差的只能用一天。所以,中央造幣廠在製作銅幣時使用了很多鋼模。眾多鋼模雖然只是陳志美師傅一人雕刻,且每次雕刻都有統一的圖紙,但這麼一個還沒有拇指大的一分印花鋼模,靠人工一錘一鑿敲打出來,真不是那麼容易的。
  • 致良知學習筆記|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
    學習一門明心淨心的功夫【讀原文|悟原理】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比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望人?」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2020-01-12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入門了,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歐陽中石想,老先生的字已經無法救藥了,又不能說話傷了他,於是說:「寫得好工整,你就這樣寫下去吧。」待老先生走後,歐陽中石對學員們說道:「那位老先生用了一生的心血充分證明了自己的無知和笨蛋!」(《五燈會元》卷二十)宋朱熹《答胡季隨》:「大抵講學須先有一入頭處,方好下工夫。」此「入頭」即是入門。不論是佛法修行,還是學習研究,首先要入門。入得門來,方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 《增廣賢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此句出自《增廣賢文》,大意就是:和自己不熟的人交往一定要說三分,留七分,切勿將一顆真心全拋給他人。逢人且說三分話,其意思就是話只說三分。說三分話的人,就有七分城府,如是只說二分話,則有八分城府,而從來一聲不吭的人,就城府十足了。在中國城府深淺,常常就看其說話的多少,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說話的多少。中國社會人心險惡,人際關係複雜。處處滿是心機,一不小心就被人告了密。中國人的生存環境如此險惡,你能不小心嗎?誰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與一世英名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