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一生的豪情都寫進了這首詩,最後10個字,安慰了多少失意人

2020-12-21 美詩美文

詩仙太白的灑脫是飄逸的,他浪漫而又無拘無束,就如天上的仙人一般不食人間煙火。與他相比,其它詩人似乎總被塵世間的俗事困擾,但這又如何,人生雖苦,總有人能不懼不畏,在這平凡的人世間做個倔強的存在。這種詩人豪情不輸李白,他們中的最傑出的代表就是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一生經歷了太多的沉浮,前半生位極人臣,中年被貶至西南邊陲,一待就是23年,可謂一生都在抗爭。然他的詩,卻沒有半點陰鬱,反而因為這些人生的艱難,多了幾分厚實沉鬱的魅力,世人因此送他一個「詩豪」的稱謂。他的詩無論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清新活潑,還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絕境逢生,亦或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秋日豪情,都給人一股沉著的力量,這也是世人喜歡他的原因。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劉禹錫的一首經典作,在這首詩中,他抒寫了一生的豪情,最後一句10個字,更是安慰了無數失意人。

《學阮公體.其一》

劉禹錫

少年負志氣,信道不從時。

只言繩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作此詩時,劉禹錫因被貶至朗州,一待就是近10年,在這10年間他痛定思痛,總結失敗原因,雖心懷憤懣,卻仍雄心不減。詩的大意是:少年時,我一腔抱負,從不屈服世俗同流合汙。可惜我只知道人生在世,該如繩絲一直正直,卻怎料得到那些卑鄙小人如此陰險?百戰百勝之下,人們反而對敵人懈怠,多次失敗後卻總能久病成良醫。人生若無失意時,又怎能真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呢?

全詩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磨難的樂觀,也體現了自己不願同流合汙的氣節。首句「少年負志氣」是詩人一直以來的自我要求,也是後句中自己落魄至此的原因。次句的「安知室可欺」 是對讒臣小人的控訴,這也是總結自己會失敗的原因。這兩句言簡意賅,一氣呵成,有著唐詩中少有的直接。

後兩句,是詩人對當前局勢的總結和反思,也是自我安慰,這種不服輸的志氣伴隨了劉禹錫一生,這是詩豪的人生哲學。最後一個反問落筆,是全詩的詩眼,人生難免失意,總結經驗,以期更了解自己的不足,才是人生大智慧。事實證明,劉禹錫是對的,他就被召回京,開始了新的徵程。而他這10個字,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讓他們在人生絕境中找到一絲力量。

劉禹錫一生三起三落,年邁時終回到洛陽,安享晚年,卒年70歲。後人常說,若不是有著這樣的百折不撓,這一生的起起落落,被貶至各地,他該是熬不下來的。劉禹錫的一生本身就是傳奇,而他的詩也因為有著獨特的倔強和豪情,流傳了千年。對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一首不該落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其中14個字,安慰世間多少絕望
    但詩豪劉禹錫的作品,卻兩者兼備。一首《陋室銘》,堪稱千古名作,身居陋室又何懼,畢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畢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首《秋詞》,可謂豪氣沖天,人生哪怕如秋天般蕭瑟,我們也當有「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情。一首《酬樂天詠老見示》安慰了多少壯志暮年,青春不再,也不失「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生活熱情。
  • 黃庭堅狂放不羈之作,越不得志越不認輸,最後7字安慰多少失意人
    黃庭堅的文學造詣,書法造詣,都直逼蘇軾。更讓世人讚嘆的是,黃庭堅在精神氣質上,也與蘇東坡十分神合。蘇軾人生起起落落,黃庭堅也曾連年失意落魄。蘇東坡在最落魄時簪花飲酒,黃庭堅亦然。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黃庭被貶戎州時寫下的一首詞,詞名《鷓鴣天》。這是黃庭堅狂放不羈之作,他將平生豪情都寫進這首詞,越失意越不得志,越不肯認輸,最後7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失意人。
  • 劉禹錫很有底氣的一首詩,28個字霸氣十足,最後7字令人拍案叫絕
    但有一個人比這二位更苦,一生都在被貶的路上,他就是劉禹錫。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劉禹錫不正是寫出了那大名鼎鼎的《陋室銘》之人嗎?想那《陋室銘》何等的張狂,那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不就是:「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居室,卻因為有我這樣德高之人居住,不再簡陋。」這短短8字,何等自負,何等氣魄。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之所以被叫做詩豪,是因為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泰然處之,無論被貶何處,總在找到安慰自己的樂趣。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 劉禹錫經典之作,前幾句平淡無奇,讀完最後10字才知詩豪名不虛傳
    世人都說李白狂傲,但在小編眼裡,唐代詩壇中有一個人比李白還狂,他就是劉禹錫!李白的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而劉禹錫的狂顯然要更上一個檔次,他狂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霸氣。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劉禹錫晚年的一首詩,作於劉禹錫退居長安時。在此之前白居易給他寫了一首《詠老贈夢得》,從前樂觀的白樂天到了老年也不得不抱怨時光不再,滿滿的悲情。劉禹錫於是回贈了這首《酬樂天詠老見示》給他,全詩前幾句讀來還平淡無奇,直到最後10個字一出才讓人覺得詩豪是名不虛傳,這個千古名句安慰了世間多少壯志暮年。
  • 春風得意時被貶,劉禹錫寫下這首千古名篇,短短幾句彰顯一生豪情
    可就在春風得意時,他因新王上位被貶,此時劉禹錫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全詩短短幾句卻彰顯其一生的豪情。《秋詞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是一組詩,共有兩首,第一首一直是後世眼中的經典,但第二首其實也並不差。在第一首詩中,劉禹錫開篇就直抒胸臆,文人墨客皆悲秋但他卻不以為然,他認為秋天之美遠勝春天。而後兩句為了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一鶴凌雲」的壯景,晴空萬裡,秋高氣爽,一隻仙鶴推開雲層衝向雲霄。此情此景下,劉禹錫的詩情也飛向了萬裡碧空。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把一生智慧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氣沖天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鄭板橋的七絕,也是他最出名的詩之一,在他把對竹子一生的情結,都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情沖天,這首詩就是著名的《竹石》。鄭板橋這首詩就是要一反世人對竹子的偏見,在他眼中竹子是剛毅的,它的剛毅在於它對青山的不放鬆,也在它能立於巖石中的力量,更在於它在風雨中的屹立不倒。這就是鄭板橋眼中,別樣的竹子。詩的第一句,一個「咬」字,十分傳神地把竹子在青山中的姿態描繪出來了,這一個字可謂一字之下有千鈞之勢,受到後世的一致好評。而「不放鬆」說的則是竹子的韌性,這是對青山和大地的緊緊相依。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白居易和劉禹錫喝酒時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最後10個字千古名句
    白居易和劉禹錫這對多年好友,只論性格,似乎並不算很搭。如果按星座來看,白居易或許是永遠溫暖的白羊座。無論是面對陌生琵琶女寫下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還是為巢中小鳥寫下的「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都能讓人感受到詩魔的溫情。
  • 李白最糾結的詩,豪氣、劍氣、怨氣、大氣都有,最後14字冠絕古今
    「李白」二字,對國人意味著什麼?是幾千年文化長河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是少年時,課本裡背不完的「床前明月光」和「飛流直下三千尺」;是文史學家費勁心力想研究清楚,最終卻只能嘆口氣,搖搖頭說:「他大概是個外星人吧,不然為何如此捉摸不透!」
  • 這便是初心,一生不可缺少的豪情:劉禹錫
    雖然這「無後」二字有著多重解釋,但是從古人的生存觀念來看,養兒防老,這顯然已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一天早上,劉緒的妻子盧氏告訴丈夫說:「我昨日晚間做了個夢,夢見大禹賜給了我們一個兒子。」丈夫起初對這件事並不在意,但沒過多久,盧氏果然懷孕了,並於次年(772年)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
  • 劉禹錫點石成金之作,僅28字被明代兩文豪譽為神品,白居易尷尬了
    劉禹錫一生有三大豪情之作,第一篇是《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謂是從頭狂到尾,這是當年被貶安徽被芝麻小官欺負時所寫;第二篇是《秋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寫出了文壇最具豪情的秋,這是他初次被貶時所寫;第三篇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是吃了23年苦頭後所寫,其中那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安慰了世間多少絕望。
  • 劉禹錫:初心,是一生不可缺少的豪情
    在開元、天寶之年,有多少耀眼的詩人橫空出世。他們把酒言歡,出謀劃策,建功立業,將自己一腔熱血付與盛世,取得了令其滿意的答卷。如此看來,詩人和詩的歷史在這一時期已經上演到了高潮。不過,若是缺少了精彩的落幕,完美的劇情也會大打折扣。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二老同年,又多年相交,劉老自然是懂得白老詩中所寫。想想年輕時攜匡扶社稷之志白衣入京時的無限風光,想想這一生官場失意屢遭貶謫的際遇,再看看如今的老病殘軀,很難讓人不心生唏噓頹喪之氣。劉老回贈之詩的前六句是對白老贈詩中人生老態的補充,但一生豪闊疏朗的劉老卻並沒有對人生老態表達過多的消極慨嘆,相反他筆鋒一轉,後六句則對「年老」進行了頌讚,尤其最後一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更是表達了其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豪氣,令人為之一振。
  • 劉禹錫寫《陋室銘》前還寫了4句詩,知縣沒明白,才逼得他放大招
    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看過一部名叫《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主角安迪花了19年挖地道,花了8年時間才成功脫身,整個片子沒有霸氣的場面,但看到最後我們都被安迪內心的強大所震撼。劉禹錫就是唐代詩壇的安迪,本是京城最有才的少年之一,卻被貶西南23年,23年的時間京城的人都快把他忘了,他回來的路上遇上白居易寫了一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3年的歲月,打磨出了這樣14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失意人。
  • 劉禹錫很傷感的一首詩,通篇回憶了過往的歲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其實白居易比劉禹錫好不了多少,同樣也是被貶到外地,兩人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也令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另外在文學上也是惺惺相惜,可謂是當時詩壇的楷模。不過對於這兩位詩人來說,內心的那份悲痛到了晚年則是令他們更加憂愁,特別是劉禹錫寫過了一系列很的詩作,尤其是這首《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更是把自己一生的委屈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世人只知《秋詞》,卻不知劉禹錫還寫過另一首詩,同樣高亢激昂
    從30多歲多50多歲,一生中最好的時光都在貶謫中度過,這對一個心有壯志的讀書人來說,該是何等大的打擊。 多少人在貶謫中失去了鬥志,甚至抑鬱而終,而劉禹錫卻一直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 他在朗州寫下了古代最負盛名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短短28字,驚豔了世人一千多年。
  • 蘇軾一首贈友詩,用「橙黃橘綠」和朋友互勉,也安慰了許多失意人
    就像有些名人,現在他們名利雙收了,就一點煩惱都沒有了嗎?其實不如意的事情不照我們普通人少。有句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再加上一句是人人都有難唱的曲。煩惱始終伴隨人生,只是有人不讓外人知道。在人生的艱難痛苦之時,家人、朋友的安慰和鼓勵,就是一副治癒內心的良藥。
  • 劉禹錫這首詩比較冷門,但高超的表現手法,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劉禹錫可以說是中唐時期,最為大家比較熟悉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寫過很多非常唯美,也很有個性的詩作,而且他還由於寫詩觸怒了朝廷,以至於常常是被貶,當然他第一次被貶,那是由於他捲入了當時的政治鬥爭,但是後面的幾次被貶,卻是由於自己寫了詩,並且在那些詩作中,公然地諷刺當時的社會,以及當時的權貴
  • 劉禹錫晚年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而其餘三個名額,至少有十五個人可以競爭,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岑參、賀知章、韓愈、孟郊、賈島、元稹、杜荀鶴、劉長卿、韋應物、柳宗元、劉禹錫等等。這份名單所列舉出來的名字,那都是唐朝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他們的作品都是深入人心,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不過我個人認為劉禹錫是完全沒有爭議,可以排到前十的名單裡,另外至少還有王勃、陳子昂、張九齡、溫庭筠等人也有資格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