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2021-02-27 全球美劇電影

時間過得好快,前腳我們才和2020年揮手再見,眨眼之間,農曆的庚子年已經來到了臘月的第二天。今天是2021年的1月14日,也是小寒節氣的第10天、三九的第七天,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寒冬臘月」裡,「三白」也成了人們心中渴望和念想的東西,特別是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更是如此。流行在農村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可以說充分表達了農民渴望「三白」的迫切心情。                                                                                                    

早前,我們曾經經歷過幾次強冷空氣襲擊,在寒流的影響下,「偏冷」也成了2020——2021年這個冬季以來的主題詞。從時間上說,臘月只不過是農曆年的十二月份,農曆庚子年的臘月從昨天的2021年1月13日開始,到2021年2月11日結束,期間數九要從三九的第六天數到六九的第八天。按照我們當地數九歌的說法,六九之後就是「七九河開」的時候了。也就是說到了那時候,天氣將會變得相對暖起來。也正是因此,人們對臘月裡能夠及時出現「三白」一個個都是懷抱著渴望的心情,急切地盼著等著。

所謂的「白」,其實就是用顏色上的「白」比喻的降雪,而「三白」也就是盼望著能有三場有效的降雪出現。在農民眼裡,雪是好東西。一般來說,剛剛降下不久的新雪中,含有40%——50%並不流動的空氣,可以防止地表的輻射降溫。所以,一次有效降雪也就等於為越冬農作物蓋上了一層保暖的毯子,能夠為越冬作物提供安全條件。雪融成水滲入地一方面可以為農田補墒。另一方面等於為農田增施了一次氮肥,有科學測算結果認為,雪融水中每升大約含有7.5毫克氮元素。第三個方面就是降雪有助於殺死越冬的農田害蟲,減少後續蟲害的發生。最後還有,雪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是普通水的1/4,雪融水後滲入土壤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並有助於改善農產品的品質。

像我們北方地區,主要的越冬作物就是冬小麥。儘管麥農大都會在入冬前為小麥施澆防凍水,不過這個冬季的情況對我們當地的麥農來說還是比較特殊的。自打入冬以來始終也沒有經歷過一次有效降水過程,一次次寒潮襲擊帶來的都只是乾冷。麥田凍成了乾裂,失墒的麥田容易出現凍旱,麥苗也容易被凍傷,所以麥農盼「白」,希望在臘月裡「三白」出現,能夠讓麥農見到三場有效降雪的急迫心情也是不言而喻。

農村流行的農諺俗語都是基於農民自己的長期生產和生活上的經驗凝練和總結的,有實踐做基礎。「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所有這一類的農諺俗語說法也都是不無道理的。按照有關農諺的說法是,「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就在四九」。期待如此!

真要是臘月裡老天為麥農降下合適的「三白」,用三場有效降雪為麥農的豐產和豐收給與助力。等到2021年夏季麥收時,麥農的小麥收的大倉滿小倉流的,連農民自己家養的豬狗跟著吃麥真的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所以說啊,出自農村的俗語,讀的時候還是要還原到當時當地的語境。吶!說到三白啊,我不知道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在歷史上,三白可是很有名頭的,比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所以也叫沈三白。
  • 【民諺俗語】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什麼意思?臘月三白指什麼?
    不僅這些,臘八天氣和好壞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來年莊稼的收成,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是「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臘月三白指的又是什麼?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想要弄清楚這句話的意思,就要先搞明白「三白」指的是什麼?
  • 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流行在農村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可以說充分表達了農民渴望「三白」的迫切心情。早前,我們曾經經歷過幾次強冷空氣襲擊,在寒流的影響下,「偏冷」也成了2020——2021年這個冬季以來的主題詞。從時間上說,臘月只不過是農曆年的十二月份,農曆庚子年的臘月從前天的2021年1月13日開始,到2021年2月11日結束,期間數九要從三九的第六天數到六九的第八天。
  • 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這句話說的就是在臘月裡,如果遇到有「三白」,那麼來年小麥大豐收,出現家裡的糧倉堆滿了小麥,這是小麥大豐收的體現。具體什麼意思?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這個句子的字面意思是,臘月如果能下幾場大雪,那麼豬狗也能吃到小麥。也許在我們的觀念中,如果冬天下大雪,那麼農作物就會凍死。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假如臘月裡有雪,不僅可以澆灌土地,而且可以滋潤大地。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有什麼寓意?
    隨著嚴冬臘月的到來,鄉下老人常說「臘月三白,豬狗不食黑」,這是什麼意思?對於以前農村來說,大家更期待的就是明年莊稼收成如何,明年可不可以有好收成。而且穀子對每個人來說都特別重要,穀子收成好,那一年就不用愁了。而且明年莊稼的收成是否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的充足與否。
  • 臘月賞詩: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個三白,是指什麼?
    「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紅紫花遲,借著東風萬玉枝。歸田計決,麥飯熟時應快活。身在高樓,應在山陰一夜舟。」南宋範成大《減字木蘭花臘前三白》初衣解詩:1189年,68歲的範成大因病逝世。「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臘前三白,是指臘月前的三次大雪。在中國的古代特別重視農業,冬天的雪對於農田來講是分外的重要,所謂瑞雪兆豐年。冬天的雪有助於保證泥土中的水分,利於來年的豐收。以臘月為標準,分為臘前雪和臘雪。要見麥,宜三白。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像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就會對明年的莊稼進行預測,畢竟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對於預測年後的天氣年景來說,農村主要是依靠著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就是預示著明年的年景好
  • 「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民平常都是很忙的,也只有到了冬天之後,農民可以輕鬆一些,冬天的時候地裡已經沒有辦法種東西了,農民也就呆在家裡歇著了,偶爾再找朋友打打牌,和朋友聊天,再預測一下明年的天氣,天氣對農民來說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氣不好,農民說不定就要白幹一年了
  • 農村俗語「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這話啥意思?今年年景好嗎
    今天也是進入到臘月的第二天,也是臘月初二,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天氣也是將變得更為寒冷,畢竟在平時的年份裡臘月也是三九天開始,所以一年當中三九天也是比較寒冷的,加上三九天又在臘月出現,那麼臘月自古就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叫花」的說法,在古時候一些叫花子也是怕臘月,因為天氣寒冷,叫花子穿得單薄吃得又差,所以有的叫花子就會在臘月裡死了,所以說這個也是說明臘月比較寒冷的意思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在以前,我們對待農村人的態度是十分親切的,因為正是他們進行勤勞的耕種,我們才有了瓜果蔬菜以及肉食品可以食用。可以說,以前是農村人養活了我們。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業的產業化越做越好。
  • 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管用嗎?
    現在已經是1月多了,也就是農曆中的臘月。臘月初一也剛剛過去,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村來說,到了臘月也就正式進入了過年的氣氛當中了。家家戶戶也開始進行過年的準備和來年農事的籌備了。在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還管用嗎?今天荳子就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
  • 「大雪」大雪三白,有益菜麥
    大雪農諺大雪紛紛落,明年吃饃饃。積雪如積糧。冬雪一層面,春雨滿囤糧。今年麥子雪裡睡,明年枕著饅頭睡。麥蓋三層被,頭枕饃饃睡。今冬雪不斷,明年吃白面。今冬麥蓋一尺被,明年饅頭如山堆。雪在田,麥在倉。雪多下,麥不差。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白雪堆禾塘,明年穀滿倉。
  • 臘月到,農諺:臘月初一雪淋淋,陰溼直到六九頭,啥意思?
    宋代詩人蘇轍有詩:臘中得雪春宜麥,甕裡無糟寒惱人。未暇樽罍伴佳客,先將餅餌許比鄰。詩中有兩點:一是臘月中旬下雪,適合小麥生長,小麥能豐產;二是臘月溫度低,寒氣惹人惱。字裡行間是窘迫和無奈,是對民生多艱的描繪,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今天臘月初一,是臘月開端。
  • 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陰溼到清明」,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陰溼到清明」,啥意思?今天是陽曆2021年元月13號,陰曆卻是2020年臘月初一,也就是說,現在到陰曆2021年還有整整一個月,臘月是大月,有30天,今天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天,進了臘月,離過年的味道才要開始濃了,俗話說「進了臘月門,便有春節來」。
  • 江蘇的「太湖三白」是哪三白?現抓現吃最鮮嫩美味,外地人吃不到
    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朋友來說,每天最滿足的事情應該就是吃到新鮮的魚類,海鮮。其實中國有好多地方,城市都是靠海的,而且生活在海裡的海鮮都是相當美味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老輩人說過江蘇地區的「太湖三白」呢?其實這說的是江蘇那邊的太湖有三種味道好,價值高的海鮮,它們被稱為太湖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