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歡迎來到真真鑑歷史,說到花木蘭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啊,在小學的課本上就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課文。更有很多把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翻拍成電視劇的。雖然我們都很敬佩花木蘭的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讓大家都很好奇啊,這花木蘭就算是性格在「爺們」她終歸是個女的啊,一個姑娘是如何混進軍隊還天天和一幫男人生活了十幾年怎麼可能不會被發現是女人身的呢?
在《木蘭辭》中寫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從花木蘭買的東西來看,應該不難猜,她當的兵種就應該是屬於騎兵,或者是傳令兵。而花木蘭所處的朝代北魏,是屬於少數民族政權。而花木蘭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所以從小到大生活就在草原上騎馬的花木蘭,她的體格應該是很強壯彪悍的,應該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眼就能看出是女扮男裝來。而且當時他們的騎兵沒有共同的營帳,而是和戰馬同吃同睡,為的就是保證騎兵的戰鬥力,和出擊的突然性。所以她在打仗的時候,幾乎是不下馬的,遇上條件特別差的時候還要在馬上睡覺,所以她跟戰友的身體接觸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了。
從詩中能看出,花木蘭不是一個普通的士兵,至少是一個中級軍官的職位或者是傳令兵,而不論是傳令兵或者是軍官由於兵種的特殊性,往往還有單獨的休息地。並不和其他的普通士兵睡在一起。不過就算是這樣,大多數人也還是會想到還有一個重口味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軍隊裡沒有女廁所,花木蘭怎麼解決三急問題的呢?
有人說了古代人上廁所,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不就行了嘛。事實上這樣做,在行軍的過程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在軍隊駐紮的時候,就不能這麼幹了,因為士兵只能在軍營內規定的地方去上廁所,並不能隨意的進出軍營。其實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人想逃兵,以及敵軍的奸細混入,畢竟進進出出很容易造成混亂。
面對這種情況花木蘭該怎麼辦呢?不用擔心,在當時的軍隊一般會給每個小隊設置一個廁所,也就是一個大坑。整個隊的人都共同使用,這就給花木蘭創造了機會,因為北魏時期使用的是府兵制,而府兵一般是按地域集結的。也就還是說跟花木蘭同隊的戰友,基本上也都是花木蘭家附近的人。這鄰裡鄰居的當然從一開始就知道花木蘭是個姑娘替父從軍的事,但誰也沒有揭發。沒準在花木蘭上廁所的時候,還有人幫忙把風呢。
而且戰爭的艱苦環境遠非今人能夠想像,長期處在這種四處轉戰,又缺衣少食的環境中,無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生理病變——比如閉經、女性性徵衰減、骨密度增強骨骼粗壯、肌肉豐隆——總之,戰爭會使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不像女人,這一點可以參看聖女貞德,據說她也出現了閉經現象,且一度被英國人懷疑並非女兒身。
有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按小編覺得這句話應該改為國家興亡人人有責而且小編覺得當一個戰友,陪著我們出生入死,就算是被發現是個女人,毫無疑問的也不會說出去的,說出去就是被殺頭的待遇,換你你會說嗎?不論花木蘭她外表再粗獷、臭哄哄,整天混在男人堆裡,但是那麼多年真的是挺不容易的。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參與評論。文|真真鑑歷史,轉載請註明真真鑑歷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