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替父從軍十二年而無人知是女兒身,果真是她隱藏的好嗎?

2020-12-21 故史輕言

花木蘭,我國著名的民間傳奇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木蘭辭》則總結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整個前因後果。

因為像《木蘭辭》這樣的敘事詩有很強的「寫實」色彩,這就意味著《木蘭辭》等敘事題材的詩歌是有一定歷史研究意義的,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推理和分析就不妨從這首耳熟能詳的《木蘭辭》上去尋找相關的依據。

通過《木蘭辭》我們了解到,花木蘭替父從軍長達十二年,而根據我們現有的常識來看,花木蘭在十二年間能夠隱瞞自己「女人」的身份而不被周圍人所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這是女性天生的生活和身體特徵所決定的,非人為所能左右。

所以,筆者思來想去,依舊認為花木蘭在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涯中是很難保證自己的身份不被洩露的,但花木蘭也確實堅持到了最後,而這其中唯一的解釋就是,花木蘭「女性」的身份最終是得到了軍隊的諒解甚至是承認。

因此,如果當時木蘭從軍的情況真是如此的話,那麼花木蘭在生活上的一些不便也能理所當然能夠處理好了。

那麼,筆者又是基於何種原因得出這一結論的呢?我們不妨繼續從《木蘭辭》中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當時戰事一起,花木蘭的父親收到了徵戰的軍令,花木蘭鑑於父親年事已高和弟弟的年幼的事實而作出了「替父從軍」的決定,而後花木蘭便著手購買各種裝備。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從花木蘭買的裝備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花木蘭的家庭狀況是比較優渥的,她可以自由購買馬匹和馬具,這在當時對於普通家庭來講是很少見的。

尤其是花木蘭購買馬匹極有可能是參加了「騎兵」,作為古代的裝甲部隊,用在騎兵上的花費是遠超於步兵的。

基於此結論,我們可以繼續分析一下花木蘭父親的身份

花木蘭的父親之前也是一名軍人,甚至備戰之時,朝廷下發的徵調令「卷卷」都有她父親的名字,這也足可見朝廷對於重新徵召花木蘭父親入伍的重視以及戰事的緊急程度,從中也能夠反映出花木蘭父親當初必定不是普通的士兵。

所以通過花木蘭購買裝備的行為可以進行合理的推斷,即花木蘭的父親大概率曾是一名有過戰功的中低級軍官,甚至曾受過朝廷的嘉獎。

因此,花木蘭的家庭才會有如此雄厚的財力去支持花木蘭購買騎兵裝備。

那麼在確定了花木蘭父親的大概身份後,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再活躍一下。

既然花木蘭父親在朝廷的相關檔案中都是「榜上有名」的,那麼朝廷對於花木蘭家庭應該是有一個比較熟悉的了解的,畢竟花木蘭的父親不是一般的士兵,而是有能力有戰功的軍官。

要知道,兩國一旦開戰,像花木蘭父親這種具有非常豐富作戰經驗的中低級軍官是獲取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朝廷一定會在這些中低級軍官退伍之前對他們做一個非常完善的登記,以確保日後再起戰事時能夠在第一時間通知到他們,讓他們回歸軍隊。

那麼既然如此,朝廷或者說當地縣府機構一定會對花木蘭的整個家庭狀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了解,如果我們繼續去推測的話,甚至可以得出朝廷極有可能此前就了解了花木蘭父親膝下有幾個孩子,這些孩子是男是女。

所以說,花木蘭替父從軍或許從在一開始就已經被朝廷所獲知了,而基於花木蘭自身的情況、花木蘭父親此前的戰功和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前方戰事的吃緊等眾多因素,朝廷才同意了花木蘭替父從軍。

至於《木蘭辭》中提到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裡說的也是花木蘭在軍中的一些戰友不知她是女兒身,而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為花木蘭是替父從軍,而她的父親此前是有一定地位的軍官,再加上花木蘭的家庭比較的優渥,所以花木蘭替父從軍可能是接替了父親原有的職位,因此花木蘭在軍中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單獨營帳或者私人房間。

由此,花木蘭替父從軍長達十二年而不被周圍人所知其女兒身的事情也就說得通了。

相關焦點

  • 花木蘭從軍12年,最終無人發現她是女兒身,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花木蘭的故事從古一直流傳至今,是我國古代的巾幗英雄被人傳頌。她替父從軍,並最終勝利歸來,不過這個故事中有個讓人奇怪的地方。就是為什麼在十二年的時間裡,也沒有人看出花木蘭是女兒身呢。雖然影視劇中都表情了自己偷著換衣服,背著大家洗澡,晚睡早起避開大家,可是這種做法就能免除十二年不被發現嗎?花木蘭的長相對於花木蘭真實的長相,在史料中或者《木蘭辭》裡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可以想像的是長相應該是很一般的,不誇張的說,長得有點像男人,並不像一位女性。換過來思考一下,如果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一位貌美的女子在男人堆裡不會被發現嗎。
  • 花木蘭替父從軍二十餘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雖說好女不如男,就像我們今天探討的女主角"花木蘭"她可是家喻戶曉,出名的很,但有這麼個故事,也就是木蘭替父從軍,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個女孩子,在軍隊這個男人幫裡為什麼沒有人發現花木蘭是女扮男裝呢?花木蘭出生於北魏後期,那個時候很多男女都對騎馬射箭之術很感興趣,包括花木蘭在內,且她的武功還很高,在家織布時,收到了徵兵公文,因為有其父的名字,但她的父親年事已高,因此她決定夫父從軍.
  •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何多年未被發現是女兒身?書中早已言明緣由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何多年未被發現是女兒身?書中早已言明緣由很多人對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並不陌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女子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一腔孝心的木蘭為了保護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女扮男裝、徵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後凱旋歸來。
  • 自古木蘭不姓花——替父從軍只是傳說?
    很多觀眾在觀看之餘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那個年代真的可以像花木蘭這樣替父從軍嗎?她真的能和一幫男兵廝混,以至於讓他們「同行十二年,不知是女郎」嗎?本期河圖洛書將帶大家走入木蘭的故事。《木蘭辭》的人物原型,面貌始終不甚清晰,首先是到底姓甚名誰,其次是家鄉籍貫,另外還有替父從軍所發生的大致年代,這些至今缺乏權威結論。
  • 花木蘭從軍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是人都會背誦《木蘭辭》吧。畢竟這是課本中要求必背的一篇課文。那麼知道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心中肯定有一個疑問,就是花木蘭替父從軍這麼多年,每天都和將士們在一起為什麼沒有分辨出來是男孩還是女孩。
  • 花木蘭替父從軍,只因卷卷兵書都有她爹的名字,她爹到底什麼來歷
    說到花木蘭,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一首《木蘭辭》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她替父從軍的故事更是被改編成各種影視劇,至今仍為人稱道。從最開始袁詠儀扮演花木蘭到現在劉亦菲又再次挑戰花木蘭角色,我們可以看到花木蘭的角色已經深深的植根在人們的心中。
  • 花木蘭從軍十幾年,為什麼沒有被發現是女兒身
    哈嘍歡迎來到真真鑑歷史,說到花木蘭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啊,在小學的課本上就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課文。更有很多把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翻拍成電視劇的。雖然我們都很敬佩花木蘭的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讓大家都很好奇啊,這花木蘭就算是性格在「爺們」她終歸是個女的啊,一個姑娘是如何混進軍隊還天天和一幫男人生活了十幾年怎麼可能不會被發現是女人身的呢?在《木蘭辭》中寫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花木蘭代父從軍,吃喝拉撒睡,女兒身為何沒露餡?
    這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名叫木蘭的年輕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伐徵戰,屢建功勳,但凱旋班師後不願為官,只求回鄉與親人團聚的故事。至於木蘭姓什麼,歷來眾說紛紜。明末文學家徐渭稱她姓花,《黃陂縣誌》中說她姓朱,河南虞城碑刻又載其姓魏。還有人推斷,木蘭乃複姓,名已不可考。
  • 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十載,為何未被發現女兒身?
    花木蘭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她替父從軍的佳話被歷代傳唱。她具有雌雄的雙重魅力,重劍之下皆塵埃。在她從軍的這段傳奇中,大家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那就是在遍地都是男兒身的軍營裡,她是如何逃脫眾人的眼睛,隱藏自己女兒身份的呢?
  • 花木蘭替父從軍,忠孝兩全?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由來已久,木蘭詩是其中的傳說,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裡諸少年皆次當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 花木蘭真的姓花?她什麼時候替父從軍?
    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預計3月底北美上映,有人吐槽木蘭怎麼變成了福建人  花木蘭真的姓花?   她什麼時候替父從軍?  本報記者 馬黎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將於3月27日在北美上映,中國檔期未定。這次的真人版,對1998年動畫版的《花木蘭》做了較大改編,是以我們中學就會背的《木蘭詩》(《木蘭辭》)為靈感的好萊塢戰爭片。  中國美院有一位很好玩的老師花俊,就給女兒取名花木蘭,乾淨利落,好聽好玩。
  • 花木蘭在外徵戰那麼多年,真的就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嗎?
    花木蘭,無奈替父從軍的故事。花木蘭在中國史上可謂是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一是在史書資料中,除了《木蘭辭》和花木蘭的典故,好像並沒有太多的筆墨;二是除了她名為花木蘭,她的姓氏、籍貫等都是未知,後人曾對她的籍貫有過諸多猜測,可最終依舊眾說紛紜。但是也有人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畢竟一個女兒家,在外徵戰那麼多年,真的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她是女兒身嗎?
  • 木蘭替父從軍是十年還是十二年?專家的分析顛覆了木蘭的大眾形象
    詩的開頭讓我們對木蘭產生的印象就是,她是一個常常&34;的勤勞女孩,而且後面還告訴了我們她的家庭狀況,有阿爺阿母,有阿姊小弟,看來這是一個有幸福氛圍的家庭。然而這種幸福的氛圍卻被&34;打破,同時也說明了戰事的緊張。&34;這兩句看似意義重複的詩句,則強調了她替父從軍的原因應該是因為阿爺年紀大了,而弟弟年齡尚小。可是有人懷疑,木蘭不是還有一個阿姊嗎?
  • 替父的花木蘭在滿是男人的軍中為何沒有被識破女兒身,答案很簡單
    當我們在觀看這部影片和讀到關於花木蘭的詩詞的時候,就經常會想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女性,在全是男人的軍隊中怎麼能夠保持十二年不被人發現。十二年的軍隊生涯,每天和大量的軍中男子一起吃喝拉撒睡,就算男人都是大老粗也應該會有細心的把。
  • 凱叔講故事: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
    一天,徵兵帖送到了花木蘭家,木蘭不願年邁且體弱多病的父親上陣打仗,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徵戰。木蘭雖為女兒身,卻從小讀兵書、學武藝,因此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屢立奇功。經過長達十二年的抗戰,軍隊凱旋迴朝。木蘭在謝絕了皇帝的高官俸祿後,也順利回到父母身邊,恢復了女兒身。從此,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就廣為流傳。
  • 花木蘭代父從軍12年,為何沒被發現女兒身,《木蘭詩》中已交代
    提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去參軍。還有一首關於她從軍的《木蘭詩》,相信大家都背誦過。不過,這其中肯定也有很多人有過如此疑惑,花木蘭從軍12年之久,為何一直沒被發現是女兒身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這其中的原因。
  • 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到底嫁給了誰?結局怎樣
    花木蘭替父從軍長達十二年之久,戰爭中她立下了累累戰功,被稱為巾幗英雄。對於這名女子大家都是稱讚她的英勇,有孝心。當時還有一個民歌就是描述花木蘭參軍的事件的,被編入我們初中的教科書。
  • 替父從軍,為從軍丟棄女兒身,足智多謀智勇雙全成一段佳話!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花木蘭代替他的父親從軍,並在軍中建功立業的故事。花木蘭是花家的大小姐,花木蘭一直夢想著為花家帶來榮耀,但是因為是女兒身所以她的才華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雖然說花木蘭替父從軍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危險,先不提在他那個年代並沒有女子從軍的先例,就只說前往戰場吧,這也是一件非常兇險的事情,花家的列祖列宗因此派了一條善良的木須龍陪伴著花木蘭一起前往戰場,一路上這隻善良的木須龍帶給花木蘭很多溫暖。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她是如何防犯同伴完璧歸家的?今天,老黃的腦海裡,突然湧出的,就是《木蘭詩》的「旋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有暴露女兒身?專家的解釋太扎心!「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她是如何防犯同伴完璧歸家的?時光流逝得太快,人生轉眼過半,但是,兒時的記憶,卻越來越清晰,尤其是中小學時代學習、背誦過的古詩詞,會在不經意間又躍入腦海,隱隱傳來的讀書聲,一下子又能將人帶回到漸行漸遠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