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說了半句的名言,另一半表達的意思更重要

2020-09-05 江陰琳老師

同學們寫作的時候是否會引經據典,經常用到名人名言呢?但其實我們接觸到的名言很多都是被&34;過的,只知道一半,不知道另一半,&34;之後,原本的意思就變了很多,我們很難領會到那些名人真正想表達的思想。林老師今天帶大家盤點一下,我們常見到的&34;名言。


1.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語出《孟子離婁上》,關於這段話沒有兩種解釋,關鍵點在於&34;的釋義上。

第一種即是大家通常認為的,&34;就是後代的意思;第二種認為&34;是&34;的意思,如此這段話就可以解釋為:不孝順父母的行為有多種,沒有盡後代的責任是最大的。舜沒有告訴父母就娶了妻子,就是沒有盡後代的責任,就是不孝順父母。君子還以為和告知了父母差不多呢。

古代人注重禮法,娶親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告訴父母就娶親,這就是不孝。這麼說來,孝順父母其實和生不生孩子沒有關係,而在於有沒有告訴父母,有沒有尊重父母。



2.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34;】

語出《論語·公冶長》,三思後行也是常見的名言了,表示謹慎小心。每當面臨重要選擇,比如文理分科、填報志願等等,老師父母們都會勸你&34;,這裡的&34;和上句名言一樣,表示多次。

而孔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只需要考慮兩次(或者說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看到這裡,很多同學會說:&34;。顯然不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是&34;,對於像季文子這樣優柔寡斷,做事猶猶豫豫的人,孔子教他們果斷出手,以免錯失良機。而對於粗心大意,總是丟分的同學們來說,做完試卷該檢查還是要檢查,需要&34;。



3.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語出《中庸或問》,我們常常用閉門造車來形容固步自封的人或事,反襯一種開放進取的思想。但是,加上後面這句&34;,是不是意思就完全變了呢?我在家自己一個人搗鼓汽車,完事了,開出去還符合行業規範,是不是很厲害呀。

這就讓林老師想起一位天才,三國鄉下待業青年——諸葛亮,他在家裡蹲大學臥龍崗分校(偏僻鄉下)耕讀深造多年,結果一就業就能聯孫據曹,三分天下,施展抱負,是&34;的標準代言人。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語出《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老師父母常用這句話來勸學。現在加上後半句話,意思就完全變了,用有限的生命去追趕無限的知識,真的正確嗎?那我們學習的意義在哪裡?是不是可以放棄學習,盡情享樂了呢?

這句話,林老師認為更多的是強調知識的&34;。生命有限,自然不可能學盡所有的知識,需要對知識進行&34;,有選擇的學習。

小學和中學時期,我們學習的科目很多;但到了高中,我們會文理分科,會進行學業水平測試;到了大學,我們會專注於某一領域的學習;進入社會或者繼續深造,我們就會進入更加細分的分工之中。就像林老師和同事們,有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等等,甚至需要細分到每一個年級的任課老師,這就是知識的專業性。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這段名言的含義,而不是把它當做消極學習的藉口。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了,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私信林老師,加油~

相關焦點

  • 傳世名言,但後半句更重要
    很多人生的見解形成了名言廣為流傳,但是很多名言傳到後來都只關注前半句,後面半句往往沒有人注意,今天我們看看那些名言的後半句顛覆我們的認知。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現在用的非常多一句名言,但是後半句沒有人提起。後半句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講初心,但到了一定規模,原形畢露。2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下半句:遊必有方。不是不讓遠遊,遠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 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道前半句,而後半句卻鮮為人知
    有很多名言警句激勵著我們前進,也有很多被人們用作座右銘。下面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前半句,但後半句更為重要: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9.知識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的技能。10.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1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那些曾經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不讀後半句意思完全不一樣!
    那些曾經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不讀後半句意思完全不一樣!其實已有非常多的名人名言都是被刻意刪減過的,我們往往只能接觸到前半句,接觸不到後半句。因為配合上後半句之後意思就完全都不一樣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有哪些名人名言都被刪減過了吧!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那些年,我們奉之為真理的話,原來都是上半句。原來我們被騙這麼多年,果然真相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毀三觀的「前半句」的誤會吧,看看你知道多少?
  • 那些半句封神的詩句,你知道另一半嗎?
    有很多詩詞,只有半句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另外半句卻鮮為人知。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盤點那些在歷史上半句封神的詩句。 這句詩出自宋代蘇鱗的《斷句》,意思是說看似詠樓臺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好處都被別人佔了,而自己卻得不到恩澤。
  • 那些年老師們不敢說全的名人名言,後半部分神轉折,難怪沒聽過!
    那些年老師們不敢說全的名人名言,後半部分神轉折,難怪沒聽過!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總會給他灌輸一些知識理念,特別是我們一些家長很愛把那些成功的名人所說過的名人名言,當作真理教給孩子。因此名言在很多學生們看來是一種很高端的文學方式,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會鼓勵孩子牢記一些名人名言。以便用在寫作或是生活教育中,當作自己人生的航向標。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的那些名言,往往並不為完整,有的只會說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往往會被忽略。至於原因大多是和前半部分大相逕庭,沒有太好的正導向意味,所以就會被家長和老師們忽略不計。
  • 這些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後半句,精闢
    人生酸甜苦辣,書中自有滋味——感謝關注「四味書」很多人名言我們只知道前半句,也就曲解了作者本來的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那些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的後半句,記得收藏轉發哦!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能放過一個人的時候就不要過多的糾纏下去了,其實它的前半句是「自出洞來無敵手」真實的意思是,你沒那個實力跟人家硬剛的時候還是退一步猥瑣發育不要浪了。
  • 那些教育了無數人的半句名言,其實後半句才是更重要的!
    3.知識就是力量,下半句:但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的技能。4.相濡以沫,下一句話是:不如相忘於江湖。源自《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釋義:泉水乾涸了,兩條魚為了生存,彼此用嘴裡的溼氣來餵對方,苟延殘喘。
  • 歷史名言的後半句,很有意思噢!
    那些膾炙人口的歷史名言,我想各位肯定都不陌生的,可以說很多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但有些名言是有後半句的噢!
  • 別再被騙了,這些名言都只說了半句,第3句90%的人不知道!
    而名言警句又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歷史或者社會的原因,很多的句子流傳下來,到最後就只剩下半句了。人們往往只知道其中的半句,以這半句來理解人生,但其實他們都還有下半句。句子的意思要結合上半句和下半句,才能知道完整的意思。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句子吧。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在,不遠遊。
  • 那些騙了我們幾十年的名言,下半句才是關鍵,老師卻不肯說
    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給我們講一些名人名言,並讓大家摘抄記錄。看著先輩們鼓舞人心的話語,學生們信心倍增,並立志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師口中的名言是經過「加工」的。他們只是講了名人說的前半句,但更為關鍵的後半句卻被老師們人為屏蔽了。
  • 歷史名言的後半句,你絕對想不到!
    那些膾炙人口的歷史名言,我想各位肯定都不陌生的,可以說很多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但有些名言是有後半句的噢!並且加上後半句後,名言的意思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收集幾個歷史名言的後半句。1、父母在,不遠遊
  • 那些廣為人知的歷史名句,其實還有後半句,你知道幾句?
    中國古代有很多名言警句,但有些時候,這些名句只是原來句子的一半,表達的意思不是句子原本想闡述的或者不是側重點。言必信,行必果這句話意思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被很多人當成人生格言。但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這句話是在表達一個人的所有言行,竟然必一一信,必一一果,一字一詞、一舉一動也不許漏掉,這種行為又固執又沒見識。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
  • 那些被斷章取義的順口名言,鮮為人知的後半句才是扎心
    朋友準備去外地發展,向我諮詢建議時我說了一句「父母在,不遠遊」,然而他一句「遊必有方」把我懟得啞口無言。本想再以朗朗上口的名言來挽勸一番,隨即想到還是把名言下半句多了解一些再來奉勸別人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出自《莊子·養生主》,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窮的,但是嘛,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盡的知識,就會搞得筋疲力盡。「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出自《論語·公冶長》,我們經常說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覺得做事之前要考慮多次,然而孔子則說,兩次也就夠了。
  • 關漢卿的10條名句,名言更重要的其實是後半句
    關漢卿的10條名句,名言更重要的其實是後半句!1. 報仇雪恨語出元·關漢卿《魯齋郎》三:「他將了俺的媳婦,不敢向魯齋郎報仇雪恨。」雪是指洗刷掉。報冤讎指除怨恨。儘管只做了一天的師父,也要一輩子都拿他當做父親來看待。9. 一夜夫妻百夜恩。語出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一旦互相結為了夫妻,之間變回產生深厚的感情。10.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語出元·關漢卿 《單鞭奪槊》第二折。
  •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們熟知的這些名言,其實還有後半句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出現了許多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大人物,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他們說過的很多話更是流傳千古,幾乎人人都知道,不過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人人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著少有人知的前半句或者後半句,就一起來看看吧。
  • 這些名言,其實還有後半句,你都知道嗎?
    意思是:這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極為短暫的時間也是十分珍貴的,花兒散發著縷縷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陰影。此春宵非彼「春宵」,並非用來形容歡娛之樂。三、不愛江山愛美人出自清朝陳於之的《題桃花扇》,前半句:福王少小風流慣。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這是增廣賢文當中記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有關為人處事與人交往的道理。我們經常會說人情冷暖,這個詞的意思,其實只有那些真正經歷人生起伏的人才能體會。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一些表達,確實是非常直白簡潔的。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不斷地被濃縮,而留下來的精短的名言警句,它們都蘊含著豐富的道理和智慧。其中有關於人情的至理名言,就有一句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
  • 看完這些名言的後半句,感覺十年學都白上了!
    有很多名言警句、俗語、成語,我們經常在生活中使用,但很多意思都走了樣,甚至和原意完全相反,今天末學就收集了一些這樣的名言,供大家了解。一,閉門造車。這句話說人生苦短,知識無涯,本來只是起鋪墊作用,後邊話還沒說完呢,但後來大家就只把這半句截留了,作為鼓勵大家學習的名言警句。原文出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