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3日電 國家典籍博物館、中國中草藥協會近日主辦了「典籍智惠生活」之《食物本草》活動,中國中草藥研究院的專家受邀深入解讀了《食物本草》的藝術收藏價值和書中食用藥材的食用、藥用價值,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真正「活」了起來。
《食物本草》是一部以記載食藥兩用植物、動物為特色的本草專著,全書一套四卷,生動地介紹了中國古代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藥材的療身藥用、養生保健價值。書中採用一文一圖對照的書法繪畫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現了本草植物的外貌特徵和食用、藥用價值,在本草古籍書中可謂是獨樹一幟。
此書曾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大量引用,至今仍是常用的中醫食療類著作的經典代表,與《本草綱目》一起被稱為中華中醫學文化寶庫中兩顆璀璨的明珠。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明抄本《食物本草》是海內外僅存的唯一完整藏本。
北京華牛世紀生物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子昂,以糖尿病為例並結合東西方現代醫學具體介紹了《食物本草》的智慧及價值。他表示正組建團隊籌劃編寫《食物本草》第五卷。本次活動現場專家們還向觀眾普及茶、沉香、中草藥等中國傳統養生用品的實用價值,現場觀眾通過問答等形式向專家請教了健康養生問題。
今後國家典籍博物館還將充分結合國家圖書館宏富館藏,深度揭示典籍內涵,策劃系列「典籍智惠生活」活動,不斷進行相對應的典籍文創衍生品開發,古為今用,以古惠今,使中華優秀典籍更好地服務於當今社會,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