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2020-09-03 小朋說歷史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七月半也被稱為中元節,道教中稱它為「鬼節」。為什麼要稱它為「鬼節」?難道真的有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鬼節的歷史由來。


根據《易經》記載,「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秋收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人們舉行向先祖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新鮮的農作物供祖先享用,然後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品嘗,並且祈禱來年能獲得好收成。

七月半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原本七月半隻是民間的祭祖節,並不是「鬼節」,七月半被稱為鬼節跟道教有莫大的關係。在道教記載中,很久以前天帝派遣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入駐人間,他們的職責是代天帝巡邏人間、賞善罰惡,並且他們的分工明確,天官為正元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管轄範圍是地府,所以重點是巡查地府的眾鬼。在七月半這天,地官會打開地府的大門,眾鬼都要離開地府,接受地官的考察,有子孫後代的鬼會回到生前的家,看望家人和接受後代的祭拜,孤魂野鬼則遊蕩人間尋找東西吃,因此七月十五被道教稱為鬼節。為了牽引先人回到家鄉,其後代會點荷燈,為亡魂指引回家的路,道觀會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和為亡魂超度。這就是鬼節真正的由來。


在民間鬼節那天是有很多忌諱的:

1、床頭不能掛風鈴,否則容易招來鬼魂,睡覺的時候還易被鬼魂入侵;

2、晚上要早點回家,否則容易帶孤魂野鬼回家,尤其是八字不硬的人不要出門;

3、不要隨便找個地方燒紙錢,否則容易引起孤魂野鬼的覬覦;

4、叮囑小孩,千萬不要偷吃祭拜的祭品,否則容易生病;

5、不要惡意踐踏冥錢,否則會引起鬼魂生氣。


當然這些都是古人受封建迷信的想法和做法。現在是21世紀沒人會相信鬼神之說,但是很多地方為了慶祝鬼節,還是會舉行一些祭拜典禮和活動。基本上每個省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祭拜和慶祝儀式。

河北:七月十五會攜帶水果、酒、肉等到墓地祭拜,並手持麻谷到田梗。

山西: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河南:懸掛紙旗在門口。

山東:漁民會搭一個小竹筏,上面貼上紙條「供xx使用」。

陝西:燒紙祭拜麻姑

江蘇:摺紙錠,沿路焚燒。

四川:燒包袱。(包袱裡面裝著紙錢)

浙江:請二十四位老太太走巴結、念經。

江西:把稻草做成火把,點燃放在門口。

福建:在河裡點河燈

廣東:備好酒菜、香燭和紙錢祭拜先人。

這裡就不一一列舉,而且中元節不光只有中國慶祝,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朝鮮等也會舉行相應的活動。


在你的家鄉有不同的祭拜儀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關注我,帶你看不一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七月半也被稱為中元節,道教中稱它為「鬼節」。為什麼要稱它為「鬼節」?
  • 鬼節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七月半在南北方不是同一天
    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祭祀這件事的,說起民間祭祀,大家一定會想到七月半鬼節,但是在民間的說法中,有人過七月十四,有人過七月十五,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節呢?   從日曆上來看,鬼節確實是在七月十五,據了解鬼節有的地方習慣是七月十五,有的習慣是七月十四,比如廣東地區比較多的習慣是七月十四為鬼節。
  • 中元節的由來你知道嗎?為何它會被稱為「鬼節」
    眾所周知,在中國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有許多各色各樣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但是,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或者大家對它有一些陌生,而這個節日就是中元節,它又被稱為「鬼節」。那麼,對於這個節日,你了解多少呢?
  • 中元節的由來你知道嗎?為何它會被稱為「鬼節」
    眾所周知,在中國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有許多各色各樣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但是,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或者大家對它有一些陌生,而這個節日就是中元節,它又被稱為「鬼節」。那麼,對於這個節日,你了解多少呢?
  •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這幾天,又可以看到再接頭都可以看到有人開始燒紙了,因為一年一度的鬼節就快要到了。那麼農曆七月十五為啥會被稱為鬼節呢?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 傳統的祭祖之日——「七月半」,為何又會被稱作「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這大概也是中國知道最多的一種稱呼了。除此之外,它還被稱作中元節、盂蘭盆節、祭祖節、地官節等等,但其實它還有一個讓人聽後一驚,同時在近年來也比較流行的稱呼,叫做「鬼節」。很多人或許會疑惑,為何七月半又會被稱作「鬼節」呢?
  • 七月半為什麼是鬼節 中元節最大的傳統便是祭祀
    明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民間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說鬼節,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清明節了,七月半是怎麼成為鬼節的呢?   中元節在民間俗稱「鬼節」,又稱「七月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並稱為我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 農曆七月半為何被稱之為「中元節」或「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被稱之為中元節,對於這個稱呼也是現在在知道。以前,在我們這裡都把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或者「鬼節」。在這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活動為祭祖,緬懷先人。為何要把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稱之為中元節或者鬼節。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鬼節」,又叫盂蘭盆節或中元節。為何會有這麼複雜的稱謂呢?下面慢慢給大家解釋:在中國幾千年的漢文化中,有三教,即道教,儒教,佛教。即使目連僧者法力宏大,仍無法解救其母餓,即求救於佛,佛贈盂蘭盆經,教目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做盂蘭盆以救其母,使母脫離苦海。故此,每逢七月十五日世人效仿目連僧者救母,殺雞宰鴨,焚香燒紙,祭拜由地府而出的惡鬼,用以化解其怒氣,不至於為禍人間。久而久之人們便稱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那中元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七月半為鬼節,關於鬼節的來由,大家都知道嗎
    我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叫作鬼節,七月半。在佛家則是成為盂蘭盆節。相傳在這一天,地獄的大門就會打開,陰間的鬼魂就會從大門出來來到陽間。於是就有鬼魂的子孫、親人祭祀的鬼魂回家接受香火供奉。而那些沒有人供奉的鬼魂就會在人間到處遊蕩,徘徊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尋找東西吃。
  • 中元七月半,鬼節來到
    七月半鬼節已來到相傳到了這一天鬼節也叫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別名七月半、盂蘭盆節(佛教)節日習俗主要有祭拜祖先、施放河燈、祀亡魂、燒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氣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中國鬼節的前世今生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四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 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七月半鬼節禁忌15條是什麼呢
    在人們說起鬼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害怕,而我國也有一些鬼節,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那麼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鬼節禁忌15條是什麼呢?  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不是  真正的鬼節是中元節是農曆
  • 為何民間把農曆七月中稱為「鬼節」?
    又到農曆七月半,也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鬼節」,其實原本農曆七月十五是祭祀地官的節日,道教和民間把這天稱為中元節。對於鬼節的的傳統傳說,在民間有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的說法,到了農曆七月十四午夜就是「鬼門大開」的時候(所以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兩廣地區都把七月十四稱為鬼節),此後直到農曆七月三十鬼門才慢慢地關上。農曆七月半不僅僅是道教傳統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和盂蘭盆節都差不多,都是「感恩」先人在生前對後輩的養育之恩。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 中元節禁忌幾點不能出門
    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中元節禁忌幾點不能出門?小編整理中元節的由來起源,以及中元節的別名等。
  • 鬼節的由來原來這麼...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又稱鬼節,而在佛教又稱孟蘭盆節。在我們南方,叫做月半。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擺上八道菜,點上香,祭拜先祖。小時候不懂事,一直不知道為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後來去查它的由來,發現原來其中大有來頭。
  • 七月半鬼節:為什麼老輩人說這天晚上不要出門?
    相傳,每年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34;。
  • 農村流傳七月半,鬼節禁忌,是真是假
    本年8月25日,即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屯子有祭奠亡人的風氣,很多多少屯子將這一天稱為「鬼節」,也有一些屯子農夫稱它「中元節」,而小編故鄉就把這一天稱為「七月半」。實在,屯子的小孩子聽到這個風氣照樣有點畏懼的。
  • 七月半「鬼節」出門23條禁忌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微昆明】快速關註明天就是七月半了,七月半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