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七月半在南北方不是同一天

2020-12-09 今日臨沂

  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祭祀這件事的,說起民間祭祀,大家一定會想到七月半鬼節,但是在民間的說法中,有人過七月十四,有人過七月十五,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節呢?

 

  從日曆上來看,鬼節確實是在七月十五,據了解鬼節有的地方習慣是七月十五,有的習慣是七月十四,比如廣東地區比較多的習慣是七月十四為鬼節。

 

  相傳原來的南方是沒有中元節的,這是古代漢人南遷下來的。

 

  有這樣一種說法:大約在宋代,北方戰亂,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一批漢人倉促南逃。

 

  按傳統,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陽和中元節祭奠祖先時,祖先們的亡靈才會聚攏回家,跟著靈牌走。那時趕著逃離,而離中元節還有一天,他們已經不能等了。

 

  但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所以他們決定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把祖宗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他們的靈牌逃至南方。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亡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每年七月十四過,所以現在七月十四就成了很多南方人的鬼節。

 

  七月半鬼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七月十五則為「鬼節」,鬼節又稱「中元節」、「盂蘭盆節」。它不僅擁有佛教的宗教信仰,還有著我國道教的本土文化。

相關焦點

  • 鬼節七月半到底是十四還是十五
    中國傳統節日鬼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顧名思義肯定與鬼有關。另外還有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還有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這一切都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七月十四鬼節的來歷 民間七月半中元節說法多
    進入七月之後,大家常說就是進入鬼月了,七月半鬼節的歷史有幾千年了,但是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五,而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四。   七月十四鬼節的來歷:   根據各地風俗,南方人認為七月十四是鬼節,北方人則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
  • 七月十四殺鴨子,中元節吃什麼鴨子菜譜過七月半鬼節
    七月十四殺鴨子,中元節吃什麼鴨子菜譜過七月半鬼節又是七月半了,這個俗稱的鬼節七月半十四,豬豬只能在深圳做一隻加班狗,沒辦法,為了生活勞碌奔波。你家的鬼節吃什麼,七月半少不了大餐吧?明天就是中元節了,菜譜呢?豬豬就不說了,食堂安排吃啥就吃啥?我印象中的過節只是在新聞聯播裡,只在朋友圈裡...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過節的感覺了...
  • 客家人過「七月半」,為什麼提前一天?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 ...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七月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然而,客家人的「中元節」、「七月半」卻大多不是農曆七月十五,而是比之早一天的農曆七月十四。明明是七月十四,卻又稱「七月半」,此為何也?從此,客家人就習慣於七月十四這天過鬼節了。二是來自閩西永定洪坑。傳說當年有林氏兩兄弟,分居洪坑、巖太兩地,為報老母養育之恩輪流奉養之法,議定端午、重陽、中元三節提前一日在洪坑母親處過,以盡孝心,如此幾年竟成定例,沿襲至今。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了紀念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但是在很多地區,中元中元節從七月十四就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很平淡,那麼,七月十四是中元節嗎?整理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以及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接下來,我們詳細來說說!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隆重的七月半,七月十四,其實從十三就開始過了
    明天就是七月十四了,是中國最著名的鬼節,有些地方過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人們認為農曆七月十四是陰間的佳節,非常適合祭祀先人,表達思念之情。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界時民間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放孔明燈等活動以示慶祝。
  • 七月十四是鬼節嗎 七月鬼節民間禁忌要了解
    說起鬼節,大家都知道是在七月半,其實還有一些地方,把七月十四這一天當做是鬼節,鬼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七月十五呢?   鬼節有的地方過七月十四,有的地方過七月十五,比如廣東,就過七月十四的居多,而隔壁省廣西的客家人就過七月十五的居多。
  • 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
  • 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七月半也被稱為中元節,道教中稱它為「鬼節」。為什麼要稱它為「鬼節」?
  • 今天七月十五中元鬼節的來歷及忌諱
    也就是民俗中的中元節亦稱『鬼節』​。 中元節稱鬼節,起源於佛教盂蘭盆會。  按照佛經指示,目連尊者與眾僧人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飯食素齋供奉地獄裡的眾生,解救自己的母親。  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所說的「鬼節」。
  • 桂平人文:史說桂平七月半鬼節風俗
    的具體時間,在不同地域有些差異,七月十三,十四,十五都有人過,不管怎麼樣,現在一說七月半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雖然各地過的都是鬼節,節日意義也相同,但在每個地方,鬼節民俗具體的內容在各地多少是有點區別的,不管你信佛,信道,還是信自己,只要是生活在重視這個節日的地區,不經意間都會受到這樣的影響,都是類似的儀式,這種儀式形成是有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的。畢竟千百年間社會變革,人員的流動,加上每個地方的水土,氣候,物產不一樣,等等,最後各地習俗發展也就有所差異了。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鬼節的時候馬路邊上到處是燒紙錢的,祖祖相傳,代代如是。但是人們大多不知道鬼節也叫中元節。中元節俗稱鬼節,又叫七月半、亡人節、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十四!兩廣的鬼節!
    鬼節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從自宋代延續至今我們就有鬼節祭祖的傳統。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鬼節的時間也在悄然的發生變化,不同地方的中元節已然不再是統一的在農曆7月15這一天,而是在7月11到7月15。當然流傳最廣的兩個時間是農曆七月十四和農曆七月十五,那麼,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 傳統的祭祖之日——「七月半」,為何又會被稱作「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這大概也是中國知道最多的一種稱呼了。除此之外,它還被稱作中元節、盂蘭盆節、祭祖節、地官節等等,但其實它還有一個讓人聽後一驚,同時在近年來也比較流行的稱呼,叫做「鬼節」。很多人或許會疑惑,為何七月半又會被稱作「鬼節」呢?
  • 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北方七月十五日,華南地區七月十四。
  • 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七月半鬼節禁忌15條是什麼呢
    在人們說起鬼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害怕,而我國也有一些鬼節,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那麼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鬼節禁忌15條是什麼呢?  農曆七月初一是鬼節嗎:不是  真正的鬼節是中元節是農曆
  • 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這和民間流傳的傳說有關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被人們稱之為鬼節,連整個七月都被稱之為鬼月,之所以被稱為鬼節是和一則神話傳說有關係,這一點大家要記住。   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   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
  • 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什麼稱「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古稱「中元節」,民間稱「鬼節」。「中元節」起源於北宋,北宋時期,七月十五前幾天朝庭下令京城所有大街祭祀陣亡將士,路上焚燒錢山,請來道士作道場,清除孤魂野鬼以淨街道,百姓也因之效仿祭祀祖先,延襲至今成為民俗。