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高考第一位女狀元,作文榮登人民日報,成績至今仍未公布

2020-12-12 騰訊網

高考,當今社會最重要的考試之一。沿襲自千年前隋煬帝開創的科舉制,不過,和科舉制完全是兩回事。現代高考制度的源頭,在1905年科舉制廢除之後,張之洞在1904年草擬了《奏定學堂章程》,隊中國近現代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確定了一個學制問題,還有一個考試問題,是我國近代化教育和近現代高考的開端。

不過,民國時期的高考都是各學校自主命題,北大考北大的題,清華考清華的題。就像應聘一樣,學生可以同時參加多所高校的考試,也可以被多所高校同時錄取,甚至要是不嫌麻煩,還能同時就讀於好幾所大學,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況。

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我國建立起了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這也是現代高考的雛形。其更加公平公正,也適應了當時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之後,由於各種原因,高考停擺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1977年,高考才再次恢復。

那麼問題來了,恢復後的第一屆高考,高考狀元是誰?我們把目光聚焦北京,看看北京當年的狀元。當時,北京有兩個狀元,男的叫郭方,女的叫劉學紅。這個劉學紅的知名度要比郭方大,在其成績還沒公布前,她的高考作文就直接登上了《人民日報》。

於是,媒體就直接說她是狀元,其實,她的分數一直到今天還沒有公布。但人云亦云,一下,全國都以為她就是當年的狀元。

事實上,劉學紅即便不是狀元,其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她最後是被北大錄取的。而說起她的求學歷程,也是充滿了波折。

1975年,劉學紅從中學畢業。按當時的潮流,畢業後的她直接來到了密雲縣高嶺鄉插隊。一年的插隊生活,讓劉學紅很是迷茫,她不知道自己先前所學的知識能用在哪。密雲的生活讓她感覺到,力氣比知識更加重要。

那會上大學全憑推薦,但首先要幹活優秀,表現突出,爭取先進,這樣才有機會。但劉學紅幹活太普通了,並沒有什麼機會能出類拔萃。劉學紅本以為就要這樣在密雲紮根一輩子了,但2年後,一則消息讓她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1977年中國全面恢復高考。劉學紅和她的工友們跑到大隊上交了5毛錢的報名費,之後,便一邊勞作一邊複習。高考開始前半個月,更是專門請了假認真複習,勢在必得。

這樣的認真程度,想不考好都難。加上當年語文高考題不算難,作文佔了百分之70的比重。題材也不限,劉學紅看到作文後,在密雲插隊1年的心路歷程蓬勃而出。按捺不住內心滂湃激情的她,揮筆洋洋灑灑寫下了《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沒想到,正是她這篇真情實感的文字,拿下了當年高考語文作文的最高分99分。而且還直接刊登上了《人民日報》。而她上大學,也是十拿九穩的事了。

1978年3月4號,劉學紅正式被北大錄取,不過,她被錄取的時候仍不知道自己的成績。而那會的高考,所有考生的成績都是保密的。

從北大畢業後,劉學紅在中國青年報工作,從事網絡方面的新聞報導工作。曾歷任中國青年報學校教育部副主任、教育導刊主編,電腦網路部主任等職務,後來成為中青在線總經理。可以說,在文化事業上是小有成就了。

今天來看,高考無疑是造福全體國人的好東西。它振興了教育,打開了社會各階級人員流動的窗口,也是推動當代中國科學與科技進步的根本引擎。時至今日,我們都要感謝42年前,那代人所做出的偉大決定。

相關焦點

  • 她是恢復高考後第一位文科女狀元,考入北大,採訪只說了四個字
    高考總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青蔥歲月。1977年,廢止了10年的高等學校入學招生考試被恢復,1977成為很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難忘數字。40年過去了,無數高考學子們通過這場考試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今天史育閣同大家聊一聊恢復高考後第一位文科女狀元,由於作文寫得格外出色,錄取結果還未公布,他的作文就被登上了人民日報。
  • 1977年北京文科女狀元,當年語文考99,作文登人民日報,現狀如何?
    恢復高考,兩位狀元出了名 1977年時,中國恢復了高考,當時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以及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與應屆的高中畢業生。 這一年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的兩位狀元,男的叫郭方,女的叫劉學紅。其中,劉學紅是當時比較出名的,因為分數還未公布,她的作文就登上了《人民日報》。
  • 高考恢復後,作文被人民日報刊登的首位文科狀元劉學紅,如今啥樣?
    社會上很多精英人才都是靠著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好的大學,從而畢業後獲得一份好的工作。在偏遠地區,讀書成才是很多人的理想,能夠讀書成為學生是很多貧苦孩子的奢望。這在高考還未恢復前,表現得尤為強烈。今天要講的這位女學子,就是其中頗為顯眼的一員!
  • 我國高考恢復後的第一位女狀元,談到高考,她常用這樣一個詞形容
    她是高考恢復後的第一位女狀元  據資料顯示,在1977年的高考中,報名的考生人數史無前例地達到了570萬人,除開1978之外,這個數據一直到2003年才被再次打破,可見當時人們對高考的熱情有多高漲。
  • 她是恢復高考後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僅差1分滿分,現過得怎樣?
    高考對於許多學生來說是一個分水嶺,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績,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讓莘莘學子再次看到了未來的曙光,而她是恢復高考後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僅差1分滿分,現過得怎樣?
  • 恢復高考後第一個北京文科狀元:作文只扣1分,登上人民日報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女學霸的故事,她在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取北京市第一位高考女狀元的稱號,她叫做劉學紅。那一年,北京市高考誕生了兩位並列狀元,一位男考生郭方,一位女考生劉學紅。相比而言,劉學紅更為人所熟知。畢竟在那個年代,女生想要擁有學習資源並成為高考狀元,是要比男生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慶幸的是,劉學紅做到了。
  • 77年高考第1位女狀元,語文差1分到100,43年過去了她怎麼樣了?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時隔一年之後,國家宣布恢復高考制度,她也成了參加高考的第一批考生。在當時,無數知青寄希望於高考,難度堪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一個人都十分認真地備考。 劉學紅本身文化底子好,再加上下足功夫在備考。1977年高考後,她順利被北大錄取,也是高考的第一個女狀元。
  • 中國1977年高考恢復後首位文科狀元,作文近乎滿分,登上人民日報
    我們都知道高考是我國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高考曾被廢除長達十年的時間。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後,北京出現了第一個文科狀元,她就是劉學紅,她的作文曾經刊登在了人民日報上,總分100分的高考作文,她取得了99分的好成績。
  • 恢復高考後「第一女狀元」,語文差1分滿分,如今活成這樣
    以前高考和現在不一樣,尤其是1977年恢復高考,考試是在冬天進行的,當時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農村當知青,上山下鄉,這個消息的到來讓他們歡呼,都是白天勞動晚上抽空學習,當年的文科狀元劉學紅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高考讓她重新燃起讀書的欲望,得知消息的時候她淚流滿面,大學是一種渴望。
  • 1977年高考後首位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的劉學紅,現今咋樣了
    但是生活的轉機很快就到來了,1977年,高考制度被恢復了,聽說了這一消息的廣大知識分子都激動起來,他們都開始重新拾起書本,希望能在這一場考試中獲得展翅的機會,劉學紅同樣也是如此,每天在農活忙完之後,她會點起燈,用手翻開一頁又一頁,想將自己邁入書海之中,咀嚼書中的知識點。
  • 最牛考生高考成績不及關曉彤一半 入選零分作文
    曾自誇"語文不需要複習"的作家張一一再次在作文上遭遇滑鐵盧   隨著全國各省高考成績的陸續揭曉,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是逐漸出爐,但今年的考場上有一些「明星考生」搶了高考狀元的風頭,比如說「國民閨女」關曉彤和「高考愚公」張一一。
  • 1977年的北京文科女狀元,當年語文成績99,她後來如何了
    高考狀元劉學紅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有10年的時間高考遭到了廢除,在沒有高考的那段時間裡,學子彷佛都失去了人生方向,一切都沒有了什麼意義。到了1977年,高等學校入學招生考試的名額再度被恢復,而這個好消息一經推出,就令舉國上下的學子又震驚又驚喜。這段時間裡不少工人、農民都重新籌備起了考試。
  • 媒體盤點名師大腕的高考往事 作文登上《人民日報》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南方日報分別邀請了「30後」、「50後」、「70後」三位曾經的高考生共話「中國式高考」,感受它背後的社會變遷,為高考學子們加油打氣。高考作文登上《人民日報》作為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考生,陳平原回憶,當時的壓力其實不大。「因為山外有山,也不知道別人的程度有多高,誰也不敢說大話。既然有機會,那就盡力而為吧。」
  • 媒體盤點名師大腕的高考往事 作文曾登《人民日報》【2】
    改變他命運的正是1977年文革後恢復的首次高考。   1977年冬天,陳平原和全國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被關閉了11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只錄取了27.3萬新生,這些人畢業後,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也是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 媒體盤點名師大腕的高考往事 作文曾登《人民日報》(組圖)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南方日報分別邀請了「30後」、「50後」、「70後」三位曾經的高考生共話「中國式高考」,感受它背後的社會變遷,為高考學子們加油打氣。  高考作文登上《人民日報》  作為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考生,陳平原回憶,當時的壓力其實不大。「因為山外有山,也不知道別人的程度有多高,誰也不敢說大話。既然有機會,那就盡力而為吧。」  陳平原說:「我的同代人中,好多日後在專業上很出色,當初上的並不是一流的大學。不像今天,好像考不上"985"或"211"大學,天就塌下來了。
  • 廣東省2020年高考成績公布,狀元將會花落誰家?
    2020年高考,廣東採用的是全國1卷,今天開始公布成績了,狀元也呼之欲出,那今年的高考狀元會花落誰家呢?按照以往的成績來看,狀元出現概率較大的學校為以下幾個學校:狀元學校猜猜猜1、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
  • 因《創2》放棄高考,第二次成績至今未公布,何洛洛機場狀態低迷
    今年的高考R1SE有兩位成員參加,他們分別是何洛洛跟焉栩嘉。焉栩嘉的成績早就出來了,他獲得了獲得北電第22名的好成績,讓粉絲們開心不已。 與焉栩嘉不同,之前為了參加《創造營2019》總決賽,而放棄過一次高考的何洛洛,這次的考試成績至今沒有公布。
  • 她是海南高考狀元,別人開夜車她戴眼罩,最終選擇清華建築學院
    劉奕君,祖籍湖南,出生廣東湛江,初三時隨父母到海南東方八所,劉奕君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她在班上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劉奕君初三是憑著優異的成績考入海南最好的高中海南中學,她學習成績穩定,高一、高二一直保持在班裡的前10名,到了高三便一直保持在年級前5名,雖然也考過第一名,不過次數並不多。
  • 她是重慶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文科狀元
    羅詩語,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羅詩語的父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高中老師,母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初中老師,出生在這樣一個教師家庭,羅詩語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她從小學開始,在班裡的成績就經常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 北京高考理科狀元林茜:愛跟自己較勁的女孩
    (搜狐教育頻道專稿) 今天北京市高考成績公布,人大附中的高三女生林茜成為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高考成績是語文132,數學148,外語141,理綜288,總分709。搜狐教育第一時間採訪了狀元和狀元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