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2021-02-07 三農哩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臘月是一年最寒冷的月份,它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家神的「祭」名,一般選在農曆十二月舉行「歲終之祭,祭祀的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所以十二月稱為『臘月』,而此時『三九』、『四九』處於此月份,所以臘月寒冷可想而知。


『三白』指的又是什麼呢?嚴寒的天氣『白』自然說的就是大雪,『三白』就是三場大雪,『三』是虛指,意思是很多場雪,因為此時下雪就是瑞雪兆豐年,就是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所以臘月下雪就是來年豐收的吉兆。


為什麼這個時候下雪好呢?因為天氣寒冷,田地的小麥麵臨受到凍害減產的可能,下雪就是麥子的被子,這樣小麥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冬眠,同時田地的害蟲也會凍死,來年小麥病蟲害程度減輕,且雪水還是肥料,可以滋潤土壤,來年春耕播種墒情足,作物一定可以大豐收,糧食多的吃不完,家裡養的豬狗也都跟著吃。


總之,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是說臘月下雪是預示來年五穀豐登的好兆頭,如今距離臘月指日可待,希望多下幾場雪,2021年糧食吃不完。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1.警察打開路邊賣蜂蜜人的蜂箱,嚇出一身冷汗!裡面竟然是……

2.一位教授的驚人調查:中國農村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農民收入太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民諺俗語】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什麼意思?臘月三白指什麼?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所以說啊,出自農村的俗語,讀的時候還是要還原到當時當地的語境。吶!說到三白啊,我不知道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在歷史上,三白可是很有名頭的,比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所以也叫沈三白。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時間過得好快,前腳我們才和2020年揮手再見,眨眼之間,農曆的庚子年已經來到了臘月的第三天。今天是2021年的1月15日,也是小寒節氣的第11天、三九的第八天,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在這「寒冬臘月」裡,「三白」也成了人們心中渴望和念想的東西,特別是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更是如此。
  • 不瞞你說:臘月已到,「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今年有三白嗎?
    在這「寒冬臘月」裡,「三白」也成了人們心中渴望和念想的東西,特別是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更是如此。流行在農村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可以說充分表達了農民渴望「三白」的迫切心情。
  • 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這句話說的就是在臘月裡,如果遇到有「三白」,那麼來年小麥大豐收,出現家裡的糧倉堆滿了小麥,這是小麥大豐收的體現。具體什麼意思?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有什麼寓意?
    隨著嚴冬臘月的到來,鄉下老人常說「臘月三白,豬狗不食黑」,這是什麼意思?對於以前農村來說,大家更期待的就是明年莊稼收成如何,明年可不可以有好收成。而且穀子對每個人來說都特別重要,穀子收成好,那一年就不用愁了。而且明年莊稼的收成是否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的充足與否。
  • 「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以前的方法就是農村的俗語,農村的俗語裡面有很多東西,不管什麼事情農民都可以在俗語裡面找到解決的方法,包括天氣,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所以還是有一些道理的,估計來年的天氣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節氣,大寒,農民也一直是通過大寒的天氣來預測來年的天氣的,下面這三句關於大寒的俗語就可以幫助農民看來年的天氣呢。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在以前,我們對待農村人的態度是十分親切的,因為正是他們進行勤勞的耕種,我們才有了瓜果蔬菜以及肉食品可以食用。可以說,以前是農村人養活了我們。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業的產業化越做越好。
  • 臘月賞詩: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個三白,是指什麼?
    「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紅紫花遲,借著東風萬玉枝。歸田計決,麥飯熟時應快活。身在高樓,應在山陰一夜舟。」南宋範成大《減字木蘭花臘前三白》初衣解詩:1189年,68歲的範成大因病逝世。「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臘前三白,是指臘月前的三次大雪。在中國的古代特別重視農業,冬天的雪對於農田來講是分外的重要,所謂瑞雪兆豐年。冬天的雪有助於保證泥土中的水分,利於來年的豐收。以臘月為標準,分為臘前雪和臘雪。要見麥,宜三白。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像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就會對明年的莊稼進行預測,畢竟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對於預測年後的天氣年景來說,農村主要是依靠著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就是預示著明年的年景好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這話啥意思?今年年景好嗎
    今天也是進入到臘月的第二天,也是臘月初二,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天氣也是將變得更為寒冷,畢竟在平時的年份裡臘月也是三九天開始,所以一年當中三九天也是比較寒冷的,加上三九天又在臘月出現,那麼臘月自古就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叫花」的說法,在古時候一些叫花子也是怕臘月,因為天氣寒冷,叫花子穿得單薄吃得又差,所以有的叫花子就會在臘月裡死了,所以說這個也是說明臘月比較寒冷的意思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的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種地有點收入,就是在家養幾隻雞,養一頭豬,母雞下蛋管著日常零花錢,年末殺豬過年也是農村習慣,而狗看家護院,也是農村必備管家,農村有句老話說『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這又是啥意思。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頭豬,養母豬的很少,平時放學後大家就挎著籃子,到地裡割草,地裡的紅薯秧子也是它的最愛,吃剩的飯菜都丟到豬槽裡,過年賣掉豬就能過個好年,同村有一家養了一頭大母豬,一窩能下八九隻,大人提前就開始預訂,什麼白花豬、黑毛豬,滿月後就可以逮走。為啥說『養豬莫生雙』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俗語,農民都能說幾句,尤其這春節臨近,外出的農民都回家過年,農村空前熱鬧了許多,大人忙著購置年貨,小孩子則窩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村裡的老人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午後,討論著家長裡短,村裡有人想趁著年前這段時間把房子建好,不耽誤明年外出打工,農村老人卻說『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
  • 「大雪」大雪三白,有益菜麥
    大雪農諺大雪紛紛落,明年吃饃饃。積雪如積糧。冬雪一層面,春雨滿囤糧。今年麥子雪裡睡,明年枕著饅頭睡。麥蓋三層被,頭枕饃饃睡。今冬雪不斷,明年吃白面。今冬麥蓋一尺被,明年饅頭如山堆。雪在田,麥在倉。雪多下,麥不差。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白雪堆禾塘,明年穀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