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從軍十幾年,為什麼沒有被發現是女兒身

2020-12-06 真真鑑歷史

哈嘍歡迎來到真真鑑歷史,說到花木蘭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啊,在小學的課本上就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課文。更有很多把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翻拍成電視劇的。雖然我們都很敬佩花木蘭的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讓大家都很好奇啊,這花木蘭就算是性格在「爺們」她終歸是個女的啊,一個姑娘是如何混進軍隊還天天和一幫男人生活了十幾年怎麼可能不會被發現是女人身的呢?

在《木蘭辭》中寫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從花木蘭買的東西來看,應該不難猜,她當的兵種就應該是屬於騎兵,或者是傳令兵。而花木蘭所處的朝代北魏,是屬於少數民族政權。而花木蘭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所以從小到大生活就在草原上騎馬的花木蘭,她的體格應該是很強壯彪悍的,應該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眼就能看出是女扮男裝來。而且當時他們的騎兵沒有共同的營帳,而是和戰馬同吃同睡,為的就是保證騎兵的戰鬥力,和出擊的突然性。所以她在打仗的時候,幾乎是不下馬的,遇上條件特別差的時候還要在馬上睡覺,所以她跟戰友的身體接觸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了。

從詩中能看出,花木蘭不是一個普通的士兵,至少是一個中級軍官的職位或者是傳令兵,而不論是傳令兵或者是軍官由於兵種的特殊性,往往還有單獨的休息地。並不和其他的普通士兵睡在一起。不過就算是這樣,大多數人也還是會想到還有一個重口味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軍隊裡沒有女廁所,花木蘭怎麼解決三急問題的呢?

有人說了古代人上廁所,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不就行了嘛。事實上這樣做,在行軍的過程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在軍隊駐紮的時候,就不能這麼幹了,因為士兵只能在軍營內規定的地方去上廁所,並不能隨意的進出軍營。其實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人想逃兵,以及敵軍的奸細混入,畢竟進進出出很容易造成混亂。

面對這種情況花木蘭該怎麼辦呢?不用擔心,在當時的軍隊一般會給每個小隊設置一個廁所,也就是一個大坑。整個隊的人都共同使用,這就給花木蘭創造了機會,因為北魏時期使用的是府兵制,而府兵一般是按地域集結的。也就還是說跟花木蘭同隊的戰友,基本上也都是花木蘭家附近的人。這鄰裡鄰居的當然從一開始就知道花木蘭是個姑娘替父從軍的事,但誰也沒有揭發。沒準在花木蘭上廁所的時候,還有人幫忙把風呢。

而且戰爭的艱苦環境遠非今人能夠想像,長期處在這種四處轉戰,又缺衣少食的環境中,無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生理病變——比如閉經、女性性徵衰減、骨密度增強骨骼粗壯、肌肉豐隆——總之,戰爭會使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不像女人,這一點可以參看聖女貞德,據說她也出現了閉經現象,且一度被英國人懷疑並非女兒身。

有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按小編覺得這句話應該改為國家興亡人人有責而且小編覺得當一個戰友,陪著我們出生入死,就算是被發現是個女人,毫無疑問的也不會說出去的,說出去就是被殺頭的待遇,換你你會說嗎?不論花木蘭她外表再粗獷、臭哄哄,整天混在男人堆裡,但是那麼多年真的是挺不容易的。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參與評論。文|真真鑑歷史,轉載請註明真真鑑歷史(原創)

相關焦點

  • 花木蘭從軍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是人都會背誦《木蘭辭》吧。畢竟這是課本中要求必背的一篇課文。那麼知道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心中肯定有一個疑問,就是花木蘭替父從軍這麼多年,每天都和將士們在一起為什麼沒有分辨出來是男孩還是女孩。
  • 花木蘭從軍十二年,為何都沒有被識破是女兒身?
    當年語文課本上面背誦的《木蘭辭》你們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了,女中豪傑花木蘭,替父從軍立軍功,她的傳奇事跡被後人所傳頌。那麼問題就來了,在軍營中待了那麼久的時間,怎麼沒有被識破女兒身呢?第一點:在《木蘭辭》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也就是說花木蘭的兵種可能就是騎兵或者傳令兵。
  • 花木蘭從軍12年,最終無人發現她是女兒身,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花木蘭的故事從古一直流傳至今,是我國古代的巾幗英雄被人傳頌。她替父從軍,並最終勝利歸來,不過這個故事中有個讓人奇怪的地方。就是為什麼在十二年的時間裡,也沒有人看出花木蘭是女兒身呢。雖然影視劇中都表情了自己偷著換衣服,背著大家洗澡,晚睡早起避開大家,可是這種做法就能免除十二年不被發現嗎?花木蘭的長相對於花木蘭真實的長相,在史料中或者《木蘭辭》裡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可以想像的是長相應該是很一般的,不誇張的說,長得有點像男人,並不像一位女性。換過來思考一下,如果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一位貌美的女子在男人堆裡不會被發現嗎。
  • 花木蘭代父從軍12年,為何沒被發現女兒身,《木蘭詩》中已交代
    提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去參軍。還有一首關於她從軍的《木蘭詩》,相信大家都背誦過。不過,這其中肯定也有很多人有過如此疑惑,花木蘭從軍12年之久,為何一直沒被發現是女兒身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這其中的原因。
  • 花木蘭替父從軍二十餘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雖說好女不如男,就像我們今天探討的女主角"花木蘭"她可是家喻戶曉,出名的很,但有這麼個故事,也就是木蘭替父從軍,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個女孩子,在軍隊這個男人幫裡為什麼沒有人發現花木蘭是女扮男裝呢?花木蘭出生於北魏後期,那個時候很多男女都對騎馬射箭之術很感興趣,包括花木蘭在內,且她的武功還很高,在家織布時,收到了徵兵公文,因為有其父的名字,但她的父親年事已高,因此她決定夫父從軍.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她是如何防犯同伴完璧歸家的?時隔多年,木蘭的機杼聲猶聞在耳,而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故事,再一次引人心潮澎湃。只是,在澎湃的同時,從軍之後的花木蘭,如何在男性隊友環伺以及與兇悍強敵生死相搏中求生、求安的,也讓老黃產生了許多疑惑。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她是如何防犯同伴完璧歸家的?時光流逝得太快,人生轉眼過半,但是,兒時的記憶,卻越來越清晰,尤其是中小學時代學習、背誦過的古詩詞,會在不經意間又躍入腦海,隱隱傳來的讀書聲,一下子又能將人帶回到漸行漸遠的課堂。
  • 花木蘭從軍10年為何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此外,花木蘭沒有哥哥只有一個弟弟,而且弟弟還年幼,也沒法上戰場。無奈之下,她做驚人之舉,4個字——代父從軍。 木蘭女扮男裝,代替父親上了戰場,她的10餘年軍旅生涯就此開始,後來她表現得比男兒更出色,她屢立戰功,衣錦還鄉,天下聞名。
  • 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木蘭辭說出這個秘密
    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木蘭辭說出這個秘密文/紫衣煮酒論史仔細讀中國歷史,其中不僅有很多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王朝更替將軍戍邊,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那首高中必背的課文《木蘭辭》,講述的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本來應該對鏡梳妝的美麗女子花木蘭,竟然披上戎裝上陣殺敵。但是相信大家讀完《木蘭辭》都有和小編一樣的疑惑,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呢,其實木蘭辭早就說出了這個秘密。當花木蘭結束了十幾年刀口舔血的軍旅生涯之後,終於取得功名衣錦還鄉了,於是姐姐備紅妝 ,弟弟殺豬羊準備慶賀。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啥沒人發現她是女人?原因有三點
    導語:花木蘭從軍12年,為啥沒人發現她是女人?原因有三點說到巾幗英雄,我們應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花木蘭了吧,因為畢竟這個詞都算是因為她的事跡而創造的,因此必須第一個來形容他。在歷史上,花木蘭的存在並沒有很多記載,而能夠讓人們熟知這樣一個人物是因為一篇文章木蘭辭,這篇古代的歌詞在很多地方被廣泛傳唱,慢慢的也就被正式記載了起來,而之後也成為了一代經典,並且造就了花木蘭這樣一個代父從軍的英雄人物。
  • 木蘭從軍12年未被發現女兒身,看完這幾張照片,你就明白原因了!
    木蘭替父從軍的事跡在歷史上流傳為佳話,但是一般古代徵兵上戰場的都是男人,花木蘭從軍後整天混跡在男人堆裡面竟然12年沒有被發現是女兒身,這是一件很讓人好奇的事情,所以很多人找來了一大堆的文獻開始考證,一遍遍地研究《木蘭辭》,就為了考證這讓人不可思議的問題。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什麼一直沒被發現是女人?原來身體有「貓膩」
    花木蘭的父親體弱多病,兄弟們年紀還比較小,出於對家人的擔憂,花木蘭決定代父從軍。中國人一直崇尚孝道,花木蘭的這一行為也是得到許多人的稱讚。但她又是為何可以替父從軍而不被發現呢?北魏時期實行府兵制,花木蘭和她的家人屬於府兵,一個村一隊府兵。而對於花木蘭替父從軍,無論是處於道德還是利益方面,她的同鄉都不會揭發此事。
  • 歷史上真的有花木蘭嗎?為什麼從軍這麼多年都沒被發現女兒身?
    歷史上真的有花木蘭嗎?為什麼從軍這麼多年都沒被發現女兒身?說起巾幗不讓鬚眉,那替父從軍的花木蘭絕對是巾幗中的佼佼者。由於父親是馳騁疆場的將軍,木蘭從小的培養方式就與那些學習琴棋書畫的大家閨秀們不一樣,她愛好刀槍劍舞,喜讀兵家著作,為人也像男孩子那般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古代有女子不可從軍得規定,導致花木蘭因此而痛恨自己是個女兒身。
  • 花木蘭從軍12年,竟沒有被發現是女扮男裝,原因耐人尋味
    花木蘭的替父從軍一直以來都是歷史上女扮男裝的一個佳談,畢竟像祝英臺的故事只是民間戲曲傳說中存在的人物,在那個女不出戶的封建時代,花木蘭可謂是顛覆以往對女子的認知。但在軍營那個遍地是男人的地方,花木蘭是如何得以隱瞞她是女兒身的身份近十二年呢?一起來看看。
  •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何多年未被發現是女兒身?書中早已言明緣由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何多年未被發現是女兒身?書中早已言明緣由很多人對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並不陌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女子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一腔孝心的木蘭為了保護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女扮男裝、徵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後凱旋歸來。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
    導語: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軍營沒人發現她是女生?看這兩張照片就懂了。 說到花木蘭,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有關於花木蘭的文章。而根據一些書籍的記載,花木蘭是存在於412年-502年這個時期的人物。
  • 花木蘭替父從軍十二年而無人知是女兒身,果真是她隱藏的好嗎?
    花木蘭,我國著名的民間傳奇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木蘭辭》則總結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整個前因後果。因為像《木蘭辭》這樣的敘事詩有很強的「寫實」色彩,這就意味著《木蘭辭》等敘事題材的詩歌是有一定歷史研究意義的,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推理和分析就不妨從這首耳熟能詳的《木蘭辭》上去尋找相關的依據。
  • 花木蘭代父從軍,吃喝拉撒睡,女兒身為何沒露餡?
    這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名叫木蘭的年輕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伐徵戰,屢建功勳,但凱旋班師後不願為官,只求回鄉與親人團聚的故事。至於木蘭姓什麼,歷來眾說紛紜。明末文學家徐渭稱她姓花,《黃陂縣誌》中說她姓朱,河南虞城碑刻又載其姓魏。還有人推斷,木蘭乃複姓,名已不可考。
  • 為什麼花木蘭替父從軍卻沒人能發現?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我們熟知的歷史故事中,就有著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相信很多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花木蘭替父從軍沒有人能夠發現呢?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首先,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從「可汗」一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花木蘭應該是北方的少數民族。作為少數民族的女性,她與男性之間的差異肯定沒有漢族男女之間的差別那麼大。
  • 花木蘭從軍12年,洗澡、如廁、生理期都是怎麼混過去的?
    中國歷史上的女將領,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其中有位女將領,一生都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她就是我們熟知的代父從軍的「花木蘭」。然而花木蘭作為女子,從軍了12年,一直生活在男人堆裡,在面對艱苦的行軍作戰中,其女人身份一直未被暴露,這件事情也一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花木蘭女兒身的身份12年之間,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或者說花木蘭真是一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