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朱利賓 做農業 我每天都很興奮

2020-12-12 台州在線

  都說做農業很苦,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不少農家子弟都離開了祖輩辛苦勞作的土地。不過在黃巖卻有這麼一個企業家,在自己事業有成之際偏偏選擇了回歸農業,不僅自己做農業,還帶著自己大學畢業的女兒一起做。今天我們就來走進朱利賓的故事。

  下午3點,一輛藏青色的車子開進了位於黃巖北洋的綠沃川農場。剛剛從韓國考察回來的農場負責人朱利賓從車上下來,通過消毒通道,朱利賓徑直走進了育苗室。

  看完了今天轉移的幼苗,朱利賓又和農場的工作人員商量起了接下來蔬菜種植的一些事項。西裝皮鞋打扮的朱利賓不像是個做農業的,的確,就在一年多以前,朱利賓還和農業相去甚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吸塑企業在為國外一家公司做蔬菜育苗配套產品時,發現了這個潛在的商機。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當時我們去國外看了以後,它這個產品非常陽光,並且不打農藥,產量非常高,就一下子我們就把它引進到中國來。」

  也就是當初這個決定,綠沃川成了該項無土栽培技術在世界上的第二個種植基地。而吸塑企業負責人朱利賓,進出口公司負責人朱利賓,有著多重身份的他,又多了一個身份,農場負責人朱利賓。雖然有人不看好這樣的跨界經營,但是對於朱利賓來說,卻有自己的理解。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這種情況下,你再轉型都沒什麼用。我感覺必須要做一個新的創業、新的思想、新的觀點,從整個沒有的地方我們再去創新,再去發展可能就是我們的前景。」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朱利賓和農業掛上了鉤,和這個國內沒有人做的農業項目畫上了等號。從前期準備工作到農場建設,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親力親為。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太陽每天都曬著太陽,人都曬得黑黑的,包括老外也一樣,我們也一樣。」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智能農場綠沃川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王天一:「我身後的這條流水線呢,正在進行的是生菜的收割,您看這已經長成的生菜經過這條收割的環節之後,會將底部的根莖切割掉,再由人工進行裝箱,在這樣的一條流水線上其實正在進行的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的收割環節,而你在這裡你看不到大型的收割機,也沒有那麼多人力的投入,這樣的一條流水線已經完全顛覆了我對於傳統農業的一種觀念,而這種顛覆感可以說在綠沃川農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感受得到,置身在這裡,你能夠看到科技對於農業的改變。」

  目前農場建有33畝的連棟智能溫室,一期項目以種植葉菜類為主,種植種類可達30多種,日均產量1萬斤。畝產產量是傳統種植模式的三倍以上,生產效益可提高70%—80%。在這裡既有自動播種、育苗的播種育苗機,還有全國唯一一臺的幼苗轉移機,以及全自動的水培設備。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工作人員夏偉軒:「我們現在是播種的環節,我們效率比人工的要快很多,我們這臺設備一個小時可以播種13萬(顆)種子。」

  科技改變的不光光是傳統的農業種植,更是改變了朱利賓的人生軌跡。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李克強總理一直在說,我們要做轉型,把我們產業轉型,還有就是說農業一定要做到現代化,然後很多企業都在轉型轉型當中。我也在轉型當中,可能我的轉型可能比別人更早一些,因為這個機會我能抓住。」

  在吸塑行業裡摸爬滾打多年的朱利賓如今成了一個農業人,每天看著綠油油的蔬菜茁壯成長,這份成功的喜悅是徵戰商場多年的他從未體會過的。雖然身邊有諸多的質疑聲,但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從事現代農業的決心,不僅如此,他還準備帶著全家一起做農業。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先讓我女兒接班,我兒子明年也要去美國讀書了,學好英語接軌世界,因為國內的技術還很落後。」

  朱家欣是朱利賓的女兒,學音樂出身的她,如今已經是父親農業事業上的得力助手。不久前,她被父親派到歐洲和韓國學習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草莓種植技術,明年,這項技術將被帶入國內,帶入綠沃川。

  朱利賓女兒朱家欣:「因為去歐洲轉了一圈,然後覺得這個行業發展前景是比較大的,這個是事實,然後覺得未來還是比較可觀的。」

  朱利賓說,做這個項目,一來是為了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入台州,把健康的產業帶給老百姓,更多的也是希望能改變目前農業的現狀,顛覆大家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的看法。他希望,這個項目能成為一個可以傳承的事業。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我們看到國外的農場,它的年產值,包括我們種蔬菜種花苗的年產值達到一個多億的歐元以上,他總共做了三代,他現在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

  2015年11月,綠沃川的蔬菜正式上市了。可是,朱利賓也碰到了一個小問題。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因為是新鮮的事物,特別很多人說看到我們的蔬菜就馬上會聯想到你這個菜會很貴。」

  朱利賓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說按照他們的成本產出,同樣的蔬菜價格的確是要比普通種植蔬菜貴20%左右。不過就在前不久的上海農博會上,綠沃川的蔬菜還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在上海的農博會一下子就訂了一千兩百萬的訂單。」

  對於接下來的事業,朱利賓有一個計劃,在原有40畝土地的基礎上,再擴大260畝,緊接著種植草莓以及其它瓜果類作物。再搭配兒童娛樂設施,擴大載體,做強現代化農場。而他也從這項新事業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喜悅。

  台州市綠沃川農場總經理朱利賓:「我做這個農業,每天我都是很興奮的。每天就覺得我是很快樂的。因為每天看到我的蔬菜一天一天的長大。」

文章來源:台州財經報導

相關焦點

  • 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黃巖柑橘旅遊節舉行
    原標題: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 黃巖峰會暨黃巖柑橘旅遊節舉行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11月14日,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朱國順,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芮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永波等出席開幕式。
  • 農業文化遺產如何煥發新活力?專家齊聚浙江黃巖專題研討
    央廣網台州11月14日消息(記者李佳)農業文化遺產有何價值?如何煥發新活力?14日下午,首屆浙江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論壇在台州黃巖區舉行,專家們圍繞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跨學科、跨地域的研討。何謂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它是指我國人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世代傳承並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的農業生產系統。
  • 黃巖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
    今年,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蜜橘——世界蜜橘之源》藍皮書通過驗收,論證了黃巖蜜橘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蜜橘之源。近60年來,黃巖為全國貢獻了海塗種橘技術、柑橘高接換種技術、柑橘黑點病綜合防治技術等數十項科技成果,並為國內果樹戰線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黃巖還孕育了豐富的柑橘文化,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影響力。  「藍皮書的發布,是近年來黃巖柑橘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對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具有重要的提心振氣作用。」
  • 在這裡,品味黃巖蜜橘的歷史
    永寧江兩岸的連片橘園本報通訊員王敏智攝永寧江潮起潮落,風味獨特的黃巖蜜橘應運而生,千餘年來,享譽國內外。「中華橘源」是黃巖的地理坐標,也是黃巖人骨子裡的驕傲和自信。世界寬皮柑橘始祖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1700多年的種植歷史,永寧江兩岸積澱下來的柑橘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既有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的農業文化遺產,又有放橘燈、祭橘神等民風民俗。中國柑橘博覽園與貢橘園就是黃巖向世界展示悠久柑橘文化遺產的"客廳",橙黃橘綠的美好時節,讓我們走進這裡,領略獨特風情!
  • 滬蘇浙等地教授各顯身手 揭秘黃巖空心村突圍的背後
    為保障教授安心種橘,黃巖分管農業的區領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幹部,寧溪鎮黨委書記、鎮長以及村幹部第一時間建立區、鎮、村三級服務保障微信工作群。工作群24小時在線、效率很高,無論田生科遇到什麼難題、多晚發在群裡,事情都能馬上落實。
  • 回顧|中國旅遊日,黃巖開了場討論怎麼「玩」的會!
    上午9點,會場裡人頭攢動。陳建勳說,今天在這裡召開全區旅遊發展大會,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在黃巖歷史上都是第一次,主要任務是總結黃巖旅遊工作取得的成績,積極順應旅遊業發展的趨勢,高起點謀劃、大手筆推進「十三五」黃巖旅遊發展,以實績成效迎接黃巖大旅遊發展時代的到來,把黃巖打造成獨具魅力的度假型休閒式旅遊目的地。近年來,黃巖緊緊圍繞「中華橘源、山水黃巖」的區域品牌,大力推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中國蜜桔之鄉浙江黃巖 打造世界蜜桔文化高地
    世界蜜橘之源黃巖,地處浙江黃金海岸中部,生態資源豐富,農業綜合實力雄厚,躋身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行列。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蜜橘之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紫蒔藥之鄉」。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大力提升黃巖蜜桔品牌建設,深挖文化內涵。其獨有的橘子栽培技術——橘墩,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浙報深讀丨教授們各顯身手深耕黃巖農村 空心村突圍記
    拍友 王敏智 攝讓教授走進村、留得住11月,黃巖橘子漸次熟了。剛結束一周的課程,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農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田生科,匆匆趕往300公裡外的黃巖深山。經過3年多辛苦勞作,他在寧溪鎮嶺根村的160畝橘樹迎來豐收。
  • 我在黃巖過大年 | 這個春節,我們想以家人的名義,請你留下~
    你有我們在,我們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來自五湖四海的你們,和我們一起成了黃巖這座城市的守護者和建設者。黃巖,因你們而更溫暖,更美麗;黃巖,也見證了你們的青春,你們的智慧,你們的汗水。你們,是我們的夥伴,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家人。  如今,2021年春節將近。但是疫情防控的總體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海外確診病例數量居高不下,國內多地零星病例散發。
  • 黃巖·靈石
    清光緒《黃巖縣志》卷7《鄉都》:「六都-圖靈石。」今屬黃巖北洋鎮聯群村。靈石村是南宋黃巖謝氏居住地。謝克家、謝伋「會(因)有秦氏之厄,擯落二十年」,住黃巖直至終老。謝伋之孫謝直,字希孟,生長於靈石村。南宋淳煕十一年(1184)進士,官至嘉興府通判。因仕途多舛,沉緬秦樓夢館。南宋龐元英《談藪》論其逸事。謝希孟在臨安與名妓相好,其師陸九淵責之:「士君子乃朝夕與賤娼居,獨不愧於名教乎?」希孟依舊我行我素,還為相好造鴛鴦樓。九淵再責,希孟答,不但要造樓,還要為這樓作記。
  • 720°VR看黃巖萬畝柑橘園丨永寧江畔,最是橙黃橘綠時
    「中國蜜橘之鄉」黃巖永寧江兩岸萬畝柑橘園裡,蔥綠茂盛的柑橘葉間,成熟飽滿的蜜橘掛滿枝頭,空氣中瀰漫著沁人的果香。11月14日,一場圍繞蜜橘展開的盛大活動——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將在這裡開幕。雖然還不到周末,但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結伴穿行在果園裡,體驗著採摘樂趣。
  • 推進清廉機關建設 黃巖區委黨史研究室這樣做
    為了搞好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廉潔教育」,黃巖區委黨史研究室首先在機關幹部中開展黨史
  • 官河古道:融匯古今的未來黃巖新地標
    這裡既是都市休閒「新天地」,更是匯聚黃巖地域文化的歷史長廊。當你漫步官河古道,常常會與五洞橋、孔廟等黃巖著名歷史文化遺蹟不期而遇。例如「卷洞聽雨」,位於西江河卷洞橋區塊,與北側歷史文化古街相連,體現傳統街巷文化衍生出的名人文化特點,打造的是名人介紹、歷史講述的主題景區。黃巖蜜橘,馳名中外。橘源橋圓形的空中廊橋,設計師的靈感即來源於黃巖蜜橘。
  • 己亥黃巖橘花詩會開幕 以「詩」頌橘 弘揚「甜蜜」橘文化
    4月27日上午,以「詩韻黃巖 甜蜜澄江」為主題的己亥黃巖橘花詩會在中國柑橘博覽園裡拉開序幕。來自台州各地的70多位詩人相聚澄江街道鳳洋村,以詩會友,同賞橘花香。「橘花就有那麼一種精神,你看橘花那麼小,白色的,它就不爭妍鬥豔,但是它留給我們世人的是甜美的果實,文人們也都很喜歡它的這種品質。」黃巖區詩詞楹聯學會會長徐中秋提到。
  • 我是橘園農場主,朋友圈數我「壕」!台州黃巖蜜橘樹等你來認養|上海...
    橘生山海間味道自然甜提起黃巖許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蜜橘浙江台州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說起「黃巖蜜橘」很多上海人都是耳熟能詳現在黃巖蜜桔已經掛滿了枝頭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雖然蜜橘還沒成熟尚處於果實膨大期離正式上市還有2個月但是黃巖蜜橘樹可以認養啦!
  • 浙江台州黃巖區特色觀光小鎮 探路現代農業
    農場相關負責人錢滿清介紹說,從播種到採收的所有環節都通過電腦總控,一小時育苗13萬粒。「他們每天都冒著嚴寒趕過來鋪線路,幫我們解決了後顧之憂!」錢滿清心裡滿是感激:當黃巖區供電公司了解到農場處於上棚階段,部分線路需重新鋪設,第一時間制訂計劃方案,密切關注農排線路改造,全力保障農業用電。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上海歆克勒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 | 上海歆克勒
    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換個視角來體驗一下黃巖之美。  黃巖剪紙以橘文化為載體,是體現黃巖民間風情的民間藝術,有著強烈的人文氣息,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文化黃巖丨懷念鉛鋅礦
    一個人、一輩子有許多值得回憶的地方,黃巖鉛鋅礦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抹不掉的記憶。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三十年過去,當我又一次來到鉛鋅礦時,她顯得惆悵、落寞、荒涼。礦區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全礦由採礦、選礦及後勤機關三大部分組成,全盛時期的鉛鋅礦日產量達300噸,擁有八百多名職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黃巖龍頭發展企業,無論是鉛鋅礦的生產規模、產量、還是儲藏量,在當時的台州地區及全省都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